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全球性的视觉盛宴

2018-01-28 00:32刘昌慧
商周刊 2017年18期
关键词:丝路新区青岛

刘昌慧

吹一曲百鸟朝凤,唱一段贵妃醉酒,敲击节奏欢快的鼓声,吟诵东方韵味的茂歌……2017年8月14日,在渲染着传统民俗与中华文化的氛围中,第五届世界摄影大会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落下帷幕。

7天时间,8个城市,40多个景点,来自42个国家的300多名摄影师用他们的脚步丈量中国山水,用手中的镜头记录民俗文化,在光与影中展现中华魅力。

摄影界的“奥林匹克”

2017年8月8日,第五届世界摄影大会在济南开幕,这“8月8日”的时间设置饱含深意。

世界摄影大会是国际摄影艺术联合会每两年举办一次的国际摄影盛会,被誉为世界摄影界的“奥林匹克”。而第五届世界摄影大会将开幕时间定为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时间同一天,也是对其专业性和权威性的充分肯定。

国际摄影艺术联合会(以下简称国际摄联)目前拥有会员国92个,每两年召开一次代表大会,其目的在于建立各国摄影家之间的联系,普及摄影知识、提高摄影水平。在此宗旨之下,题材广泛、种类多样的国际摄联摄影作品双年展素有“摄影世界杯”和“摄影奥林匹克”之称。

作为国际摄联每两年举办一次的盛会,自2007年以来,世界摄影大会已在意大利、希腊、印尼、古巴等国家举办了四届。第五届世界摄影大会在筹备之时,在山东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山东省文化厅、山东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等多方努力之下,最终落户中国。这也是中国首次获得世界摄影大会的主办权。

而山东作为世界摄影大会抵达中国的第一站,也是实至名归。大约2500多年前,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墨子和他的学生做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倒像的实验,最早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理。《墨经》中有这样的描述:“景到,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又云:“景。光之人,煦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足蔽下光,故成景于上;首蔽上光,故成景于下。在远近有端,与于光,故景库内也。”这些关于‘小孔成像”的描述与今日的照相光学所讲完全吻合,墨子也因此被称为是摄影光学理论和实践的开创者、探索光影成像的第—人。

第五届世界摄影大会是迄今为止在国内举办的规模最大、档次最高、专业性最强、影响力最广的国际性摄影赛事,在此平台之上的中国摄影将进一步与世界接轨,迈向更高的云端。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来自42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位摄影家不远千里,在这个美丽而传统的神奇国度愉快地相聚。我们有幸跨越整个山东省,游历于各式各样的城市和村庄,从巍峨雄伟的泰山顶峰到波涛汹涌的青岛海岸,我们所有的人都有机会拍摄奇妙的风景、民俗服装以及精彩的民俗文化表演……”在第五届世界摄影大会闭幕式上,国际摄联主席里加尔多·布西表达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而在拍摄行程中,这些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成为了摄影师争相捕捉的焦点。

从泉城济南,走到五岳之首泰山,在孔子故里曲阜欣赏祭孔乐舞表演,在运河古城台儿庄观看壮观的千人太极……一路行行走走,最终驻足青岛,为他们的中国之旅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8月13日,青岛下起了蒙蒙的细雨,但丝毫不影响摄影师们如火般的热情。天主教堂、小青岛、八大关、海滨木栈道、奥帆中心……摄影师将这些景点用摄影机记录下来,也将他们的足迹留下。

当行至集民俗文化、妈祖文化和海洋文化与一体的青岛民俗博物馆时,摄像师的快门声便开始不绝于耳。一进门,两位技艺精湛的手艺人便吸引了摄影师的目光:一个在专心剪纸,一个则在埋头缠绕中国结,这些“中国特色”让国外摄影师叹为观止。随后,二楼戏台上中国传统戏剧上演,而最为引人注目的,是独具韵味的“旗袍秀”。

在一旁的园林中,十几位身穿旗袍的青岛大姨伴随着古典音乐声翩翩起步。或手执团扇,或手拿纸伞,举手投足间别有一般韵味。这在宛若江南水乡般的氛围中,摄影师们在拍摄动人景象的同时,也纷纷与其合影,用相机留下他们在青岛的美好瞬间。

无独有偶,当摄影师采风西海岸新区时,在西海岸生态观光园,那些“中国印记”又再次成为焦点。

走进砖窑主题吧,一曲悦耳的卉筝便在空气中流淌、荡漾。细细一闻,淡淡的茶香便扑鼻而来。中间一位男子在烹水煮茶,洗茶、冲泡、封壶、分杯、奉茶、闻香、品茗……一招一式让这些国外游客切身感受到、品尝到中国的茶文化。而他的右手边是一位身着旗袍的女子,左手边的那位则是身穿中国传统服飾一一汉服,动人的古筝声便是从她们指间流出。

一曲《高山流水》,在山水间寻觅知音;一曲《青花瓷》,古今完美相融。当摄影师纷纷“扑”在古筝前拍摄时,这就是中国传统乐器的魅力所在。

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集》中说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世界的本质就是多样化,每个民族文化都是独一无二的。文化只有在世界范围内传承才能更好地保留其民族性,纵观古今中外,世界上能够传承至今的文化皆是各民族的文化瑰宝。

而这一个个饱含民族文化特色的场景,才是摄影师眼中最耀眼的存在。

丝路畅想

在闭幕式召开前夕,第五届世界摄影大会的压轴活动之一——丝路国家摄影组织国际合作峰会暨丝路国家摄影组织国际联盟签约仪式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会议宣布成立丝路国家摄影组织国际联盟(以下简称“丝路摄联”)并发布《青岛宣言》。

据了解,丝路摄联成立后,将在相关国家或地区设立国际联络处并指定联络官,与各国组织举办的各类摄影节、博览会、展览活动进行深层次交流与合作;同时将定期在中国举办《丝路国家摄影组织联盟摄影艺术大展》,展现丝路联盟摄影成果;另外,还将不定期组织举办“世界摄影家走进中国”“世界摄影家聚焦中国”等系列采风创作活动,逐渐将“丝路摄联”打造成为中国摄影的文化品牌。

照片,有时是时光的记录者和见证者。在开展常规的摄影活动之外,丝路摄联还将组织专业团队分赴各国,拍摄当地的丝路风情与“世界遗产”,对各国的“文化遗产”及当地民间非遗活动进行抢救性拍摄。

“成立丝路摄联的目的,就是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联系,与各地摄影组织展开交流合作,共同为世界摄影的发展做出一份努力。”山东东方国际摄影艺术促进会主席曾毅说道。

青岛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桥头堡,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而青岛西海岸新区更是与“一带一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扎根于西海岸新区的琅琊港是中国古代海港的鼻祖,中国古代航海家徐福就在此起航东渡。自“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之后,西海岸新区就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寻找新的发展突破点。在峰会当天,青岛西海岸新区被授予了“丝路国家摄影组织联盟青岛西海岸永久联络处”和“丝路国家摄影组织联盟青岛西海岸摄影基地牌子”称号。西海岸新区将以此为契机,加强与世界摄影界的艺术交流,打造“摄影之旅”城市名片。

8月15日,丝路摄联青岛西海岸展览中心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名家美术馆开馆,国际摄影师优秀作品展也同时启动。此时的青岛西海岸新区再获“桂冠”,成为“丝路摄联”永久展览中心。

作品展上,有的是熟悉的街边景象,有的是陌生的国外风情;既可以欣赏国外摄影师眼中的青岛,也可以看到青岛摄影师镜头下的那些拍照的人。这是思想的交流和文化的碰撞,也是全球性的视觉盛宴。

从民俗博物馆、八大关到东方影都、中德生态园,流连于青岛深厚的历史积淀,也见证着青岛昂扬的发展生机。

光影下的青岛,是另外一番景象。endprint

猜你喜欢
丝路新区青岛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丝路梦
上合,从青岛再启航
丝路
梦丝路
丝路谣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青岛明月申牌?
——An Idea From "Etudes Metro"—the Work of Pierre Schaeffer">Electroacoustic Music Is a "Subversion" to the Form of Traditional Music
——An Idea From "Etudes Metro"—the Work of Pierre Schae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