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宁
(台州学院 外国语学院,浙江 临海 31700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下文简称《公约》)将非遗定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①此定义引用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当然,随着个人或者是社会群体所处的环境与大自然形成了一种互动,便会悄然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并促进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地发展与创新,使所处时代的人们具有一种历史感与认同感。使用英语的海外华人华侨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成员,但是由于使用英语的海外华人华侨是在多样文化交流碰撞中生活的,还有的华人自幼年就生活在英语环境中,很少有机会接触中华传统文化。即便中华民族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强大的传统基因,但在全球化风潮及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冲击下,使用英语的海外华人华侨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有所削弱[1]。使用英语的海外华人华侨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并非自然而然的结果,通过研究中国非遗的海外传播,以及华语在非遗海外传播中所扮演的角色,能够更好地梳理非遗在英语环境下的文化认同问题,同时能够让以英语为母语或懂英语群体清晰地了解中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非遗的海外传播,本质上是追求海外华人华侨对中华文化的民族认同以及海外人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严格来说具有多种属性的意义。从个体层面来看,文化认同是主体对身处其中的物质与精神文化产生的一种生命体验;从整体层面来看,文化认同与群众的民俗习惯同呼吸,与国家的政治生活也有必然的联系。文化是构成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媒介,正是由于有了一种共同文化产生的归属感,处于同一时代的个体或族群才能彼此之间产生心理上的认同。作为个体的人,也能认同自己在族群和国家中的身份,找到心灵的家园。正因为如此,人们常常将非遗视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载体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出的《公约》提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之间进行交流和了解的要素,它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这一重要判断。由此可见,非遗文化的对外传播,是缔结海内外华人关系的重要“桥梁”,也是向全世界证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路径[2]。
中国人使用同一种语言,必然导致文化上的趋同性。非遗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的发端与普遍中介,最终导向了一种文化价值上的群体认同,进而走向深层次的精神认同。近年来,政府提出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加快非遗馆、非国有博物馆群建设。对于非遗的保护,除了建设非遗馆之外,更要关注非遗传承人。我国有不少濒临灭绝的、有艺术价值的非遗项目,亟待我们抢救。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其实这也是非遗对外传播的必要态度。要树立“文化自信”,就必须先了解非遗文化的实质性内容。非遗是中国各族人民和海外华侨华人的情感纽带,同时也是中国文化“软力量”及其对世界文化影响的基石,具有重要的传播价值。
(一)塑造对英语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同的“拟态环境”。每个时代的非遗都处于一种特殊的环境中,并由此产生个体或群体的认同。我们认识这种环境的特殊性,是从“拟态环境”开始的。“拟态环境”是由美国著名传播学家李普曼提出来的,其主要观点是“由于真正的环境总起来说太大、太复杂,变化得太快,难于直接去了解它。……然而我们必须在那种环境中行动,我们必须先把它设想为一个较简单的模式,我们才能掌握它。”非遗的对外传播可借助媒介的力量建构所谓的“拟态环境”。首先,这种媒介环境是通过对非遗知识有所选择,并加工包装之后所营造出来的一种特殊环境,它是对非遗的重构,而不是非遗的历史再现。正是由于文化传播工作者所选择、加工和重构的部分是人们无法看到的,人们才会把“拟态环境”看成是非遗的模拟生存环境。因此,“拟态环境”不能虚构,不能夸大。其次,无论是海外华人,还是以英语为母语或懂英语群体,由于他们远离中国非遗的环境,因而不能接触到与中国非遗相关的内容。他们认识非遗也只能通过互联网等渠道,因而对中国非遗的认知也被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和层面上,尽管如此,非遗的对外传播,不仅能够强化使用英语的海外华人华侨对中国文化的认同,还能增强以英语为母语或懂英语群体对非遗的认识[3]。
(二)提供解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框架。使用英语的海外华人华侨或者以英语为母语或懂英语群体,他们在接触媒体传达中国非遗信息的时候,首先是对这些信息有较为全面的理解,这种认知行为可以说是建立在他们既有的知识框架上。从语义学的角度对框架进行解释,框架是人们信仰、社会实践、社会制度、群体想象等概念结构和模式的图解表征,它是一定言语社团中意义互动的前提。那么,非遗在英语环境下的传播其实也是被限定在了“拟态环境”以内。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框架还是一种内在的认知心理结构,使用英语的海外华人华侨总是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结构出发,他们所理解的媒介信息其实与非遗的信息是不对等的。但是使用英语的海外华人对中国非遗的认识,主要是经由英文媒体从业者构建框架来完成的。这种框架还映射出传播工作者自身的生活经验、知识体系和思想倾向。海外英文媒体的报道内容和话语形式总是与时俱进,具有时代流行的语言特点。而隐藏于框架以内的内容则要求进行真实可靠的报道,信息也要相对稳定。由于使用英语的华人华侨,或者是以英语为母语或懂英语群体,他们在理解和解释中国非遗的时候,基本都会根据媒介提供的信息内容“按图索骥”去了解非遗。故此,应该重视文化认同框架的构建[4]。
(三)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标准。海外媒体对中国非遗进行报道的同时,除了建立可以让读者认识非遗的框架与可以选择的非遗事实,还需要渗透一定的价值观,比如爱国精神、民族团结、奋发向上的精神,以舞龙为例,龙是中华儿女的民族魂,通过舞龙,象征民族意气奋发的精神。因为价值观是可以引导使用英语的海外华人华侨形成特定的情感倾向与价值判断的,从而使人们感受到华人共同的群体能量,正如拉斯韦尔所言:“在整个社会,使普通人头脑中关于现实世界重大关系的图景,与专家、领袖头脑中的图景高度相等,将主要由大众传媒的控制者促成,这绝不是幻想。”[5]同样,中国非遗所特有的“中华魂”能够驱动海外华人华侨的共同意念,比如舞龙舞狮,不但展示中华民族生龙活虎的精神面貌,还激励中华儿女奋发向上,而海外媒体所展示的内容、图片、视频,甚至是借助近来流行的“抖音”媒介,都可以引导使用英语的海外华人华侨对非遗形成较高的价值共识。非遗作为连接使用英语的华人华侨与使用本族语的中国人民精神世界的桥梁,尤其是对接祖国的渠道与文化平台,在形成中华民族价值观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也让以英语为母语或懂英语群体认识真正强大的中国。
(一)丰富设置内容的思想内涵。非遗从思想内涵上是可以继承的,它是民族文化认同的精髓,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递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介与执行者。海外华人媒体正是中国非遗对外传播的执行者,他们对非遗的认识,关联着使用英语的海外华人华侨对中国非遗的认知程度。海外媒体由于受到人员和技术等诸多方面的条件限制,很难全面真实地展现丰富内容的非遗活动,但是可以在基本的文字报道以外另辟蹊径,比如加强与中国电视台、非遗网站、非遗研究机构等的密切联系,力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主动争取到中国非遗资源的无偿支援等方式。此外,还要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让使用英语的海外华人华侨对中国非遗感兴趣的同时,对相关的传统文化也产生价值认同,正如安德森所言:“所谓民族国家的建立并非以血缘、地缘为基础,而是在共同的民族文学经典基础上建构起来的‘想象共同体’。”[6]52安德森认为,民族的本质是一种“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与历史文化变迁相关,因此,安德森认为民族与民族主义问题的核心不是“真实与虚构”,而是根植于人类深层意识的心理的建构[6]53。那么,对一个强大的民族而言,凝聚力与价值认同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多民族长期和平共存之道。非遗是凝聚海外华人华侨民族认同的载体,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需要借助民族文化经典的独特作用,产生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就需要将民族文化经典传播出去,让全世界的人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瑰丽。
(二)创新话语表达方式。海外华人媒体将中国非遗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播的同时,就已经决定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能够借助中国非遗的物质力量得以发扬光大。与此同时,人们对非遗的认识是在不断发展与变化当中的,这个变化过程自然会产生话语的创新。所谓“话语创新”,其实就是针对年轻一代以及很少接触中国非遗的海外华人华侨不断输送新鲜养料,使他们认同中国非遗的一种手段。首先,海外华人媒体很可能会使用英文新词、热词和流行语来阐述中国非遗,也是媒体话语进行创新表达的一种方式。这些新词、热词和流行语,将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与新生代的思想连接起来,其间就蕴含着社会普遍认可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这种文化现象其实是文化主动发展的结果,能够拉近使用英语的海外华人华侨与中国非遗的心理距离。无论海外媒体的工作者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地使用英语新词、热词和流行语来阐述中国非遗,其实都是对非遗的一种传播,这也是海外媒体工作者与社会实践互动的必然结果。海外媒体在宣传中国非遗的过程中,除了对中国非遗进行语言表达的创新之外,还对经典非遗相关的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挪用”,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以一种年轻一代海外华人华侨易于接受的方式展现,并让新一代使用英语的外国人更好地认识并了解中国非遗。
(三)重构受众连接通道。推动非遗的对外传播的途径除了传统的报纸、书籍、宣传手册,海外华人媒体还需要充分借助互联网等新媒介的力量[7]。为了将中国非遗的宣传更加贴近使用英语的海外华人华侨,有条件的海外媒体应积极整合网站、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形成资源共享的关联网,促进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传播共同发展的新格局。首先,需要在比较有影响的海外英文媒体开设网站专栏,介绍中国非遗的基础知识;其次,是通过线上线下的活动吸引更多使用英语的华人华侨一起参加赛龙舟、舞狮等中国民俗体育活动。实际上,提供一百篇非遗的专论,从某个角度讲,可能还不如组织一次实践活动更能增进使用英语的华人华侨对中国非遗的认识。
在当今传统媒体和自媒体并存的情形下,全球知识体系通过数字科技相连后,形成了信息全球化流动的局面。在这种知识的流动空间中,中国非遗的世界化具有了很大的可能性。人们通过网站以及微信、腾讯QQ等社交工具,让中国非遗文化走向世界各地,既可以打通世界各地华人的空间隔膜,又可以促进世界各地华人的彼此认同。将中国非遗翻译成英文融入世界各地,进而消除物理空间上的界限,从而形成传播学意义上的环流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