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红卫
在现代社会环境下,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富强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更加依赖于创新,而面向智库的文献信息机构突出服务、强化服务、创新服务,是智库发展中的现实要求和必然选择。文献信息机构要适应新的信息环境和发展的需要,就要积极应对智库用户需求的变化和信息社会所带来的严峻挑战,在推动智库发展中实现自身的价值,使智库用户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的利用所收集到的信息充分发挥文献信息的潜在价值。文献信息作为广泛运用的知识智力资源,已成为智库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献信息的作用能否得到充分发挥,管理活动是否有效,在一定意义上直接取决于文献信息服务能力的高低,因此,在推动智库发展的进程中,提高和创新文献信息服务能力充分发挥文献信息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智库视角下文献信息服务能力创新的必要性。
文献信息作为一种被广泛运用的资源,已经成为经济与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也必将成为智库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当今现实情况看,我国当前的信息资源管理体制比较陈旧,工作机制相对落后。文献信息资源现有的信息存储体系难以适应建设现代化智库的需要,落后的技术支持难以适应现代用户环境要求,提供的文献信息服务的能力不足。因此,文献信息服务各工作者要想在服务理念、服务模式上进行创新,就必须具备创新的服务能力,才能适应面向智库的文献信息服务的要求。21世纪将是一个知识、信息、创新的时代,是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为主导地位的时代。创新是文献工作者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一个优秀的文献信息工作者应当是具有创新思维的人,要在其工作上创造性的工作,发挥其潜能,不断完善自我,在服务理念、服务模式等进行创新,这样就必须使文献工作者具备创新的服务能力,这是文献信息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益的关键。
1、文献信息服务能力是服务水平提升的前提。
文献信息服务能力是图书馆履行社会责任,实现服务目标应具备的能力,是一种创造用户价值的本领。其本质就是对其资源组织、规划、配置、开发和利用等行为活动的效率和速度的体现。随着我国智库研究的不断提升,文献信息服务水平也要随着不断提升。服务的关键是人才,即是说文献信息服务人员的素质要跟得上智库的发展,才可根据智库的信息要求变化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服务水平。第一要具有一定的人际沟通能力。与用户做好沟通交流,才能更好的了解智库用户的信息要求,也像用户传递信息,实现与用户的信息互动,及时掌握用户动态。第二要有较强的信息检索能力和信息分析能力,能把握智库用户的要点利用各种中外检索工具找出大量的相关信息并作出全面、客观、科学的信息评价,开发出具有价值的信息源提供给用户。第三要有较高的外文阅读和撰写能力,能弥补部分用户外文水平的不足,帮助他们更好的利用外文信息资源。第四要有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能了解某个学科的发展动态及最新成果,主动向用户提供及时的学科信息,甚至提出具有前瞻性的参考建议。
2、文献信息服务能力是服务质量的保障。
做为智库的信息数据中心,文献信息情报服务应走在前面。文献信息機构不应满足于简单的文献借阅和信息检索,而应强化信息开发的功能,突出文献信息机构信息资源学科性、系统性和条理性等特点。针对智库用户而检索出来的信息往往数量庞大,内容复杂,资源无序。应根据智库需要将这些原始信息进行合理的整理、分析,去粗存精,浓缩形成系统有序的新信息提供给智库用户。更重要的是,在信息资源整合开发中形成的新的知识点,可以进一步为智库人员提供新的灵感和思路,以补充丰富智库用户创新的资源。文献信息工作者服务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信息服务的质量,要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同时还应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较强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捕捉力。因此,文献工作者必须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根据现代信息的发展及智库用户的需求,转变观念,用一种新的姿态面向智库的发展,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充分发挥信息中心的作用,才能为广大智库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切实提高信息服务质量。
二、智库视角下传统文献信息服务能力存在的不足。
随着文献信息服务机构、服务业务的拓展和服务功能的创新,基于传统的信息服务存在一些自身难以避免的缺陷,与智库研究的创新性要求极不适应。
1、文献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比如,知识结构单一,情报研究能力有待提高。知识结构单一,在为智库用户提供文献检索、定题跟踪情报分析等服务时,就会缺乏对关键知识点的敏感性,不能有效地进行多学科的信息筛选、分类、组织及分析等,提供的一些信息粗加工反而需要用户自己花费大量时间对信息进行处理,用户真正需要的信息与文献信息工作者能提供的信息服务不相符,造成服务效率和质量的降低,而使得服务效果受到影响。因此,面对智库信息需求,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数据挖掘的方法,开展能够满足不同情报需求的客观、准确、快速的情报分析。
2、文献工作者科研能力低下。要求需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能够从理性思维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智库的发展趋势和理论动态认识,认识和把握智库用户的需求及其发展变化,这是文献信息服务人员研究能力的主要着力点。因此,要重视科学研究与本职工作的结合,善于捕捉、善于发现智库的热点与前沿动态,关注智库呈现出来的新特点、新趋势,善于总结实践经验,概括和总结其中带规律性的东西,不断增强自身的科研能力。
3、从文献信息服务的发展来看,其服务机制和管理模式还不够稳定,要通过更多的实践去探索自身发展规律,结合文献工作者与图书馆的发展,促进文献工作者的分级管理,近一步探索智库服务绩效评估机制,实现文献信息服务工作的科学评价。
三、智库视角下文献信息服务能力创新的方法
1、文献信息工作者的创新意识是进行创新活动的起点。增强全球意识、发展意识,看到时代的发展对文献信息服务者的创新要求,增强进取心。在业务上一方面主动引进新的技术,结合自身具体情况自主创新。另一方面,要对一些未解决的问题钻研思考,对管理机制中的弊端要给予新的解决方案,在文献信息服务工作环境中营造创新的氛围。文献信息工作者要在工作中不断开拓创新,提升包括信息加工能力、创新技法能力、表达能力等。同时要进行开创性工作,要有扎实的知识功底和掌握现代的信息技术。endprint
2、创新思维的加强是提高文献信息工作者创新能力的最好方法。创新思维最大的特点就是要追求与众不同的独创性,与常规思维最大的区别在于常规思维都是逻辑思维,而创新思维除了逻辑思维外,还包含各种形式的非逻辑思维。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的密切结合就可以帮文献信息工作者灵活的、合理的发现和解决用户问题。创新思维要求文献工作者需要结合具体的问题,发挥想象力,把过去的一些经验拿来借鉴,加以融合,创造出新的解决问题方法。还有求异思维,就是要打破常规,解放思维,标新立异,让自己的思维不受工作习惯的干扰,时刻处于开放的状态。只有经常进行创新思维训练才能对出现的新问题能创造性的解决。
3、文献信息工作者要不断强化创新意识,进行自我激励,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从身边的点滴做起,逐渐养成创新的好习惯。面对出现的新问题,以往的经验已成思维障碍,这迫切需要产生新的思想,新的方案,只要平时养成创新的习惯,时刻有意识的进行创新,在紧要关头才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产生新的方法,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只有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面向智库的文献信息服务能力也就更高。
四、智库视角下文献信息服务能力创新的途径
1、增强文献信息服务能力的自觉意识,人才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当今世界,在各国经济发展中,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战略资源,人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时至今日,衡量文献信息工作的发展不在于它拥有多少文献信息资源,而主要取决于它能否获得高质量的人才资源,是否拥有一大批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人才。只有拥有这样的队伍,才能使文献信息各种资源的效用趋向于最大化,文献信息服务能力才能得以提升。提升文献信息服务的核心是人才,而人才的关键取决于文献信息服务能力的大小。在一个大的文献信息机构系统中,往往只需在一些既定的服务的部门就能完成文献信息可提供的所有服务,但智库用户的问题往往具有专业性和复杂性,只有通过服务能力的根本提高和系统创新,不断拓宽自身的知识领域,从原先单一的服务技能向综合性服务能力转变,才能充分发挥文献信息的服务能力重建服务优势。因此应大力倡导“以能力为本”倡导和实行以人的能力为本的管理,注重文献工作者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和挖掘文献信息工作者的潜能,从而提高各种能力。
2、推动创新制度,为加强文献信息服务能力的创新提供制度保障,完善相关工作制度和服务评价系统,树立人本管理理念,以管理制度为切入点,建立健全文献信息服务的各项管理制度,制定文献信息工作者的能力标准,明确规定文献信息工作者应具备的能力和要求,以及实施方案。要突破自己的制度框架和传统的思维模式,制定有利于调动各类人才积极性的相关标准,激发文献信息工作者的创造潜能;制定能力考核评价标准,在人才评价方面,要由过去那种单一的评价主体转向由社会公正客观,科学评价的制度,增强人才评价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建设“以能力为本”的激励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和激励机制,将更多的有能力的人才引进来,使更多的文献信息工作者积极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技能,朝着高水平高层次业务领域迈进。
3、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继续教育。增强文献信息工作者适应社会的能力,坚持以人为本,营造一种崇尚学习,尊重知识的文化氛围,形成专志于科学研究和业务创新的文化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对人的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文献信息工作者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就必须高度重视知识更新,重视能力的提升。继续教育这种形式是补充新的能量、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一是要制定文献信息工作者接受继续教育的规划,采取有效措施,支持和鼓励文献信息工作者加强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增强接受继续教育的自觉性。二是要制定和实施继续教育的基本规划,通过制度建设,对文献信息工作者的继续教育做出质和量的规定。三是要建立终身教育体系,为各类人才提供形式多样的学习和培训机会。同时要在教育培训中强化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四是要借助于现代信息手段,开展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的继续教育,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培训。
总之,文献信息工作者应促进与智库用户之间的双向沟通,建立起有效的反馈系统,不断改进服务,从而使信息服务真正符合智库用户的需求,提高智库用户的满意度。加强文献信息工作服务能力的创新,是新时期更好的服务于智库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张艳 数字化时代的图书馆如何提高服务能力 机械管理开发 2009年第12期.
[2]陳志兴 浅论新世纪图书馆服务能力与管理机制的构建 河北科技图苑2010年第2期.
[3]贺丽琼 浅谈研究图书馆如何为科研服务 网络财富 2010年第8期.
[4]胡昌平等著 面向用户的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年.
[5]吴柳燕 高级图书馆信息服务能力评价研究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9期.
[6]徐享王 罗蔚 图书馆服务能力的内生提升研究 图书馆建设 2009年第12期.
[7]赵桂敏 加强图书馆员能力建设的思考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0年第3期.(作者单位:山东社会科学院省情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0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