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珍,王晓霞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筹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这就以非常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我国体育运动和体育事业的新功能、新定位和新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我们的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体育事业发展,竞技体育成绩骄人,群众体育如火如荼,体育产业及其相关的行业发展方兴未艾。但是,从一些竞技体育项目的成绩和影响看,从群众体育的参与人数和普及程度,以及国民体质的总体水平、体育产业发展等多方面综合考量,我们与世界上真正的体育强国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实现由量到质的飞跃,跨越由大到强的门槛,就要坚定走自己的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长期以来,习近平同志对于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寄予了厚望。他个人是资深的体育迷、体育爱好者。“重在参与、自强不息、顽强拼博”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提倡的“奥运精神”。他重视体育事业的发展,身体力行实践奥林匹克精神。不仅如此,习近平还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对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明确要求,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指出:“更好地发挥举国体制在攀登顶峰中的重要作用,更好地发挥群众性体育在厚植体育基础中的重要作用,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2]
举国体制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主要运行体制。这一机制体制的运行,充分整合了国家各方面的优势资源,最大限度地推动了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使得中国体育在国际体坛的地位不断提升,也使得积极、健康的国家形象愈发鲜明。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举国体制都为中国体育事业的振兴和繁荣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这一点不容置疑更不容否定。[3]当然,这里强调举国办体育,并不是体育领域所有问题的解决都要依赖举国体制,都必须用从上到下的举国思维去看待。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变迁,举国体制也需要不断地与时俱进、改革创新,需要为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实现体育强国梦而赋予新的内涵。
坚持举国体制办体育,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两个坚持。首先就是坚持体育事业的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发展的根本问题。我们的体育事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支撑。这是我们举国体制办体育的根本方向。其次,坚持举国体制办体育,要坚持党对体育事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最先进的生产力,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早在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党就把保护劳动者健康和福利写入党的纲领。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的体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竞技体育在世界体坛迅速崛起,奠定了我们世界体育大国的地位。习近平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要加强党对卫生与健康工作的领导。他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我们党对人民的郑重承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这项重大民心工程摆上重要日程,强化责任担当,狠抓推动落实”。[4]坚持党对体育事业的领导,是我国体育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保障,是实现体育强国梦的关键所在,也是有中国特色体育理论的题中之义。
第二,坚持以竞技体育为突破口,带动群众体育发展,促进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共同发展。习近平说过:把竞技体育搞得更好、更快、更强,提高在重大国际赛事中为国争光能力,有力带动群众体育发展。[5]如果把一个国家的体育事业看作是一座金字塔的话,竞技体育无疑是塔尖上最闪耀的部分,而群众体育则是最粗壮、稳固的塔基。真正的体育强国既要有辉煌夺目的竞技体育成就,更离不开深厚广泛的群众体育根基。
当前,我们应该下大力气推动一批群众喜爱、国际影响力大的体育竞技项目取得重大突破,比如“三大球”、一些冰雪项目等。取得突破不仅是中国竞技体育的重大进步,而且会吸引更多的群众喜爱、参与这些竞技项目。凝聚了人心,振奋了民意,势必推动群众体育的广泛发展。竞技体育是体育强国腾飞的翅膀,群众体育是体育强国深厚的土壤,在举国体制坚强有力的保障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才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第三,摒弃陈旧的唯金牌论和“锦标思想”,重视体育精神的宣传和弘扬。
习近平在看望南京青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时就告诫青年运动员,不要有锦标思想,做到胜不骄败不馁。一直以来,体育界尤其是竞技体育中唯金牌论思想弥漫,认为只有争金夺银才是检验竞技体育成败的唯一标准。这样的体育价值观念严重背离了奥林匹克精神和人类崇尚体育运动的初衷,更不利于我们的竞技体育长久、健康发展所需的社会氛围的形成。只注重结果,而忽视了过程,只看重成绩,而忽略了体育运动过程中人类拼搏进取、超越自我、战胜自我的高尚精神境界的展现,是忽略了体育运动最具有价值,最鼓舞人心的宝贵附加值的体现。
习近平在会见第31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全体成员时讲到:“在奥运会这样高水平的竞争场合,争第一、拿金牌很不容易,拿到金牌奖牌的,值得尊敬和表扬。同时,只要勇于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即便没有拿到金牌奖牌,同样值得尊敬和表扬”。[6 ]我国体育健儿在里约奥运会上的表现,展示了强大正能量,展示了“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奋斗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恰恰最需要这样的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就是要坚持把人民的健康作为体育事业发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决定的,也是党领导体育事业发展的初心与归宿。
习近平说:“没有全面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是为促进全体人民的身心健康服务的,是为建设强大的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健康基础的。人民健康是中国特色体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
2013年8月31日,习近平在会见参加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会、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会的代表时强调: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8]可以说,人民的健康离不开我们的体育事业的保驾护航,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离不开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开展。人民的健康就是我们的党坚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力量源泉和持久动力,也只有全民健康我们国家才可能真正走向全面小康。
习近平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讲话处处透露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发展人民体育,共筑健康中国,就是要让人人热爱体育,人人参与体育,让体育成为一种时尚,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一种幸福生活的追求。发展人民体育,共筑健康中国,就是要让人人主动健康,人人享有健康。健康是一种权力,也是一种义务,要通过全民健身促进全民健康,变被动的医疗为主动的锻炼与保健。发展人民体育,共筑健康中国,就是要让老百姓有权裁判,人民心中满意。人民体育是不是人民满意的体育,要由人民说了算,要让人民当裁判,让老百姓来评价。这样倒逼各级体育部门真心实意地为人民健康谋福祉,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体育强国建设带来的获得感。
2014年初,习近平在看望索契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时就坚定地鼓励代表团成员,体育战线要有自信,这是非常重要的。体育文化自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深沉持久的力量。
体育文化是体育事业发展的核心和灵魂。无论是竞技体育还是群众体育,亦或是体育产业,都必须在深厚扎实的体育文化的土壤中才能茁壮成长,才能可持续发展。在当代,中国的体育文化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基础上,兼容并蓄,既立足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现实,又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与时俱进、海纳百川的气度与胸襟,通过几代体育人的奋斗逐渐形成的。总书记提出体育战线也要自信,体育工作者应当对我们自己的体育文化充满高度的认同与归属。
体育文化的自信与认同,是推动体育事业不断发展,实现我们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跨越的最根本的精神动力。习近平提出的体育战线的文化自信,我们应从四个方面理解。
第一,我们要对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体育历史,灿烂的体育文化充满自信。中华民族的体育历史、体育文化与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一样源远流长。一些项目如蹴鞠,据考证成为现代足球运动的开山鼻祖。中华传统体育不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还有独到的健身、娱乐、教育、养生和军事训练的作用,对于世界上许多民族的体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世界体坛独树一帜。对于我们体育文化的根基的自信是我们体育文化发展的基础。
第二,对体育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助力中国梦、以及推进健康中国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充满自信。没有全面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体育强国梦是同中国梦紧密相连的。作为国家战略的顶层设计——健康中国也已经蓝图尽现。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体育工作在这些关系到国家强大、人民幸福的重大事业中的重要作用。站在这样的高度上,充满自信地推动体育事业的各项工作踏实开展,有计划、有目的地系统推进,真正发挥体育事业无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要对中国体育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树立中国体育的世界形象和影响力充满自信。中国作为奥林匹克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一直不懈努力,致力于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推动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我们应该满怀自信地认识到,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逐渐强大,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们一定会为奥林匹克运动在世界范围的推广与普及,以及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播与弘扬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同时,通过体育这个窗口,能够让世界更加直观、形象地感受到中国的变化与发展,增进世界对于中国的了解,让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看到中国发展的新气象。
第四,我们讲体育文化自信,就要立足于中华体育精神的发扬光大。“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体育精神来之不易,弥足珍贵,要继承创新,发扬光大。这短短的二十四个字,浓缩了几代体育人拼搏奋斗的光辉历程,高度概括了中华体育精神的精髓与内涵。中华体育精神是我们推动体育事业发展,实现体育强国梦,助力中国梦实现的宝贵精神财富与动力支持。它是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在体育领域的集中体现。中华体育精神是一面旗帜,引领中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激励中国体育人拼搏奋斗,锐意进取。
习总书记多次指出:体育产业是新兴产业、绿色产业、朝阳产业,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发展结构,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方面,也是促进消费的重要方面。体育产业的强大,不仅意味着国家经济整体实力的强盛,更体现了全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和新追求。可以说,加快发展体育产业,提升体育产业的质量,是体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头戏,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提质增效不可忽视的关键领域。
竞技体育的强大与群众体育的普及,是体育产业发展壮大的前提与基础。体育产业的兴盛则能使体育大国的形象愈发稳固,使广大人民群众更能体会到体育运动带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积极发展体育产业,做大做强体育产业的蛋糕,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领域的重大成就,也会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插上有力的翅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众健康意识的增强,健康生活方式的广泛普及,体育领域的消费必定会多点开花,体育产业也必定会迎来不可多得的发展良机。体育产业的繁荣发展,也恰恰证明人们参与体育的热情高涨。体育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体育产业发展相得益彰,这是我国真正迈向体育强国的最健康最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经过起步与快速发展的初级时期,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必将迎来升级调整的阶段。首先,壮大我国的体育产业要顺势而为。借助“一带一路”的历史契机,更新发展理念,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道路;抓住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遇,积极调整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布局体育消费热点,为大众提供真正需要的体育消费与服务;依托大数据平台,打造互联网+体育,使体育服务进社区,进家庭,精准对接公民个性化体育需求。其次,注重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更具活力的体育产业发展模式。体育与旅游、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养老、体育与科技等等,都成为体育产业延伸带动的新领域,为体育产业发展带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最后,体育产业发展要培育多元市场主体,积极鼓励社会力量的加入,在政策支持、资金扶持的前提下,盘活社会资源投入体育产业领域。体育产业的活水源头应该在社会、在民间。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就要调动社会上的资源积极流向相关领域。
习近平强调:加快推进体育改革创新步伐,更新体育理念,借鉴国外有益经验。[9]
当前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进入了攻坚克难的改革关键期。一些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力大、人民群众热切关心的竞技体育项目成绩不尽如人意,体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的体育需求与体育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还比较低,发展水平还处在相对较低的阶段。这些不协调、不适应如果不改革,不下大力气解决,必定会制约我国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阻碍我们向体育强国转变的步伐,无法达到令人民满意的体育的根本目标。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难点热点是我们坚持体育领域改革始终奉行的基本立场。深化改革,就是要把矛盾、问题清晰化,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改变那些不适应、不协调,从改革的实践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与出路。将改革进行到底是中国特色体育事业发展的不二选择。
在改革过程中,创新发展是推动体育事业向更高、更快、更强前进的必由之路。创新是历史进步的动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发展的关键。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代表了当今世界发展潮流,体现了我们党认识把握发展规律的深化。2016年3月18日,习近平在听取北京冬奥会、残奥会筹备工作情况汇报时指出:要“下大力气推动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政策创新和管理创新”。[10]我们与体育强国的差距,只有在改革的道路上不断创新发展才能迎头赶上;只有走创新发展的道路才能实现弯道超车。
在机制体制上,不断探索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更好结合、互利互补的契合点;在场馆建设与运营上,积极尝试PPP模式和其他一些有益的模式;在体育产业发展中,大力提倡“互联网+”和“体育+”双向结合,利用大数据优势促进体育产业做大做强;鼓励体育产业与多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既有较高经济效益,又有良好社会效益的产业集群。只有把创新发展放在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位置,才能使我们的体育事业永葆活力,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 何池康.以习近平总书记“体育强国梦”思想引领中国特色体育发展[N].中国体育报, 2017-05-04(01).
[2] 中国队加油!中国加油![N].人民日报,2016-08-26 (01) .
[3] 籍玉新 审视“举国体制”的四种眼光——兼论后奥运时代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6):19~22.
[4]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N].中国青年报,2016-08-21(01) .
[5] 用全民健康撑起全面小康[N].中国青年报,2016-08-22(T01).
[6] 李中文,薛原.为健康中国夯实体育之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全民健身工作纪实[N].人民日报,2017-08-08(01).
[7] 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 办成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N].人民日报,2016-03-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