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旖璐 庄安怡 王仲星
【摘 要】 2018年是我国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振兴实体经济”是深化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而实体经济的振兴将依托于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广东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排头兵和第一出口大省,其产业升级战略举足轻重。本文在探讨广东制造业科技创新机理的基础上,为实现其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快速转变,提出了促进广东制造业企业科技创新的财税政策建议。
【关键词】 广东制造业 科技创新 财税激励政策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充分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充分发挥创新作为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中共中央强调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主创新的道路、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实体经济的复兴取决于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广东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先锋和出口大省,实施产业升级战略起着重要作用,这将是中国从“世界制造工厂”向“全球先进制造基地”转型的重要影响因素。
一、广东制造业企业科技创新现状
1、制造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日益深化。
2018年,广东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380家,目前已达到2.1万家;高新技术制造业增长率为8.8%,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30.1%。2018年,全省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的2.7%,技术自给率达到72.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8%,基本达到创新型国家和地区水平。
2、核心领域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成果产业化程度得到有效提升。
经过多年的努力,广东制造业已逐步掌握了一批关键技术,在大型LNG运输船和高速铁路运输等核心领域,广东省集中攻坚力量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迈入世界顶尖行列。当前,围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藝、高端装备等的综合应用,广东已组织了560多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大力支持了产业转型升级,创造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进一步揭示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的作用。
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是振兴制造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保证,我国经济和产业发展已经到了依靠知识产权加强国际竞争能力的阶段,近年来,广东培育了知识产权示范企业368家,有效支持创新驱动发展,对制造产业创新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广东制造业企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广东省全面实施了创新驱动战略,技术研发创新步伐不断加快、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成果不断涌现,但仍存在以下不足:
1、基础研究有待加强。
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长期以来一直是广东制造业的短板。虽然广东近年来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投入了大量的经费,但其所占份额仍然很小,投入相对不足。据统计,2017年基础研究支出仅占全省研发出的2.65%。
2、制造业企业对技术研发积极性尚待提高。
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角度来看,长期以来,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立的研发部门数量偏少,其覆盖率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江苏、浙江等省。据统计,2018年广东劳动密集型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数量分别占全省企业总数的50%、40%和10%。不到10%的制造业在主导产业中拥有独立核心技术,90%以上的关键技术和组件都依赖进口。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立的R&D;机构比例仅为10%,低于全国水平12%,而江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R&D;机构比例高达36.5%,浙江则接近60%。
3、劳动力成本和宏观税负双高。
2017年,第十一届广东省政协常务委员会作出的报告《关于“提振实体经济,推动广东制造业加快迈向中高端水平”专题调研报告》指出,广东的制造业劳动力成本是印度的五倍,是越南的三倍。具体数据显示,2017年第四季度,全国城市工业用地价格总体监测为782元/m2,而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用地价格为1234元/m2。此外,广东的宏观税负约为23.38%,高于浙江的21.35%、江苏的18.45%、山东的14.02%,甚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36%。
4、科技研发创新的长效机制需要完善。
近年来,广东省未能形成科学、全面、有针对性的科研开发和创新的长效机制。市场在科学技术研究和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尚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
三、财税激励广东制造业企业科技创新的机理分析
财税政策对广东制造业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可以通过税收激励体现,税收激励也称为税收优惠,是指税法中规定的给予某些活动以优惠待遇的条款。从本质上讲,税收优惠是政府放弃部分税收收入并将其转移给纳税人,它将会产生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收益。
1、税收优惠可以增加制造业创新投资收益
任何一家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总会盈利和亏损。产生投资收益时,投资者需要纳税,这是毋庸置疑的;而投资亏损时,如果税法允许其从应纳税所得额中弥补亏损,那么政府就等同于投资者的合作伙伴,政府不仅分享成功投资的收益,还分担投资失败产生的亏损。但是,若税法规定不能亏损弥补,那么投资者将会选择更安全的无风险资产,如政府债券等。对于这一结论,Sandmo(1987)通过代数推导证明了风险资产与税率之间的关系:
其中,α为风险资产,τ为比例税率。这公式表明,税率的变化与风险资产的数量成正比,税收将导致风险承担行为的增加。对制造业而言,政府的税收优惠政策有助于提高创新投资的回报。
2、税收优惠可以降低制造业企业创新投资的成本
从国际经验来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非常重视税收政策的运用,以鼓励制造业的投资和技术进步。其基本原理是税收通过影响资本预期收益和资本成本从而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高或低的税负直接影响预期的资本回报,在资本预期收益一定时,资本成本越低,资本的预期利润率就越高。某些税收优惠政策,如投资抵免、加速折旧、一次性扣除等,可以降低资本成本,激发投资热情。当政府为制造业创新投资提供税收优惠时,可以降低边际资本成本,增加资本需求,从而鼓励制造业创新投资。如图3-1所示,政府为制造业创新投资提供税收优惠T,新的均衡点将从E2移动到E1点,再创新资本数量从Q2到Q1。
提供一定的财政和税收支持以及税收优惠是各国政府普遍采取的做法,广东制造业企业只有进行科技创新,使“中国制造”跨越到“中国创造”,才可能在核心技术的辐射和带动下,引导整个产业链条的扩张。
四、促进广东制造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财税政策
1、充分利用财政预算政策
首先,增加预算内投入。在财政预算中,增加预算投入,即增加税收收入的投入,减少一般性行政开支,并将节省下来的资金用于技术开发,在不影响经济正常运行的条件下,使预算中科技投入增长率超过GDP的增长率。其次,财政拨款应该有针对性,重点是支持制造技术的自主创新。如广东经济技术信函〔2017〕7号规定,制造业创新中心安排了300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支持广东省首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建设,支持用于研发设备及软件的购置。
2、合理运用税收优惠政策
税收激励措施被各国政府广泛运用于促进制造业的创新发展,包括间接优惠和直接优惠,使用税前扣除、投资抵免、先征后退、即征即退、亏损结转、加速折旧和其他间接优惠方式,同时还辅以直接优惠方式,如免征、减征和优惠税率等,以鼓励制造业的自主创新活动。
为了帮助企业应对危机、渡过难关,2018年,广东省率先推出“新十条”,旨在降低制造业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新十条”围绕税收、厂房租赁、社保、用电、运输、融资等多项内容对企业进行扶持和减负。据估计,“实体经济新十条”实施以后,从2018年至2020年,企业可直接降低成本2000多亿元。
“新十条”主要分为五大板块,分别是税务方面、社保方面、用电方面、运输方面和融资方面。税务方面的主要政策有:全省各地区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税率按国家规定的最低比率确定;对符合相关条件的企业在一定时间内未抵扣完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予以退还。
3、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针对广东省制造业负担过重的问题,要规范税收制度,全面清理企业不合理收费项目。省政府表示,将贯彻落实好国家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将“实体经济新十条”尽快落实到企业,有效减轻制造业负担。同时,优化税收管理服务体系,为制造业免费提供纳税培训、提供与维护办税软件、税收资料查询、税务咨询等服务;积极实施税务代理制度,最大限度地减少纳税人因不了解税收规则而导致的纳税申报失误,降低制造业的相关税收成本;此外,为了促进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财政政策、税收政策、投融资政策等应互相补充,进行调整和改革。加大广东省政府对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对固定资产更新和改造贷款实行利息抵免,加快固定资产折旧,以优化企業自主创新环境。为制造业的相关涉税服务开通“绿色通道”,优先办理制造业的涉税相关事宜;利用各种形式进行政策宣传倡导,为制造业提供全面的办税指引;树立全方位的服务理念,为制造业提供便捷的纳税服务;坚持组织收入的原则,切实落实相关扶持政策。
五、结语
随着广东省政府出台一系列扶持性的财税政策,广东制造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已大大提高,但发展形势依然严峻。为此,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扩大制造业企业的财税激励范围,加大政策执行力度,科技创新调整结构、寻求转型、促进发展。只有坚持这样的思想和行动,广东制造业企业才能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张云箫. 政府补助、税收优惠与研发投入[D]. 浙江大学,2018.
[2] 刘靖巧. 优化产业链增强制造业企业国际竞争优势——以广东为例[J].《新经济》,2018 (5).
[3] 窦志铭. 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与广东质量强省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特区经济》,2017(2):19-21.
[4] 王亚晨. 促进制造业技术研发的科技财税政策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7.
[5] 陈程. 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 暨南大学,2017.
[6] 郑茜,王倩. 美国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建设经验及启示[J]. 《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2018 (1).
[7] 连晓鹏. “广东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专题5: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广东制造业大发展[J]. 《广东经济》,2018(2):34-37.
[8] 单晶晶. 中小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及其财税扶持政策研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10):422-423.
[9] 马玉琪,扈瑞鹏,赵彦云. 财税激励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影响效应分析——基于广义倾向得分法的实证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7(2):143-149.
[10] 李传喜,赵讯.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财税激励研发投入效应研究[J]. 《税务研究》,2016 (2):105-109.
作者简介: 朱旖璐(1997—),女,汉族,广东省广州市人,在校学生,广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研究方向:财务管理、税收、税收筹划、财务会计。
庄安怡(1998—),女,汉族,广东省广州市人,广东财经大学经济统计学专业,辅修会计双学位,研究方向:国际管理会计、税收、应用统计、审计。
王仲星(1997—),男,汉族,浙江省杭州市人,本科,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国际商学部金融学专业,研究方向:国际金融、税收、公司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