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庆
(哈尔滨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成长与发展在社会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社会步入转型时期后,社会经济状况、社会风气与社会群体的思想观念、文化思维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因素直接或者间接都对大学生产生了消极影响。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常规的榜样教育、模范教育由于受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典型教育功能削弱。在当前情况,必须用大学生身边切实发生的人或事物对大学生进行典型教育,增强典型教育的实效性功能。
先进典型指的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和历史条件下,社会各个领域中先进人物和先进群体的代表。他们的头脑被建设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观与维系社会和谐稳定的强大信心所武装,拥有崇高的道德品质与素养,是任何时代,任何环境都需要的引领型人物。榜样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1]。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榜样是一种偏向于理想化的人格,可以对个人与社会产生重大的积极影响。
偶像,指的就是被大众媒体所广泛宣传的具有娱乐性质的人物。在媒体的宣传下,加之有光鲜亮丽的外表,成为青少年不断追捧的对象。先进典型一般指的在不同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人或者事物。从他们身上可以彰显出很多供社会群体学习和借鉴的闪光点,他们的出现符合社会总体的价值观主流。而偶像指的是被社会群体所崇拜的对象,主要是由社会群体自身的内心主观需求引起崇拜的,可能只是出于对偶像表面的理解,比如衣着举止、颜值打扮,深刻性不够。
大学生先进典型的含义,就是指在大学校园这个特定的环境背景下,在校园的德智体美劳各个实践领域中出现的具有积极意义且启发人心灵的人或事。大学生先进典型“不仅代表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一种精神境界和思想高度,代表着一种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还代表着一种处世坐标和生命尺度”[3]。
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群体在实践活动中根据自己当前的实践情况,加之内心对远大事物的渴求,并对其拔高之后形成的思想。理想对人的实践活动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对理想信念的追求,会促使社会群体不断提高自身各个方面的素质,增强自身综合实力。大学生先进典型拥有着崇高的理想与坚定的信念,这是他们区别于普通大学生群体的根本之处。
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也是党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伟大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并不过时,依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大学生先进典型中就有很多具有这种优秀品质的人。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精神动力与力量之源。创新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也能够推动人思维方式的改变。创新已经成为时代发展不可避免的潮流,大学生先进典型作为大学生群体的代表,他们拥有着敢于创新的品质。
“腹有诗书气自华”,比喻的是只要一个人饱读诗书,学业有所成,身上就会充满诗书意气,指的就是一个人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气质。大学生处于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在刚步入大学的时期面对着很多压力与困难。在这个时期,面对已知与未知的一切,大学生保持乐观豁达的态度极其有必要,在大学生先进典型的身上,也可以找到乐观豁达的品质。
思想道德素质指的是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下,通过个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与认识,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内在品质,包括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等,其一旦形成,就会对个人产生决定性作用的品质。
大学生先进典型在思想道德方面有具体的代表人物与代表品质。这一类型的先进典型,他们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在面对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会毫不犹豫的服从集体利益;在面对生活中出现的需要帮助的情况,会果断伸出援助之手;会用正当的手段追求自己想得到的事物,在前进的过程中不断超越自己;面对生活中已经发生的困难,他们心怀乐观,积极勇敢的去面对。他们为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彰显新时代精神做出了表率作用。
知识是指对认知经验的总结与概括,是主体对客体的主观认知。技能指的是通过应用自身不断学习到的知识,能够顺利熟练的完成某项活动的操作方式。知识和技能这两个方面的学习,在人的生存与发展中起到基础性的作用,也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基本的内容。
大学生先进典型在知识技能方面有具体的代表人物与代表品质。这一类型的先进典型,在繁忙的大学生活中,能够处理好学业与自身享受之间的关系,有效管理自己的时间;大学校园是一个微型的社会,校园里学生、教师等扮演人生角色的人和纷繁,但是大学生先进典型却能够很好的掌握与不同角色人交流的技巧,这体现了他们过硬的人际沟通能力;专业素质与能力应该是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过程中应该很注重的一个方面,校园先进典型信念坚定、胸怀大志,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与端正的学习态度,刻苦钻研学术;在面对生活中出现的困境,校园先进典型乐观豁达,拥有较高的逆商,勇敢迎接挑战;大学生先进典型有很强的责任感,懂得人生道路只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探寻。
2012年8月1日,教育部办公厅下达关于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文件指出:“在普通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是服务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3]。创新创业基础课逐渐纳入了本科必修,意在培养在校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创新知识,李克强总理在多个场合,提出了“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理念,并且党和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去支持这项理念。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庞大力量,在高校中有很多高素质与高水平教师的帮助,能为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因此在创业创新领域,也涌现出不少大学生先进典型。他们积极的把自己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中,响应国家政策,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不断开拓进取、攻坚克难、无私奉献自身,为社会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在大学生先进典型的激励下,会有更多的大学生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才艺指的是个人通过后天努力学习,形成的区别于常人的特殊方面。心智指的是人各项思维能力的总和,用感受、观察、理解、假设、推理想象等引导个人的行为。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心智跟个人幸福相关,心智成熟是一生需要自我完善的过程,真正心智成熟的人懂得人生的意义,能够正确面对人生道路中出现的苦难;懂得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并且能够正视这种差异;正视科学的神秘力量;懂得什么是爱。
大学生在高校校园里有很多社团,且有较多的表演场合。这一类型的大学生先进典型,他们一般在学习方面比较一般,但在其他领域有突出的才能,他们虚心好学、刻苦训练,克服艰难险阻,取得了不凡的成绩。他们自身的切实例子证明,成功不仅仅局限于一个领域,在其他的方面也可以大绽异彩。
潜移默化性指的是人的思想或者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同辈群体指的是年龄、爱好、性别、家庭背景等结成的散性组织。由于大学生拥有相仿的年龄、同等的社会地位、受过相同层次的教育、兴趣爱好等一致,大学生与大学生先进典型属于同辈群体。而在同辈群体之中,人们之间相互联系紧密,互动频繁。同辈群体之间思想道德水平的影响,是通过同辈群体之间不知不觉、无意识的交流进行的,因此大学生先进典型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性。
发挥大学生先进典型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过程中,主要应用的是渗透教育法。这是一种隐性的、潜在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这种教育方法意在通过各种科学的教育方法,借助载体将教育的最终功能与理想目标尽可能全面的渗透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这种温和的教育方法,它符合大学生的群体特点,如果做到知行合一的话,会使大学生先进典型教育产生强大的生命力。
移情是对某一事物进行判断与决策之前将自己置于他人的位置,考虑他人的心理反应,理解他人的态度和情感的一种能力。移情具有非常大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它与大学习先进典型教育也有巨大的联系。与一般的道德教育相比,大学生先进典型教育拥有更多的道德、情感与价值观的因素,因此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大学生的情感、态度对接受典型教育的成效有重大影响,所以需要格外注重大学生的情感。
移情可以通过换位思考、角色互换等方式,增强大学生对大学生先进典型的理解。移情效应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善于发挥移情心理在大学生先进典型教育中的具体应用。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将受教育者作为主体,从受教育者的角度理解他们具体需要什么;充分了解大学生的情感,因势利导等。
亲近,指的是亲密接近。大学生先进典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大学生先进典型与大学生二者之间直接参与的,具有亲近性。与普通的榜样教育相比,大学生先进典型由于具有亲近性的特点,更加有利于其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释放发挥。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借助一定的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理论、教育载体等,这些因素都需要以具体的主观状态与客观状态来表现。由于大学生与大学生先进典型生活在类似的环境,且他们的生活节奏也有相似性,所以采用这种教育方法营造出来的教育环境具有亲近性与真实性。大学生可以借助与先进典型的近距离,更加细致的观察先进典型,学习先进典型,从而对自身思想与行为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