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赛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21医院,吉林 白城 137000)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保健意识及维权意识的提高,传统的护理模式已难以满足患者精神心理等多方面的需求,以至于护患关系紧张,护理风险及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持续增长。因此不断探讨切实有效的护理管理模式、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一直是护理管理中的重要内容[1]。护理风险存在于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有研究表明,降低护理风险对减少纠纷、缓解医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本研究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114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现进行如下报告。
本文研究对象为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94例患者,其中男52例,女42例,年龄18-80岁,平均(46.35±3.34)岁,住院时间7-21d,平均(13.65±2.37)d,病例来源:普外科18例,心内科17例,妇产科14例,呼吸内科18例,神经内科14例,胸外科13例。根据就诊顺序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7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P>0.05。
对照组患者实施包括病情监测、健康宣教、基础护理等在内的传统护理管理,研究组患者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具体包括:(1)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共同制定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及管理措施,完善护理人员工作职责,做到责任到人,避免及减少护理空白及护理差错[3]。(2)强化护理风险管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及风险意识,另外还应对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护理技能、沟通技巧等进行培训,指导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操作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耐心的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尽可能降低护理风险及医疗纠纷发生率[4]。(3)患者风险管理:全面识别及预估患者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在护理中强化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意识,对于年龄较大及行动不便的患者要求家属陪护,同时在病房及走廊内设置扶手,卫生间放置防滑垫,并保持地面干燥症结,避免意外跌倒或滑倒[5]。(4)建立反馈机制:通过每月召开的总结会议,对护理工作中发生风险事件的原因及处理措施进行总结与分析,并对相关的制度及护理措施进行改进与完善,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比较两组护理风险与医疗纠纷发生率,并以调查问卷的形式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风险管理满意度调查表从护理技能、有效沟通、风险管理措施、技术操作等方面对患者满意率进行评价,包括满意、一般、不满意三项。
采用SPSS19.0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性显著。
研究组患者发生输液反应2例,护理投诉2例,护理风险及护理纠纷发生率均为4.26%,对照组患者发生输液反应3例,坠床2例,交叉感染2例,意外摔倒1例,护理投诉6例,护理风险发生率为17.02%,护理纠纷发生率为12.77%,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
研究组患者满意31例,一般13例,不满意3例,满意率为93.62%,对照组患者满意23例,一般10例,不满意14例,满意率为70.21%,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
近年来,随着医院管理对护理管理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通过有效措施减少护理中的风险事件及医疗纠纷、提高患者满意率一直是护理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护理风险管理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护理管理模式,主要是指有组织、有目的的控制或减少护理风险的危害,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本研究通过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强化护理风险管理培训、患者风险管理及建立反馈机制等措施的实施,提高医护人员责任意识及风险意识,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表明研究组护理风险及护理纠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
综上所述,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能够明显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在护理管理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