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1922—1927)校史中的德育资源探究

2018-01-27 22:33水凌波
山东青年 2017年9期
关键词:德育资源上海大学校史

水凌波

摘 要:20世纪20年代国共酝酿合作时期的上海大学,曾是一所仅仅存在不到五年的高校,起落兴衰皆与家国梦紧紧相连,在中国现代教育史、革命史、中共党史上留下了短暂却瑰丽的篇章。上海大学校史中蕴涵丰富的德育资源。对老上海大学(1922-1927)“红色学府”的校史进行梳理研究,是重要的德育途径。

关键词:德育资源;上海大学;校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教育,德育为先。校史就是一笔宝贵的德育资源财富,它能穿透历史而长久地抵达人心,影响一代代青年学子。校史教育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校史中有引领师生成长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宝贵德育资源。校史教育的核心是大学精神的教育,进行校史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弘扬大学精神的过程,以史育人、以史鉴今, 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以大学精神为灵魂的校史有着显著的育人功能,是实现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德育视野下校史教育的意义

20世纪20年代国共酝酿合作时期的上海大学,仅仅存在不到五年,聚集了一大批爱国人士和著名学者,亦吸引了数千爱国进步青年前来求学,在五卅运动的腥风血雨中奋勇向前,起落兴衰皆与千秋家国梦紧紧相连,在中国现代教育史、革命史、中共党史上留下了短暂却瑰丽的篇章。一所承载希望的年轻高校——新上海大学对老上海大学(1922-1927)“红色学府”的校史进行梳理研究,开展老上海大学校史教育主要有以下三点意义。

1、发扬传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提供了构筑“中国梦”的精神元素。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留下了数不清的爱国主义英雄事迹。老上海大学诞生在革命的隆隆炮火中,“养成建国人才,促进文化事业”的办学宗旨鼓舞了上大师生不断前行甚至为国捐躯,这便是当时青年的爱国情怀,是历史维度中的“中国梦”。前辈们的“中国梦”与今天青年学子的“中国梦”是一脉相承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连接着过去与未来。

2、追根溯源,弘扬爱校荣校的“上大梦”

老上海大学在中国现代教育史和革命史上的地位,与目前对上大的研究状况并不相称。因种种原因,老上大的校史知者甚少,有关名人在上大的记载也显不足。老上大与新上大,同名但不完全同源。相比年代悠久、没有断过校史的高校,上海大学的校史教育、校史研究工作可以说刚刚起步。新上海大学于1994年5月由上海工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和原上海大学合并组建而成。作为一所年轻的高校,能主动承担起梳理老上大历史、发扬红色传统的历史使命,有着重要而深远的社会意义。如今的上海大学,无论是办学水平与效益,还是整体办学条件,在全国高校中都已跻身前列。师生爱校荣校之情必将为学校积蓄发展力量,为社会培养适应新时期发展的人才。

3、搭建桥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校史资源不仅包括历史史料、遗迹资源,也包括校友及校友后代等“活”的资源。在开展校史教育过程中,邀请著名校友及校友后代返校,宣传杰出校友事迹、优良品格和艰苦作风,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校友及校友后代相聚在新上大,让新上大成为他们的精神寄托和心灵家园,亦是对革命先烈的尊敬与缅怀。著名校友及校友后代也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源头活水,为学校长足发展提供了契机。同时,高校与社区、中小学、部隊联合共建精神文明单位,为社会提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各高校共建“上海高校校史育人联盟”,有利于巩固思想教育群众基础。

二、上海大学(1922-1927)校史中的德育资源

“武有黄埔,文有上大。”有关上海大学(1922-1927)的研究专著与论文并不多见,如《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大学》、《红色学府——上海大学》、《上海大学史料》、《上海大学与现代名人(1922-1927)》、《革命时代中的上海大学(1922-1927)》等。这些专著与论文从不同的角度梳理与还原了老上海大学的校史校情,展现了名师贤达与青年学子的风采。因有许多重要史料保存在台湾、校史曾有半世纪之久的断层,老上海大学校史的研究工作一直进展缓慢。德育视野下对大学生进行校史教育,不必像史学研究一样全面细致,但应做到坚持一定的原则方向,把握重点历史事件和核心人物,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精神,弘扬大学精神和人文理念。学校讲解校史、开展校史活动的内容,应大致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1、校史沿革

上海大学(1922-1927)诞生于上海闸北青云里一栋普通的老房子里,这里曾是私立东南高等师范学校的校址。1922年10月23日,于右任出任上海大学校长,这一天后来被看作是老上海大学的校庆日,直到1927年4月12日被国民党封杀,上海大学始终与风起云涌的革命史联系在一起,她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是学生运动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典范。黄旭初在《我在上海大学的一段经历》中写道“上海大学是共产党培养干部的学校。”在讲述上海大学的发展沿革时,应瞄准“红色学府”的定位,演绎教育与革命的双重乐章。

2、人文精神

阐述上海大学的核心人文精神,重在对“养成建国人才,促进文化事业”办学宗旨的理解。邓中夏曾在当时的上海大学校刊《上海大学周刊》上发表《上大的使命》一文,文章开头即写道:“如有人问我们的教职员:‘你们为什么要办上大?我敢断定至少十分之久的教职员会这样回答:‘为建国。如有人问我们的学生:‘你们为什么要进上大?我也敢断定至少十分之久的学生会这样回答:‘要建国。”[1]可见来到上海大学任教、求学的师生,不论出身,不问家乡,都有一个强烈的共同理想,即“建国”。施蛰存在《上海大学的精神》的散文中说,上海大学的学生“秉着刚毅不拔的勇气,从很远很远的地方赶到这上海大学来,不是来享福,不是来顶大学生招牌。她们是能忍苦求学,预备做建造新中国的工人的。”[2]这些史料文献足见广大师生对国家兴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于右任、邓中夏、瞿秋白等人的努力下,学校做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如开创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理论占领大学讲坛的先河,组织开办各类社团、演讲等。和平年代向新时期的大学生传达前辈们的建国梦,对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有着重要意义。endprint

3、办学成就

老上大的办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她一定程度上代表了20世纪20年代先进的办学方向,坚持“读书不忘革命、革命不忘读书”的基本精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风气。从现存的史料看,上大师生在自己创办的各类期刊上发表大量政论性文章,教师授课精心编选了社会科学讲义,这些资料对于了解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历史,对于研究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理论活动以及中国无产阶级的教育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社会学系也成为上大历史最悠久、最著名的院系。

4、社会运动

上海大学鼓励学生组织、参加各类社团,广泛开展讲座、工人班,组织学生参加国民会议运动,与上海工人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开展平民夜宵,奠定了工人运动的基础。在五卅运动中,上大学子为民族争自由,发挥了重要作用。

5、贤达事迹

大学,不谓有大楼,而谓有大师。校长于右任、副校长邵力子、总务长邓中夏、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瞿秋白、后期领导人陈望道,学生丁玲、学生施蛰存、学生杨之华……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一段段动人的往事,如画卷般讲述着五年波澜壮阔的校史。以人串史,以故事展精神,名师贤达在上海大学的活动史迹、离开上大后在建国中的事迹揭示了名人与上大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也折射出上大在教育、学术、文化、思想等方面的成就,从一个侧面展示了20年代上海大学的发展风貌和对中国社会及革命事业所作的历史贡献。所以,名师贤达在上大的活动事迹是校史教育中最生动、最值得挖掘的部分。

三、上海大学(1922-1927)校史教育的途径探究

校史教育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2014年发布的《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沪教委德〔2014〕35号)文件中,《总体目标与基本要求》第五条提到,要发挥“档案馆、博物馆、校史馆等场馆在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的独特作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风、教风、学风的育人功能,营造浓郁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鼓励和引导各级各类学校结合本区域、本学校的历史文化、校史校训等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节庆教育、仪式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结合上海大学的实际情况,为进一步挖掘校史校训的意义,丰富校史教育的途径,上海大学校史教育工作的途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改进。

1、挖掘整理资料,出版校史成果

目前有关上海大学(1922-1927)的校史研究专著与论文约不到十种,数量较少,且没有形成一定的体系。目前上海大学出版了近200万字的校史资料汇编《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大学》,拍摄了1部宣传纪录片《养成建国人才,促进文化事业——20世纪20年代上海大学纪实》,编排上演1部话剧《红色学府》,印制多种宣传资料。未来可联合档案馆、宣传部、出版社、中文系、历史系、社会学院、社科学院等部门和院系,组建校史研究队伍,形成校史普及读本、历史名人传记、校友后代演讲访谈录等专题书籍、影像光碟、图片册。在每年校庆日、读书节、校友返校等活动中展览,并作为纪念品赠予校友及校友后代。

2、教研结合互促,开设校史课程

校史课程的教学与校史研究相结合, 以“研”促教、以“研”促学,是一项系统教育工程。目前仅少数高校开设了相关课程,如武汉大学开设校史公共选修课、同济大学从2005年起逐步建立覆盖全校本科生的校史课。目前上海大学还没有相关课程。如能在校史研究趋于成熟的情况下,在大学一年级开设1学分校史必修课,或拿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的1-2课时讲解校史专题,将对增强新生爱校荣校之情大有帮助。普及讲座则可与时事热点、特定历史纪念日相结合,如抓住五卅运动、五四运动、新老上大校庆等纪念日,或利用新生入学军训教育,邀请校史研究专家、著名校友后代,開展爱国主题讲座,制作校史纪录片、展示珍贵校史图片。

3、利用环境育人,打造校史景观

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也体现在校园景观的建设上。老上大历史沉寂了56年,新校区也不是原址所在地,想在校园里寻觅老上大的历史痕迹、营造红色文化氛围,只能靠营建新的景观设施。为纪念1922—1927年上海大学历史,校史馆室外展区溯园于2014年10月23日建成开放。溯园通过学校大事记、大型浮雕、校址地图广场、大学章程墙和师生名录墙等形式,展示了国共两党合作创办老上海大学的历程,中共领导人推动上海工人运动的成就,以及老上海大学在人才培养、文化推进方面的贡献。溯园落成后,上海大学博物馆、党委宣传部、校友办、学工办等多个部门联合在溯园开展了丰富的校史活动。如博物馆招募了一批学生志愿者,全年维护溯园环境,为参观者提供免费讲解。不少院系将首日教育、团日活动、党支部活动的地点从教室改到户外,进行校史主题教育。同一个校名,同一种精神,联结起跨越时空的两所大学,老上大的峥嵘岁月和奋斗精神永远激励来者。 未来校园里还可以建造一批名人学者雕塑,如于右任、李大钊、瞿秋白塑像等,让晨读的学生能在校园里寻找到名人足迹,缅怀先贤,也让老上海大学的仁人志士之魂在新上海大学找到一片宁静。另外,上海大学博物馆已陆续举办了多场校友后代捐赠仪式,这些珍贵的史料也可以扫描件的形式在校庆、系庆、重要纪念日中在校园橱窗中巡回展出,打造出一条流动的老上大“文脉廊”。

4、借助学生活动,丰富纪念形式

校史教育要想深入学生之心,必须抓住“95后”大学生的特点,走出课堂,借助丰富的活动,创新纪念形式。开展校史教育,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外联动的方式。如与社团合作,招募学生讲解员;与校园媒体合作,集中走访、采写校友后代,搜集校友故事;开展校史知识竞赛、演讲征文比赛、红歌会,观看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校史话剧《红色学府1925》;抓住特定纪念日,结合团建、党建,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观六十中学的上海大学(1922—1927)遗址纪念墙、中共四大纪念馆、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等历史遗址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5、依托网络媒体,创新数字宣传

“互联网+”时代影响下,宣传教育必须利用好新媒体,创新宣传方式。校史教育的另一个重要意义便是在育人的同时,让“校史”走出去,宣传学校人文内涵,打造学校对外形象。筹建中的上海大学博物馆已加入上海高校数字博物馆,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在电脑和手机上饱览博物馆中的珍品。利用新媒体进行校史教育,不仅可以将校史、校友资料实现网上阅读,也可开发校史APP,将图文影音解说做成可扫描的二维码,与校园中的校史建筑、展品实现数字化对应。将来,上海大学博物馆把这些信息统筹到宝山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相关建设中去,与中小学、部队、社区共建关系,进一步拓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受众。

[参考文献]

[1]黄美真、石源华、张云编《上海大学史料》,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2月,第181页。

[2]张元隆《上海大学与现代名人》,上海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第110页。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上海 200444)endprint

猜你喜欢
德育资源上海大学校史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校史故事演出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川美80年,一场展览讲述一部校史
读校史 , 走进辽科的前世今生(一)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研究综述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