任 政,孟丽荣
(1.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上海200235;2.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211189)
无论是西方道路还是中国道路都与一定的文化内在地融合于一起,是一个综合性范畴,既体现国家的整体形象,又反映发展的深层文化内涵。西方道路的文化塑造发展相对完善、成熟,形成了集自身的理念、战略与战术为一体的文化包装过程。中国道路的构成要素涉及错综复杂的文化现象,其文化塑造也是一个综合性、整体性的过程。对此,我们不仅要从总体维度来考察西方道路文化塑造的过程,还要揭示其文化的塑造与内在实存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进而通过增强中国道路自信与文化自信,探讨新时代中国道路文化塑造的总体路径及其综合策略。
西方道路的文化塑造不是单一的对外文化形象展示过程,而是融价值理念、战略与战术于一体的诸多要素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整体性过程,以此形成总体性的文化形象效果。
西方道路秉持并继承了近代以来启蒙运动所主张的自由与理性精神,包含着对自由、民主、平等等普遍价值的追求。具体来说:其一,自由主义。它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蛊惑性。西方道路的文化塑造过程中极力推崇自由主义,标榜言论、出版、结社自由是人的天赋权利。自由代表了西方的普遍价值追求,也是西方道路最具有吸引力与向心力的地方。尼克松曾经指出,“我们的自由和民主价值在全世界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1]96-97。所以,自由女神像是美国精神的象征,自由主义成为美国文化及价值观的集中展现。其二,个人本位主义。它是西方道路的深层意识,深刻影响并指引着人们的行为。西方价值中蕴含着个人权利神圣不可侵犯、个人利益至上等理念,西方社会中个人英雄主义情结盛行,且美国梦表征着个人的成功梦。西方生活方式倡导个人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追求个人的幸福与自由,不受其他干涉,这也表达了无数人的梦想。所以,个人主义在西方道路文化塑造中也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其三,平等主义。西方道路中另一个核心理念就是平等主义的神话。西方标榜人人平等,这种普遍的平等主义超越了阶级与历史,民族与国家,但是这种平等观念是一种超验的平等、先验的平等,具有形而上学性和先验性。所以,平等主义过于理想、宏大,创造了巨大的虚幻的平等与不切实际的普遍幻想。其四,普世主义。西方道路秉持与倡导一种所谓“价值中立”的“普世价值观”。西方价值借助于“普世价值”极大拓展了自身的内涵,增强了其生命力与解释力。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普世价值”具有绝对的优先性、主导性。西方道路文化塑造把标榜为“普世主义”的“西方价值”塑造成为合法性与合理性的内在尺度与标准。
西方道路的文化塑造是集教育、文化、宗教、商业为一体的综合战略选择,最大限度地维护和实现了文化形象的整体效果。其一,西方国家通过全球性的政治与军事组织建立全球性组织体系,形成了全球性秩序与治理形式,并通过这种优势加强西方道路文化形象的塑造与传播,推行西方的价值观念与民主制度,塑造其世界领导者的角色和地位。其中,美国通过全球驻军,打击暴力恐怖分子、极端势力与“人道主义干涉”等行动,塑造自身全球警察、全球安全卫士的形象,并按照西方的文化与价值标准来定义民主国家与邪恶国家。其二,西方道路的文化塑造与西方的社会、经济内在融合于一起。西方国家通过强大的经济实力,主导世界经济体系,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开放市场,扩张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塑造繁荣、富强的形象,增强了其经济制度的吸引力,目的就是维护其规则制定者与世界领导者的角色与身份。跨国公司的持续扩张与走向全球,加速了西方道路的对外传播,强化了西方道路文化形象的塑造。此外,西方国家还通过全球经济援助、灾难性救助,塑造自身人道主义与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其三,文化与宗教是西方道路文化形象的直接塑造,以西方民主制度为榜样与标准,用西方的文化来塑造并影响其他国家,推行历史虚无主义,消解其他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力,极力唱衰其他国家。在文化工业的推动下,西方国家垄断知识与话语的生产,努力建构西方中心主义的知识与话语系统,凝聚形成了西方文化软实力。同时,西方道路对外传播往往披着宗教的神圣外衣,打着宗教信仰自由的旗号,进行宗教渗透,推进信仰多样化。西方国家也成为理性与上帝的化身,塑造自身“救世主”的角色。
西方道路文化塑造主要是通过整合资源、灵活运作等方式构筑文化塑造的具体策略。其一,开放性与包容性相统一的策略。西方道路借助包容、开放的策略,充分发挥西方文化的活力,推动了不同民族文化价值之间的交流、互动与碰撞,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实现了多元文化、价值的融合与互补,进一步丰富了价值观的内涵,培养了人们对于西方文化与价值的认同和肯定。其二,全球性与民族性相统一的策略。西方道路在文化塑造过程中,不断挖掘并借鉴各个民族的文化特点、发展规律和社会传统,不断进行自我调整,增强其与民族形式的兼容,采用丰富多样的内容与形式以适应不同民族传统,把握不同民族、不同群体的文化心理需求,创新传播话语,充分尊重并利用不同国家社会群体的不同信仰与需求状况,采取多样的传播形式与价值推广方式。其三,娱乐性与通俗性相统一的策略。文化形象是认识的基本形式,也是交往活动的基础,在一定意义上主导着人们的看法,能够影响与改变人们的认识,虚构一种“形象现实”。西方道路塑造的娱乐性与通俗性相统一的策略既有意识形态性的辩护、理论的论证,也有娱乐的宣传、美化、夸张,能够有效推动西方道路文化形象内化为普通大众对西方文化、文化价值乃至西方生活方式的自觉追求。其四,灵活性与组织性相统一的策略。西方道路的文化塑造依赖于自身成熟完善的传播制度、组织与管理。同时,根据战略环境的变化不断实施调整,注重创新传播体制机制。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传播策略与载体,集商业文化、产品文化、娱乐文化、网络文化为一体。在信息时代,西方道路文化塑造的全球化与信息化交融,增强了形象扩张的动力,形象力量得到无限扩张。
长期以来,西方道路在文化塑造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包装模式与特点,要对其进行研判,就必须全面审视与把握这些模式与特点。
随着宣传向大众传播的转换,西方道路的文化塑造主体不断走向多元化,囊括了不同的层次,也对应并作用于不同的对象。其一,西方政府机构。政府机构是西方道路文化塑造的组织者与领导者。西方政府主要是通过各种文化战略的制定,文化传播制度机制与规范的设置,文化形象研究与宣传的激励、引导、推广以及对实践的评价,实现塑造过程的动态监管与结果的矫正,增强文化塑造的有效性。此外,政府还通过所掌握的人力、财力、物力主导整个对外形象塑造与传播过程,以此实现他们的目的。其二,企业、基金会、宗教等非政府组织。伴随着非政府组织在国际交往中地位的不断凸显,其在西方道路文化形象中的作用也不断增强。从宗教方面来看,文化塑造伴随整个宗教传教的全过程。从最早的宗教传教士到今天的天主教会、耶稣教会等都在积极地传播西方文明、文化及价值观。就企业而言,文化形象的内涵被嵌入在商品之中。约瑟夫·奈曾经指出,“美国公司和广告业的经营者、好莱坞电影公司的老板们,就在不仅向世界其他国家销售他们的产品,而且也推销美国的文化和价值观”[2]73。因此,企业的扩张与商品输出也是文化形象的扩张过程。此外,政府支持的基金会也以资助、援助、救济等方式在全球进行文化形象传播,他们打着中立的旗号,实质上是为政府服务。其三,学校、智库等教学研究机构。教学研究机构是文化形象传播的重要主体,其面向的主要对象是专家、学者及青年学生群体。这些方式不仅包括协助培养与输送相关人才,吸引更多的人才共同参与文化形象传播;还包括通过引进留学生,培养西方文化对外传播的代理人、忠实的传道者,塑造西方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的坚定信仰者和追随者,影响与争夺下一代等。约瑟夫·奈认为,“美国每年有50万在各大学深造并回国的外国留学生,美国向他们以及那些在硅谷成功后回国的亚洲创业者们所灌输的美国思想和价值观越来越能达至掌权的社会栋梁”[3]13。可以说,吸引留学生已经成为西方道路文化塑造的重要策略,所起到的作用也正在被证实并增强。英语的普及是西方道路文化塑造的最大优势,而且西方国家还设立了诸多对外文化研究机构并以此推进文化形象塑造与传播的常态化。这些研究机构不仅可以确保文化形象的可持续推进,而且利用对外文化交流、援助项目进行文化渗透。其四,社会个体。社会个体在国家文化塑造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家领导人的形象是国外文化形象的典型代表,其中,富有魅力的政治领袖成为文化塑造的重要载体。例如,美国总统雕像山的“华盛顿”“杰弗逊”“林肯”等代表并传递着美国自由、民主、平等的精神与理念;奥巴马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裔美国总统标示着美国的种族平等;德国总理默克尔等女性代表了西方社会的民主与男女平等。同时,西方道路还大力丑化其他国家领袖,以达到诋毁其他国家文化形象的目的。此外,商业大佬、体育明星、时装模特、影视巨星等具有影响力的人物在西方道路文化塑造过程中的作用与效果也日益凸显,他们是为世界所熟知的超级偶像,其所塑造的美国生活方式与“美国梦”成为无数人追逐的理想。
西方道路文化塑造高度依赖于传播载体与技术手段,尤为注重创新传播体制机制,运用多样化的形式和载体。约瑟夫·奈曾经也认为一国“拥有最多的传播渠道,因而对如何解释问题拥有更大的影响力”[4]153。西方国家力求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多渠道的传播方式,其目的是推进文化形象的可持续塑造,增强传播活力,形成传播效应。其一,以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政策影响的形式推进。主要是利用西方先进的政策理论及其影响力,积极推动西方道路各种政策的推广与转化,为其他国家提供决策咨询、政策设置等参考,扩大政策的现实影响。由此,西方国家可以借机推广与灌输西方价值观、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与民主政治模式,促进其他国家的效仿与跟随。其二,利用各种媒介,开拓多种形式与途径的传播。在传统社会,西方国家主要是积极发挥传统传播媒介如广播、电视、电影、报纸、杂志等的文化形象传播作用。随着网络社会的到来,西方国家又不断创新传播媒介,突出强调电子媒介的文化形象传播作用。网络媒体成为西方道路文化形象普遍使用的媒介工具与推进形式。在萨义德看来,“新媒体比所有过去的西方技术都表现出更大的渗入‘目标’文化的能力”[5]417。西方道路希望通过网络技术传播当代西方价值观、生活方式、民主制度,并实现最大限度地推广与输出。西方国家充分发挥网络媒体阵地的宣传作用,构筑文化形象传播与网络媒体良好的互动关系,推进文化产品倾销,快速、有效地将西方道路的文化形象向全世界传播。更为重要的是,美国的思科和谷歌、微软、高通等网络公司利用自身的信息技术优势和对传播媒体的垄断实行文化霸权,垄断文化形象传播的渠道,以此塑造西方自身的良好文化形象,诋毁其他国家的文化形象。其三,利用流行文化、大众文化,开拓文化形象传播载体。流行文化、大众文化是西方道路形象的重要载体与实现形式。西方道路把其文化倾向、价值观念等植入到文化产业、文化产品中,实现了文化形象传播与流行文化、大众文化的相互融合,以流行文化、大众文化整合与引领文化形象的塑造。西方国家拥有极为发达的文化产业与文化工业,在其全球性的文化生产与营销中不断推广西方文化与价值。这些流行文化、大众文化无一不是文化形象集中发挥的典型。通过流行文化、大众文化充分将文化形象融入日常生活、融入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之中,通过引领世界潮流,推进文化形象塑造。
从外在来看,西方道路的文化形象展示形式丰富、载体多样,内容也兼容并包。但是,其内在却隐含着高度聚集化的传播核心,这实质上是一种形象的扩张过程,是西方民主与价值的输出过程。其一,文化塑造维护和实现西方的国家利益。文化塑造与国家利益是内在统一的。利西奇金曾经指出,“要征服一个民族,必须剥夺它的民族价值观”[6]298。西方国家通过有组织的形象生产,支配、控制与影响其他国家的思想与行为,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维护其核心利益。事实上,国家文化形象的生产与再生产服务于世界角色与地位的生产与再生产,力求将自身塑造成为世界领导者的角色,巩固维护其霸权地位。其二,确立西方道路的唯一性、普世性与永恒性。西方道路文化形象的塑造以西方价值观、西方道路作为文明与野蛮、民主与专治、进步与落后的评判标准,推进世界上其他地区国家对西方经济与政治制度的认可与追随。由此,形成了西方文明话语霸权与西方文明中心主义,确立了西方中心论、西方优越论的地位。如美国学者莫雷特所言,美国人“从立国开始,就一直相信自己的天命是通过民主示范使自由和社会正义普及全人类”[7]97。为此,“西方消费模式和大众文化在全世界的传播正在创造一个普世文明”[8]45。西方道路在文化塑造过程中极力推崇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进行民主输出,宣扬西方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吸引其他国家仿效与模仿,甚至按照其民主价值理念改造其他民族与地区,力求形成所谓的“普遍价值”的认同,达成价值上的共识。其三,污名化与诋毁其他国家形象。西方道路文化塑造刻意抬高自己,贬低其他国家与民族,打着自由、民主的旗号,推进思想观念、信仰和价值多元化,推行和平演变,进行颜色革命,极其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排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污蔑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消解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贬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妖魔化”中国。
西方道路文化形象的积极塑造在一定空间、时间范围内虚构了一种“形象现实”,影响与主导着人们的认识与看法。但是,其具有不可克服的内在缺陷与矛盾。
从根本上来说,实存是形象的来源与根基,具有根本性的作用,而形象塑造则是对实存的塑造,是附属性的产物,文化塑造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西方实存。西方道路文化塑造只是对外传播的手段,实质是一种“形象工程”,脱离了内在实存,丧失了客观性,成为单纯的形象追求与塑造,“去现实化”态势严重。从本质上讲,西方道路文化塑造与内在实存关系颠倒,实存被形象遮蔽,造成无限分裂与对立。西方道路往往具有多重的形象与标准,形象越塑造,其与内在实存的分裂就越突出,更加扭曲、遮蔽了人们对西方社会的认识,成为外在于实存的抽象的形象,没有任何实质的内容。所以,文化形象的塑造并没有真实反映西方的形象。而且,随着国际交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与民族逐渐认识到西方民主与价值的内在局限性。西方民主的外衣掩盖不了内在的事实,逐渐显露出其真实的面目,进而导致了西方道路的文化形象危机现象。以美国为例,棱镜门、民主党邮件门、校园枪击案等事件均显示了美国民主内在的弊端与局限。西方所宣扬的人人平等只限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仅仅是一句政治口号、政治宣言,掩盖不了现实中的不平等,没有任何实质意义。西方社会内部民主矛盾、种族矛盾、宗教矛盾等不断激化,阶级斗争、女权主义斗争、后殖民主义斗争、种族斗争等也不断挑战着西方道路文化形象。
西方所推崇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具有深刻的内在局限性。没有边界约束的、极端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导致西方社会呈现出多元化、分裂化、矛盾化的发展趋向,自身削弱了西方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当代西方社会一方面坚持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推崇个体性、自由性、利己性;另一方面又坚持普世主义,追求永恒性、普遍性、普世性,由此陷入了个体与社会的两难。这也成为西方社会普遍面临的最大困境与悖论。其一,西方社会多元价值的对立与冲突问题。不同的社会个体具有不同的价值诉求。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必然导致西方社会价值主体的多元化、多样化。但是,价值观念的过大差异必然造成西方价值的自我消解,西方所追求普世的、统一的价值发生危机,且根本不可能得以实现。其二,西方社会共同体的分化与瓦解的问题。个人主义的发展直接地引发了社会利益的对立与冲突,造就了社会群体之间的矛盾与对抗。随之而来的是西方社会身份排斥、身份歧视、身份认同危机,社会内部阶层断裂与交往受阻。一方面少数富人与社会精英阶层不断聚集,另一方面贫民阶层出现并不断扩大,社会走向两极分化,社会冲突不断,对抗频繁,成为冲突型社会、对抗性社会。由此,传统西方社会统一的共同体不断走向分化与瓦解,再难以形成真正的社会共同体。其三,西方社会秩序的解体问题。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无疑也危及了西方社会秩序存在的基础,宣告了统一稳定秩序的失效与合法性危机。“原子化的个人”不断走向社会对立面,与社会相互对立起来,因而产生了大量的冲突与矛盾。但是,西方社会主张放任自流,呈现分裂状态,陷入空前的困境。例如,美国枪击案件虽屡屡发生,但是受制于自由主义之观念,限制枪支弹药的呼吁无法得以实现。
文化形象归根到底反映与呈现的是西方发展模式与西方文明的危机与发展问题。西方道路文化形象根本无法掩盖西方发展模式与文明本身的危机。一方面,西方发展模式陷入自我独大,走向自我封闭,存在着诸多的理论困境和深层的问题。人类社会并不存在普适、一般、唯一的发展模式。然而,西方所秉持的西方中心主义、西方优越论将“东方”与“西方”二元对立。西方发展模式缺乏足够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没有也不愿包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验与实践。随着西方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入,西方发展模式本身不断凸显出排他性、独立性与封闭性。西方社会逐渐走向封闭、排斥,功利化、狭隘化不断增强。文化闭塞、盲目自大只能导致西方不断衰落,甚至走向灭亡。由此,约瑟夫·奈说:“美国的傲慢形象必将损害我们的软实力。”[2]10-11同时,不同国家的发展具有多样的差异性,而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也正在逐渐挑战与瓦解着西方中心主义、西方优越论。此外,西方价值本身不统一,国家之间的分裂也在加剧,西方自我独大、自我封闭导致西方道路内部关系的紧张。美国在棱镜计划(PRISM)中对于“盟国”的监控以及英国脱离欧盟都表明了西方社会内部的矛盾,也损害了西方道路自身的形象。另一方面,西方发展的不科学、不协调、不可持续性威胁西方文明。文化形象折射并反映了西方文明与西方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与危机问题,西方社会发展难以持续。西方社会消费主义泛滥,发展的不可持续性不断凸显。西方文明激发了资本家的贪婪和人的欲望,敲响了西方文明危机的警钟。而且,西方发展包含着内在的社会矛盾与危机,带来了深刻的灾难与不公平。“西方危机”的外在表现是各个国家都患上了各式各样的“社会危机”,周期性的西方经济危机、金融危机以及欧债危机不断重创西方,也摧毁了西方经济的神话。其内在表现则是西方文明的危机,这将产生深刻的价值危机与信仰危机,并最终可能会导致西方社会走向自我毁灭。总之,西方文明危机必然加剧西方道路文化形象危机,甚至摧毁其形象。
中国道路的文化塑造是一个综合性范畴,塑造的是国家的整体形象。新时代中国道路的文化塑造要准确把握与凝练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推进文化自信与自觉,最终通过中国发展方式的转换与发展提升,全面推进中国道路文化形象的根本塑造。
中国道路的文化塑造与西方道路有着共同性与一致性,但是,中国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与特性内在规定了中国道路文化形象的塑造要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这些独特性正是当代中国道路文化塑造所必须正确认识的特点与规律,基于此才能科学推进中国道路文化塑造的健康发展。
首先,准确把握当代中国道路文化塑造的核心价值观基础。文化形象的塑造必须明确塑造什么,也就是说,文化形象的塑造是围绕核心价值观进行的。当代西方核心价值观是自由、民主与人权,所塑造的是自由、民主、人权的文化形象;而当代中国道路文化塑造的则应该是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9]34随着社会转型与价值变迁,我们需要不断推进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建构,“从中国社会发展过程出发不断探索与揭示当代中国价值观的丰富、多样的本质及其现实规定性,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内涵”[10]。以此,推进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提高全体民众的精神境界与文化素养,增强群体价值认同。
其次,推动当代中国道路文化塑造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11]。当代中国道路文化塑造的深层力量也来自于文化自信。中国文化是道路形象的表征,它凝聚着文化传统、文化观念与文化价值,亟须我们挖掘中国文化的软实力资源,拓展文化形象的基础,寻求当代中国道路文化塑造的多元渠道与途径。为此,需要我们明确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联系,挖掘中华文化资源,增强文化自信。“和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核心价值,“和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可以说,中国文明本性上就是一种“和文明”,中国发展也具有深刻的东方特别是中国“和文化”“和文明”的特质。当代中国的发展从深层确认了中国按照自身方式发展自身“和文化”的自信,这正是中国道路的文化魅力和文化塑造的内核。因此,必须推进当代中国文化自信,夯实当代中国道路文化塑造的内在基础,增强中国道路的正面吸引。
再次,促进中国道路文化形象的塑造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觉,实现当代中国道路文化塑造的自觉。中国道路的文化塑造不能走向文化自大、文化封闭,因而必须与文化自觉内在地统一起来。文化自觉本身包含着自省、自我批判的精神,不仅要破除西方文明话语霸权与西方文明中心主义,增强中国的文明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而且还要在文化自觉指导下对中国传统文化展开自我反省、自我批判,这也是中国道路文化塑造的必然走向。
中国道路的文化塑造是一个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外交等的综合性社会现象。从深层来看,中国道路的文化塑造不仅是文化形象的塑造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现实发展问题。从现实来看,中国发展方式的转换、提升与文化形象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此,推进中国发展方式的转换与提升是中国道路文化塑造的现实选择。为此,要在中国发展方式的转换与提升过程中推进文化形象的塑造。一方面,要充分认识我国发展的文化特殊性。发展具有多重属性,是多维建构,包括文化的现代化与形象的塑造。中国发展具有发展的一般规律,也蕴含深刻的文化地位、民族文化特质,同时,中国道路中的国家与国家、国家与市场、国家与政党、国家与社会等的关系等都具有不同于西方道路的特点。中国发展内在包含着中国传统的“和文化”“和文明”“和社会”“和世界”等理念与价值取向。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社会发展转型与升级,必须推进中国道路的文化塑造。当前中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以及文化强国建设的开展提升了中国发展的价值,也在逐步克服西方道路形象与实存的内在分裂以及发展的不可持续性等问题。中国道路的文化塑造呈现出更为客观、真实的中国形象。由此,中国道路的文化塑造不仅要从中国社会发展趋势的历史、现实出发对西方各种唱衰中国发展、“妖魔化”中国的论调给予论辩与驳斥,还必须聚集中国“和平发展、和谐发展”对世界格局、文明理念的可能影响。当代中国的发展对于减少西方发展代价,实现发展的良性可持续,具有基础意义。总的来说,当前中国道路文化形象构建与传播要着力于中国发展模式与发展理念的变革,立足于世界文明生成与转换过程,在世界文明发展趋势的历史、现实与逻辑统一中,把握中国社会发展对于世界文明的贡献。
中国道路的文化塑造不仅是文化传播问题或一种文化交往的结果,要推动中国道路的文化塑造,使中国道路的文化塑造发挥最优化效果,就必须不断提高文化塑造的整体意识,提升文化塑造的功能认识。而且,文化的塑造也是一个历史过程,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塑造方式,也呈现不同的特点、趋势与地位,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当今西方霸权力量不断延伸、转换,逐渐走向间接式的文化控制与价值渗透,而文化塑造也在顺应这一趋势与要求。因此,当今时代文化塑造在国际交往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我们不能低估文化塑造的作用,必须看到文化塑造的现实性与无形力量。从深层次来讲,文化塑造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与功能。当今中国社会也发生了重大的历史转换,不断走向规范与成熟,尤其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也进入了综合实力提升与文化塑造的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与国家形象的共同提升、和谐提升,是我国文化塑造的重要表现也是重要动力。把握硬实力与软实力在新语境下的相互作用方式,把握两种实力相互作用的新特点,推进科学发展,对厘清我国文化塑造的新特点、新趋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社会发展转型进程中,必须从中国道路的文化传统出发,发挥中国道路文化塑造的整体功能,营造文化氛围,自觉承担文化塑造的责任、使命与意识,积极主动地推进中国道路文化的塑造,以此超越西方道路的文化塑造及其西方中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