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鹏玲
(乌鲁木齐市第五十四中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虽然素质教育已推行近30年,可是应试教育思维仍然影响着很多家长和学生,认为教育要瞄准升学考试,把中、高考的成绩做为学生能力评价的唯一标准,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也未充分认识到阅读在人才培养、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很多学生不得不把很大一部分精力和时间花在完成作业和各种补习班上,根本无暇顾及阅读更何况课外阅读。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的广泛应用,当学生有时间阅读时,又倾向于进行有轻松化、娱乐化特点的微信、微博、电子书等阅读。这种轻松的阅读方式诱使学生浪费许多时间浏览极具视觉冲击的,或者引人入胜的情节的新奇内容,但当学生一目十行快速看过之后,只是满足了猎奇心理,阅读带来的心灵感受和精神思索无从谈起,这很不利于中学生阅读习惯养成和阅读能力的提高。
中学图书馆应积极应对借阅率下降,学生阅读热情不高,阅览室门可罗雀的问题,发挥其馆藏资源支持的优势,尤其是对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与阅读水平的调研更具客观性与真实性的优势,针对中学生的阅读需要和阅读心理,联合任课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制定各年级不同的阅读书目,同时对中学生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给予及时的引导,有利于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培养阅读兴趣,促进其在阅读中身心健康发展。
中学生由于受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的限制,缺乏独立思考和正确判断选择的能力,低中年级学生普遍热衷欣赏娱乐消遣型的图书,追求曲折离奇、生动有趣或缠绵悱恻的故事情节,言情、武打、侦探、漫画、网络小说如穿越类、重生类、玄幻类等成为流行,倍受欢迎。高年级学生随着知识面拓宽,阅历的不断增长和丰富,特别是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希望了解自然、社会、人体、人类的历史和未来,所以适合读探险、计算机、历史和科普、等读物。总之,好奇心强、喜欢新鲜事物、“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是中学生这一阶段的阅读心理特点。
科学的实用的书目内容是保证书目推荐有效的重要关键,只有制定适合青少年的,能更好地激发青少年的阅读热情和兴趣的书目,才能使青少年愿意利用课余时间,牺牲休闲娱乐时间,静下心来完全沉浸于文学作品之中。如:“获奖作品推荐”——详细地列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鲁迅、老舍、矛盾文学奖等图书奖的作品。“畅销书推荐”——为学生提供每周图书馆借阅次数最多的和中外教育学家以及当当网、京东等推荐并被本馆收藏的优秀图书。“好书中的好书推荐”——在“中外小说”“自然科学”“网络技术”“艺术”“课外辅导”等热点单元,优选内容质量好的图书进行书目推荐。
分级阅读推荐,图书馆工作人员和各年级语文、英语、数学、历史等老师组成本年级书目推荐和审定团队,保证推荐书目适合本年级学生阅读,而且涉及他们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体裁和内容丰富和多元,兼顾推荐图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在阅读过程中,适时给予指导,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勇于提出和书本不同的观点,不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
此外,可开展一对一书单特别推荐,注重发掘中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对阅读入门难,阅读习惯难坚持,阅读目标难达成,现有阅读书目不能满足等特殊的学生需要,要及时跟踪,有计划的引导,使阅读书目推荐真正落到实处。
阅读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短时间就能完成的,中学图书馆应树立阅读习惯培养的长效意识,做到有组织有计划,首先坚持科学制定长期规划,其次及时检查阅读效果,要鼓励学生坚持天天阅读,每天至少40分钟,雷打不动;而且每天要有一定的阅读目标,可按年级不同提出不同要求,开展丰富的读书交流活动,保持学生阅读兴趣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不断提升阅读能力,使其树立终身阅读的意识。
可以成立包括语文、心理健康等任课教师在内的固定的书目推荐工作团队,保证书目推荐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有效性。此外,图书馆员自身还应不断的学习,提高专业能力和优化知识结构,在制作推荐书单时,能够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进行科学地判断,保证选出的作品兼顾艺术性、文学性和教育性,提高推荐书目的权威度。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董遇传》:读书百遍而义自见。精读的书目,就是一些与学习密切相关或学生感兴趣的需要边读边思考,仔细琢磨,在精彩章节、最触动人心的片段、句子下面圈点批画,随时记下自己的体会、感受、意见、评价的书目,不但提升阅读能力,也能在阅读过程中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把书读活。
邓拓《燕山夜话》中的一篇代表作《不求甚解》中说过“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如鲁迅的《呐喊》,矛盾的《家》、《春秋》等,需要逐章逐句阅读,需要仔细推敲、深刻领会、把握精髓,以提高学生阅读与鉴赏能力。经典推荐的书籍如《荀子》、《老子》、《庄子》,应该选择对经典文学著作注释和解读较规范严谨的典籍来缓解中学生知识水平不足导致的阅读困难和枯燥感。
推荐的书目都精读,都做到“求甚解”,估计中学上完也读不了几本书。对于一些简单的历史事件、人物传记、名俗风物等,学生可以快速阅览,采取“不求甚解速读法”,了解大概内容即可,如《丘吉尔传》等,应做泛读推荐。
应该泛读的一些书就广泛博览,只视作开拓视野,为专攻某项知识学问打基础,积累百科知识。泛读,不对文章文笔欣赏,也不对文章瑕疵评批,只大概浏览全文,知晓大意,检索出自己所需要的材料和信息。
图书馆在举办新生培训讲座、借阅系统使用、数据库检索等培训班以及图书馆定期开放、参观等活动时,将阅读书目中所列图书对学生进行广泛宣传,在阅读内容、阅读方法等方面帮助指导,以达到更好的阅读效果。
可以印发活页书目单来推荐,也可通过校报、展板、优秀图书推介会、家长会等形式进行宣传,还可以在校园网上设立专门栏目,并将本校读者常用目录数据向学生通报,引导学生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好书”。
中学阶段也是人生读书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就像一张白纸,他们对所读的好书印象最深,书对他们的影响也最大,甚至可以决定他们的未来。图书馆要联合学校相关部门以及各年级任课教师,做好图书书目推荐工作,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总之,中学图书馆推荐书目应充分考虑本校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兴趣、阅读传统等因素,考虑到各年级、各班的差异性,要有针对性,考虑到可行性,而且推荐书目应与本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相融合,有传承性、权威性、可持续性,并且每年由书目推荐团队推荐图书馆把关,根据实际实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