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旷怡
摘要:本文从文晏导演的大陆第一部性侵题材的电影《嘉年华》所表达的方式、所表达的思想、所运用的符号等角度进行分析,指出《嘉年华》是用一种现实的态度,站在审查的边缘上,向着社会法则以及女性的成长史提供了强有力的影像作品。作为影像作品出现在公众面前,并得到观众的关注,便已是社会的进步。
关键词:《嘉年华》; 女性的成长史
2011年,韩国导演黄东赫根据孔枝泳同名小说改编剧情电影《熔炉》,这部源自真实事件的性侵电影受到韩国国家高度重视,社会掀起“熔炉热”,甚至因社会反响而颁布了“熔炉法”。而六年后,中国导演文晏凭借女性的敏感做出了大陆第一部性侵题材的电影——《嘉年华》,然而《嘉年华》作为中国性侵电影第一部,它所表达的方式、所表达的思想、所运用的符号,又会为这个社会带来什么呢?
一、《嘉年华》的切入角度与叙事方式
《嘉年华》刚进入公众视野时,性侵的题材让很多人一下子便联想到了韩国的《熔炉》。然而在观看《嘉年华》之后,却能够发现两部影片虽然同作为性侵题材的社会现实类电影,但在切入角度与叙事方式上有着很大的差异。
《熔炉》是以光州一所聋哑障碍人学校中性暴力事件为蓝本,描述该时间所引发剧以及学校的的悲教师和人权运动者一起力图揭开背后黑幕的故事。影片严格的遵循了“开头、冲突、反转、再次反转、高潮”的韩国电影模式,善恶冲突明显,情绪激烈饱满。一片看完,相信不少观众对于校长扒在厕所间上边、男老师对兄弟俩施虐等性侵暴力行为的阴影挥之不去。受害的经过、反抗的经过、最终失败的结果,恐惧与绝望交融连接,直面黑暗的叙述方式也给观众带来直接的感官冲击,引起了强烈的“熔炉反应”。
而中国的《嘉年华》则是以另一种方式进行的。它淡化了煽情,也并没有将孩子受到的侵害过程作为重点。受害过程只运用楼道的“摄像头”视角几分钟便交代清楚,更多的则是侵害背后的影响与其对案件本身和善恶对立的虚无。平淡冷静,是《嘉年华》叙事的特点,它不像《熔炉》会让观众声泪俱下、激愤慷慨,只是伴随着儿童遭到迫害后,家长的软弱妥协、警察医生与官宦的勾结徇私、孩子的无望与无知、以及律师查证却百般受阻。《嘉年华》的电影情节没有什么冲击之处,却留给观众更多的深思与回味的地方。如今早已不是“一人偷,万人骂”的年代,寻求真相都层层受阻。无望如深水,隐忍与克制相充斥,其压抑的气氛,便是当下社会的日常写照。
文晏在一次采访中说:“性侵对孩子的伤害真的不只是那一晚上的事情,但后面一连串的伤害其实是可以改变或者避免的,可由于我们做得不够好,使得这些伤害更加变本加厉,历久弥长。”在一次又一次的走访之中,文晏拜访了常年与未成年性侵受害者打交道的社工、律师、心理咨询师等,结果她痛心地发现:竟然很少有人能够通过有效的渠道或途径为受害者发声,很多人甚至根本找不到出路。沉默,隐忍,这是这个社会最大的痛楚。
二、《嘉年华》所带来的反思
《嘉年华》所折射出的远远不止“性侵”一方面。文晏带着“我們这个社会里面,女性、女性的身体,这些东西都是在怎么被看待?”这样的疑问拍下《嘉年华》。“嘉年华”本是狂欢、娱乐、兴奋至极的场所,外在无比光鲜,无比喧嚣麻痹了多少人的双眼,又有谁能够去思考背后的人和故事?电影中的四个细节,含蓄却客观的道出了现代社会残忍的现状。
第一个,是对孩子背后的家庭的思考。小文是影片中最直接的受害者。如果说性侵为小文带来巨大的伤害,那么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则给她带来更大的痛苦。“离异家庭”、“问题学生”这样的词全都压在一个小女孩的身上。当她与好朋友新新一起在事发第二天迟到时,小文面临着同学们的嘲笑,老师的“处罚”;而新新则是同学们的关心,和来自小文的“保护”。
而当小文母亲得知事情后,却将错误归结于小文“不三不四的衣服”,甚至拿起剪刀剪掉了小文的长发。当女儿深夜未归,母亲却全然不知,作为孩子的母亲,又何曾尽责?漫长的黑夜,十三四岁的孩子,只能与鱼缸中的金鱼为伴,露宿街头。
另一对父母则更为典型。为了巴结领导,让女儿新新认了干爹,拥有直接关系的父亲,并没有想的是如何维护女儿之后的权益,而是企图用金钱赎买女儿所受到的侵害。也许女儿会为贵族学校,金钱无忧的生活而感谢父母。可当女儿了解并懂得性知识,知道自己所得到的一切都是靠自己的身体所换来的,又会怎样?
第二个,则是对未成年“性”教育的思考。在小文与新新第一次接受医院检查时,新新天真的问着:“处女膜是什么啊?”可想而知,当这两个小朋友面临性侵的时候,也许还天真的认为,这只是长者对于孩子一次“教训”。
中国教育中,迟迟不肯将性教育作为孩子的必修课,总觉得性教育对于年幼的孩子们来说为时过早,性是一种难以启齿、一种羞愧的事情。可当面对一次次“未成年怀孕、堕胎、早产”等新闻,又有多少家长会后悔没能对孩子早些进行教育。你眼中的孩子太小,可真正的罪犯却不会嫌弃孩子太小。
第三个,则是少女小米的关注。十六岁,已经流浪了十五个地方。她是黑户,可以为了一张身份证不择手段选择逃避真相;她是卑微的生存者,为了存活也可以选择出卖肉体。这样的孩子,社会中又有多少?她的未来又会如何?继续步“前辈”的后尘,还是早早结束此生,小米作为最底层最无知的一类人,在这个嘉年华一样的时代夹缝生存。
第四个,则是社会的冷漠与无情。警察、医生、旅店老板……他们是受害者的直击旁观者,但他们却为了金钱、名誉、利益葬送了良心。也正是他们的冷漠,让女孩们受尽更多的痛苦。不肯伸出援手,冷漠、自私,这也是生活中常见的群像姿态。律师作为片中的绝对正面人物,给这部影片也增添了温情色彩。面对质疑与困难,她依旧选择了坚持,因为她知道,一个孩子的未来有多么宝贵。
三、《嘉年华》中的符号象征
相信看过《嘉年华》的观众,一定忘不了在海滩旁性感的梦露雕像。这也是《嘉年华》最具代表性的一枚符号。性感的高跟鞋、被风吹起来的裙子以及露出的底裤——这些都是性感与性的代表符号。女人欣赏它,因为它的性感美丽;男人欣赏它,因为它所带来的幻想。而随着时间的流失,梦露光滑的小腿上也布满了广告单与垃圾,犹如腐烂的玫瑰、布满虱子的金发。
其二是小文抱在怀里的金鱼。它们束缚在瓶子里,看似绚丽多彩,拥有阳光与空气,却从未获得过真正的自由,这也正是小文一样的孩子真实写照。
第三则是嘉年华。两个孩子在嘉年华里玩的不亦乐乎,互相大喊彼此的名字,带着孩子心底的天真与浪漫。可就是此时,孩子们身体上的伤并没有完全愈合,父母却在另一边商量“私了”。嘉年华绚丽的如同这个社会,可背后的心酸却鲜有人知晓。
第四则是“二次伤害”。母亲的打骂、警察的不作为、医生的受贿、父亲绝望的愤怒、社会的冷眼……当这些全部压在一个十三岁的小女孩身上时,谁又关注到孩子一个人留下的冰冷的泪水。
女性躯体被物化和观赏,影片中少女们无助的眼光中,折射了现代社会的冰山一角。《嘉年华》作为一部揭露社会本质的纪实电影,以其平淡如水的客观眼光诉说着社会上角落里的故事。《嘉年华》用一种现实的态度,站在审查的边缘上,向着社会法则以及女性的成长史提供了强有力的影像作品。也许仅靠一部电影并没有办法真正的救赎孩子,但在如今娱乐化的时代,它作为影像作品出现在公众面前,并得到观众的关注,便已是社会的进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