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洪深的戏剧创作历程看其社会关怀

2018-01-27 11:18郭晓冬
戏友 2018年3期
关键词:话剧戏剧创作

郭晓冬

洪深(1894~1955年)是我国现代戏剧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的戏剧创作无不饱含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关怀,大量的戏剧创作折射出的正是他的一颗赤子之心。正如夏衍先生所评价:洪深先生的热情与勇敢,关切民族国家的运命,在同时代的文化工作者中,可以说是最难能可贵的一个。作为有良知的剧作家,他铁肩担道义,尽了一个文艺人为社会能尽的责任。

一、清华求学时期(1912~1916年)

洪深于1912年考入清华学校实科学习,在校期间他热衷于各种新戏的演出,常常扮演角色(滑稽的角色演得最多),并且擅长编剧。在清华四年,学校上演的戏剧十之八九出自他之手。这一时期洪深的戏剧创作更多的是出于对戏剧的爱好和个人兴趣。尽管如此,学生时代的戏剧创作和演出还是体现出了洪深的独特视角,那就是眼光向下,对底层民众的深度关怀。1915年冬毕业那年,洪深为参加清华学校每学期一次的戏剧比赛,创作了话剧处女作《卖梨人》,这是一个教训意味极重的趣剧。该剧主要反映一个卖水果的小贩遭受豪绅和官吏欺压的种种痛苦经历,由于讽刺有力,一举拿下学校戏剧比赛的锦标。

1916年正月间,洪深创作了六幕话剧《贫民惨剧》,该剧主要是为了清华学生初办不久的成府贫民小学演剧募捐所作。洪深之所以能够创作出反映当时中国贫下百姓悲惨生活的戏剧作品,源于其对下层民众生活的深入了解。因为在清华学习期间,洪深和四周的贫民都做了朋友,尤其是在校门口做小买卖的、拉洋车的、赶大车的、跟驴子的。洪深时常和他们在一起厮混、玩耍,渐渐地和他们无话不谈。而这正是洪深创作《贫民惨剧》所必需的生活体验。该剧在北京东城青年会新述会堂的募捐义演获得很大的成功,这对洪深以后的戏剧创作态度发生很大影响,也使洪深更加确切地认识到戏剧是感化人类的有力工具,可以起到教育广大民众的作用。因为洪深开始体会到:戏剧所搬演的都是人事,戏剧的取材就是人生。需要指出的是,洪深清华学校时期的戏剧创作,虽然反映了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但主要体现的还是一种朴素的人道主义,那种批判和鞭挞的锋芒还未充分彰显。也就是说,这一阶段洪深戏剧创作中对社会与民生主题的关怀还只是浮在面上,仅是一种单纯的出于正义感的体现,并未转化为思想认识上的自觉,他对这一时期戏剧的定位也还是“趣剧”。

二、留学美国时期(1916~1922年)

1916年8月,洪深赴美国公费留学,入俄亥俄州立大学学习化学工程的一种烧瓷工程。在学习本专业的课余时间,洪深选修了文学、经济学、戏剧、小说等大量文科功课。可见他并没有因为学习工科而放弃对戏剧的兴趣,反而把当时俄亥俄州仅有的三个图书馆里的相关戏剧书籍读了个遍,所以他的戏剧知识与烧瓷知识一并增长着。

1918年,洪深先后创作了三幕话剧《The Wedded Husband》(中文名《为之有室》)和独幕话剧《Return》(中文名《回去》)。《为之有室》中女子的牺牲,体现的正是传统中国的“忠恕”观念。作者不是要极力去表彰这种传统的对于现代社会并无多大益处的道德观念,而是对比当时的美国社会,认为这种美丽的牺牲,要远胜过西方的那种重视物质生活的婚姻。表演出来,作者的意图主要是想感化一下这些美国人。当然这种想法也与当时华人在美国受到的不公正待遇有关,美国人鄙视华人的心理普遍存在于当时的美国社会。洪深编这部剧显然受到了民族歧视的刺激,是站在被压迫民族的立场上来创作的,更是为了向美国人传达一种看法,那就是美国并不是什么都好,中国也不见得一无是处。

1919年,洪深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史实创作了以反对帝国主义为主题的三幕英文话剧《Rainbow》(中文名《虹》),这是作者抗议在巴黎和会上把作为战胜国的中国的青岛和胶济铁路割让给日本,从而配合声援国内的五四爱国运动。这部话剧里所叙的事实,没有一件无根据,没有一件无来历,带有明显的宣传性与抨击性。身处异国他乡的洪深,时刻关心着祖国的命运,鉴于当时国内军阀割据混战的时局,洪深毅然放弃实业救国的梦想,改学与自己性情更为接近的戏剧与文学,希冀以最贴近劳苦大众的戏剧艺术去唤醒和帮助身处苦难中的祖国人民。

同年秋,洪深转入哈佛大学,跟随美国著名戏剧大师乔治·贝克教授学习戏剧编撰。1921年春,为了赈济国内华北地区的水灾,洪深与教育家张彭春合作编写了十一场英文剧《木兰从军》,并且他还亲自担任导演和饰演角色,在美国多地义演。在美国多年的戏剧专业学习和在职业剧团的专门训练,使洪深的戏剧艺术才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也为他回国革新国内戏剧和舞台艺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一时期洪深也更加自觉地把对祖国命运和同胞福祉的关怀融入到自己的戏剧创作之中。

三、归国初十年(1922~1932年)

1922年春,洪深回国。同年冬,洪深编写了以反封建、反军阀混战为主题的成名作《赵阎王》,把许多人的遭受,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洪深借助剧中“赵大”这一角色具体描写了军阀混战时期某些士兵的心理过程,揭露了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与社会动荡。所谓的“赵大”之类的人既遭受了社会罪恶,又变成了社会罪恶者,这正是洪深所要批判的黑暗社会现实。可以说,《赵阎王》这部戏剧作品第一次达到了探索复杂社会人性和关注国民精神状态的高度,是洪深戏剧创作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1930年3月,洪深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并兼任英文秘书。1930年8月,中国左翼剧团联盟在上海戏剧运动联合会的基础上成立,洪深担任剧联的执行委员。在左翼剧运的推动和鼓舞下,洪深相继创作了著名的“农村三部曲”———《五奎桥》(1930年)、《香稻米》(1931年)和《青龙潭》(1932年)。这是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现代戏剧中第一次较为全面地反映农民苦难与斗争的系列作品。

《五奎桥》所写的是乡村中残留的封建势力。五奎桥虽是水陆交通要道,但孔道狭窄,农民抗旱用的洋龙船无法通过,400多亩稻田面临枯死。农民要求拆桥,桥主周乡绅认为此桥关系祖坟“风水”,坚决反对拆桥。全剧围绕拆桥与反拆桥展开一场尖锐斗争,矛盾集中,塑造了周乡绅、农民李全生等人物形象,是我国现代话剧史上较早反映农民不甘忍受压迫奋起反抗的一部作品。

《香稻米》所反映的是江南农村经济破产的社会现实。通过黄二官一家丰收年破产的遭遇,揭示了上世纪30年代中国农民的悲惨命运,无情地揭露了买办、地主高利贷和国民政府苛捐杂税对农民的残酷压榨,从中可以看出洪深对农民悲苦人生的生动刻画和对社会现象的冷静剖析。

《青龙潭》所写的是“口惠而实不至”的结果。作者在剧中刻画了农村经济破产后,农民在挣扎、求生中表现出的愚昧落后、迷信和骚扰、动荡的思想情绪,并且指出这种几千年来封建社会所造成的精神状态,不可能也不会给广大农民带来真正的出路。该剧“在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宽广视野下审视农民的各种心态,从而展开了对于中国农村社会心理的剖析和批判”①。

“农村三部曲”的创作并非偶然,当时洪深已经阅读了大量社会科学方面的书,加之参加左翼作家联盟,不断受到同仁们的影响与教导,这就使得洪深的思想和政治认识开始发生改变,而这正是洪深在思想认识上开始接近并融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左翼戏剧运动的体现。“农村三部曲”的主题也契合《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行动纲领》中所指出的戏剧活动应向人民指出政治的出路。这一阶段,洪深的戏剧创作已由早期单纯的正义感而上升到对社会的深刻认识,戏剧题材和主题的选择也从同情城市劳动人民的遭遇与揭露上层社会的堕落转移到关注和反映广大乡村农民的生活和斗争,敢于触及和批判社会现实,反帝反封建的思想也更加彻底,而且出于一个戏剧家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投身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左翼文化运动战线。

四、抗战时期(1933~1945年)

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抗日救亡的呼声日益高涨,中国无论哪一个艺术门类,都在表现敌人的残暴行为,都在反映大众的反抗情绪。而洪深认为在民族抗战当中,因为戏剧的独特表现形式和客观社会现实等原因,其他的艺术门类远不及戏剧的感染性和渗透性强。

因此,在抗战期间,洪深的戏剧创作一方面契合宣传抗日救亡的时代主题,另一方面也逐渐趋于大众化。洪深认为,艺术大众化已成为迫切之时代课题,戏剧创作必须充分忠实于大众之理解和趣味,特别是其苦痛和要求,才能更好地发挥戏剧教育和激发广大民众抗日热情的作用。此外,为了弥补个人创作的“缓不济急”,洪深还参与了不少抗战戏剧的集体创作。

洪深创作于全面抗战前夕的主要作品有《狗眼》(独幕话剧,1934年)、《多年的媳妇》(独幕话剧,1935年)、《汉宫秋》(话剧,1935年)、《走私》(独幕话剧,1936年)、《咸鱼主义》(与尤兢、张庚、沈起予、凌鹤、章泯合作,独幕话剧,1936年)、《钨》(独幕话剧,1936年)、《洋白糖》(与张庚、凌鹤、沈起予合作,话剧,1936年)、《开船锣》(广播短剧,1936年)等。这些戏剧作品对宣传、动员抗战,抨击社会黑暗产生了不小影响。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之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洪深毅然辞去大学教职,深入内地组织抗日演剧活动。这一时期是洪深戏剧创作的丰收季节,主要创作了《米》(话剧,1937年)、《飞将军》(独幕话剧,1937年)、《岳飞的母亲》(与朱双云合作,楚剧,1937年)、《新天河配》(与龚啸岚合作,楚剧,1938年)、《包得行》(话剧,1939年)、《醉梦图》(话剧,1940年)、《樱花晚宴》(话剧,1940年)、《寄生草》(三幕话剧,1940年)、《黄白丹青》(话剧,1942年)、《再会吧,香港》(与夏衍、田汉合作,话剧,1942年)、《鸡鸣早看天》(三幕话剧,1945年)等揭露黑暗和宣传抗日的作品。

这一时期的抗战戏剧作品总体来看广泛适应了时代要求,充分聚焦军民英勇抗战的时代主题,有力揭露了敌人的残酷行径和汉奸的阴谋诡计,倾诉了人民的离乱之苦。尽管当时的一般短剧故事情节还比较单纯,人物塑造未能深刻,甚至还不同程度存在公式化的倾向,但是大多数剧作主题已经跳出单纯的惩恶劝善范畴,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戏剧观众,在推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独特作用,体现了作者对大时代的关怀,更体现了一个文艺工作者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意识,这也正是时代与民众所需要的戏剧。

五、抗战后及新中国成立初期(1946~1951年)

抗日战争胜利后,洪深在复旦大学和上海实验剧社任教。1946年10月,开始主编上海《大公报》副刊《戏剧与电影》,支持进步文艺的创作。1949年9月,在北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中国成立后,洪深任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对外文化联络局副局长,并被选为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1953年,洪深当选中国剧协副主席。

在这期间,1946年,洪深创作了三幕话剧《女人女人》,以此献给热心儿童福利事业和从事育婴保幼工作的人们,开始聚焦并思考战后妇女与儿童问题。洪深深刻地认识到由于战时生活的艰难,生育与儿童抚养已成为绝大多数妇女同志的重担。这一方面影响到她们自身事业的发展与进步,更间接影响到她们参加工作的积极性。在迫不得已的情势下,很多家庭疏忽了儿童应有的教养,更严重的是弃婴与堕胎现象大量出现。洪深把这一严重的社会问题在剧中提出来,可谓是切中时弊,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洪深在抗战胜利后关注妇女与儿童这一社会问题,于细微处的洞见与观察,体现了一个戏剧家对民族前途的长远关怀。

1951年,为支持抗美援朝战争,洪深创作了五幕话剧《这就是〈美国的生活方式〉》。作为一名新中国文艺工作者,洪深积极拥抱时代,呼应新生活的召唤,尝试用新的文艺思想指导创作。这部剧作在故事结构上,多数情节都有客观参照,虽然所揭示的问题缺乏深度,但由于作者拥有在美国生活的丰富体验,许多人物写得生动传神。透过剧本,观众大致可以窥见美国现代社会的缩影,认识到所谓的美国生活方式也存在阴谋、欺诈、拐骗、污秽等诸多社会阴暗面。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洪深的这部作品,无疑是他爱国精神的张扬,也是作者主动服务于现实斗争创作热情的展现。

结 语

综上所述,洪深的戏剧创作历程就是他心系祖国、关怀人民的真实写照,戏剧创作主题与题材的选择无不体现他的社会关怀。而且洪深始终坚信戏剧应该敏锐地反映时代,并且为大众所理解、爱好和享有。也诚如夏衍所说“他从不离开时代,从不离开社会,从不把自己与国家民族的运命隔绝,他永远与时代共呼吸,与人民同忧喜。”

【注释】

① 朱卫兵《洪深〈农村三部曲〉解读》,《文艺争鸣》2004年第3期。

猜你喜欢
话剧戏剧创作
有趣的戏剧课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话剧《二月》海报
我是话剧小演员
《一墙之隔》创作谈
戏剧类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一台引人深省的话剧——观话剧《这是最后的斗争》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