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本福+杨志勇+张枝盛+丁自立+陈少愚+赵锋+李阳+黄金鹏+程建平
摘要:稻虾共作在湖北省多地已推广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在现有稻虾共育技术的基础上,从水稻品种选择、水稻育秧、大田共生期水稻管理、水稻收获等方面总结了适合于稻虾共作模式下的水稻绿色生产集成技术。
关键词:稻虾共作;品种;绿色生产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S50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24-4711-03
稻虾共作绿色生产技术是指在水稻田里通过一定的田间工程改造,合理套养一定数量的小龙虾[1],发挥小龙虾田间除草减施农药、排泄物增肥减施化肥和田间活动刺激水稻根系健壮生长等功效,实行水稻小龙虾共生,实现“稻田种稻,环沟饲养小龙虾,龙虾除草、虾粪肥田,稻虾互惠”的效果[2]。是一种把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有机结合的绿色农业生产方式。每667 m?可产绿色稻谷400~450 kg,龙虾100~150 kg,经济效益较常规种植水稻效益提升5倍以上[3]。
1 稻田与水稻品种选择
1.1 稻田选择
稻田选择应是地势平坦,远离城市污染源,保水保肥性能好,抗洪灾能力强,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农田灌水质量符合GB 5084标准,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 15618标准[4]。
1.2 水稻品种选择
水稻品种选择通过国家(含湖北省区域)或湖北省审定,米质达到国标2级以上,生育期125~135 d的株型紧凑、高产优质、抗病抗倒品种。种子质量符合GB 4404.1水稻二级良种标准。
2 培育壮秧
2.1 播期
机械插秧适宜播种期为5月15-20日,旱育秧(包括塑料软盘旱育抛秧、无盘旱育抛秧、旱育手插秧)适宜播种期为5月10-15日。
2.2 播种
每667 m?备秧盘20张,每667 m?大田杂交稻用种量1.25~1.50 kg;每盘干谷播量75 g。在育秧前晒种1~2 d;用0.2%强氯精溶液或咪酰胺浸种消毒4~5 h,然后用清水洗净,浸种8~10 h,催芽至破胸露白。播好的秧盘及时运送到温棚育秧,堆码10~15层盖膜进行暗化处理。
无盘旱育秧苗床封闭除草每667 m?用12%噁草酮乳油100 mL对水45 kg均匀喷雾,2~3 h后覆盖薄膜保温保湿,膜上再均匀盖一层麦秸秆或稻草。
2.3 育秧管理
暗化2~3 d,出苗后送入温室秧架上或大棚秧床上育苗;通过天窗、换气扇、湿帘等设施,使棚内温度控制在20~28 ℃,湿度控制在80%~90%;齐苗后开始通风炼苗,一叶一心后逐渐加大通风量;盘土应保持湿润,如盘土发白、秧苗卷叶,早晨叶尖无水珠应及时喷水保湿;齐苗后喷施2.5%咯菌腈1 500倍稀释液,以防病促发根;移栽前喷施1%尿素水作送嫁肥,并打好送嫁药,防好稻蓟马与二化螟,防治方法见表1。
2.4 移栽
2.4.1 移栽期 适宜移栽期为6月5-15日。秧龄17~20 d、叶龄3~4叶时插秧。
2.4.2 大田耕整 大田可采用机械耕整。化学肥料如全部磷肥、部分氮肥、钾肥或复混肥在耙田时施入,然后耙田和耘田。移栽前2 d,耘田后灌水沉田,移栽前1 d排水至表面留薄水层即可。稻田整理采用围埂法,即在靠近虾沟的田面围上一周高30 cm,宽20 cm的土埂,将环沟和田面分隔开。要求整田时间盡可能短,防止沟中小龙虾因长时间密度过大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4.3 大田栽插
1)机械插秧。秧龄17~20 d、叶龄3~4叶时插秧,移栽前大田平整后沉降2 d左右,大田只留薄层水。插秧机插秧株行距调节至14.6 cm×30.0 cm或18.0 cm×25.0 cm左右,每667 m?插1.5万穴左右,每穴插2~3苗,每667 m?基本苗4万~5万,漏插率小于5%,漂秧率小于3%,伤秧率小于5%,机插深度1.5 cm。
2)人工栽插。人工插栽时宜采用宽行窄株移栽,行距26 cm左右,株距17 cm左右,每穴2~3苗,每667 m2基本苗4万~6万。
2.5 大田管理
2.5.1 施肥 坚持“前促中控后补”的施肥原则,每667 m?化肥施用总量:纯氮10~12 kg、P2O5 4~6 kg、K2O 6~8 kg、纯锌0.12 kg,禁止使用碳酸氢铵与氨水[5]。
1)底肥。每667 m?施纯氮5~6 kg、P2O5 4~6 kg、K2O 3~4 kg、ZnO 0.12 kg左右。提倡施用有机肥或有机无机复混肥,根据有机肥或复混肥中速效养分含量折算相应的大田底肥施用量,补充部分用量不足的单质肥料。也可施入复合肥40~45 kg。
2)分蘖肥。机械插秧稻田在移栽后5~7 d追施返青肥,每667 m2施尿素4~5 kg;移栽后10 d左右,追施第二次分蘖肥,每667 m2施尿素5~7.5 kg。
3)穗肥。晒田复水后,每667 m?施氯化钾3~4 kg;根据苗情和叶色每667 m?追施尿素3~5 kg。苗数足、叶色深的少施或不施;苗数不足、叶色偏浅的适当加大。
2.5.2 水分管理 3月份,稻田水位控制在30 cm左右;4月中旬以后,稻田水位应逐渐提高至50~60 cm;6月插秧后,分蘖前期做到薄水返青、浅水分蘖;晒田复水后湿润管理,孕穗期保持3~5 cm水层;抽穗以后采用干湿交替管理,抽穗至灌浆期遇高温灌6~9 cm深水调温;收获前7~10 d断水。当总茎蘖数达到预计穗数的80%左右(13万~15万667 m?)时,或在7月5日左右,自然断水落干晒田,虾沟水位与大田落差在15 cm以上,反复多次轻搁至田中不陷脚,叶色落黄褪淡即可[6]。越冬期前的10~11月份,稻田水位控制在30 cm左右,使稻蔸露出水面10 cm左右;越冬期间水位控制在40~50 cm。晒田总体要求是轻晒或短期晒,即晒田时,使田块中间不陷脚,田边表土不裂缝和发白。田晒好后,应及时恢复原水位,尽可能不要晒得太久,以免导致环沟小龙虾密度因长时间过大而产生不利影响[7]。endprint
2.5.3 病虫草害防治
1)物理防治。每2 hm?安装一盏功率为15 W的杀虫灯,诱杀成虫,减少农药使用量。
2)生物防治。利用和保护好害虫天敌,使用性诱剂诱杀成虫,使用杀螟杆菌及生物农药Bt粉剂防治螟虫。
3)化学防治。防治稻蓟马、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害虫,严格遵守NY/T 393的规定,大田禁止使用有机磷、菊酯类和高毒、高残留杀虫剂,防治时期及方法见表1。
4)病害防治。防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严格遵守NY/T 393的规定,防治时期及方法见表1。
5)草害防治。水稻移栽后7 d内,每667 m?选用50%二氯喹啉酸粉剂30 g或90%禾草丹乳油125 g拌细土或尿素撒施防除稻田杂草,药后大田与虾沟不串水,大田禁用对小龙虾有毒的氰氟草酯、噁草酮等除草剂。
3 收获
水稻黄熟末期(稻谷成熟度达90%左右)收获。留桩高度30 cm左右,秸秆全部还田。排水时应将稻田的水位快速的下降到田面5~10 cm,然后缓慢排水,促使小龙虾在环形沟和田间沟中掘洞。最后环形沟和田间沟保持10~15 cm的水位,即可收割水稻。
参考文献:
[1] 蒋 静,郭水榮,陈 凡,等.稻虾共生高效生态种养技术[J].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16,36(14):71.
[2] 奚业文,周 洵.稻虾连作共作稻田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效益初步研究[J].中国水产,2016(3):78-82.
[3] 夏国钧.稻虾共生高效生态种养模式及其效益分析[J].现代农技,2016(19):253-254.
[4] 黄富强,米长生,王晓鹏,等.稻虾共作种养模式的优势及综合配套技术[J].北方水稻,2016(2):43-45.
[5] 吴家琼,丁亨虎.潜江市“虾稻共作”模式下水稻科学施肥与管水技术[J].种子科技,2014(6):50-50.
[6] 陶忠虎,周 浠.生态变常态——潜江虾稻共作生态繁育技术要点[J].农产品市场周刊,2015(22):25-27.
[7] 奚业文.稻虾连作生态高效技木试验分祈[J].中国水产,2013(6):62-6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