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丽青
志愿者都是具有助人美德却不求回报的好人,在遇到困境时,他们往往会自愿牺牲自己的小部分利益。现在问题来了,如果是n个人同时和你一起面临困境,你是选择搭便车,还是去当那个志愿者呢?
突然的停电事故
某天夜里,你正在家里享受着灯光、空调、电视,忽然黑暗袭来,所有电器都停止了工作。你走到阳台一看,发现整个小区都停电了。这时,假如有人愿意用手机打电话去电力公司,那么很快就会有人来检查并修理电路。
你会是打电话的那个人吗?
如果停电的只有你家,我想你一定会打。可当整个小区都停电时,你可能就会萌发这样一个偷懒的想法:这么多邻居,总会有人打电话的,我就等着吧!而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想,那么很有可能就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所有人都没有打电话,整个小区一直陷在黑暗之中。
捋一捋,我们就会发现,这场停电将带来三种结局:
A.你没有打电话,别人打了,停电的问题解决了
B.你打了电话,停电的问题解决了
C.没有人打电话,停电的问题没有解决
我们可以给这些结局设定一个简明的“回报值”,来描述这个结局的好坏程度。结局A是最好的,你免去了打电话的麻烦,又解决了停电问题,我们将回报值设为5;结局B还算可以接受,回报值设定为4 ;而C是最糟糕的情况,回报值为0。
在以上的停电困境中,由于打电话其实也没那么困难,A、B两种结局的回报值差异并不是很大,而C的回报值很低,所以你打电话的可能性很大。
假如我们将“成为志愿者”的难度调高,会怎样呢?
某个夜晚,小区再次出现停电。更糟糕的是手机没有信号,想要联系电力公司,你必须在大雪纷飞的夜晚步行5千米。这时,三种结局的回报值会改变:
很明显,你当志愿者的回报值大大降低了。这时候,你还能坚定地说出“我要当志愿者”的宣言吗?
偶遇大怪兽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个新的例子深入地讨论这个问题。假设你和你的朋友们被一只大怪兽抓住了,它将你们隔离在不同的山洞里。每个山洞里都有一个警钟,如果你将警钟敲响,那么怪兽会闻讯而来把你吃掉。但同时,山另一边的勇士也会听见警钟的声音,他能够赶来拯救其他同伴。可怕的是,如果在24小时内没有人愿意敲响警钟,那么勇士就不会来救人,而怪兽会将所有人都吃掉。
你愿意敲响警钟吗?
这个问题的结局似乎和前面的一样:
然而,由于敲警钟的风险实在太大,我们还必须考虑第四种结局:
D.你敲响警钟,被吃掉,但同时别人也敲响了警钟
虽然结果都是被吃掉,但是结局D给人的感觉甚至比B还让人难以接受。你愿意当一个志愿者,但是你的牺牲似乎没有意义。因此,D的回报值甚至比B还低,我们将它设定为-5。
我们来统计一下当不当志愿者的回报值的平均值:
也就是说,如果你躲起来等待志愿者降临,那么你的回报值大约有50;如果当志愿者,你的回报值只有-2.5。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还愿意当志愿者吗?
也许你会觉得这些选择很残酷,但事实就是如此:志愿者就是这种具有奉献精神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就是有好人会愿意牺牲自己成全别人。在战场上,一群士兵所在的战壕内忽然被丢进了一颗即将爆炸的手雷。如果有人冲上去挡住手雷,他会牺牲,但战友们会活下来。这个选择真的很残酷,但在历史上,真的有无数英雄这样做了。
勇于去做大部分人不敢做的事情,也许这就是他们被称作英雄的原因。幸运的是,在和平年代,我们无需面对这种残酷的难题。
20美元还是100美元
《科学84》杂志曾经做过一次有趣的实验:邀请读者寄一张明信片來,上面写明想要“20美元”还是“100美元”。假如选择100美元的人数不超过总数的20%,那么杂志社就会满足来信读者的要求,给他们寄去所要数额的奖金。
这是一个很大胆的实验,杂志社面临着“送钱送破产”的风险。在这个实验中,假如每个人都选择“20美元”,那他们就都会得到20美元。不过,也有人萌生出贪心的念头,想要更多钱。而最麻烦的是,那些写信要100美元的人很少会感到内疚或惭愧,因为他们会想:我一个人贪心并没有什么影响,假如“贪心率”超过20%,那也不全是我一个人的责任……
杂志社最后收到了33,511封来信。大家猜一猜,“贪心率”有多少?
足足有35%!33,511个人中有11,758个人要求100美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