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丽芳,赵海燕
(新疆喀什疏附县人民医院,新疆 喀什 844100)
临床护理路径为关键性护理途径,由多学科的专业医疗服务人员等共同参与制定的标准化护理计划[1],其能够规范并优化护理工作流程,节约医疗服务成本,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各级医院的临床护理中。由于儿科中跌倒及坠床的发生频率高[2],已成为儿科安全护理的重点问题。为了寻找有效提高儿科防跌倒、防坠床管理的安全护理效率,本文以2017年1月-12月收治的160例儿科患儿为临床护理对象,分为护理A组(n=80例)和护理B组(n=80例),以探讨临床路径应用在儿科防跌倒、坠床管理中的效果,结果如下:
随机选取2017年1月-12月收治的160例儿科患儿为临床护理对象,分为护理A组(n=80例)和护理B组(n=80例)。护理A组中男患儿37例,女患儿43例;年龄1-10岁,平均年龄(5.45±1.37)岁。护理B组中男患儿36例,女患儿44例;年龄1-9岁,平均年龄(5.42±1.33)岁。对比2组患儿的一般资料以及其家长的文化程度,差异无意义(P>0.05)。
1.2.1常规安全护理
护理B组实施常规安全护理,方法如:入院时级通过口头告知其家长的监护及陪护作用;积极使用床边护栏[3];清理病房内不必要的物品摆放。
1.2.2临床护理路径
护理A组按照防跌倒、坠床管理的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儿科安全护理,方法如:成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明确组员的职责与义务,开展防跌倒、防坠床管理临床护理路径的相关知识培训;设计临床护理路径表格,结合患儿的儿科诊疗计划针对制定最适宜的临床护理路径表,横轴以住院护理时间,纵轴为评估危险因素、开展安全预防措施、调查防护效果等[4];执行及落实临床护理路径计划,检查当日开展的安全护理项目,并对患儿家长进行防跌倒、防坠床管理有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同时如实准确地记录两组儿科患儿在护理期间发生的跌倒及坠床情况,以能够动态评估及评价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
观察记录两组儿科患儿在护理期间发生的跌倒及坠床情况,并调查其家长安全护理知识掌握率及护理满意度。
采用自制的防跌倒、坠床的安全护理知识调查情况表,以了解2组患儿家长的掌握程度,该表内容包括:跌倒及坠床的危险因素、危害性、安全预防措施及应急处理对策等。总分为100分,≥80分为良好掌握、60-79分为基本掌握、<59分为不了解。100%*(基本掌握例数+良好掌握例数)/小组总例数=掌握率。
采用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情况表,以调查2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该表内容包括:儿科病室环境、安全护理意识、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操作技术、健康教育水平等,总分为100分,≥90分为满意、70-89分为较满意、<69分为不满意。100%*(满意例数+较满意例数)/小组总例数=满意度。
护理期间,护理A组患儿发生1例跌倒、1例坠床,发生率为2.5%(2/80);护理B组的7例跌倒、3例坠床,发生率为12.5%(10/80),护理A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护理B组(P<0.05);护理A组患儿家长对防跌倒、防坠床的安全护理知识的掌握率为98.75%(79/80),高于护理B组的76.25%(61/80),差异水平显著(P<0.05);并且护理A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为97.5%(78/80),高于护理B组的满意度67.5%(54/80),差异意义充分(P<0.05)。
儿科患儿由于年龄偏小、缺少安全感,没有及时判断危险的能力,并且躲避能力差[5],因此,很容易发生各种危险护理问题,如跌倒、坠床等。常规安全护理多为单向灌输模式,患儿及家长多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加上护理方法较简单、健康宣教内容较笼统、疾病诊疗重于护理工作、周围环境安全性评估不足、安全防护意识差、防护措施不到位等[6],使得患儿很容易发生跌倒及坠床意外,不仅使患儿受到身体伤害,还增加了家长的不愉快情绪,易引发医疗纠纷事件。所以,针对儿科住院患儿,应积极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以加强安全护理,减少跌倒、坠床的危险护理事件。
总之,临床护理路径在儿科防跌倒、坠床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确降低跌倒及坠床的发生率,还能够有效提高患儿家长对防跌倒、防坠床的安全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提升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