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欣
(泰山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
中西方传统的节日文化是在各自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两种文化形态,有着各具特色和自成一体的丰富文化内涵,以及鲜明独特的表现形式。比较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的不同,目的在于弘扬本民族优秀传统节日文化的同时,借鉴吸取西方传统节日的文化精华,更好地宣传、发扬、传承中华民族优秀节日的文化传统,着力构建有中国底蕴、中国特色的节日文化体系,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作出应有的努力。
当我们在春天的原野交友踏青时,我们会向美丽的花神献上美好的祝福;当我们在夏雨的江河里参加龙舟竞渡时,我们会包好香甜的粽子祭奠河神;当我们在秋月银辉笼罩的豆棚瓜架下讲述团圆的故事时,我们会向兔儿爷供奉着丰硕的圣果;当我们在冬日飞雪点缀红梅枝头迎接春节的到来时,我们会兴高采烈地张灯结彩,贴春联,放爆竹。
就是这样岁节时令与我们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深切的不解渊源。从古到今,人们都会用岁时节令来安排生产生活,包括春播、夏耕、秋收、冬藏,也包括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样,由顺应到把握,由驱虫禳灾到祈福娱乐,人们也在岁时节令上附着了相当丰富的情感、愿望、憧憬和梦想,把它们装点得五彩缤纷、动人多彩:“每逢佳节倍思亲”,“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我国的传统节日,已经在时间的隧道中经历了数千年的积淀和浸染。早在先秦时期,流传至今的诸多节日元素已经萌芽。到汉代,时令节日的时间和相关的节日风俗已经基本定型。此后,我国的节日文化又经过了两个整合期,一个是魏晋南北朝时代,一个是唐宋时代。魏晋南北朝时代的主要特征是注入宗教因素及北方游牧民族文化因素,而唐宋时代的主要特征是注入娱乐和礼仪的成分。[1]之后,中国节日文化和节日风俗又在明清时代大放光彩。
中西方文化节日的起源是截然不同的,而西方是与中国不同的渔猎文明,中国处于半封闭的大陆地理环境,土地辽阔,人们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劳作,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由此也形成了农耕文明的文化习俗,比如中国土地肥沃,农产品种类多,中国人以蔬菜为主,肉食为辅;中国庆祝节日大多与农业的耕种和收获有关,这种农耕文化造就了中国人重视集体,重视家庭的庆祝方式,以及关注人伦道德的价值观念。西方的发源地为地中海海域,岛屿众多,地理环境开放,特定的地理条件使西方人难以在田野里依靠农耕方式谋生,而是在海上靠经商、做海盗或到海外开辟殖民地求生存。于是就形成了西方人自由奔放、富于想象力、充满原始情欲、崇尚智慧和力量的民族性格,也培育了西方人追求现世生命价值、注重个人地位和个人尊严的文化价值观念。于是西方人不断与海洋作斗争,把人与自然的斗争看做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不断探索并征服自然,他们崇尚个人英雄主义和祖先崇拜。开放的海域促成了商业贸易,加快了商业发展,促成了人与人之间的频繁交流与往来。所以西方人庆祝节日的时间与农耕无关,大多与宗教神话传说有关,为了纪念某个神话人物的诞生或者为纪念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英雄而衍生出的节日庆典。
中国的宗教很多,包括道教、佛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但是他们对中国人的影响不大,对少数的信教者有一定影响,大多数人们庆祝节日与此无关。中国是伦理社会,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很深。比如中国的过年,就汉字“年”而言,它是谷穗沉沉下垂的形象,是收获的象征,所谓“五谷熟曰年”。《尔雅·释天》《疏》曰:“年者,禾熟之名,每岁一熟,故以为岁名。”在民俗信仰中,年不是植物而是动物。相传年是一只怪兽,一年四季都在深海里,只有除夕才爬上岸。它上岸所到之处便洪水泛滥,人们只好搬到高山上去避难。有一年除夕,正当人们奔走避难的时候,来了一个乞讨的老人,说要留在村里赶走怪物,这“年”来到村里,见一户人家门口贴着红纸,院子里灯火通明,屋里一个老头穿着红袍手拿两把菜刀剁个不停,发出雷鸣的声音。“年”见此情形逃走了,于是人们知道它最怕红色和刀切之声,后来人们为了不再受侵扰,便在除夕贴出对联、张灯结彩、穿花红柳绿的新衣,还要剁饺子馅,包饺子,晚上还要拢旺火、烧柴禾。在沉甸甸的年里,藏着对神明、祖先以及万物的感激,这感激变成了香火、肴馔以及虔诚的目光,深深的祝福。沉甸甸的年里,更藏着亲情,这亲情变成了合家团坐共用的团年饭,饷及襁褓中婴儿的入口粥。团年饭,年夜酒飘溢的是亲情。因此有人总结说:
中国人的年,有家庭的团聚,社会生活的和谐,乃至对宇宙对于万事万物的感激……不仅仅吃喝玩乐,实在有种种工作上和生活上除旧布新的作为,以及敦亲睦族,社群公益,宗教祭典,全民康乐的活动。[2]
在西方,基督教是西方文化的根基,西方的三大节日圣诞节、复活节、万圣节都带有浓厚的宗教文化色彩。西方人认为上帝创造了包括人在内的世间万物,所有人是上帝的子民,上帝会监督人们做的每件事。因而,信徒必须每日做祷告来忏悔自己的罪过,每周去教堂听神父讲道。基督教思想深入西方人的心灵,同时也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西方人做任何事都希望得到上帝的祝福。比如出生、结婚、死亡这三件人生大事,圣诞节和复活节是为了纪念耶稣基督的诞生和复活,传说圣诞老人驾着雪橇从烟囱进入各家各户,把礼物放入孩子们挂在床头的袜子里,实际上是父母把礼物放入孩子的袜子里,这是大人们给孩子们的梦想,也是西方人追求浪漫和纯真的体现,也是西方人对精神的追求,体现出西方人对个性和个体价值的尊重。复活节在于庆祝新生命的诞生,象征着人们对新生命的诞生和和季节更换的喜悦。万圣节时人们带上可怕的假面具,装扮成动物或鬼怪驱逐妖魔,祈求生灵再生和新年的到来。
尽管节日的主题有所不同,或以宗教信仰、驱邪避灾、除恶扬善为主题;或以祈求天佑农业丰收,国泰民安为主题;或以祭祀神灵、纪念祖先和感恩为主题;但它们都是有特定主题和一定庆祝形式的社会文化积淀。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西方节日文化的差异关键在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他们分属两种不同的文化圈,属于异质文化的范畴。西方传统文化强调以人为本、个体本位、个性解放、自由平等博爱等文化特质。而中国传统文化更多的强调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
在中国,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年下的物事是极为丰富的,要一一列举并非易事,但有几样必须说的是春联、爆竹、旺火等。春联的前身叫“桃符”,用桃木板制成,画神荼和郁垒的画像来驱鬼辟邪。《太平御览》引《典术》云:“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厌伏邪气者也。桃之精生在鬼门,制百鬼,固今作桃入梗著门,以压邪气。”后来发展成纸质春联。当今春联意在渲染年节气氛,祝吉求祥,已经失去了旧时春联的驱辟作用。爆竹和春联一样,最初也是巫术的一种工具,作用也是驱辟妖魔鬼怪,后世的爆竹是纸卷火药做成,点燃发声的,也叫爆仗。据载,三国时代就有爆仗存在,或用于军事活动至隋炀帝则用“杂戏”。到唐宋时代,人们用爆竹之名一如明清人如用桃符之名。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驾登宝津楼诸军百戏》云:“驾登宝津楼,朱军百戏呈于楼下。……忽作一声如霹雳,谓之爆竹……烟火大起。”还有旺火,明人高濂《四时幽赏录》谈及杭州此俗,大加叹赏,赞为“大奇观”。
燃放爆竹和撩起旺火,不论是在江南塞北都是很普遍的,作用与桃符爆竹相同,所指对象就是怪兽。其实,现今的年节的旺火不仅早失去“燎崇”的作用,而且也不在意迎不迎神,它几乎成为单纯的营造节日氛围的道具。除了除夕之外,人们也还在人庆、元宵拢旺火。有据为证:“上元三日前后,各家聚石炭于门首,垒作幢塔状燃之,通明竟夜,名曰‘旺火’。”[3]
与之对应的是西方的圣诞节也有隆重的庆祝活动,圣诞节的前夜,基督徒们走进教堂做弥撒、唱圣诞歌、诵赞美诗等。孩子们盼望着圣诞老人来送糖果、玩具等礼物,而他们会给圣诞老人准备一些夜宵食品。无论是圣诞节还是春节,都是合家团聚的日子,都是人们庆祝喜悦的日子,西方圣诞节的圣诞老人、圣诞树、圣诞歌等洋溢的都是喜悦之情,全家一起庆祝代表的是一种西方式的团聚,这和春节有诸多相似之处,春节时人们贴对联,贴窗花、挂灯笼、放鞭炮、一起收看春节联欢晚会,这也是中国人大团聚的日子。
圣诞节和春节都是一年中辞旧迎新的大日子,在中国全家都要进行大扫除,不遗余力地清扫每个角落,代表着一扫过去的阴霾,新年有一个新的开始。节日期间,大家会穿上新的衣服,夜晚,全家团聚在一起,听倒数的钟声,许下美好的祝愿和对亲人的美好祝福。在西方,人们会装扮圣诞树,互赠贺卡,互道祝福语。对于中西方人来说,这都是一个团聚和表达爱的日子,庆祝方式不同,但表达的祝福是相同的。
中方和西方都有鬼节,中国的中元节和西方的圣诞节前夜的万圣节,中国岁时节令有所谓三元,指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和十月十五下元,农历七月十五这天,同是佛道两家总结批评的日子,两家都有相应的考籍讲评活动;不同的是道家的考察、汇报指向民众,佛门的总结讲评则在内部进行。正如放焰火的节俗活动是以六道轮回中的饿鬼为基础和背景一样,中元的习俗活动也大多是有信仰基础的,并且大多与释道两教有或多或少,或疏或密的联系,祭祖先、放河灯、盂兰盆会、莫不如是。而西方的万圣节则多了几分孩童的俏皮,以南瓜刻成人面形的灯笼,美国人在万圣节把大南瓜做成南瓜灯使夜晚充满了生气,二者都体现了中西方人民对于鬼魂的敬畏和好奇。
中西方都有表达爱的节日,中国的七夕和西方的圣瓦伦丁节,都被称为情人节,都有着凄美的故事。七夕别称“星期”,民间传说牛郎、织女二星在七月七日这天相会,早在《诗经》时代,人们就对天象有所认识。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中,开始出现了人格化的描写:“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古诗十九首》中,也有牵牛与织女星的拟人化描写。直到南朝梁殷芸的《小说》中,才有比较完整的记录:
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孙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牛郎。嫁后遂废机纫。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
明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余》有这样的记载:“七夕,人家盛设花果酒肴于庭心或楼台之上,谈牛女渡河事。”现代的地方志也有类似记载:“是夜,村中老妪于月下说牛郎配织女故事。”[4]由此可见,讲牛郎和织女的故事也是七夕的一项重要节俗活动。少女乞巧是七夕的主要节俗活动,七夕的乞祝等节俗活动生动地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性别角色期望,而与此有关的牛郎和织女的故事则体现了传统中国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即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问题,在传统中国,尤其在广大的农村,工业化迟迟没有来临,生产几乎始终以园艺的农业生产为主;都市化也姗姗来迟,人们始终保持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自然生活节律,所有这些让人们不得不推崇,艳羡本来也是自己创造出来的牛郎织女的生活,进而以他们那种理想生活。仁人志士或入仕入宦之流也许有他们别样的理想,但老百姓要的只是饮食男女,妻儿老小,牛郎织女“夫妻双双把家还”的生活。这种生活简朴,但悠闲、自然、没有市尘的扰攘,充满田园的情调,正是人们心向往之的。而西方的情人节,恋人之间互送情人卡片、鲜花和巧克力等表达情愫的礼物。中国的节日一般推崇阖家团圆和伦理道德,家庭成员的个体空间很小,而西方的节日习俗更多表现出人们之间的互动,集体狂欢的特点,他们崇尚个性张扬,以表现自我为中心。这与中国节日的家族性是相反的,西方文化节日体现出的群体性,是人们希望互相交流,互相了解的愿望的反应,表现出人人平等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这可能就是中国的七夕节受到冷落而西方情人节浪漫热闹的原因。
儒家代表人物早就确定了一条生活原则:“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来看,这“大欲”亦即人们最基本的需求,“男女”之外,唯余“饮食”,可见饮食的重要性;而饮食又与文化搭钩组织成“饮食文化”,那地位不可小觑。这种重视饮食的传统和农业文明和礼俗活动有很深的渊源。就饮食的文化因子而言,日常口腹之间并无太多内容,而礼俗活动中的筵席才是最充分的体现。作为礼俗重要门类的岁时礼俗,更是如此。一年四季的大节之中,从春节的年糕到寒食的冷食,从端午的粽子到中秋的月饼,从重六的缘豆到腊八的佛粥,无不具有颇为丰富的文化蕴涵,中国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讲究色、香、味俱全,每个节日都有代表其文化意蕴的食物。在这里,岁时等礼俗活动成为饮食文化蕴育、发展的载体和机制。
春节的饮食有很多,诸如年糕、年夜饭、更岁饺子等。这个系列的饮食更多的是人情味,除了人情味多的那个系列外,还有一个巫术味多的系列,诸如桃汤、柏酒、五辛、屠苏等,它们多与年节的其他活动、信仰有关。而圣诞节全家欢聚一堂举行圣诞宴会,意大利人主要的食物有金枪鱼、蛤蜊、墨斗鱼、及果仁饼等。法国人主要的食物是鹅肝酱、栗子火鸡、松露茵和蛋糕、香槟酒,而英国的食物是烤火鸡、圣诞节布丁和百果馅饼,烤火鸡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航海家从墨西哥带回火鸡以后才成为英国圣诞节食品,在此之前则是由野猪头和烤孔雀充当,圣诞布丁是由葡萄干、苹果和果皮蜜枣及香料、少许白兰地作为原料蒸或烤制而成的,值得注意的是,多数国家的圣诞宴会上,当全家人围桌而坐的时候必须多放一把椅子,空一个座位,因为这是给“主的使者”耶稣准备的,宴会结束后人们便围着圣诞树开心的唱歌跳舞。
秋之称金,意在说明这是一个硕果累累的季节。自然,这季节的物品必定很是丰裕,中秋的礼物也很多,有时鲜瓜果、月饼、兔儿爷一类,清让廉《京都风俗志》记北京瓜果市之盛云:中秋节“前三、五日,通衢大市,搭盖芦棚,内设高岸盒筐,满置鲜品、瓜蔬,如桃、榴、梨、枣、苹果、葡萄之类,晚间灯下一望,红绿相间,香气袭人,卖果者高声卖鬻,一路不断”。中秋节物中最突出的当然要数月饼。《洛中见闻》载:唐僖宗中秋吃月饼,味极美,他听说新科进士在曲江宴饮,便命用红绫包月饼赐给进士们。可见中国人饮食之丰富。
节日饮食习俗的不同是人类生活的亮点,虽然中西方在各方面都有不同之处。但就是这样才使人类生活多姿多彩,互相吸引。
节日文化是属于大众文化俗文化的领域,无论是节日的娱乐方式、饮食文化还是服饰文化、礼仪文化等,都是节日文化的有效载体,但其背后都蕴藏着中西方深层的文化传统,节日文化只不过是深层文化积淀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已。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的变革、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迫切需要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人对于洋节的态度也悄然发生了变化,经过了由盲目崇拜、热衷于过洋节的高热度,到日趋客观冷静理性的选择性过洋节,到更热衷于过自己的传统民族节日的过程,针对节日文化热,中国政府对中国传统节日的高度重视,对中国传统的节假日规定了法定的放假时间,人民群众在享受节假日带来的休闲和舒适的同时,也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人文关怀,这充分彰显了中国节日文化的顽强的生命力,标志着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增强。为了更好地弘扬节日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软实力,我们应该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繁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在国家层面,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1月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文化是民族视为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
西方节日和中国传统节日都具有宗教性、生产性及生活性等三大类型,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其节日文化也日趋多元化,在多元文化相互交流与渗透的现实生活中,西方节日文化显示出了强劲的输出优势,这是因为西方节日内涵单一,如情人节、读书日、母亲节、父亲节、狂欢节等,使人们容易接受并且可以补入异质文化。我们可以借助中国文化善于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把握大局的优势,政府可以鼓励文化多元化,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风俗,大力宣传传统的节日文化。
一方面,中国政府可以加大与西方国家合作的力度,举办中外文化交流合作,中国文化年在西方等系列活动,把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向外输出,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国外的孔子学院、华人商会、华人华侨留学生等在国外过中国节,作为炎黄子孙永远不会忘怀那些代表着团圆、祭祖、感恩、爱国、爱情、尊老等节日具有的文化记忆及其文化符号,[5]对所在国都产生了积极地影响,美国、加拿大等国都在过中国的春节。这说明党和政府重视传统文化向世界的传播,营造一种文化友好交往的氛围,促进中外文化节日的融合,也有利于西方人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另一方面,政府要在网络中增设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板块,或者建立传统节日文化专题网站,搭建一个可以让大众了解和学习传统节日文化的网络平台。运用网络新媒体的宣传方式,把传统节日的习俗、庆祝活动以及其中的文化内涵通过视频、图片或者文字在网络平台上展示出来。这样既可以把传统节日文化保留下来,又可以让学生与民众都了解到传统节日的魅力所在,同时还净化了网络环境,有益于网络空间健康发展。
历经千年的洗涤,传统节日得以保留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成为民族记忆的意义系统,具有稳定性,也具有融入现实的能力。春节、中秋节、七夕节等节日能够流传至今是因为传统节日具有驱邪祈福、尊亲敬祖、忠孝节义等内涵,值得后代去学习。当代中国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带来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剧变。在完成由传统向现代化的转变,并将自己纳入世界文化大格局的同时,如何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国民俗文化面临的一个艰难的选择。[6]
第一,对于政府而言,应该加大对弘扬传统文化的资金投入,支持地方举办关于传统节日的文化活动,丰富广大乡村的节日的娱乐活动,比如庙会,花灯节等。正是由于这些庙会的节日才使中国乡村生活丰富多彩,民间艺术得以发煌。正如人类学家李亦园在探讨了寒食节和端午节的宗教仪式与神话关系后所指出的那样:“对知识分子来说,我们知道祭祀仪式是为人之道,所以可以安行之,然而对老百姓而言则要以崇拜自然鬼神的办法来诱导,才能使之成俗。季节性仪式如寒食、端午等等,其实是非常象征性的仪式。”[7]
第二,对于商家而言,应该加大对庆祝传统文化节日的支持,创新有节日文化特色的商品。在庆祝传统节日期间,推出优惠活动,或者举办有关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商家应推出有创意、新颖的带有传统节日印痕的特色商品,例如在西方过圣诞节的时候要有圣诞树一样,商家可以在中秋节售出各种好看的花灯,还有赠家人和朋友的纪念小礼品,让民众感受到过节的同时,又能浸润在传统节日文化的氛围中,既能享受到丰富的物质生活,又能丰盈人们的精神生活。从而让中国传统节日热闹起来,与家人朋友共享快乐时光。
以节日为中心的文化交流,可以促进国家之间的融洽关系。中西方之间的文化本质不同,中国人崇尚“以和为贵”,在交往中和颜悦色,谦逊有礼。而西方人崇尚平等自由,在交流中热情随性。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西方节日具有很强的娱乐性,新鲜时尚,所以西方传统节日逐渐走进大学生的生活,针对这种现象,高校的德育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到传统节日对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充分发挥传统文化节日在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中的作用,重视我国传统文化节日的传承和建设,我们有必要吸收和借鉴西方传统文化节日,这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睁眼看世界的能力和养成兼容包容和取长补短的文化性格。
首先,充分利用节日文化的精神财富和丰富的教育资源引导和教育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情怡性,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做时代的文明新人。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是博大精深,蕴含着每个民族长期积淀下来的民族性格、心理、信仰、价值、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民族深层文化结构内涵,具有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我们要充分了解和掌握节日文化的精髓,领会每一个节日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充分掌握节日文化的精髓。目前缺少面向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教材,高校的部分专业很少有写到传统文化节日的内容,只有在一些公关的选修课中涉及一部分内容,但讲的很少而且内容较浅,但是也不是每个大学生都会去学习。这就意味着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内涵掌握不够,失去了传承传统文化的热情,因此高校应该多开一些有关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的课程,并且鼓励学生去了解和传承优秀的传统节日文化。
其次,创新节日文化宣传的路径和载体,把节日文化与道德建设、文化建设、爱国主义思想和集体主义精神等相结合,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通过调查显示,大学生群体对中国传统节日主观上持肯定态度,但是现实生活中却选择不同,而更愿意去庆祝西方节日,这是传统节日的文化教育在德育功能上乏力的表现,也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遗憾,[8]传统文化节日错落有致地分布在一年四季,高校应该更好地把握这一点,利用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如将“中秋文化节”与班级活动融合起来,渲染传统节日的氛围和理念的同时,培养大学生维护团结和热爱传统节日的热情。通过追溯历史故事,讲述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使学生情操得到陶冶,形成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集体环境;端午节的时候可以各班组织去包粽子,吃粽子的同时,回忆历史故事,品味文化节日的内涵,让大学生感受祖先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清明节的时候,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去祭拜祖先,缅怀先烈,树立大学生爱国爱党的观念。[9]
第三,要营造全社会自觉继承和弘扬传统节日的社会环境,净化网络环境,利用电视台、报纸、宣传栏等传统媒介和网络新媒体宣传传统文化,创新节日文化宣传的有效途径,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可以在社会中或者高校里开展专题讨论、进行知识竞赛等。[10]大学生是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速度快、反应敏捷的群体,因此要利用好校园平台,营造对大学生进行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校园环境,重视中西方节日文化的交融,加强东西方节日文化网络建设,构建核心的节日文化的价值体系,积极创新传统节日的形式和载体,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节日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