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方元,赵真真
(郑州大学商学院,郑州450001)
目前经济进入新常态,全球经济呈现出全球化、区域化、一体化的趋势,区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和行政区划单位,其创新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结果就是增加区域财政收入、居民收入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程赫毅、张代民等,2007)[1],因此,探寻新常态下提升区域经济创新力的方法就成为规划国计民生的重心。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国内外学者都对新常态经济进行了研究,主流观点认为新常态经济有机遇有挑战,创新是适应经济新常态的根本途径。美国经济学家Barry Pump(2012)[2]主要从政府政策方面研究美国经济新常态,分别从居民可支配收入政策、经济环境政策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三个方面展开分析。Marlene Amstad,Eli Remolona和 Jimmy Shek(2016)[3]认为与旧常态相比,新常态下经济面临更多风险,新常态经济发展更依赖于创新发展、发展新要素和开拓新兴市场。洪银兴教授(2014)[4]认为经济增长由高速向中高速转变是新常态经济的一大特点,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支撑力是经济结构转变的再平衡、创新驱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以及政府的宏观调控。创新不只包括技术创新还包括制度创新(熊彼得,2009)[5],区域经济创新是集区域技术创新及制度改革为一体的创新,区域经济创新能力提升涉及各种企业、农业生产者、政府宏观管理、市场竞争机制、商品流通及科教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经济细胞。区域经济创新发展对促进对外开放,增强中国经济竞争力,实现经济新常态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具有重要作用(郝昕,2016)[6],但是经济新常态下各个区域进入新常态的步伐并不相同,因此各个区域在寻找新常态下的区域经济增长点时就需要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杨子荣、代军勋等,2015)[7];刘洋(2016)[8]研究了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应该做哪些改变,从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三个方面给出建议,但是该文只研究了区域经济大方向的变化并未对经济创新做详细研究;林平凡(2015)[9]研究了新常态下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必要性,但是只将创新作为培育区域增长极的一个动因,并没有对如何提升区域经济创新力作深入研究。本文在分析新常态下影响区域经济创新能力的政府活动、产业活动、人才培养机制、人力资源、科技发展等新变化的基础之上,从提升区域经济创新力的精神支撑、技术支撑、动力支撑等八个方面提出提升区域经济创新能力的建议。
新常态下区域经济跟随新常态经济的走势呈现新特点,区域经济创新能力受新常态经济影响在不同层面显露新的变化。一方面创新动力更加多元,创新人才培育机制更加广阔,区域间经济创新能力呈现新态势;另一方面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创新发展赋予市场和政府新的职能。
新常态下的经济是一个“重效率、轻速率”的经济,区域经济创新动力的天平开始顺应新常态的特点向科技创新和互联网创新机制倾斜。
近年来我国的高校结构在不断调整,教育结构向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偏移,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发展较为快速,依赖于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比重加大(如表1)。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一方面要转变原有的普通高校的教育模式,学习国外企业引导高校教育的模式将科研体系与企业对接,实现产学研的深度结合,另一方面也要转变对高职教育的看法,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是一个耦合的过程,我国目前处在产业结构比较特殊的时期,高职院校能更直接地为产业结构调整服务,发挥与普通院校不一样的作用,高职教育更易于因地制宜,根据产业发展和经济创新的需要培养技术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只有协调好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发挥好高职教育在区域经济创新中的作用,才能让高职教育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更好地服务。
表1 2010-2015年间我国各类学校数量以及占比
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实行政府辅助、市场主导的模式,政府的工作主要是制定政策。政府制定政策应侧重于政府的推动作用,更注重区域经济向新常态的集约和集聚的方向靠拢,充分发挥政府在区域经济主体的治理能力协调以及空间关系协调方面的作用。
市场的作用不再仅限于宏观政策下扩大市场需求,而是发挥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让市场类型由供给决定型向需求决定型转变,让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逐步占领粗放要素投入所据有的市场空间。新常态的特点是经济增速放缓,要实现结构更优、效率更高,这意味着经济增长的引擎更侧重于区域经济创新,因此,作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市场将资源配置向区域经济创新资源比重增加转变。另外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国区域经济结构向何处发展的问题不取决于政府和企业,而是取决于市场的选择。
经济新常态是指我国经济在整体上进入新常态,整个经济系统都面临着新常态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但是各个区域由于经济发展阶段不同、教育程度不同、劳动力素质及资源不同等导致各个区域在应对经济新常态时做出的反映不同。当各区域将要素驱动、成本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时,各区域表现出不同的积极程度,从而经济创新能力继续呈现不均衡状态。目前我国不同地区就存在R&D资金投入对有效发明专利增量影响的差异性问题(如表2)。
表2 2008-2015年我国部分地区专利发明投入统计表
从表2中可以看出各区域科研资金投入量在逐年上升,有效发明数量也随着资金投入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是从资金投入量与有效发明的数量对比来说,各个地区的资金利用效率即创新能力有明显差距。由表2可知山东地区的资金投入量最多,2012年为9,056,007万元,之后逐年增加,而上海的资金投入量每年不及山东资金投入量的一半;但是相对应的有效发明除2015年外均高于山东,同时比较北京和黑龙江、四川也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这说明我国各区域经济创新能力存在明显差异,主要是因为我国各地区在经济结构、创新思维、人才培养等影响创新能力方面差距甚大。对于一些老工业区如黑龙江,其地区传统工业比较难以转型,虽然有大量资金投入,但是传统思维固化难以实现创新突破,因此在迎接新常态挑战时比较被动,创新发展受到牵制。对于一些偏远地区如西藏,其教育条件落后,劳动力素质低下,对经济创新发展缺乏积极的认识,创新意识比较淡薄,因此创新能力较差。而对于一些发达城市如上海,其拥有大量优秀人才,先进的网络技术,接受新知识能力强,更容易在创新方面有所突破。
陈赫毅和张代民等人在研究区域经济创新能力的价值趋向时提出影响区域经济创新能力的“两个四”,即四个基本活动:政府活动、产业活动、市场流通与服务、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四个辅助活动:基本建设、人力资源、科技发展水平、政府服务。因此本文结合新常态下相关影响因素的变化,从创新文化、创新网络、政府、市场、企业创新、科研与人才、产业发展、生态平衡八个角度阐述提升区域经济创新能力的路径的相关建议。相关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区域经济创新发展关系图
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离不开创新文化的支撑,区域自主创新文化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对区域经济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王燕、滕福星,2006)[10]。特别是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全球经济融为一体,区域经济呈现出特色性、创新性、多足鼎立的发展趋势。传统的经济文化已经逐渐失去生命力,需要建立具有创新价值观和竞争与合作意识的自主创新文化。
1.自主创新价值观。区域经济创新意识受价值观的支配,正确的经济创新的价值观是引导区域经济创新战略顺利实施的旗帜。传统区域经济价值观趋向于一元化、单一化,一方面缺乏求新求异的人文精神,另一方面也缺少价值整合以及推动事物发展的合力。在传统创新文化的作用下,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创新精神匮乏、原创乏力、缺乏在重大项目及大型项目中价值整合的凝聚力。区域自主创新价值观具有求新求异的多元性及价值整合性,一方面保持各领域价值观的独立性、保证区域经济创新的活力与动力,另一方面通过价值观整合形成全社会的区域经济创新的最高价值观。在此基础之上创造出开放、进取、宽容的科学思想和文化环境,使得在不同领域作业的人们自觉调整自己的价值取向,促进区域经济创新战略的实施。
2.自主创新竞争与合作意识。自主创新除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之外,还应培养自主创新文化的竞争与合作意识。区域经济在长期的发展中不断形成各自的经济体系,我国经济区域格局板块不断明晰,全国跨省区的区域经济板块大概分为七个部分即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环渤海地区、东南沿海地区、西南和华南部分省区、东北地区、中部五省区和西北地区,这种多足鼎立的区域格局使得区域经济创新需在竞争与合作中进行。在旧常态经济中区域市场经济观念薄弱,当某个产业的需求空间比较大时,各区域都会在这一产业有所发展,逐渐形成对这一产业的依赖性。在新经济常态下行业发展瞬息万变,经济发展更加多元化和一体化,不同区域的同类型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激烈、高度对抗性的竞争。竞争意识促进创新发展,然而竞争的结果往往“你死我活”,只竞争不合作资源不能得以共享,先进技术不能得以推广,创新的持续动力就会减弱。在新常态下多足鼎立的区域格局里,树立自主创新的竞争与合作意识,一方面增强竞争意识,强化区域优势激发创新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合作发现并借鉴竞争对手的优势,紧跟时代步伐扬长避短,结合其他领域创新技术用于自身,从而达到不断创新的目的。
新常态的理念是不追求不具有价值的经济高增长,实质上是经济增长更注重质的飞跃。新常态下利用网络系统和大数据平台创建区域经济创新网络,通过创新网络获得互补性资源,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效益。网络式创新模式相当于运用网络连接将政府、企业、科研机构或高校、金融机构等各个创新主体联系起来,使得一个创新主体自由地与其他各个主体在资源、能量、信息等方面进行交换。打破各个主体之间的界限,实现各个主体的外部资源内部化,将内部化的资源融合分析再创新出新的资源,如此一方面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资源共享,另一方面在创新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风险可以在各主体之间进行分散实现风险共担,同时各主体共同面对风险时能更好地应对。区域创新网络一直被认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实现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方面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要提升区域创新效率、加快区域创新速度,增强区域网络系统对区域创新的支持力度就需要完善各个地区的区域网络系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政府在影响区域经济创新能力方面起到管理、调配、服务三方面的作用,而在经济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走向市场化,政府在服务方面的功能更为凸显。要适应经济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创新力在创新政策方面的新变化,更好地实现区域经济主体的治理和区域空间关系的协调,创建完善的区域经济创新体系,需要政府的保驾护航。首先政府需建立完善的法治体系。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区域协调发展,良法是善治的前提条件。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的目标,要求着力建立健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系,构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法治基础,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区域经济主体治理的重要依据。其次政府利用区域政策工具。政策的价值在于实施的效果,而实施本身需要特别关注两个环节:工具手段的合理选择和实施过程的有效监督。最后,区域空间关系的协同取向。随着区域治理体系和市场体系的完善,区域空间关系逐渐打破过去的各自为战的空间格局形成协同发展的合作关系。中央明确提出要完善区域政策、优化区域发展空间格局,促进各个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支撑带战略,即统筹推进落实“四大板块、三个支撑带”的战略组合,形成衔接互动、互为支撑的经济发展新格局。
市场在提升区域经济创新能力方面起着导向作用,庞大的市场规模、健全的市场服务体系、完善的市场流通秩序以及自由的贸易状况体现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质量,也为区域经济创新发展指明方向。新常态下市场的作用更体现在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和创新资源配置上。市场通过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将科技创新成果的增加由依赖科研人员的数量增加、科研资金的投入加大转到提高科研人员的科研质量、增强资金投入的回报比例上来;通过与科研创新对接优化区域经济创新结构。如果将科研成果的研究过程看作是商品的生产过程,那么科研创新成果的成功与否同科研创新成果能否被企业生产采用转化为市场的现实生产力紧密相关。现阶段的很多科学研究创新制度都是科学研究过程同实际的生产经营过程相互独立、互不沟通,在进行科研立项时缺乏市场导向,与实际的经济发展创新要求脱节。许多科研成果实验范围有限,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实际验证,与市场需求相去甚远,往往缺乏社会实用性。这就导致了大量科研创新资源的浪费,科研机构及科研人员研究的创新成果虽多,被用于现实生产过程与经营管理过程的却很少,企业在自己购买科技创新产品搞创新时更是面临着双重风险:一方面创新成果未必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另一方面转化成功后在企业的销售环节也未必成功。因此市场与科研创新的信息互动,可以提高科研创新成果的利用率,从而实现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创新效率的提升。
区域产业结构状态反映该区域工业、农业、商业等各个经济细胞的活动状况,体现一个区域的经济创新能力、产业集群的发展潜能。区域经济创新发展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中坚力量(陶长琪、周璇,2016)[11],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区域经济创新力提升的有力信号,同时产业创新又反哺区域经济创新发展。实现产业创新需进行合理的制度安排,推行技术扩散创新战略和实现产业创新分工,构建区域产业网络系统(金浩、张贵等,2014)[12]。通过产业网络系统连接政府、市场、企业等创新要素,整合一个区域的人力资本、物质资本、技术要素等实现要素集聚,建立具有龙头企业支撑、创新技术集群共享平台完善、经济服务活动活跃的组合型产业体系,以此反哺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形成产业集群的创新网络,进而增强区域经济创新能力。
人才要素是经济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无法忽视的内容,经济新常态要求区域经济创新发展更多依靠人才,实现由资金红利拉动经济向人才红利和战略红利推动经济的转变。在旧常态下我国人才创新面临人才培养的整体机制缺乏创新、高等院校的教学方式改进困难、教师队伍创新能力不足、创新型人才资金投入不足四个方面的困难。本文根据新常态下人才培养机制的转变,抓住新常态下人才的培养空间应更为广泛、渠道来源更为多元、培养目标更有针对性的特点提出新常态下的创新人才培养的相关建议:
1.制定区域经济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各个区域根据新常态的要求确定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所需要发展的经济创新产业,分析研究这些产业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特点,针对各个阶段出现的问题和特点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从而实现人才培养与经济创新的对接。
2.培养区域创新战略人才载体。一切的战略创新都离不开专业人才,人才要素是培养创新主体的主创者,政府给予人才培养资金奖励并为创新知识学习和创新项目开展提供充足的条件,企业应为创新人才提供信息资源以及经济支撑,鼓励公司职员参与创新项目,做好政、校、企之间的人才流通以及交流沟通工作。人才要素的品质提高是提高现实生产力的基础,通过创新战略人才载体实现现实生产力同创新项目的对接。
3.增加科研资金投入
科研成果转化的中试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我国的科研成果转化面临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且缺乏有效的融资机制。由于缺乏资金投入,使得很多科研成果都是半成品,对转化缺乏有效论证和实验,另外科学技术研究风险大、成本高,很多高校没有能力为这种高风险研究买单,致使成果转化率远远低于国际水平。近年来我国虽然不断增加对科研经费的投入量,但是总体而言增加幅度仍然很弱(如表3)。
表3 2008-2015年我国科研经费投入统计表
表3是2008-2015年间我国科研经费的投入统计,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科研经费的投入量在逐年上升,无论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还是试验发展方面都不断增加,但是2008-2015年这8年来科研经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上升幅度并不大,8年时间仅增长了0.53个百分点,2015年科研投入强度为2.02个百分点,这说明虽然科研资金投入有所增加,但是投入强度依然有所欠缺。我国仍需增大科研经费的投入比例,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励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使之成为提高人才红利、促进区域经济创新能力的重要力量。
4.构建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结合的知识创新体。我国各地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没有建立完善的体制机制,很多科研成果中试阶段风险较大、失败率高,科研评价体系不健全,成果转化环节多、难度大,导致研发人员大多更愿意从事国家纵向研究。这就需要实现产学研结合,使得高校的专业知识、科研人才与企业健全的科研制度、科研资金优势互补,从而为高校科研人员提供更好的科研条件。另外,在高校、科研机构方面,以国家科研机构和科学实验室、省级科研机构和科研实验室为目标,在企业技术部门方面,以行业龙头企业、行业创新领先机构为目标,统筹好国家级和省级科研机构、科研实验室、高校人才与创新龙头、行业龙头、高新技术企业之间的协调关系,建立面向科研机构和企业研发部门的中间机构,疏通科研创新与市场现有的资源信息通道。打破原有的制度限制,鼓励科研人才入企业实践、企业研发人才入高校学习,从而盘活人才存量,让人才资源流动起来。
企业创新发展是一个地区经济创新能力发展的利器,随着新常态下政府限制放宽、市场开放程度加大,无数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建立,企业竞争更加激烈,这使企业的发展更加注重创新能力。企业进行创新从宏微观两个视角出发,宏观层面通过实现专业化分工与合作,拉长经济链条,促进企业间的经济联系;创建合理的企业机制体制,加大核心技术投入,积极引进先进设备,紧跟世界先进步伐;充分利用当地研究机构和企业研究力量,与高校、科研机构蝉联互通实现产学研的真正结合。微观层面应依靠自主创新。企业自主创新可从三方面出发:品牌、标准和知识产权。品牌是自主创新的灵魂,品牌靠质量,而品牌的持续发展需要产品的不断创新,因此企业应建立良好的品牌保护和激励机制,刺激产品创新。标准是自主创新的方向,标准战略衡量一个区域在业内地位的高低,技术标准、产品标准是实现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必选通道,实现技术标准是使得产品进入市场并占领市场的必要手段。中国区域经济创新力的标志是开展创新活动的能力和创新成果的产出,重点是专利申请量(杨朝峰、赵志耘,2015)[13]。专利是自主创新的利器,不断加强专利发明和保护的力度,才能更好地激励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推动企业科研进步。
可持续发展始终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目标,新常态下更注重绿色经济,因此区域经济提升创新能力更应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需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走出资源合理利用和环境优化之路;在进行区域经济创新发展时更着眼于协调资源、经济、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结合产业结构优化以知识积累创新改变传统的资源消耗、密集人力和高污染为主的产业,将产业结构向资源优化、人才集聚、节能环保的服务业、信息化行业、高新技术产业转变。提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需强调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创新力的提升,着眼于建造一种新的区域经济循环体系,以资源优化利用技术、战略产业新兴技术、无公害处理技术构建区域多元化创新技术体系。区域经济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使得区域经济创新具有持久生命力。
本文通过分析经济新常态对区域经济创新能力相关因素的影响,分别从精神、基础、主体三个层面并立足文化、政府、市场、科研人才等八个角度探究新常态下提升区域经济创新能力的方法。就精神层面而言,提升区域经济创新能力需以自主创新文化为精神支撑,树立正确的自主创新价值观,增强区域竞争与合作意识;以可持续发展为区域经济创新的目标,全面协调经济、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就基础层面而言,政府、市场、科技、产业为促进区域经济创新的基础因素,其中政府发挥保障作用,完善法制体制、正确利用区域政策工具、监督区域创新机制的有效运行;市场发挥向导作用,优化区域经济结构、提升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网络技术为区域经济创新提供科技支撑,为创新主体搭建资源共享的平台;产业结构优化预示着区域经济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产业发展又会反哺区域经济的创新发展。就主体层面而言,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是创新的三大主体,其中企业是提升区域经济创新能力的利器,高校与科研机构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高校、科研机构为企业输送创新人才与科研成果,企业为其提供科研条件及科研方向,因此通过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产学研结构一体化,才能使提高创新主体的创新效率。
总的来说,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靠区域经济创新的推动,各区域经济创新能力更好的爆发又需要在创新的源头上打好基础,不仅要培养更优秀的创新型人才、改革教育体制,更要管理好创新成果的转化,让每一项科研立项都能适应现实需要,让每一项科研成果都能物尽其用。在充分发展新兴网络行业的同时,制定完善的法律体制和监管机制。同时调整好市场和政府的权力范围,放权市场激发市场活力,以市场带动创新,以创新充实市场。
[1]程赫毅,张代民,陈浩,等.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价值趋向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7(05):142-145.
[2]BARRY P.A New Normal?American Economic Policymaking After The Great Recession[J].Policy Studies Journal,2012(40):20-40.
[3]MARLENE A,ELI R,JIMMY S.How do global investors differentiate between sovereign risks?The new normal versus the old[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2016(66):1-23.
[4]洪银兴.论中高速增长新常态及其支撑常态[J].经济学动态,2006(11):4-7.
[5]熊彼得.经济发展理论:对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探究[M].杜贞旭,邓丽萍,刘昱岗,译.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9.
[6]郝昕.新常态下蓝色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6(02):12-17.
[7]杨子荣,代军勋,葛伟,等.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动力切换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15,37(6):53-60.
[8]刘洋.新常态下的区域经济发展观[J].宏观经济管理,2016(04):37-39+43.
[9]林平凡.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培育[J].新经济,2015(04):53-57.
[10]王燕,滕福星.论区域经济发展的自主创新文化需求[J].经济纵横,2006(14):38-40+30.
[11]陶长琪,周璇.要素集聚下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非线性和溢出效应研究[J].当代财经,2016(01):83-94.
[12]金浩,张贵,李媛媛.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与创新驱动的新趋势: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创新研讨会综述[J].经济研究,2014,49(12):180-184.
[13]杨朝峰,赵志耘,许治.区域创新能力与经济收敛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5(01):8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