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矿务局职工工学院,辽宁 抚顺 113006)
随着“工业4.0概念”的提出,3D技术作为核心技术之一呈现出多元化、多领域的应用态势。在首饰、皮鞋、建筑材料、牙具、汽车制造、航天和军用方面的零部件等方面都有涉及,并即将成为首要的制造技术[1]。一些发达国家,把新能源技术和3D技术巧妙的结合起来,并给予了厚望,而我国在3D技术方面的发展还出去起步阶段,如果把3D技术和机械加工制造技术结合起来,那么我国机械制造业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3D打印技术与传统的机械加工制造的区别很大,传统的机械加工制造是通过改变生产对象的形态、结构、质量等,生产出成品的一系列过程,这个过程涉及的工艺比较复杂,如锻造、抛光、打磨、热处理等等。如果比较复杂的零部件,还需要一系列的工艺流程,且工艺流程的先后不能改变,按照提前设定的工艺流程进行,对于复杂的零件,需要更高级别的加工设备来完成[2,3]。而3D打印技术不需要事先设定工艺流程,不需要加工,只是通过在计算机上设定程序,只要能设定出具体的程序,就可以加工出对应的实物,优点是生产时间短、成本低、质量好、精度高等,而且还能生产出传统机械加工不能生产的零部件。3D打印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医疗领域,可以为截肢患者打印出配套的器官,和原有器官按照1:1来加工,如何解决排异性,还的取决于制造器官的材料,如特殊高分子材料。
3D打印技术最早是在1986年,最初是利用纸张叠加技术来快速产生物体的过程。与传统打印技术的工作原理相类似,传统打印机里装有墨盒,而3D打印机里装有金属或塑料等材料的粉末,通过计算机设定打印程序后,输出给3D打印机,逐层把打印材料输出叠加在一起,构成我们需要的实物。
(1)历史发展。1986年,Charles Hull开发了第一台3D打印机,到2017年阿迪达斯公司利用3D技术生产出一双运动鞋,在这30年的发展历程中,美国、英国、苏格兰等国家陆续有3D打印的产品问世,标志着3D打印技术逐步成型。我国在1994年制造出第一台增材打印机,原理是在三维坐标下,把需要打印的实体分成有限个平面,分别把每个平面内的组成部分打印出来,最后把这些部分相结合,形成实体。
(2)原理。3D打印技术的原理和传统打印原理类似,区别:传统打印技术的产物是平面图形,而3D打印技术的产物是立体图形;传统打印机是通过墨盒在纸上绘图,而3D打印技术里装有金属、塑料等介质,通过设定程序,把打印材料输出后叠加起来,最终打印出和实体比例1:1的物体,由于打印材料的不同,可以完成不同形状、不同组成结构的物体,并且针对于同一物体,还可以有不同的叠加方法。
(3)打印过程。通过分析打印物体的参数,建立起精确的数学模型,数学模型的精确建立有助于提高打印物体的相似度。把建立起来的数学模型利用CT技术进行切片,同时保留横截面的主要信息,要求有很高的分辨率。要想和实物相似度较高,一方面设定适合的分辨率,通常以微米级出现;另一方面就是材料和支撑物,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的。有些物体在打印的过程中需要物体支撑,尤其是一些从上到下打印的物体,这些支撑物必须可擦除的或可溶性的物体。
(4)局限性。3D打印通过3D打印机来完成,普通材料的打印可以实现,有些材料对打印机的要求比较高,对打印机的性能和要求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而且有的打印材料比较稀缺。通常所说的3D打印技术打印的对象都是静态的,这样建模的过程比较简单,如果是动态的物体,其行为轨迹不确定,要想准确的分析还处在定量阶段。新技术、新产能的引入,使得大多数公司或科研机构都热衷于模仿,人们可以随意的去打印出各种物体,且数量不受限制,但是在知识产权至上的今天,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在区分是谁家的产物。
现在机械加工制造领域最常用也是最经典的就是数控技术,简称CNC技术,与3D打印技术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技术,一个是减材制造技术,一个为增材制造技术。
(1)增材技术。增材技术就是在加工中不断增加原材料,通过叠加原理使材料成型的技术。基于离散-堆积原理,由设定的三维坐标通过切片的方式生成实物,体现直接性,但这项技术综合了数学和图像领域的多种技术,如数学建模方法、数学分析方法、图像处理与仿真技术、机电技术以及金材等多学科。这项技术的局限性也是比较客观的,如材料分组的控制问题,直接体现在金属成型过程中,因为3D打印出的截面层层进行堆积,堆积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金属氧化现象,会直接影响到制造实体的质量和性能;堆积层的层厚不易于掌控,堆积层太厚,制造实体的表面不光滑,精度下降,粗糙度增加;一些精度较高的制造件有可能需要多光束的配合才能完成,这些光束的频率、热量必须一致,并且同步制造,这样才能保证制造件的稳定性和效率。
(2)3D打印技术和CNC技术的结合。3D技术就是增材技术,利用金属和塑料、陶瓷的粉末通过喷嘴的方式来形成实体;CNC技术是减材技术,即在成品成型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削减加工物,最终形成实物。增材技术和减材技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两者的结合可以简化工艺流程,拓宽加工的范围,解决了数控技术不能完成的复杂加工,解决了模具设计和制作成本,材料的浪费得到了改善,同时解决了切削液浪费和污染环境的问题。3D技术的精度不高,CNC技术很好的弥补了这一点。
3D技术改变了传统机械加工制造的模式,通过加工材料累积的形式制造实体,使得受传统方式制约,无法实现的复杂零部件的加工成为可能。同时,3D技术渗透到各行各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精度的同时,降低成本,节约周期,随着技术的成型,应用领域也将不断扩大。
[1]刘铭,张坤,樊振中.3D打印技术在航空制造领域的应用发展[J].装备制造技术,2013(12):232-235.
[2]孙晓林.3D打印技术的应用[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304.
[3]周军小.一种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专利号:201720052044.8,201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