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中文物保护意识的培养*

2018-01-29 14:27
江苏教育 2018年67期
关键词:文物保护文物中学

文物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如建筑、碑刻、工具、武器、生活器皿和各种艺术品等。文物带着历史气息流传至今,使当代人可感受历史风采,体悟时代脉搏,从中找寻文明密码。保护文物可以实现爱国主义的教育目标,使文物得以传承,使其蕴含的历史面貌得以展现,提升国家凝聚力。

漫漫历史长河留下了太多的历史遗存,学校作为教学实践的重要场所,需明晰文物保护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文物保护意识,通过教育营造起浓郁的文物保护氛围,提高学生群体文物保护认知水平,培养学生正确的爱国情感价值观,达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目的。中学历史作为培养学生正确历史观的学科,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开展文物保护意识培养教育,提高中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提升中学历史教学质量。

一、中学历史教学中文物保护意识培养的意义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开展文物保护意识培养教育可有效落实文化传承的教育目标。历史教育是引导学生以史鉴今的过程,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用历史时间维度感受文化变迁的进程,体悟文化的影响力,达成传承文化的教育目的。同时,中学历史开展文物保护意识培养教育可丰富历史教学的内容,提升教育质量,文物保护主体作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物质形态,与中学历史教育相结合,可有效丰富教育内容,二者合理契合可以提升学生的文物保护觉悟,营造良好的文物保护氛围,进而推动我国文物保护事业良性发展。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文物保护意识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文物保护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引导学生树立文物保护意识的核心人物,然而当前中学历史教师存在文物保护意识淡薄,仅注重传授书本知识,忽视文物保护教育重要性的现象。我国当前中学历史文物保护教育师资力量的不足,直接影响文物保护意识培养目标落实的成效。

2.全社会缺失浓厚的文物保护氛围。

文物保护是一件全社会都应积极参与其中的大事,然而在当今社会中却存在文物保护氛围不浓厚的问题,有关文物保护的广告相对较少,有关文物保护宣传的文章、书刊也是少之又少,文物保护的重要性、路径等内容人们知之甚少,全社会缺乏良好的文物保护氛围,使文物保护成为政府及文物保护机构的“独角戏”。除缺失浓郁的文物保护氛围外,当今社会对待文物保护的态度与方法也不尽如人意,比如,为落实文物保护目标进行野蛮保护的现象等,这些都会影响学生对文物保护的态度,无法帮其树立正确的文物保护意识。

3.社会与学校缺乏文物保护教育衔接。

教育是学校的职责,文物保护是全社会共同的职责,为此社会与学校需进行行之有效的文物保护教育衔接,建立文物保护教育体系,提升文物保护教育成效。然而,在当前中学历史教学实践过程中,鲜少有社会参与教育的痕迹,文物保护意识培养的重任全部落在学校身上,文物保护教育缺乏系统性,缺乏有效的社会和学校的互动,学生无法体悟文物保护理念及其重要性。为此学校应与社会需展开教育互融,为学生提供更多文物保护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更多的文物保护方法,提升文物保护素养,强化文物保护能力。

4.缺少文物保护教学内容与教学实践基地。

中学历史是文物保护意识宣讲极为有效的学科,该学科以史论今、从古观今,在历史教育过程中可有效融合文物保护的教学内容,然而在当今中学历史教学内容中,文物保护内容相对匮乏,无法提供系统、科学的文物保护方法。同时,缺少文物保护教育实践基地,使相关教育内容均处于理论阶段,无法与学生实践行为与思想认知交融在一起,使学生文物保护意识培养沦为空谈。

三、中学历史教学中文物保护意识培养方略

为使中学历史教学有效达成培养学生文物保护意识的教育目的,需教师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教学需求出发,不断完善并创新教学方略,培养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实现文化传承与素养培育。

1.提升历史教师教学能力。

教师作为培养学生文物保护意识的灵魂人物,需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在教育实践中总结经验,开展良好的文物保护意识培养工作,善用创新型教学模式,落实文物保护意识培养目标。学校可为教师提供文物保护教育深造机会,填补教师对于文物保护意识教育专业知识的空白,使其掌握文物保护基础技术,为有效展开文物保护教育奠定基础。学校可组织历史教师到文物保护局进行观摩学习,在深入了解文物保护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寻找文物保护与历史知识的契合点,以此为核心设计文物保护意识培养的教学方案,展开系统深入的文物保护教育,使学生得以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树立文物保护意识,凸显历史教育价值。

例如,在讲授《辛亥革命》这一课时,笔者在备课过程中,特地搜寻了大量的辛亥革命时期的照片、文物模型,并运用这些资料进行相关教学,既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神入”历史,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又能够使学生了解辛亥革命遗留下来的相关文物的现状,加强对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的培养。在中学历史教材中有许多涉及从商周时期等历史时段出土的文物的内容,教学时教师可在介绍这些文物所蕴含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向学生讲述有关惩治破坏文物行为的国家规定,使学生明晰文物的重要性,是先人留给后辈了解历史的珍贵史料,为此需得到科学保护,提升学生法制观念,培养文物保护意识。

2.创新教学方法。

有些中学历史教师为有效达成文物保护意识培育工作,向学生机械灌输文物保护条规、保护技巧等内容,使学生在繁重的历史课业压力下,认为文物保护相关知识的学习增加了他们的学习负担,影响学生文物保护意识培育的成效,为此教师需在不断提升自身教育能力、掌握先进且富有成效的文物保护教育内容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创新型教学方法,为学生深入理解文物保护相关知识提供路径。

例如,教师在讲授有关世界文明的历史教学时,可先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一段《木乃伊》系列的影视片段,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向学生展示几组古埃及文物图片,如狮身人面像、埃及法老墓、木乃伊等,在讲授相关历史知识及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讨这些历史文物保存下来的方法。待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可进行补充,使学生掌握文物保护基本方法,如减少触摸文物的行为、减少拍照次数、设立专门保护文物的场所等。

3.营造文物保护氛围。

文物保护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教育作为提高全社会文物保护综合成效的重要环节,需要与社会协同展开文物保护意识培育工作,例如全社会可加强对文物保护的重要性的宣传工作,可以利用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介宣传文物保护。最近有一位美术教师利用文物制作了表情包,在自媒体中广泛传播,受到大家热烈追捧,而她的目的就是让大家多了解文物,树立文物保护的意识。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创设文物保护教育平台,让学生借助网络就可开展文物保护相关内容的学习,提高文物保护学习自主性。

为使社会性互联网文物保护教育平台更具成效,教师可以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平台中设计一些趣味性内容。例如,教师设计一些“过关”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明晰文物保护流程、掌握文物保护基础知识。在游戏通关后,学生可得到积分奖励,积分到一定数额后,该平台可针对中学生提供积分兑换服务,兑换奖品可为文物纪念品或参观文物博览馆的机会等,继而使中学生主动关注该平台,愿意在该平台内学习文物保护知识,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树立文物保护意识,与历史教师所展开的文物保护教学实践有效衔接,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4.开发“校本化”文物保护教学内容,设置文物保护教育实践基地。

文物保护意识培养若想富有成效,需依据专业性极高的教材有序开展相关教育,介于中学历史教材中有关文物保护的知识相对较少,学校需依据历史教师教育需求,创设“校本化”文物保护教材。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辟专门场所为学生提供文物保护实践基地,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文物保护知识,树立文物保护意识。对于教育条件有限的学校,可以与社会上的文物保护机构进行合作,为学生养成文物保护意识提供实践基地。笔者所在学校附近有大量的历史遗迹,笔者通过大量的实地走访和拍摄取证,了解了相关文物的现状,并编写成校本课程教材。在历史教学中,向学生介绍家乡的文物现状,既激发了学生了解文物的兴趣,又引发了他们对文物保护的思考,提升了他们的文物保护意识。

综上所述,中学历史与文物保护教育有效融合,可营建浓郁的文物保护风气,提高我国文物保护的综合成效,为此中学历史教师需不断提升自身教育能力,用创新型教育方法,为文物保护教育提供准入路径,创设“校本化”文物保护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置文物保护教学实践基地,在有效落实中学历史教育内容基础上,达到培养学生文物保护意识的目的。

猜你喜欢
文物保护文物中学
文物的栖息之地
博物馆与近现代中国文物保护
古建类博物馆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全
文物的逝去
在多解中学创新
名胜古迹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文物失窃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文物掉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