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思想的演进轨迹

2018-01-28 21:47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环境保护绿色生态

苏 峰

(喀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喀什 844005)

习近平指出:“像所有的认知过程一样,人们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认识,也有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自然自发到自觉自为的过程。”[1]我国绿色发展之路也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环境保护思想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辩证发展观,到 21世纪初期的可持续发展,再从科学发展观到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党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历经几代人的发展教训及社会实践,形成了正确的绿色发展道路。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步伐的加快,绿色发展也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更加具体化、鲜明化、科学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要人们认真分析人与自然的矛盾点,梳理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点,尊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共通点,这些矛盾的解决,需要厘清绿色发展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各阶段的具体发展形态,这有利于科学地把握绿色发展思想的演进轨迹,对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

一、始于环境保护思想

毛泽东不仅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方面有卓越的贡献,而且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领域也有闪耀着智慧光芒的独到见解。毛泽东的绿色发展思想主要集中在环境保护方面,包括植树造林、发展林业和兴修水利、保持水土等方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历史条件、经济水平和社会状况的影响,一些措施和政策的实施力度及制度完善程度的限制,毛泽东的绿色发展思想主要集中于经济生产和社会建设方面。不可否认,这确实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也是绿色发展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

1. 植树造林,发展林业

我国的生态环境破坏由来已久,尤其是自鸦片战争以来近一百年中,连年战争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早在1919年9月,毛泽东就认为要将林业视为需要大力发展的实业之一,之后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对植树造林和发展林业都尤为重视。1955年12月,毛泽东要求“在十二年内,基本上消灭荒地荒山,在一切宅旁、村旁、路旁、水旁,以及荒地荒山上,即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均要按规格种起树来,实行绿化”[2]。1956年,毛泽东向全国人民发出了“绿化祖国”“实现大地园林化”的号召。

毛泽东提出要全民参与,组织群众参加植树造林。同时,他还制定相应的规划,要求有计划地进行绿化工作。1944年,他在延安大学开学典礼演讲时提出:“要帮助老百姓订一个植树计划,十年内把历史遗留给我们的秃山都种上树。”[3]1958年,毛泽东在《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稿加写中提出耕作的“三三制”发展构想,即三分之一种农业作物,三分之一种草,三分之一种树,美化全中国。在做农村经济规划时提出要包括绿化荒山和村庄的计划,同时也对林业建设作出规划,指出种树要有计划,不能乱种。有计划地植树造林,发展林业,要尊重客观规律,切记盲目乱干。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共同努力下,我国的绿化面积大大提高,使林业、农业、畜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植树造林活动的开展,也是毛泽东将绿色发展思想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一次有益尝试。历史证明,这一思想是成功有效的,它有利于中国生态文明发展。同时,植树造林活动的实践,为毛泽东绿色发展思想的形成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为绿色发展思想向纵深发展提供了有益指导。

2. 兴修水利,保持水土

长久以来,我国一直深受水患困扰。近代以来,黄河“三年两缺口,百年一改道”的情况频发,给劳动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生命威胁及财产损失,毛泽东也是深感其忧。1934年,他在中央苏区阐述经济政策时就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4]这一科学论断。1950年,淮河又爆发水患,毛泽东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5]的指示。到 1957年,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情况下,治淮工程基本完成,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防洪蓄洪能力的水利工程体系。随后的荆江分洪工程、引黄济卫工程和三门峡水库建设,以及 1970年以后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都体现了毛泽东对水利建设的高度重视,为解决农业发展和民生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性保障。

毛泽东历来重视农业生产,同时也注重处理农业生产与水土保持之间的关系。毛泽东谈到开荒经验时指出:“必须注意水土保持工作,决不可因为开荒造成下游地区的水灾。”[6]毛泽东以其独到的眼光,总结历代水土保持的经验,并注重在实践中加以推广,认为对水土保持工作应该有一个科学规划,“离山县的这个水土保持规划,可以作黄河流域各县以及一切山区做同类规划的参考”[7]。毛泽东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和水土保持工作,因为它事关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他也十分关注水利建设在水土保持中的作用,1955年12月,他在《征询对农业十七条的意见》中指出:“同流域规划相结合,大量地兴修水利、保证在七年内基本上消灭普通的水旱灾害”[8]。毛泽东提出对区域水土治理办法,以兴修水利,保持水土的方法治理水涝灾害,最大限度地保证农业增产,保障农民增收,为农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毛泽东的环境保护思想不仅仅囿于植树造林、发展林业和兴修水利、保持水土等问题上,他还在疫病防治、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等问题上,形成了我国革命和建设时期具有历史气息的环境保护思想,是绿色发展思想的理论和实践基石。

二、基于辩证发展观

每一代人在其特有的历史条件下,对本国的国情都有其独到的认识。对于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邓小平展现了一位卓越的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智慧,他主张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统一辩证起来,在经济发展中不能只注重效益,而忽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要实现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有机统一。他还建立了相应的环境保护制度,出台了严格的生态环境保障机制,以技术开发为引领,实现资源最大限度地有效合理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他还提倡加强国际合作,分享有益的治理经验,使绿色发展思想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中开花结果。

1. 因地制宜,立法保障

邓小平提出因地制宜的农业生产思想,集中体现了人地之间辩证关系,其深层次内涵是归旨于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中。他指出:“所谓因地制宜,就是说那里适宜发展什么就发展什么,不适宜发展的就不要去硬搞。像西北的不少地方,应该下决心以种牧草为主,发展畜牧业。”[9,p316]农业生产不仅要因地制宜,更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历史证明,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不遵守自然规律,人类必然会自食恶果。邓小平以我国黑龙江地区不合理地开垦,造成风暴、风沙现象和苏联等国的过度开发,造成重大损失为鉴,重点突破苏联模式,摒弃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旨在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邓小平因地制宜的农业发展思想,是在厘清环境保护与农业发展之间矛盾的纠葛点,是在明确环境保护与工业发展之间联系的紧密点,是在摸清人类生产与自然和谐之间规律的突破点,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发展的具体国情,得出改革开放后具有时代特色的辩证发展思想。

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不能只靠内心的道德约束,还要有国家层面出台相应的立法作为保障。1978年,新修订的《宪法》将环境保护首次列入其中,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规划。在随后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指出:“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例如工厂法、人民公社法、森林法、草原法、环境保护法、劳动法、外国人投资法等等。”[9,p146-147]1979年 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国务院的提议,正式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198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颁布实施。随后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保护环境的法律制度,如《草原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这些法律法规的实施,使我国有关环境保护的措施逐步完善,有了可依之法、可行之策、可执之规,使绿色发展思想的法律保护框架基本形成。进入新时期以后,我国从国家高度协调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促使经济与环境辩证发展,使人与自然发展开始有规可依、有法可鉴,标志着我国绿色发展思想的法治建设逐步走向成熟。

2. 科技引领,国际合作

邓小平十分推崇科技对环境保护所起的积极作用,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0,p274]的著名论断,并积极运用到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领域。1985年,国务院出台中国第一部关于《环境保护技术政策要点》的文件,有力地推动了运用绿色技术手段促进环境保护,为中国环境保护在技术层面提供了有力指导。邓小平还提出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现代化,“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变成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11]。以科技引领农业生产,加强农业科技攻关,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同时,他提出以科技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推动消费方式转变,并提倡使用新能源。1980年,邓小平在成都考察时指出:“发展沼气要有一个规划,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方向,要抓科研。”[12]在这里,邓小平明确提出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出不仅要有规划,更要有技术支持,以技术进步激发绿色发展的活力,以技术进步增强环境保护的动力,以技术进步挖掘资源开发的潜力。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以其独有的国际眼光审视我国未来发展道路。改革开放后,我国进入世界市场,随着经济发展速度加快,邓小平也逐渐认识到对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不能再闭门造车,认识到生态问题已变成全人类共同面对的课题,对于生态环境保护不能仅着眼于国际合作,更要借鉴吸收别国的有益经验和做法。邓小平指出:“开放不仅是发展国际间的交往,而且要吸收国际的经验。”[10,p266]在这一精神指导下,我国逐步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合作,为绿色发展道路营造良好的国际条件。同时,我国积极参与各种国际环保合作,签署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各种有关环境保护的公约。

邓小平对于绿色发展思想的认识主要是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理解中取得的,他对于绿色发展思想的理解主要是科学分析具体实际,因地制宜,并加强相应的立法保障,以技术创新及加强国际间交流合作,学习外国有益环境治理经验,推进绿色技术发展,促进绿色理念深化,为绿色发展增添新内涵。

三、行于可持续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发展”[13,p518]。江泽民对绿色发展思想的探索主要体现在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基础上,以节约资源,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加强国家生态安全,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上,促进绿色发展思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极大地丰富了绿色发展思想。

1. 节约资源,加强环保

江泽民认识到保护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只靠政府单方面作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全民动员,不仅要参加生态保护实践,更要有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意识。自然界是天然的资源场,是历经长久才形成的天然财富,人类肆意掠夺开发,最终危及的还是人类自身。自然资源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进入新时期以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对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带来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因此,江泽民强调:“要根据我国国情,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克服各种浪费现象。综合利用资源,加强污染治理。”[13,p464]在这里,江泽民提到要杜绝浪费,合理开发资源,善待自然,造福人类,谋求持久发展大计。新时期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的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出现不可忽视的精神偏差。江泽民指出:“消费结构要合理,消费方式要有利于环境和资源保护,决不能搞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浪费资源的高消费。”[13,p533]消费结构与需求要平衡,利用要合理,开发要规范,消费要有度、要有限,决不能为一己之私,脱离正常的消费结构,改变消费方式。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与消耗也越来越大,在开发利用资源的同时要始终关注环境问题,使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协调、可持续发展。

对于环境保护,加强绿色发展思想,有一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要确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增强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江泽民指出:“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和建设。”[14]保护环境不单是政府的责任,更需要全体人民广泛参与,要树立全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江泽民强调要重视对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大环保普及力度,以便提高人们对做好环境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法制宣传教育,普及有关法律知识,使企事业单位和广大群众自觉守法”[15,p468]。拓宽宣传渠道,通过网络传播,加大新闻报道力度,使人们自觉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使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入脑、入心。

2. 生态安全,持续发展

维护国家资源,巩固生态安全是江泽民绿色发展思想中最具时代特色的创新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资源能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面临新挑战,需要解决新问题。“我们扩大开放、引进外资,需要抓好环境保护工作,改善投资环境,同时也要注意防止国外有些人把污染严重的项目甚至‘洋垃圾’往我国转移,切不可贪图眼前的局部利益而危害国家和民族的全局利益,危害子孙后代。”[13,p535]江泽民为我国生态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以敏锐的战略眼光看出维护我国生态安全的极端重要性,生态保护工作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好事。应该将眼光放长远,切不可为了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做危害子孙后代的事。保护生态,注重生态安全,旨在强生态保护之本,固生态安全之基,利自然和谐之便,行百年复兴伟业,开华夏万世太平,这是当代中国人的责任与使命。

江泽民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经济发展与稳定,都要以可持续发展为根基和引领,这样才不会走偏路、邪路和弯路。江泽民强调:“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13,p463]这一论述为新时期环境保护奠定了总基调,即以可持续发展为引领,坚持协调、持续、循环的生态安全观,实现人口增长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促进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良性互动,“我们既要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又要抓紧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着眼于未来,确保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15,p461]。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新时期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主课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力支撑,其理论内涵必将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愈久弥新,必将随着生态环境保护散发出新活力,必将为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养料和实践指导。

四、成于科学发展观

进入新世纪以后,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统筹国内外发展实际,践行绿色发展思想的有益经验,对其进行进一步探索与理解,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发展方式推进绿色发展思想创新。胡锦涛提出具有时代特色的科学发展观,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支撑,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而上升到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绿色发展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与实践载体,以期在新世纪努力走出一条不同以往的绿色、低碳、循环的经济发展道路。

1. 科学发展,两型社会

科学发展观是胡锦涛绿色发展思想的理论之源。因此,要以科学发展为推动绿色发展的理论要旨,以科学发展为实现生态文明的最终归宿,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将发展作为第一要义,践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以统筹兼顾为方法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格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16]。绿色发展思想被赋予新的更加科学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旨归。科学发展带动绿色发展深化,科学发展助推绿色发展升华,科学发展丰富绿色发展内涵。科学的理论必将指导正确实践,完成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胡锦涛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为绿色发展思想向前发展增添理论与实践动能,使科学发展观在绿色发展领域变得更加绚烂多彩。

2004年,胡锦涛提出“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17]的构想,指出要走一条不同于以往的符合我国国情的节约型发展道路。2005年,胡锦涛进一步提出“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18]。这是基于人与自然最直接、最深刻矛盾得出的建设“两型”社会的科学构想。节约和友好来自于人内心深层的道德约束,对于环境的价值追求,人类受经济、文化、道德思想影响,“两型”社会的变革是一场价值观革命,这在无形中影响人们的行为,不仅是在实践层面的改变,更是对人类的道德约束。养成节约、勤俭的生活习惯,与自然和谐相处,互惠共生,这是“两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2. 生态文明,以人为本

胡锦涛提出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时代,即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19]。生态文明在我国现代文明体系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这关系到生态环境问题解决的程度。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将我国现阶段发展道路以“生态文明”为关键词进行了阐释,强调要走生态文明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的奋斗目标,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即五位一体的战略总布局。要以生态文明支撑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构建,以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思想创新。“生态文明是人类以合道德地利用和保护自然,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和谐共荣为价值指向的文明形态”[20]。因此,生态文明需要长期坚持和发展,是胡锦涛绿色发展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于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和超越,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人具有自然属性,是与社会性和历史性相统一的人,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人,而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17,p853],以人为本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为了人类自身发展,建立适宜的居住环境,建设生态优美的生活环境,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

科学发展观将绿色发展思想升华到一个更加科学的水平上,对生态环境保护不能只囿于单一发展,要形成科学合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系统化治理体系。胡锦涛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正是结合新世纪我国环境保护现状,基于社会发展实践,科学合理制定规划,剖析资源能源结构,聚合生态建设能量,把握科学发展大势,以绿色、低碳、循环的科学发展观,为绿色发展思想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将绿色发展推进到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五、兴于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理念旨在使生态文明建设更加具体化、鲜明化。这一新论断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也是新时代绿色发展思想的又一重要理论创新。新时代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主要包括绿色理念,重点防治各种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的方针,加大对生态系统保护和加强生态环境监管等一系列防治措施,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新时代智慧。

1. 绿色理念,重点防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21]。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应该是全面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时代。其中,以绿色理念为发展先导,坚持理念先行;以绿色生产为源头奠基,创造发展条件;以绿色生活为常态保持,形成良好习惯;以绿色消费为实施导向,树立正确消费观;以绿色技术为创新体系,保障生态安全;以绿色规范为制度保障,巩固绿色理念发展。

习近平强调,解决环境问题应该坚持两个主要条件,一是加强全民共治,二是加强源头防治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时刻关注大气污染防护与治理工作,并全面深化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大气污染区域实施联防联控,以及建立常态化区域间的污染治理机制,突出重点,精准防霾、治霾,着力解决冬季清洁取暖、工业废气排放、机动车超标排放等问题,目的旨在强化对重污染天气的应对。加快水污染防治,实行从水源到水龙头全过程监管。特别是在2014年初,青海省启动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华水塔”三江源源头治理工程等为代表的水污染防治的坚定决心。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解决环境问题应该“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22,51]。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对环境治理提出的最新要求,也是新时代应常抓不懈的治理方针。

2. 系统保护,加强监管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环境治理的力度明显加大,成果显著,突出的环境问题正在有序治理,生态恶化的现象也得到明显改变。“但是,从整体上看,对生态系统保护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体制机制上,生态保护和修复存在碎片化,生态建设的效果大打折扣”[23,p168]。实际上,治理环境、保护生态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做到前后有序,环环相扣,不能厚此薄彼,顾此失彼。新时代生态系统的整体治理工程日臻完善,习近平在遵循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础上,把握生态系统发展的内在规律,加大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综合治理,实施了一系列保护生态系统的“组合拳”。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准确把握生态系统的内在整体性,厘清生物多样性、生态完整性的内在规律,深刻把准生态系统治理的历史脉搏,善于总结历史治理经验,反思近代环境破坏问题,更正现代生态治理措施,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建立一套防得住、把得牢、稳得住、治得好的一体化治理新格局。不能单打独斗,更不能一枝独秀,要纵观生态治理大局,做到认得清、把得准,“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23,p169]。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深刻地指出:“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22,p52]随后不久,根据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的《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中提出,国务院组建自然资源部和生态环境部这两个部门的成立,使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变得更加规范化、深层化和细致化,使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更加明朗,更加规范科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谈到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他自己更是身体力行,多次参与植树造林活动和有关气候的国际峰会以及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国际、国内会议和论坛,并多次对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作出批示。2015年1月,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开始实施,这一法案的实施目的旨在规范人们的行为,强化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使人们保持良好的生产生活新常态。“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就是要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严厉打击,严惩重罚,形成不敢且不能破坏生态环境的高压态势和社会氛围”[24]。

生态文明建设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进行深刻理论阐述而得到深化和升华,这是绿色发展思想在新时代的创新和发展,这是新时代的时代要求,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绿色发展思想因生态文明建设而愈加绚烂,愈加充满活力,这是绿色发展思想在新时代的又一理论和实践创新,也必将指引中国人民为建设美好家园、美丽中国而不懈奋斗。

六、结语

历史赋予我们党光荣的优良传统,赋予我们党百折不挠的理论智慧和实践勇气。绿色发展思想从最初的环境保护到辩证发展,由可持续发展到科学发展,到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历经几代人的努力和无私奉献。在近百年的发展中,我们党始终不渝地为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幸福而不懈奋斗着。绿色发展思想的形成、发展和成熟,历经时代洗礼,饱受时代考验,经受实践检验,这不仅是一部绿色发展思想的形成史,更是共和国的成长史,这其中有成功的喜悦,有失败的思考,但却没有失败的气馁,只有一颗永不言败的心。绿色发展思想从最初的简单实践到最后的各项制度趋于完备,这是我们党艰苦探索的成果。回顾历史,把握现在,展望未来,有理由坚信我们的祖国会更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

猜你喜欢
环境保护绿色生态
环境保护
绿色低碳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国内外环境保护的经验、做法以及给我国的启示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