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路径探究

2018-01-29 09:03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中华人文

(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天津 300350)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不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看,文化在教育中的作用都是不可忽视的。随着西方各种社会文化思潮大量涌入,社会上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思想观念日益活跃,甚至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以洋为美,漠视中华优秀文化的现象。而高职学生受自身因素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比较容易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目前的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着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匮乏,价值取向功利性、心理适应差等现象。而中华优秀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修养内涵。加强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人文知识教育,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中的人文意识和人文精神,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也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我们要正确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新认识传统文化融入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多渠道探索二者融合的有效途径。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特征

文化即自然的人化,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民族性、国度性是文化的重要属性之一。世界文明发展史上,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域在不同自然社会环境影响下,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系统,中华文化在众多文化系统中影响力巨大,这是由其独具特色的内涵特征决定的。

(一)中华文化的延续性

一般认为,世界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中国、印度、埃及、巴比伦、希腊和较晚出现的阿拉伯伊斯兰六大文化体系,从诞生至今,中华文化是唯一延续不断从未断绝的。

自然灾害和战争往往是文化断裂的主要原因,仅仅中国几千年历史中自然灾害频仍、战争不断,但中华文化从未断绝,这主要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强大的中央政权体制。中国古代的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气候、地形等决定了这一区域的农业经济主导地位,农业经济的核心观念是安土重迁思想,这种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中华文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尽管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频繁,但朝代更换并没有导致政治体制的根本改变,强大的中央集权政治长期处于主流的政治模式,与之匹配的必然是稳固和延续的文化环境,文化与政治相生相依,政治为文化延续提供了制度保障,文化为政治稳定提供了环境氛围。

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是其几千年延续不绝的内在驱动,中华文化生生不息又为当下国民教育提供了传承借鉴的有力依据。

(二)中华文化的多元性

中华文化是一个绚丽多姿的多元综合体。这首先表现为创造主体的多元性。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虽然不同民族都有相对固定的居住地域和相对稳定的风俗习性,不同民族之间还偶有矛盾冲突,但民族之间并非相互隔绝,民族的相互融合、相互影响始终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发展的主旋律,中华文明是由众多民族共同缔造的,中华文化是民族沟通和联系的纽带。

其次表现为构成要素的多元性。西周以来,以礼乐传统和仁义思想为内容主题的儒家思想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内核,尽管儒家思想长期被尊为主流意识形态,但儒家思想并未占据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崇尚无为的道家和倡导心性的佛家在士人和民众之间影响巨大,儒释道三家融合,形成一主两副的中华文化主要构成要素。

(三)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中华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封闭体系,而是不断吸收外来成分的包容系统。中华文化的包容性首先表现在体系内容中心对外部的包容、核心对边沿的包容。汉族人口在众多中华民族中数量占绝对优势,中原文化在中国地域文化中占主体地位,但汉族对少数民族、中原对周边,并没有毁灭性的侵略,几千年中华文明史,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总是能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繁荣。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还体现在本土对外来的包容。吸收外来文化的养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性,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次和外来文化相融相通的经历,有玄奘西行求法的拿来主义,也有鉴真东渡的输出主义。总之,中华文化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要素相互包容的有机整体。

(四)中华文化的创新性

创新是文化的生命之源,是文化延续的内在动力,鼎故革新理念始终贯穿中华文化几千年发展历史。《周易》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种求变求新的思想无疑是中华文化发展演变的内在驱动力,文化的核心是思想,中国思想发展的历史是一部创新求变的历史,其中包括探究有无的魏晋玄学、推崇定慧唐代禅学、尊尚良知明代心学,无不是对既有思想成果的传承与嬗变。创新为中华文化带来新鲜血液,中华文化正是在这种沿袭变革中发展演变不绝。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其内涵及特点决定它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之必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这足以说明了党和政府对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在认识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还存在认识不到位、思想不统一的现状,在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性基础工作中还存在薄弱环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了几千年来的民族智慧,是中华民族文明智慧的结晶。文化的传承需要演进,更需要创新。文化的生命力也在于这种创新中的演进,尤其青年一代更要培养文化创新意识,做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创新者。

(二)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当今世界,已进入全球文化的相互渗透、不可分开的时代。在全球化大潮下,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凸显出更为重要的作用,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国传统文化闪耀着中华文明的光辉,而且见证着中华名族的伟大创造力。强大的国家必须拥有强大的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通过文化传承维护本国国民对国家的认同感,激发国民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一个国家才得以长治久安,永远屹立于世界。

(三)丰富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

人文素质教育蕴涵着重要的教育功能。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一起完成育人使命。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对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修养以及审美的情趣,充实、丰满学生的内心世界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为我们提供了价值观方面的丰富精神财富。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是一种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它所注重的是生命的存在问题,个人的德行问题、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问题。传统文化提倡的 “内省”和“慎独”、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欲而不贪”、“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这些价值取向,对个人的品格高度、职业发展、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人文素质教育中,进一步丰富人文素质教育内容,以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可以使高职学生总体上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水平的基础上,其文化修养、审美情操、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等能达到大学生应有的人文素质水平。

(四)更好地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之一;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的特征和灵魂。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需要的不再是普通意义的“蓝领”,而是需要千千万万能文能武、德艺兼备的“大国工匠”。工匠精神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精神标杆,是专业技能、职业态度和人文素养三者综合体现出的一种精神理念,这种精神理念的培育和形成,是高等职业教育旁无责贷的重任。文化价值的体现是“化人”的过程,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发展契合了社会和时代的需要,我国古代技术文明及其创造古代技术文明辉煌的工匠精神仍然是我们当今时代的重要思想资源和强大精神动力。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路径

对高职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而非制器”,基于填鸭式的教学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知识显然不可能取得成效,高职院校要全方位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体系。

(一)院校要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人文素质的融合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也是各个环节要齐抓共管的工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高职人文素质教育关键是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多次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 号)中也提出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重视宣传和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设“大师工作室”或相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高职教育要避免重技轻文,回归教育本质,首先高职教育者必须转变观念,院校教育教学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做好“顶层设计工作”,为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制度上的保障,管理上的支持,大力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的宣传工作。

(二)培养和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最终还是依靠教师队伍来实施。现在高职院校更看重懂技能的“能工巧匠”,在重技术轻人文的大环境中,学校很少配备专职的从事中华优秀文化相关课程教学的老师,大部分是校内的兼职教师承担起教学任务。教师没有过多的精力来研究课程,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仅仅成为一个理念上的想法。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课堂是主阵地,教师是一切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件进课堂、进头脑,首要的是我们的教师应该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有更多的情感与精神认同,承担起传播教育的责任。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和培训,配备专职的教师队伍,对相关的教师、学生教育管理队伍等加强培训,教师要积极积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打牢理论基础,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提高教学水平。当然,仅仅向学生传授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并不等同于人文素质教育,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起到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要使学生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中的人文精神、人文思想,并外为一个人的行为习惯。这种“内化”到“外显”的过程,教师要充分重视,重视引导、重视感染、重视熏陶,从而引领学生实现自我提升。

(三)发挥显性课程的主渠道作用

毫无疑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一门课程。传授学生人文知识,必须依托院校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的实施,来保证学生具备基本的人文知识结构。学生只有具备的一定的人文知识,了解人文知识,才能为培养其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打下基础,所以开设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是重中之重。对于教学体系中设置的这类讲授中华传统文化的课程我们归类为显性课程。就课程设置来讲,有论者提出,“中华传统文化”开设为必修课,“中华美学”和“文学欣赏”为选修课。当然,各院校可以不局限在这几门课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设更多的和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或者开发校本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或者引入“非遗项目课程”,成立“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实现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四)充分挖掘隐性课程的功能

相对于显性课程来讲,我们要充分发挥隐形课程的功能。谭卫平在《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中指出“隐性课程即那些没有在课程计划或学校政策中显现,但却是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结果中必不可少且有效的组成部分,包括学校正规课程中隐含的教育因素、学校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学校的管理体制和制度、教师的人格和学校领导的风格以及与学校文化系统相通的社会文化等”。总结起来,隐形课程的教育资源大致体现在三个方面: 物质形态的资源、制度形态的资源和精神形态的资源。隐形课程的结构形式是不固定的,开展形式是多样化的。以文化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构建一定的以讲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程体系的同时,开发隐形课程,可以让学生多途径、多方面认知中华传统文化,积淀人文思想。

院校组织的各类实践活动、专家讲座、实地参观考察、学校环境建筑及梅花等都属于隐形课程这种形式。打造校园人文文化;在校园建筑、雕塑上体现传统文化特色;请传统手工艺者走进校园让学会体会“工匠精神”;利用传统节假日开展主题活动、请知名学者讲授中华传统文化讲座等等,都可以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规范高职学生的举止行为和内心世界。学生在某种特定环境、某种特定氛围中体验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日常的活动中提高素质、陶冶情操。当然,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是相互配合、互为补充的,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掌握必要的传统人文知识,从内心认可并身体力行,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创新者。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性、人文性等,决定了其成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的基础。深刻认识到院校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必要性,教育管理者完善顶层设计,培养师资队伍,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充分挖掘隐性课程功能等是大学人文素质教育成功的基础,只有通过各方面的共同配合,才能把深厚的优秀文化、文明积淀传授给学生,让其发扬光大。

[1]谭卫平.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

[2]欧阳娟.基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探析[J].高教论坛,2014,(05).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中华人文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华侨图书馆将建海外漂流站 让中华文化传播海外
以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路径思考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