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新品种鄂豇豆13的选育

2018-01-27 17:28陈丹杨伟姜丽虹张杰李瑞琪王四清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24期
关键词:秋播抗逆性结荚

陈丹+杨伟+姜丽虹+张杰+李瑞琪+王四清

摘要:鄂豇豆13[Vigna unguiculata(L.)Walp. cv. E-Jiangdou 13]是以优选的早熟品种翠冠101(V. unguiculata cv. Cuiguan 101)为母本,以优良中熟品种鄂豇豆8号(V. unguiculata cv. E-jiangdou No.8)为父本,配组杂交,通过系统选育而成的早熟豇豆新品种。其主蔓结荚,第一花序着生于主蔓第二至第四节,春季从播种到始收58 d左右,秋播从播种到始收45 d左右。平均荚长60.26 cm,折合产量2 246.46 kg/667 m2,比对照增产394.27 kg/667 m2,增幅达到21.29%。

关键词:豇豆[Vigna unguiculata (L.) Walp.];鄂豇豆13(V. unguiculata cv. E-Jiangdou 13);早熟;选育

中图分类号:S64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24-4813-02

针对湖北省豇豆[Vigna unguiculata(L.)Walp.]生产上对高品质、多抗性新品种的需求,,襄阳市农业科学院(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鄂北综合试验站)经过多年豇豆品种间杂交,育成了鄂豇豆13(V. unguiculata cv. E-Jiangdou 13),并于2015年通过了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菜2015005。

1 选育过程

在对所收集的育种材料进行整理分析研究后,2008年春季,以翠冠101(V. unguiculata cv. Cuiguan 101)为母本,鄂豇豆8号(V. unguiculata cv. E-Jiangdou No.8)为父本,配组杂交并按系谱法[1]对其后代进行选育。当年获17花,结实并收获单荚10个。2009年春播,单荚分区种植F1代,秋季加代种植F2代,主要考察其花色、熟性、生长势、分枝数、始花序节位、嫩荚商品性、抗逆性等性状,重点进行单株选择,获得相对优良变异单株30个。2010年春种植F3代,在所选优良单株及考察项目的基础上,对各单株后代连续开展优中选优,重点考察始花节位、单株结荚数、嫩荚长度、单荚重、商品性以及抗逆性等综合抗性水平。结果有30个株系性状表现优良,且性状基本稳定;又对其进行综合性状选择,表现特别优良的单株按株系混合留种。2010年秋季种植F4代,主要从产量结构、抗逆性及生长势、始花节位、单株分枝数、嫩荚商品性等方面继续进行综合评价及定向选择,发现有15个株系性状整齐一致,经过全面比较,将前期产量表现突出的出圃,当年混合采种。育种编号“3101-1”。2011-2012年参加品种比较试验,前期产量及抗逆性状优于襄阳市当地的主栽品种。2012-2013年参加多点试验示范,在襄阳市、南漳县、黄石市、武汉市等不同试点均表现出早熟、质优、丰产性好等特点。2014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现场考察。2015年,经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鄂豇豆13(图1)。

2 选育结果

2.1 产量性状

通过2012-2013年2年、4个点次品比试验,鄂豇豆13前期折合产量1 710.79 kg/667 m?,比对照增产446.84 kg/667 m?,增幅达35.35%,居第一位;折合总产量2 246.46 kg/667 m?,比对照增产394.27 kg/667 m?,增幅达21.29%。

2.2 抗性性状

鄂豇豆13的煤霉病平均发病率6.39%、锈病平均发病率11.73%,各点次均比对照之豇28-2(V. unguiculata cv. Zhijiang 28-2)低,表现出生长势较强、抗病性强、抗热性强、翻花力强,后期不早衰。

3 品种特征特性

鄂豇豆13植株为蔓生,属无限生长型,生长势强,叶片中等,三出复叶顶生小叶长16 cm,宽8.3 cm,叶色绿,茎粗壮浅绿,花紫色,主茎第二至第四节开第一花,花枝粗壮,以后每节都可以开花结荚;嫩荚浅绿色,荚条直,荚面平滑,不鼓粒,不易老化,嫩荚长60.26 cm左右,粗0.8 cm左右,单荚重21.95 g左右;每荚种子数16粒左右,种子肾形、褐黄色。

春播从播种到始收58 d左右,秋播从播种到始收45 d左右;春季全生育期80 d左右,秋季全生育期73 d左右。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选地整地 合理种植

为了更好地发挥鄂豇豆13的早熟特性,可选择排灌良好、土质疏松的土壤种植,以壤土为佳,土壤pH 6~7为宜;整地应深耕细耙,土层应深翻20~30 cm,1.1 m(包沟)开厢作畦,沟深25 cm左右。结合整地施入基肥,基肥以农家肥为主,一般施入腐熟有机肥2 500 kg/667 m?以上[2],在畦面上开沟施入NPK三元复合肥50 kg/667 m?,以保证生长期肥料供应充足。早春可覆盖地膜,春秋季节可露地栽培,春播4月上旬播种,秋播以7月上中旬播种为宜,春播株行距30 cm×60 cm,每穴2~3株,3 700穴/667 m?左右;秋播株行距25 cm×60 cm,4 400穴/667 m?左右[3]。

4.2 田间管理

出苗后及时破膜引苗出膜,苗齐后及时定苗,每穴2~3苗,并及时查缺补苗,引蔓搭架,同时要勤除去沟边及田边的杂草。

豇豆新品种鄂豇豆13前期生长势较强,追肥上要掌握前控后促的原则,在第一次采收前不再追肥,第一次采收完后立即破膜追肥,追肥用量是尿素5~10 kg/667 m?,另加适量钾肥,以后采收一次追肥一次,标准同上。水分调控上要在开花前控制,保持土壤湿润,结荚后增加水的供应,以促进生长,多开花多结荚,从而提高产量。阴雨天要防止田间渍水,注意清沟排水[4]。

4.3 搭架整枝

当鄂豇豆13植株5~6片叶后即可搭架,用2 m长的竹竿搭“人”字架,及时引蔓上架。生长前期抹去第一花序下的侧芽侧枝,主蔓长至架顶端时,摘去顶端生长点,及时去除病、老、残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开花结荚。

4.4 嫩荚采收

鄂豇豆13一般在花谢后7-8 d即可采收,当果荚饱满、组织脆实且不发白变软、子粒未显露时为采收期。初产期4-5 d采收一次,盛产期2-3 d采收一次。采收时要防止损伤留存花朵。

4.5 病虫防治

鄂豇豆13抗性好、但连年种植区也不能轻视病虫防治工作,一般应注意根腐病、锈病、煤霉病、病毒病等的发生,虫害主要有地老虎、蚜虫、豆荚螟等。

参考文献:

[1] 张绍龙,李歆华,谢永平,等.豇豆新品种高优四号的选育[J].广东农业科学,2004(5):30-31.

[2] 陈 玲,孙越鸿,杨 建.极早熟豇豆新品种成豇7号的选育[J].中国蔬菜,2009(24):79-81.

[3] 陈 丹.播期和密度对鄂豇豆10號产量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5,54(2):361-363.

[4] 周建元,王四清,杨 伟,等.鄂豇豆8号的选育[J].长江蔬菜,2008(13):48-49.endprint

猜你喜欢
秋播抗逆性结荚
大豆:花期结荚期巧管理
豆角开花多结荚少管理有绝招
“冷季型草+秋播”生草模式总结
架豆角结荚期如何科学管理
辽北地区秋播大葱栽培技术
体育教育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资本干预研究
甲壳素对蔬菜抗逆性的影响
拔节期追氮对春播和秋播糯玉米淀粉胶凝和回生特性的影响
关于“无限结荚”与“亚有限结荚”习性大豆品种综合生产力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