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2018-01-29 02:24:30陈源波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指标体系党员

陈源波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深圳 518172)

一、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影响因子

(一)高校学生入党动机不纯

高校学生对于入党动机模糊甚至不纯,是影响党员发展质量的重要因子之一。跟风、家人意愿、好找工作、奖学金加分等是当代大学生比较集中的入党动机。这都是为了利己而入党,并不是为了国家,为了社会,为了人民。另一方面,高校学生的入党动机不纯导致学生党员平时不能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在面对困难时,不能挺身而出、以身作则,而是将责任推卸给普通群众。这些入党动机不纯的同学不仅损害了自身形象和学校声誉,还损害了国家及党的形象。

(二)高校学生党员质量不高

当代高校学生党员意志不坚定,缺乏信仰,不知道为了什么而奋斗,这都导致学生党员意志不坚定。学生党员从入党积极分子阶段到重点发展对象阶段,表现十分优秀,算是称职的准党员。但是,一旦进入预备党员阶段,学生党员就开始松懈,不积极协助老师工作,不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未能尽到一个党员的义务。学生党员质量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时段的评价,而是全过程的考量。对于态度不认真、工作松懈及缺乏信仰的劣质党员应坚决予以党内惩处,甚至开除党籍。

(三)高校学生党员质量保障制度缺位

高校学生党员质量保障制度是高校党建制度里必须具备的部分。制度保证是高校学生党员发展的基石,能杜绝弄虚作假现象及不合格党员的产生。高校学生党员质量保障制度不到位,甚至缺位,都难以培养高质量党员。但是,在党员发展过程中,大部分高校只重点关注党员发展是否规范,缺乏统一的党员质量评价及保障制度,导致发展的党员水平不一、参差不齐。另外,高校对于毕业党员的跟踪调查反馈滞后,甚至置之不理,并且不会将在校质量评价数据主动发送给毕业单位。

二、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意义

(一)有利于国家社会稳定

中国共产党员是国家党员干部后备人选,其发展质量关乎国家发展质量,是国家社会长治久安的强有力保证。一方面,高校学生党员接受了高等教育,知识水平高,素质高,能为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另一方面,高校学生党员能正确把握党中央的政策方针,坚决拥护党中央的决定,与党中央始终保持高度一致。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为筛选优质的学生党员提供支撑,能教育培训及挑选出意志坚定及信仰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为国家的可持续稳定发展作出贡献。

(二)有利于国家党员储备干部质量提升

高校学生党员是国家干部储备力量,是未来的国家干部,甚至是未来的国家领航者。高校学生党员是具备政治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的高水平、高层次人才,能坚定地为人民服务,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奉献终身,是未来国家发展的生力军及核心力量。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能为未来的国家党员干部把好第一关,从源头抓起,从德、智、体、劳四个方面全面考量入党积极分子及预备党员,为国家输出高质量学生党员,为日后优质的党员干部队伍注入新动力。

(三)有利于高校党建工作水平的提高

十八大以来,国家特别重视高校的党建工作。特别是十八届六中全会之后,国家确立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大政方针,还对高校的党建工作提出更高的新要求。在此之前,高校都是以教育教学及科研工作为中心,对党建工作要求不高。但是,国家制定党管一切的方针后,各高校的党建工作成为中心,推动高校党建工作改革及创新,大大提高了工作水平。一方面,高校党建工作流程更加规范,以信息网络为抓手,各个发展阶段能及时有效运作。另一方面,高校专门成立党务专干,更加专业,更加高效。

三、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一)公平性

公平性是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首要原则。在公平、公开、公正的前提下,通过实地调研,获取第一手可靠资料,为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全面数据。一方面,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覆盖了本科及高职高专等院校,适用于全体高等院校,这就需要所有调研必须公平公正。另一方面,公平是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离开了这个基础,指标体系难以奏效。最后,随着国家社会发展,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具体指标需要更改时,也必须在公开及公正的场合进行投票表决才可以。

(二)全面性

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了德、智、体、劳四个方面的因素,完全涵盖了学生党员发展各个阶段质量评价所需指标。一方面,对象的全面性。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针对所有高等院校,实现全覆盖。另一方面,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都是结合实证调研获取的数据,能够覆盖学生党员学习、生活及工作等各个方面的评价。最后,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在国家及省市发布的普通高校党员工作标准的基础上构建的,丰富充实了党建工作制度。

(三)实效性

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含德、智、体、劳四个一级指标,既包括思想素质、心理素质等柔性指标,又包括学业成绩、获奖情况等刚性指标,这能够保障指标体系应用的实效性。第一,柔性与刚性指标相结合,能解决指标体系片面性的弊端,让体系全面发挥选人作用。第二,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将所有指标通过定量的形式,得出一个简单明了的综合分数,从而快速定位学生党员人员。第三,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实证调研,让高校党建工作简单化,更有效率。

(四)可持续性

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从构建到应用,都应保持可持续性,不断适应国家党建工作标准及党员发展新趋势。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每个发展阶段都应体现侧重点,凸显个性与共性相结合,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后,不能一成不变,要根据高校学生党员的变化而做出改变。在双创时代,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二级指标体现实践创新,顺应时代潮流。此外,国家及高校应以制度形式确立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地位,能够让其贯穿高校发展的方方面面,才能让其保持可持续动力。

四、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内容

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德、智、体、劳四个维度进行构建,采用等级制:优秀(80-100)、良好(70-80)、合格(60-70)、不合格(60以下)以及百分制进行定量计分。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四个一级指标权重都为25%,达到全面发展的效果。每个一级指标下面都有五个二级指标,其权重都为20%。

(一)“德”指标内涵

“德”指标包含政治理论、思想素养、诚实信用、模范带头、团结协助五个二级指标,其权重都为20%。“德”指标全部为柔性指标,需要采用等级制计分。政治理论主要指能关心国家大事,关心时事政治,能熟悉掌握及运用党的理论知识。思想素养主要指拥有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能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及素养。诚实信用主要指能以身作则,不弄虚作假,能诚信做人、做事,无不良诚信记录。模范带头主要指能在集体中拥有较高威信,在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能起到模范作用。团结协助主要指生活上,能团结及主动帮助困难同学;学习与工作上,能互相扶持及配合。

(二)“智”指标内涵

“智”指标包含学业成绩、党课成绩、科研业绩、获奖加分、证书加分五个二级指标,其权重都为20%。“智”指标全部为刚性指标,需要采用百分制计分,即指标得分乘以权重。学业成绩主要指不能挂科,学业总成绩能够处于中上水平。党课成绩主要指遵守党课纪律及考试纪律,参加党课考试并考核合格。科研业绩主要指遵守学术规范,能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及发表学术论文。获奖加分主要指能获得荣誉,以获得荣誉的级别定加分数,如国家级(+10),省级(+8),市级(+6),校级(+4)。证书加分主要指在校期间能参加国家公布组织的技能证书考试并通过,获得一个证书加两分。

(三)“体”指标内涵

“体”指标包含体育成绩、体测成绩、文体比赛、体商项目、体育论文五个二级指标,其权重都为20%。“体”指标全部为刚性指标,需要采用百分制计分,即指标得分乘以权重。体育成绩主要指在校期间能参加体育课程并顺利通过该课程,获得的综合分数。体测成绩主要指在校期间能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质测试并顺利通过,获得的综合分数。文体比赛主要指获文体比赛奖项,以获得荣誉的级别定加分数,如国家级(+10),省级(+8),市级(+6),校级(+4)。体商项目主要指参与体商项目,以参与的级别定加分数,如国家级(+10),省级(+8),市级(+6),校级(+4)。体育论文主要指发表体育论文,以期刊的级别定加分数,如 CSSCI或以上(+10),核心期刊(+8),一般期刊(+6)。

(四)“劳”指标内涵

“劳”指标包含劳动意识、奉献精神、班级活动、志愿活动、社会实践五个二级指标,其权重都为20%。“劳”指标由柔性和刚性指标相结合,采取等级制和百分制计分。劳动意识主要指有积极参加劳动的意愿,有通过劳动锻炼身体或获得财富的思想信念。奉献精神主要指有为集体奉献的意愿,不怕吃亏,不怕吃苦,愿意为党的事业奉献终身。班级活动主要指能积极参与班级活动,每参加一次加两分。志愿活动主要指能积极参与志愿活动,每参加一次加两分。社会实践主要指能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每参加一次加两分。

五、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注意事项

(一)发挥党员教育导向作用

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功能之一是教育引导。学生党员能够根据体系的一级指标及二级指标明确自身发展方向,能结合自身优势,关注某个重点指标,从而拿到更高分数。一方面,体系能够让学生党员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学风氛围。每个人都向着优秀的方向前进,能够认识到往哪处使力。另一方面,学生党员能够带动一批潜在的优秀学生一起进步,推动学校党建工作上一个新台阶。最后,体系指标让各个阶段的学生党员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使命,尤其对纪律松懈及意志不坚定的党员提醒。

(二)科学运用指标体系

科学运用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体系发挥实效的关键。如果评价指标体系不能科学运用,而是取其中一部分指标作为考量标准是片面的,不可取的。首先,高校党务工作人员要熟悉每个指标的内容及其联系,才能熟练运用,做到高效、高质量党建。因此,高校应注重党务专干的教育培训,应在培训中着重讲解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意义、原则及内容。其次,高校应开展专门针对学生党员的培训讲座,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渗入到党员发展的每个阶段,并在每个阶段进行运用,形成长效机制。

(三)做好跟踪调查反馈

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作用并非局限在校园内,对于毕业生党员也应该进行跟踪调查,对于反馈回来的数据,应认真对待处理,形成报告,为丰富及创新指标体系做准备。一方面,高校应定期向毕业生党员发送调查问卷,收集数据,获取第一手资料。调查范围应扩大至毕业5年,甚至10年的毕业生党员。另一方面,对于收集到的数据材料,党务专干应及时进行处理,并形成反馈报告,对不适用的指标及时进行增减或者修改,保证质量指标体系的时代性。

[1]唐朝继.高校党建工作基本规律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6):100-103.

[2]徐元玉,苏史生.关于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5):93-96.

[3]郭群娜.新常态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建质量标准考评机制研究[J].科技视界,2015(35):68-69.

[4]程清亮.高校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J].科技视界,2015(11):30-31.

[5]孙开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质量标准体系探究——以华中七所高校为例[J].新西部,2016(21):72-74.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指标体系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岭南音乐(2022年4期)2022-09-15 14:03:12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3:50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
学习月刊(2015年16期)2015-07-09 05:39:22
浅谈做好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