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永清
走在上海的菜市场,或是南京的小街狭巷,时常飘来一阵热烘烘的清香,这香中还掺和着淡淡的酒香与甜味,这就是盐城米饼特有的气味。盐城米饼是圆圆的、薄薄的,像春卷皮,仅有两个硬币的厚度。米饼的表面洁白蓬松,像馒头;饼底金黄略焦,像锅巴。此饼又软又暄,又甜又香。它既有稻米的香甜,还有股酒酿般淡淡的气味。这是米饼的原料——米糊发酵而酿造的奇妙效果。这米饼可空口单吃,又可卷着油条,裹点蔬菜,包着肉片,夹着鸡蛋,就跟汉堡、三明治、陕西的肉夹馍一样。
卖米饼的都是盐城乡村来的,以中老年女性居多。她们就在路旁支个煤炉,炉上置一铁锅,便可营生。
盐城米饼原是农人的一种美食,它最原始的做法,用的是大锅土灶。起初农人们每当煮粥之际,顺便在锅壁贴几张米饼,此法类似天津的贴饽饽熬小鱼,不仅一举两得,还干稀结合,有滋有味。用原始方法制作的米饼是长方形的,米饼尚未成形之际,稀溜溜的米糊,沿着锅壁稍稍往下流淌,是故上薄下厚。成熟的米饼形状有点像长方形的铁锹,故农人们称为“铁锹饼”,又因制作方法的缘故,亦叫“灶饼”。没料想,不经意间的一个举动,倒成就了一种颇具乡土特色的美味。其后,米饼的制作方法日渐风行,遍及城乡。其实生活中农人们也不时单独做米饼。此刻锅中的粥则改为水,这样能做好多的米饼。这些米饼一来馈赠亲朋好友,二来存放着,以备不时之需。
盐城米饼到底源于何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因不见史料记载,故不得其详。据坊间传说,盐城米饼还有个响亮的名称——御饼。此说相传跟陆秀夫有关。陆秀夫是盐城建湖人,南宋左丞相,抗元名臣,与文天祥、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据说陆秀夫从小就爱吃米饼,外出求学之际,为节省时间,也常用米饼充饥。其后陆秀夫入朝为官,时常用米饼招待同僚,也曾用米饼进献皇帝(至于是哪个皇帝,不得而知)。皇帝品后连连赞叹,并钦定为“御饼”。世间大凡物事,一旦攀龙附凤,立马身价百倍。从此盐城米饼名扬天下。以此推断,盐城米饼的历史,至少也有七八百年的光景。
如今,这米饼不仅扎根在盐城城乡,更是随着外出讨生活的盐城人,在江浙沪一带,甚至更为广阔的天地落地生根。俗话说:人离乡贱,物离乡贵。这些在异乡做米饼的人们能够生存,就是最好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