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薪彤
摘要:轻声是普通话中语音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也是一个重要的功能单位。“轻声”概念的首次由赵元任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本文分为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轻声词的形成原因、第二部分为轻声词的结构、第三部分为轻声词的统计情况、第四部分为轻声词的形式特征、第五部分为轻声词的作用、第六部分是从轻声的物理属性来分析、第七部分是轻重音的分析。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轻声
一、普通话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都有自己的语调,但是在语流音变中又都可能失去原有的音调,而形成四个与之不同的又轻又短的调子。轻音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现代汉语双音节词的频繁出现。
(一)在部分由实语素及虚语素形成的双音节词里面,人们一般会更加注意前面的实语素,所以变成“后轻”的形式。
(二)在一些有两个相同语素形成的双音节词中,如果前面的语素已经明确传达了信息,则后面的语素就轻些,也可以形成“后轻”的格式。
(三)部分北方人经常说的口头语,因为长期谈论而且用词频率特别高,发音的生理机制对轻声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也能够形成“后轻”的格式。
(四)人们为了区别一些词的词义、词性、同义词的含义,让一些词的后一个音节读轻声,就能够形成“后轻”格式。
二、随着双音节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广泛出现,其构成主要为单字加单字,即语素加语素,所以这就存在了主次之别,正辅之分。人们在阅读时会因各语素的作用的差别,而使用不同的感情,所以读音的轻重也各不相同。轻声不是第五调类,学者们都这样认为。早期在国语运动的早期,语言学家们就已经明确指出:轻音是存在于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以外的一种音调。“轻”体现在音波振幅比原调小,声音听起来更轻,更弱一些;“短”体现在轻声音节听起来比原调音节的时间会短一些,例如“儿子、说过”这两个词中的“子、过”,单独念时都有各自固定的音调,但是放在这些词语里读的时候就又轻又短了。这些轻声音节的字叫做轻声字。下面举一些字读轻声的例子:
(一)助词“了、的、地、得、着、过”和一些语气词“啊、吧、吗、嘛、呢”等读轻声。例如:算了、美丽的、愉快地、学得好、看过、是吗、好嘛、他呢。
(二)部分重叠词的后一音节读轻声。例如:猩猩饽饽(单纯词)妈妈弟弟姑姑娃娃星星(合成词)看看。
(三)双音动词重叠式AABB的第二、四音节读轻声。例如:研究研究考虑考虑打扫打扫。
(四)后缀“子、头、们”等读轻声。例如:鸽子燕子辫子石头馒头木头我们你们他们。可是“孔子、父子、男子、窝窝头、粉笔头”等词的“子、头”,不读做轻声。
(五)一些表方位的词语也读轻声。例如:路上、脸上、地底上、教室里、瓶子里。
(六)用于表示趋向的词如:“来、去”等词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读做轻声,例如:过来、回去。如果前面有带有可能性的“不、得”时,则不读做轻声,例如:不过来、不回去。像“下来、出来、上去、下去、上来、起来”等词的轻读,如果这些词用在形容词或动词后面做补语的时候,例如:跳起来、飞起来、好起来等。这时需要读做轻音;如果在中间插入“不、得”之后,例如:跳不起来、飞得起来等,“起来”读做重音;要是在中间插入一个宾语,例如:跳得起舞来、跳不起舞来中,“起”字读重音,而“来”读轻音。
(七)有一批常用的双音词,后面的音节习惯上要读轻声。三音词的中间字音也有读轻声的。例如:喷嚏、消息、伙计、簸箕、咳嗽、蘑菇、脑袋、胳膊、窗户、算盘、牡丹、吩咐、客气、行李、包袱、事情、护士。
(八)下面词语加着重号的字一律读轻声。例如:黑不溜秋、傻不愣登、糊里糊涂,啰里啰唆。
(九)“边”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种解释(不包括儿化音):第一种,当它作为方位后缀时,读做轻声。例如:左边、右边、北边、南边、上边。另外,它表示“边缘”时,读做阴平。例如:河边、路边、小溪边。但是会有人提出一些问题,“这边、那边、哪边”中的“边”应该如何读,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轻声,第二种是阴平。这两种读音都在《现代汉语词典》都有实际的例子,胡裕树、黄伯荣读做轻声,而在读阴平的“边”时举例为:这边那边都说好了。由此可以看出,两种说法相互矛盾。
(十)方位词“里”,当它表示方位时,放在别的名词后面,读轻声。由于除了《现代汉语词典》中“这里”读做上声,“那里、这里”读轻声,其他字典几乎都读做轻声,所以我认为“里”表方位应读轻声。还有“面”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上面、下面、后面”中“面”都读成轻声,但“左面、右面”中的“面”却读为去声。由于很多字的读法不统一,所以读轻声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擇。
(十一)单音节动词重叠,第二个动词要读成轻声,但是当第三音节词出现时:当单音节动词重叠,在两个词中间插入“一”字时,“一”需要读做轻声,第二个动词恢复原调。例如:做一做、听一听、玩一玩。
三、现代汉语对于轻声的统计情况:轻声主要由双音节词组成,例如爸爸、扁担、抽屉、颤悠、窗户等词,我查到有关资料共有2288条,约占轻声词总数的百分之六十六点六,三音节的轻声词共有866条,约占百分之二十五点二,例如冷起来、巴不得、热起来,以及241条四音节词,例如:黑不溜秋、稀里糊涂、不识抬举、数理逻辑等,只占百分之七,四音节以上占百分之一点二,有41条,例如:陈谷子烂芝麻、赶鸭子上架等。只要双音词是轻声词,以此类推,三音词及三音词以上都是轻声词,例如:不在乎、顶头上司、豆腐干里的“在乎、上司、豆腐”单用时均为轻声词,都属于双音节轻声词。还有一些例外轻声词,例如:赶不及、结结巴巴、怪里怪气等,但是也有一些有规律的轻声词,一共有两种,第一种是“×不×”“×得×”,结构里的“不”字和“得”字出现。第二种是“A里X(Y)中的‘里字”,第三种是轻声词组里面的虚词,第四种读轻声的是重叠式形式,如:“干干净净”,其中的第二个音节大多数都读轻声。endprint
四、轻声词的形式特征:可以分为合成式轻声词和单纯式轻声词两种。合成式轻声词能分为三种,即复合合成轻声词、加缀合成式轻声词、重叠复合合成轻声词。在这其中复合合成轻声词分为联合型、偏正型、动宾型、主谓型、补充型。复合式是由词根加词根组成,后一音节读轻声。下面先举一下联合型的例子:喜欢、东西、讲究、约会、窗户、动静、兄弟、聪明等。偏正型比如:招牌、抽屉、笑话、月饼、帐篷。动宾型比如:得罪、过年、起火、报酬、补丁等。主谓型比如:月亮、心思、官司等。补充型比如:看见、听见、漂亮、养活等。重叠式轻声词是两个相同的字组成,后一个字读轻声。比如:爸爸、妈妈、奶奶、哥哥、姑姑、叔叔等。另外單纯式轻声词是由两个音节构成的一个语素的轻声词,主要包括一些音译词、连绵词、叠音词,例如:爸爸、妈妈、奶奶、喇叭、葫芦、葡萄、哆嗦。
显而易见,所谓的轻声是关于声调的变化,同一个音节读成轻声后,音高会有所不同,例如:你的、好的、美的、长的等中“的”与语音的物理性也有很大的关联,轻声音节不仅会影响声母与韵母的音色,而且还会引起音长、音高、音强的变化。
五、轻声的作用:(一)有的轻声音节具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如:①他的孙子在学校上学。②古代的孙子是一位军事理论家。①中的“孙子”指儿子的儿子,读轻声。②中的“孙子”是人名,读上声。(二)区别词性。①做事情不能太大意。②这篇论文的段落大意很清楚。①中的“大意”是疏忽的意思,是形容词,并且读成轻声。②中的“大意”是主要的意思,是名词,读去声。(三)可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如朱自清先生的《春》,全文622个字音中,有178个轻声字,读得好就会听着顺畅;若字字读原调的话,就会显得十分刻板。
六、汉语中只有四种声调调类,没有第五种调类。通过查资料,Tone1,Tone2,Tone3,Tone4 和 Tone0 是外国人最早发明的,使汉语中“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轻声”的“外来语”称呼更加简便化。Tone0不属于声调,而且不是零调类。它是汉语无调音节的一种属性,无调也就是没有声调。按照国际公认的重要标准来说,在每个语种中能称为声调语言的系统里,声调的特征不由环境决定。“妈”之所以是阴平调类,是因为这个字自古以来就有的一种读音属性。“妈妈”后字的音高特征和音节时长特征是由前字的属性决定的,因此它只能是轻声,不能是独立的声调。汉语轻声音节放在有声调的音节后边,轻声与否是根据环境决定的。它实际上是前边声调特征的延续和补充。所谓音高对立,大体上说:前字是 Tone1,Tone2,Tone4 的,一般都是根据高音特征来决定的,后字轻声就有低音的发音特点;前字是 Tone3,一般都是有低音特征,后字轻声就有了高音特征。根据以上情况,普通话的声调以高音为主,加上轻声就弥补了低音的不足。当语流中语音的轻重反复交替出现时,就会使得声调的发音和识别变得非常方便。“诗书花卉中心、新疆公安厅”,这样的词都有点拗口,在汉语中那种声调组合并不常见。上声连读要发生变调和不变调的交替,重点就是为了避免一连串低音。为了保证轻声的音高特点区别于正常的声调,它必须缩短音节的时间长短。在大约小于 70 毫秒的范围内,人耳已经不能精确分辨前后的声音变化,听到的只是模糊的声音印象,也就只能听出一个平均音高“点”,而不是升、降、平、曲那种声调音高“线”。
七、从轻重音的角度分析,宋欣桥先生在《普通话轻声词规范的语音依据》一文中,将“轻声”与“轻音”相比较:“轻音”是轻重音的概念,“轻声”就是声调的概念,但是它们两个概念不一样,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轻声是长时间处在口语中轻读的地位,它是受到轻音节深厚的影响,把原有的声调发生了变化之后,形成了自己本来的调值,听的感觉上显得有一些不清楚的一种特殊的变调。“轻声”来源于“轻音”,轻声产生前有一个很长阶段的过程。当它的声调调值全部发生变化,产生轻声的变调调值后,就变成为“轻声”了。”而颜景助与林茂灿在《普通话轻声与轻重音》这本书中写道,人们刚开始认为“轻声”是特殊的变调。但从词语节律这方面来看时,发现“轻声”与轻重音有所关联。如果将两者直接联系起来,轻声属于轻重音。
参考文献:
[1]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集[M].商务印书馆,2002.
[2]张询如.北京轻重音比较[J].国文月刊,1947.
[3]宋欣桥.普通话轻声词规范问题的语音依据[J].语文建设,1990(5).
[4]胡裕树,黄伯荣.《现代汉语》(增订版第五版下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