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班教 师 徐 焰
在李沧区老年大学执教格律诗词已有17个春秋。十几年来,我深深体会到“教育根植于爱。”只有对学员充满爱,对事业全情投入,才能创出品牌学科,为老年教育增添亮点。
自我充电,化身知识长流水。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追求新知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学习、充电。为此,我翻阅了大量书籍、资料。对《汉语诗律学》作了重点研究,认真学习了我国诗歌史,编写出版了《诗词格律百题答问》《汉语诗韵检索》等,教起课来游刃有余。为鼓励学员的写作热情,十几年来,我笔耕不辍,创作了近千首诗词,其中有500余首被发表。
因材施教,携手前行不掉队。根据老年学员身心特点,教学中我注重“三适宜”:讲课速度适宜、知识密度适宜、难易程度适宜。既要讲通俗的基础知识,照顾新学员,又要解析名家名作,兼顾老学员。同时,组织新老学员结对互助,以老带新。让每位学员都能跟上节奏,都能学有收获。
创刊组社,打造平台展风采。我们成立了东崂诗社,经常开展诗词交流活动。在学校和老干部局支持下,还创办了一份内部刊物《东崂诗词》,为学员提供交流展示的平台。刊物为季刊,已出版32期,中华诗词学会、山东诗词学会和国内一些知名诗人多次赐稿,香港和新加坡等海外华人也寄来诗作。这些高质量的作品犹如阶梯,帮助学员登上诗词的高峰。如今,很多学员都在全国各级诗词刊物上发表作品,更有不少学员加入中华诗词学会、出版了个人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