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游憩行为与空间关系研究综述

2018-01-28 20:36
泰山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城市公园公园空间

吕 红

(山东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环境设计系,山东 青岛 266590)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人们休闲意识的提高,游憩在城市功能中的重要作用已日益显现,并成为城市居民日常的生活需要。城市公园是城市生活中最具典型意义的开放性公共绿地,它具备服务城市公众的基本职能,是满足城市居民日常游憩活动需求的重要载体。研究表明,从游憩者行为体验的角度出发,研究城市公园游憩物质空间及其游憩者行为活动之间的关系,对建设高品质公园游憩空间,提升公园绿地吸引力具有重要研究价值。论文通过整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唤起对公园游憩空间理论研究的重视,并为今后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一、研究现状

(一)城市公园游憩理论研究

公园是近一二百年来工业化城市发展的产物。在城市发展早期,人类游憩供求方面的矛盾并不显著,直到西方工业化社会带来的城市化问题,才使人们重新审视和思考游憩在人类生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英、美两国是西方现代城市公园的开拓者。1811年,建筑师约翰·纳什(John Nash)规划建设了伦敦最大的可供户外运动的公园——摄政公园(Regent’s Park);1843年,英国利物浦建造的向市民免费开放的伯肯海德公园成为第一个城市公园的重要标志;19世纪中叶,美国景观设计学的创始人,景观规划师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 1822-1903)主持修建了纽约中央公园 (New York Central Park),该公园环路系统与城市交通分离,游人可在园内自由进行散步、游赏等休闲游憩活动,其利用的公共性特征标志着普通人生活景观的到来。在纽约中央公园建设的影响下,西方学者对城市公园游憩理论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和实践,成果主要集中于游憩物质与行为空间两个方面。游憩物质空间以公园绿地性质、空间结构及功能方面为主要研究内容,游憩行为空间则从公园游憩者活动利用的角度来研究空间环境。国外对城市游憩行为方面的研究起步早,已形成较为成熟系统的研究成果。美国学者阿尔伯·J·拉特利奇的著作《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是公园游憩行为理论研究的一个里程碑,它运用社会学、心理学和人的需求层次理论对公园游客进行视觉信息分析,探讨了人在特定环境里的心理特征和行为习惯,并提出包括设计前期调研和使用后评价等新的设计程序。丹麦学者扬·盖尔的《交往与空间》着重论述了人们日常生活对户外空间环境的特定要求,分析了人及其活动对城市及建筑户外空间质量评价的影响和促进社会交往空间形成的方法,为公园空间与行为的关系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理论基础。美国学者克莱尔·库拍·马库斯、卡罗林·弗朗西斯《人性场所》中关注人的活动对物质环境的影响和创造,并通过大量国外公园使用状况和游憩行为方面的调查研究提出城市开放空间的设计导则,为我国城市公园建设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

我国关于“游憩”一词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几千年前。《礼记·学记》曰:“依于仁,游于艺”,杨伯峻注:“依靠在仁,而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我国传统园林所表现出的精髓即“人性自然”的游憩观,如池中可钓鱼采荷,树下可饮酒对奕,亭中可对月赏花,园中一草一木,一亭一凳,均尺度宜人,充分显示出我国园林文化中人与环境的交流和对话。国内对公园游憩行为的学术研究始于建国后,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掀起公园建设热潮后,学术界对于公园设计的研究规模不断扩大。吴必虎1992年译《游憩地理学:理论与方法》将游憩景观学引入我国。吴承照1995年详细分析了西欧城市游憩规划的历史过程和现代公园游憩空间的产生和历史演变,成为国内游憩规划理论与方法的重要研究成果之一。石金莲等(2006)调查了北京玉渊潭公园使用者对公园环境设施的利用状况,在结合使用者需求的基础上总结了公园设计的成功与不足。田建林、杨海荣通过对张家界市3个公园不同区域游憩者个体及群体行为特征及规律的现场观察和访谈,对游憩者的行为心理需求进行分析,并提出引导游憩行为的建设策略。宫春亭等(2011)通过对海口万绿园中游憩空间与游人活动的互动关系,分析了公园的利用状况,探讨了公园游憩设施及总体布局的改进策略。巩得强(2015)从游憩体验和行为方式角度对西安市4个公园进行调查,阐述了游憩体验文化及互联网设施在今后公园建设中的意义。

(二)城市公园游憩行为与空间关系的研究

随着全球城市化发展和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对公园游憩行为与空间关系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环境行为学及其实际应用方面。阿莫斯·拉普卜特在《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法》中,从环境蕴含的意义及对人的行为影响方面提出新的见解。Almo Farina和 Andrea Beigrano在原生态假设中提出景观设计应考虑本地居民与可能要参与到这一场所的人的行为心理需求和文化需求。Jader Tolja和 Clara Cardia提出人的心理因素对空间感知和环境体验的形成会产生影响,景观感受所具有的共性能够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在园林设计实践上,美国社会学家威廉姆·H·怀特(William.H.whyte)通过间断拍照及行为观察等研究方法对广场人群进行深入研究,完成著作《小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指出灵活多样的活动空间和舒适的休憩设施是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保障。阿尔伯特J·拉特利奇在公园设计中将公园景点或活动场所比喻成舞台,认为公园游憩设施的布局和朝向应考虑人的行为心理需求,如休息设施的位置应兼顾好视野和使用者对私密性的心理需求。日本学者西出和彦(日Kazuhiko Nishide),在《人体隐含着的量度——人类环境设计的行为基础》中,探讨了不同情况下空间与人的行为活动之间的关系,并从三维空间感知的基础上提出空间的设计理论。

随着全球城市化发展和城市环境的恶化,公园游憩行为的研究价值凸显出来,城市规划、园林设计及行为学方面的专家对游憩行为活动的规律和特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Becker(1977)建立空间行为模型,获知影响户外宿营者行为的空间要素。Steven和Robert(2001)借助数学模型将游憩者人均空间状况和参与意愿进行了分析,指出不同性质的游憩活动对户外空间的需求不同。Tuttle(1996)对西雅图不同收入阶层的空间使用和评价中指出,尽管空间类型和利用方式不同,人们对户外空间要素的欣赏却具有类似性。在对游憩行为与公园建设的影响方面,Dicle Oguz (2000)提出公园规划者应考虑公园利用者的真实需求,并通过对公园游憩者的调查,为公园规划和管理部门提供参考依据。在分析阻碍游憩者来园因素方面,wekerle和whitzman(1995)调研了多伦多一个公园,通过男性和女性在白天和夜晚来园的利用频率分析女性拒绝来园的主要理由。综上,国外研究成果侧重以“人”的环境行为活动和心理需求为主体,寻求空间环境的设计和营造方法。

国内在公园游憩行为与空间关系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第一、中国古典造园理论在公园设计方面的应用研究。杨蜀光(2006)在《传统园林设计中暗藏的心理学应用》中分析中国古典园林中心理学的巧妙应用。吴国荣等(2010)对传统园林中曲廊、假山、植物及园路等景观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并研究园林环境中存在的微妙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因素,对创造现代园林游憩空间起到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吕红(2003)将传统园林加入四维时间和五维心理时空概念,并在空间的引申和时间的延续中与人的情感产生交流,以获得整体的空间艺术形象,阐释了中国古代先哲与造园师精湛的设计理念,总结出中国古典园林持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在于它创造的是一个能与人的情感产生共鸣艺术空间这一观点。

第二、针对公园利用特定人群和特殊类型的研究。老年人因公园利用频率较高而受到关注。国内学者通过对老年人户外活动生理和行为心理需求调查,开展针对老年人游憩行为的研究,并对今后公园的建设和改进提出建议。朴永吉(2005)对中国北京、日本东京、韩国首尔进行了老年人的公园利用调查,分析了中日韩三国老年人公园利用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提出公园规划中应考虑老年人的身心特点和公园利用率问题。林文洁等(2011)对北京市新建住宅小区老年人的夏季户外活动进行了实证调查,总结出老年人户外活动的类型、时间规律以及空间特征,并有针对性提出今后的建设策略。儿童公园游憩和女性角度也是近年来关注的焦点,刘敏(2009)通过对不同年龄段儿童对公园游戏活动种类的选择进行差异性分析,总结出儿童游戏场所的营造方法。贾艳艳(2013)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获得了影响女性人群对公园景观的评价因子,对构建满足女性行为心理需求的景观空间提出相关建议。针对特殊公园类型研究,叶艇(2009)通过对湿地公园空间分类、构成要素、游憩活动和空间属性等整体认知方面的分析和研究,总结出湿地公园规划原则和设计要点。孙小晶(2015)以上海顾村公园为例,根据郊野公园功能及游憩需求,对合理布局服务设施和郊野公园游憩空间的特色营造提出建议。

第三、公园游客的游憩体验及满意度研究。对公园游憩者年龄、性别、职业及文化层次构成等基本属性,游客公园利用特性及游客对公园游憩空间的满意度调查,可为提高城市公园利用率提供参考依据。此类研究多采用问卷调查结合访谈进行实证研究。俞曦等(2008)以无锡鼋头渚、锡惠等公园为例构建园林机会谱,探讨园林适宜性管理策略;郑文俊等(2010)对影响南宁城市公园游客出游选择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吕佳(2015)以南昌市八一公园为例构建出地方依恋的因果概念模型,提高游憩者对公园游憩地的满意度。杨硕冰等(2015)在上海复兴公园、莘城中央公园等地分析了游憩需求及偏好人群的职业分异特征,构建与其相适应的人性化社区公园设计对策;赵静等(2016)以南京玄武湖公园为例,总结出影响居民公园游憩体验质量的6个维度,并指出游憩体验中男女性别反映出明显的差异性。

第四、基于游憩行为的公园游憩物质空间研究。在我国城市化建设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对公园游憩空间设计理论及实践的研究已逐渐受到学术界的关注。陈建华等(2002)选取广东东莞市西城区文化广场游憩活动人群密集、人数比重高的乔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观察、调查问卷和摄录等方式,探讨了岭南地区文化广场的高大乔木空间下游憩活动人群的行为特征和模式,并对影响该行为模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张岚岚(2008)以上海市白领阶层为对象,归纳出影响城市户外游憩效用的主要原因,提出游憩与城市其他户外空间之间、与通行方式之间以及游憩活动本身的整合方法和建设策略。张运吉(2009)将数理统计的研究方法引入研究,依据老年人的身体条件和游憩行为特征,对今后公园设计提出科学的理论依据。相关研究还包括对特定空间的分析,如张朝阳(2007)以公园夜间环境为研究对象,从人的行为需求角度,分别对体育空间、坐憩空间及交往空间等夜间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二、存在问题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随着城市居民对生活游憩重要性的认识,必然对公园游憩环境的品质内涵提出更高的要求,建设以人为本的公园游憩空间必将成为推动城市化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公园游憩行为与其空间关系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相关研究成果对今后设计实践尚不能形成有效的理论支持。首先,我国对城市公园游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术期刊上,权威书籍较少,仅有孟刚等的《城市公园设计》、吴承照的《现代城市游憩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陈建华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休憩广场环境及人群行为模式研究》等,且公园游憩只涉及部分章节内容。从中国知网检索到的学术文献分散在地理学、建筑学与城市规划、旅游管理学、经济学以及社会学等多学科领域,多数文献仅从公园规划及景观设计角度进行一般性探讨和实例分析,以游憩行为学和环境心理学为理论基础,从提升游憩者生活品质角度出发的的理论方法仍不成体系,尚未形成对城市公园游憩空间建设具有指导意义的的系统性理论研究成果。其次,近年来,由于我国城市化建设速度较快,与公园规划设计方法和游憩景观营造层面相结合的应用型研究文献较多,从普通市民的公园游憩需求与行为特征出发,注重公园的设计前期调研和使用后评价研究方法,以提高城市公园空间利用率为目的研究成果较少。研究方法多采用一般性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形式对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由于游憩行为环境的营造是针对人群这个综合体进行研究,因此显现出较强的跨学科性,而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维分析技术和研究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可以为今后公园实践提供更客观真实和科学有效的数据参考。

三、发展趋势

城市公园常常被比喻成城市中的起居室,承担着满足市民休闲游憩的主要功能。从公园利用者行为心理角度出发,研究公园游憩行为与其空间的关系,对提高公园的利用率,解决当前公园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证调查,确定科学合理的游憩空间分类,多学科多角度筛选空间构成要素指标,并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建立综合反映公园游憩空间质量的数量化评价指标,可以获得更科学、客观、有效的理论研究成果,将是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公园游憩活动以空间场所为载体,而空间场所由地形地貌(包括水体)、道路广场、园林建筑、园林植物、园林小品等景观基本要素组成,因此游憩者活动方式与公园绿地构成的五大要素之间关系将是今后创新拓展的有趣课题。

猜你喜欢
城市公园公园空间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形式美的研究
刘玮玉艺术作品
我将打扫城市公园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在公园里玩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探讨
一见如故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