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风险分析与防范

2018-01-28 11:19徐少华
大经贸 2018年10期
关键词:融资风险风险防范供应链

徐少华

【摘 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供应链融资作为发展产物,正在逐步影响着经济市场,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新的机会和新的渠道。与传统商业银行相比,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体现更多的多样性、多元性,成为了行业关注的重点,也是经济领域的研究热点,具有较好的未来发展前景。本文主要围绕供应链融资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存在的风险,同时根据市场情况提出防范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金融融资 供应链 风险防范 融资风险

前 言

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环境下,相比起中小企业,大型企业拥有的市场资源较多,并且可以快速周转。而中小企业由于经营规模较小,信用级别不高,资金周转速度比较慢。因此,大部分金融机构为了避免风险,均选择回避中小企业的资金借贷申请,导致许多中小企业无法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资金支持,融资难度高。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的融资也成为了关注重点,供应链金融模式的出现恰好缓解了这个现象,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具体来说,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主要是将供应链转变为金融链,将供应链的资源配置方式进行优化,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实现互利共赢。但是,在供应链金融模式带来优势的同时,伴随着一些问题的产生,因此,要科学地防范相应的风险,才能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一、模式研究

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主要包含保兑仓融资模式、应收账款融资模式、融通仓融资模式。

1.保兑仓融资模式

保兑仓融资模式主要建立在供应商做出回购承诺的基础上,以既定仓库为抵押物再向银行提交融资相关的申请,商业通过考虑抵押物因素而确定相应的贷款额度,且商业银行拥有提货权。一般来说,下游企业必须按时向上游企业支付账款,才能更好地保证供应链企业得经营,同时确保企业的资金运转畅通。由于下游企业包含大部分中小企业,这些企业由于规模有限,短期资金的流速较为缓慢,资金支付存在困难。而通过保兑仓融资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问题,还能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2.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顾名思义,是企业以自身的应收账款作为交换条件,以此向银行申请相应的贷款,同时通知买方。就目前而言,这种模式在上游企业应用较多,作为供应链上游,债券企业主要担任反担保的角色,若融资企业出现生产经营问题,债券企业承担一定的担保责任,对银行支付一定的经济补偿,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银行的金融风险。在融资企业申请信贷后,商业银行会在批准贷款或者拒绝贷款之前做一次详细、全面的企业评估,包括对企业的经营能力、借款偿还能力、风险评估等。在这一模式下,商业银行会适当给予符合条件及要求的融资企业一定数额的借贷资金,提供资金支持,确保企业供应链的资金需求得以满足。尤其是对于部分中小企业来说,它们大多处于成长的初期阶段,应收账款模式可以为它们提供资金支持,有效解决资金流通的问题,提高企业供应链的运行效率。

3.融通仓融资模式

融通仓融资模式区别于其他模式的主要因素在于,其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并且由它们提供金融创新服务。就商业银行而言,在审批贷款之前,必须审核、评价企业的存货情况,了解企业的商业合作情况。而第三方物流企业使得抵押物可以得到合理的监管,对银行的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二、风险分析

1.内部风险

在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中,面临较大的内部风险——企业道德风险。假如在供应链上的某一环节,任一企业主体出现问题,如供应商违约等,上游企业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很大可能会过度占用资金,那么将导致供应链融资成本的增加,从而中下游企业能够获得的资金或者其他可用资源的数量将会越来越少,增加了供应链整体的风险,稳定性大大下滑。除了违约风险,常见的还包括信息不对称风险。在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的企业之间实际上是一种联盟关系,企业的生产经营并不互相依赖,较为独立。随着供应链的扩大,企业之间的信息传递速度降低、信息不对称现象越来越严重,当经济市场发生重大变化时,信息传递不及时,供应商无法迅速获取信息并做相应的调整,除了导致资金投入的增加之外,还会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2.外部风险

除了内部风险之外,典型的风险还包括以市场风险为主要形式的外部风险。市场风险主要指市场价格变化而导致的商品价值随之变化的风险。具体来说,如果某一材料市场价格大幅上涨,企业成本增加,会导致供应链成本的上升,对企业来说,获利空间将被缩小。如果该商品的可替代品种类、数量较多,而且替代品价格偏低,人们通常会选择购买替代品,从而降低了该种商品的销售额,企业可获得的利润减少,甚至难以回本,导致企业经营遭遇困难。

3.政策风险

在任何一个国家里,经济活动必然受国家政策调控、影响,也会收到法律的制约。一旦政策变动,企业供应链也将面临一定的风险。目前而言,我国对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持观望态度,尚未有明确、标准、系统的法律体系进行约束和规范。更严重的是,一些商业银行的规章制度与法律条款内容存在冲突。为了规范市场活动,国家政策及法律法规必然会不断调整、发行,从而导致供应链金融模式所面临的政策风险是在所难免的。

三、風险防范措施

风险防范措施主要包含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强化契约意识、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完善风险规避机制、引进人才。

1.提高市场准入门槛

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上包含各个企业,这些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影响供应链的整体质量。所以,在中小企业申请加入供应链时,应当对申请企业进行各方面的情况的调查了解、充分评估企业的能力及优势,结合市场环境进行选择。此外,能够在供应链上存活的中小企业应当积极与同一链上的企业寻求合作,建立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搜寻高效、稳定、优质的合作伙伴。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是一项重要的举措,能够合理的降低风险,为银行信用审核提供重要参考。再者,要建立起相应的约束制度,对准入的企业进行规范管理。建立市场准入机制,对供应链企业进行严格的把控,尽量确保企业质量,加强企业之间合作及信息共享,提升企业经营效率,提高抗风险能力。

2.强化契约意识

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涉及的企业数量多,因此对应涉及的抵押物数量也就越多,但是这些抵押物并非一成不变,所有权纠纷发生的概率是存在的。而我国针对这种情形下发生的所有权纠纷尚未建立明确的法律制度,涉及到的法律条文比较少,当纠纷发生时,企业难以通过合法的途径维护自己的利益。针对这一问题,企业应当强化契约意识,不论是在合作初期建立契约时、还是在合作过程中,都应当严格遵守契约精神和契约内容,共享市场信息。除此之外,企业关联方之间要明确指责,签订契约并严格遵守,避免关联交易的存在导致股东或他人利益受损,要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减少商业纠纷,降低不必要的风险。

3.构建信息共享平台

在供应链上,各个企业由于自身力量限制,其自身可获得的市场信息有限,并且部分企业获得信息的能力较强,而部分企业较弱,容易导致信息不对称,使得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风险不断加大。市场信息对于供应链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对每个企业的生存经营都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因此,供应链企业应当树立信息共享意识,积极建立起信息共享平台,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及特点,实现市场信息的迅速、及时、便捷共享。构建信息共享平台的同时,要留意保密工作,可以考虑植入加密系统,在共享信息的时候要确保信息不被泄露,有利于供应链企业合理地规避一定的风险。

4.完善风险规避机制

在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风险问题,完善风险规避机制。具体来说,可以通过风险监控中心,对企业的交易行为实时监控,切实做好风控工作,提升企业的风险抵抗力。其次,不同企业在供应链中所面临的风险种类不同、风险程度不同,所以在完善风险规避机制的同时还应考虑指标的细化,对各类风险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并根据分析所得的数据调整企业内部资金管理模式和运行模式,避免企业账目混乱而导致风险的产生。对企业财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明确职责,提升内部管理效率,也有利于后续责任归咎的进行。

5.引進人才

经济活动的开展离不开人才。在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下,企业需要引进专业人才,才能确保企业的良好运转及经营生产。企业除了引入人才之外,还应采取一定的措施,避免人才的流失。例如,企业可以为专业人才提供各种优惠服务,如住房补贴、交通补贴等。针对海外引进的人才,企业应当支持他们保留国外的居留权,并发放一定的补贴。其次,政府应当建立健全中介服务体系,建立起人才数据库,将金融人才的信息予以聚集,并进行综合评价。专业人才的引进,有利于企业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专业人才为企业的运作出谋划策,提出更加合理的经营决策,从而降低决策风险。

【参考文献】

[1] 傅爱丹.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及其信用风险管理探究[J].中国市场,2018(33):43-44.

[2] 祝源.供应链融资中商业银行的风险及防范路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

猜你喜欢
融资风险风险防范供应链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