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中看见
——英国教育考察行记

2018-01-29 05:07刘浩然李建华
江苏教育 2018年50期
关键词:公学伯恩哈罗

/刘浩然 李建华

2018年2月,艾瑞德国际学校一行6人应英国友好学校韦斯特伯恩小学的邀请,对英国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教育友好访问。此次访问让笔者对英国教育留下些许认知与回味。

一、体育是一所学校的气质

英国的二月与中国无异,羽绒服加身的时节并未因国度的不同而增温。在韦斯特伯恩小学的门口,我们看到一早入学的男生上穿棉服,下配短裤、短袜加皮鞋;女生则是裙子、中筒袜与皮鞋。进入室内后,学生脱掉棉服,短袖、短裤成为活动常态着装。学生在课间都必须参加户外运动,户外运动没有教师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选择。

英国学校的设计区域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标准进行划分,就如校园与操场没有明显界限一样,校园就是操场,操场就是校园。学生运动除了操场以外,还有数十种场馆可选择。哈罗公学拥有24个乒乓球场地,高尔夫球场、网球场、林地、花园等占地2400亩。体育和体育精神成了哈罗公学、伊顿公学等英国名校的支柱之一。体育是名校的“招牌”,在哈罗公学的墙壁上悬挂最多的是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照片,他们甚至创造了“哈罗足球”项目。英国学生崇拜“体霸”,在这里,体育成绩比文化成绩更值得骄傲。

二、学生是学校重要的存在

从设施服务上,可看出英国学校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文化。他们的教室像是一个家庭,除了上课所需的一应物品,还会有水池、衣帽间、休闲区、读书区、操作台等。教室的物品分类摆放,极为精细。教室的四周张贴着学生近段时间的学习作品,从张贴的位置与布局来看,应该是学生自己动手完成。桌椅摆放以小组为单位,每个教室大概有二十几套桌椅,教师的办公桌在教室的一角,总体感觉实用温馨。相对而言,教师办公区,乃至校长办公室就局促得多,甚至没有一个像样的会议室。

在对韦斯特伯恩小学的参访时,我们正好赶上了他们关于中国新年主题的活动。在一个简单的入场仪式上,一年级的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出场,没有庄重的仪式感,每个学生都是主角。观众是其他年级的学生和一年级学生的家长,他们盘脚坐在一个小小的活动室里,安静而有序。展示的环节大概有40分钟左右,活动室里始终都很安静,爸爸妈妈们用会心的微笑与鼓励的眼神看着孩子,静静地欣赏。30个五六岁的学生进行展示,没有一位教师站着指挥,只有一位教师坐在前面,拿拿话筒,发发道具。学生的自主性与不同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个别化教育很有特点

在韦斯特伯恩小学的教室门口摆放着的一张圆形桌吸引了我们。桌子摆放不同,场景却出奇地相似。教室里正常上课,教室外有单独辅导,每一间教室都不例外。据介绍,每一所学校都会有一些志愿者,这些志愿者来自不同的行业,都会在固定的时间辅导学生功课。他们认为,教育是一个国家的事情,职责并非仅在学校,各行各业都应该有所作为。由于每个学生的学情不同、思维不同、认知不同,整齐划一的教学,解决不了所有学生的问题。而个别辅导,看似解决的是一个学生的问题,长年累月,其实解决的却是所有学生的问题。

个性化教育还体现在丰富的课程中。哈罗公学的课程非常丰富,第一年,通常是英语、法语、数学等10多门课程。第二年和第三年,主要是证书考试,可选择的课程多达30门。米尔希尔学校也有70多门个性化课程供学生选择。确实,多一门不同的课程,就会多一批不同的学生。

学校与家长的沟通体现了个性化。周五中午是哈罗公学学生放学的时间,家长来校接孩子,教师在学校餐厅一对一地反馈学生的常规情况,家长也可提出疑问,学生在一边旁听。这样的方式得到了家长的认可。首先,餐厅的环境氛围较为轻松,教师与家长在这样的氛围中交谈,会多几分亲切感。其次,一对一的沟通,具有针对性,各方都会觉得备受尊重。再次,学生旁听,信息互通,少了中转环节,这在某种意义上对学生也是一种真实反馈。

四、传统与文化得到了应有的尊重

哈罗公学虽然创办于1572年,但是一直没有奢华的大门和门牌。学校的演讲厅拥有300多年历史,在里面我们只见到了沿用至今的一千多把不同年份的椅子,报告厅的大门使用的还是带钥匙的铜锁。这个报告厅有一个传统,每周一上午校长都会在这里给学生开会,评价学生,总结上周工作,发布下周大事。演讲厅墙壁四周悬挂的是世界各地毕业于哈罗公学的有地位、有贡献的毕业生。学校因学生而贵。创办时的教学楼、桌椅依旧存在,连教鞭都安放在那儿,橡木墙壁上密密麻麻地刻满了历届学生的名字。学生的蓝色礼服与草帽是一种传承的象征,现在的哈罗公学的学生依然沿袭这样的传统装束。校长的期末点名仪式,每周固定时间的祈祷等,也没有因时间的流逝和校长的更迭而改变。

五、中国自信在这里被看见

我们的教育考察没有多少刻意的安排,但是我们竟然发现了惊人的巧合。在考察的五所学校中有两所学校在过中国文化节。

我们在访问的第一站——韦斯特伯恩小学,就赶上了他们的中国文化节。这是这所学校近几年的传统节日,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中国。

在圣玛丽亚抹大拉学校参访中,女教师身着中国风旗袍,每个教职工身上都有红色元素,学生能用中文说“你好,恭喜发财”。原来他们正在开展“中国的农历新年”活动。迎接我们的校长助理Busty老师,她讲着一口流利的汉语,手里拎着一个云锦小包,里面装满了红包。凡是路过她身边的每一个学生只要能用汉语说“新年快乐,恭喜发财”,就可以得到她的红包。这所学校还专门开设了中文课程,设立孔子学院,并与北京、重庆的小学长期互派教师交流学习汉语。参观过程中,不少学生能用“你好”和我们打招呼,他们的眼中传递着明显的善意。

在行走中遇见,在不同中看见。教育的国际访问,是让我们在“吸收外来”的基础上“不忘本来,面向未来”,是为了我们的教育能用自己的表达方式让别人更懂你。

猜你喜欢
公学伯恩哈罗
被改造的鹦鹉
英国公学:权贵的摇篮
考特妮和龙
哈罗公学搬上网贵族学校在家上
绿眼睛
茶文化视角下公学文化特色与英国文化关系浅谈
李汉三家的狗
英国“公学”知多少
孔裔国际公学 中国国际精英教育领航者
《谍影重重5》伯恩的全面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