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广生
急性胰腺炎是急腹症,该疾病的起病快,病情变化快,根据当前的研究显示,CT检查会给急性胰腺炎带来非常大的影响[1]。急性胰腺炎是临床比较多见的一类急腹症,患者的发病有胆源性、酒精性等几大因素,这两个因素的患者比例大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二。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导致了患者的发病,比如饮食不规律、穿透性溃疡、皮外伤等,这些因素的占比不及酒精和胆源性高[2]。此次我院就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开展了研究分析,对他们的CT诊断表现进行观察,并且根据鉴别诊断来进行探讨分析,现有以下报道。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开展研究分析,全部患者共有40例男性和60例女性,最小患者是20岁,最大患者是70岁,通过对这些患者进行分析得知他们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中上腹长时间的疼痛,而且是突发性的,并且伴有腹胀的患者100例,其中出现恶心、呕吐的患者有50例,发病前大量饮食亦或是饮酒的患者有10例,伴黄疸的患者有9例。患者血、尿淀粉酶升高显著的有100例,出现腹肌压痛、反跳痛的患者有30例,存在其他胆管疾病的患者有20例。最终可以得知:在这100例患者中急性单纯水肿型胰腺炎的患者有40例,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患者数为60例。
在对患者进行检查的过程中运用的方法是双排螺旋CT,为了保证患者的病情不恶化,患者在检查前最好不要饮食,但是需饮入一定量的水,在进行扫描前患者还应再口服一定量的水,扫描时采取平扫的方式,在100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经过高压注射器注入了碘海醇。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周脂肪层比较模糊,胰胆管存在扩张的情况;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患者存在点状或斑片状的出血点,胰腺内部形状不一[3]。
全部患者中的症状分成两类,一类是急性水肿型胰腺炎,还有一种就是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共有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40例,占总数的40%,有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患者60例,占总数的60%。全部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都不相同,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的周脂肪层比较模糊,胰胆管会有扩张的情况出现;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患者的胰腺内形状不同,有些是点状,有些是大片状。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比较多见的一类急腹症,患者的发病有胆源性、酒精性等几大因素,这两个因素的患者比例大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二[4]。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导致了患者的发病,比如饮食不规律、穿透性溃疡、皮外伤等,这些因素的占比不及酒精和胆源性高。选择CT作为急性胰腺炎诊断时因为CT具有比较高的分辨率,所以,诊断的结果更加的科学合理[5]。急性胰腺炎患者分成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和急性坏死型胰腺炎。这两种症状存在各自的特点,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的CT显示胰腺体积较大,可是胰腺形态仍然合理,而CT值降低一些就会无法清晰显示轮廓,患者的症状比较轻,治疗也比较容易,几乎不会出现合并症[6-9]。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和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的CT结果存在一些差异性。并且,轮廓不合理,患者的胰周和左肾包膜存在水肿的情况。胰腺会有出血和坏死的情况是因为供血不足。胰腺内有小片或团状,出血较多的时候,胰腺密度会上升,CT值比较高,有斑片或大片低密度区域存在,则说明是坏死区域。在诊断的时候,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患者会有连续的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并不难,需要和类癌、胰腺囊腺瘤进行区分。所以检查的时候选择平扫比较合适,能够较好的控制密度,确保密度均匀。
[1] 黄锐. 应用多排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肺动脉高压[J]. 中国医疗前沿,2013, 8(2):86.
[2] 罗实,刘兆玉. 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多层螺旋CT鉴别诊断[J].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19(12):958-960.
[3] 林晓强,王远. 甲状腺癌的螺旋CT诊断与鉴别诊断[J]. 海南医学,2014,25(6):840-841.
[4] 杨晓松,陈德森,刘兴林,等. 甲状腺癌的多排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探讨[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34(S1):119.
[5] 莫洪波,覃天,陈保君,等. 多排螺旋CT诊断甲状腺癌的研究进展[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30):3413-3415.
[6] 朱进,李镝.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多排螺旋CT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J]. 医学综述,2015,21(12):2278-2279.
[7] 赵桐,袁建军,郝建勋,等. 多排螺旋CT检查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研究进展[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106-107.
[8] 刘甜,张苗苗. 超声诊断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胰腺炎的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1):128-129.
[9] 韩本谊,顾立军,赵亚娥,等. 甲状腺癌多排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J].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19(10):749-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