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大剂量奥美拉唑在消化性溃疡并出血中的临床应用

2018-01-27 08:49李佳凌源市中医院门诊部辽宁凌源1225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20期
关键词:消化性奥美拉唑溃疡

李佳 凌源市中医院门诊部 (辽宁 凌源 1225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大剂量奥美拉唑在消化性溃疡并出血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病志序号奇偶数按比例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1例,对照组给予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内镜下金属钛夹,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17%,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低于对照组的19.51%,P<0.05。结论:针对消化溃疡并出血患者,给予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效果显著,促进患者病情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消化性溃疡并出血临床发病率较高,属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多由胃蛋白酶或胃酸刺激黏膜组织,进行自身消化引起,随着病情发展,溃疡会对周围血管造成侵蚀,进而诱发出血,严重威胁患者身体健康,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临床治疗工作,且近年来内镜配合药物治疗方式应用较为广泛[1]。本次研究基于上述背景,探讨了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大剂量奥美拉唑在消化性溃疡并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供临床医师参考,现详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病志序号奇偶数按比例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1例。对照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25~58岁,平均(41.79±2.71)岁,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7例,胃溃疡16例,复合性溃疡8例;观察组男21例,女20例,年龄24~58岁,平均(41.15±2.82)岁,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8例,胃溃疡16例,复合性溃疡7例。本次研究经由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全部患者知情并自愿参与,上述资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衡性良好可进行比较研究。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大剂量奥美拉唑(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93560)治疗,起始剂量为80mg/次,静脉滴注,随后进行持续泵入给药,用量为8mg/h,持续给药72h。观察患者病情稳定后调整用量为40mg/次,静脉滴注,每间隔12h给药1次,持续治疗5d。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治疗前将金属夹安装好,将推送管经由内镜钳道推送至内镜前端,保证金属夹推出并张开,确定病灶及其附近组织,将其箍紧以截断血流,上述操作重复数次后插入喷洒导管,向病灶喷洒生理盐水,准确确定金属夹位置,合适后结束操作。

1.3 观察指标

疗效评价,显效:治疗24h后呕血黑便情况消失,胃管引流液清亮,且患者血压、脉搏均恢复正常水平;有效:治疗3d后达到上述标准;无效:治疗5d后仍未达到上述标准,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2];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具体包括:再出血、腹痛、恶心呕吐。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4.0统计软件对本次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率)表示,χ2检验。对比有统计学意义参照P<0.05。

2.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1周后,观察组显效17例,有效20例,无效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0.24%,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6例,无效1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3.1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3.998,P=0.046。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治疗1周后,观察组中未出现再出血情况,恶心呕吐1例,腹痛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对照组再出血2例,恶心呕吐3例,腹痛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5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100,P=0.043。

3.讨论

消化性溃疡并出血临床较为常见,多由消化系统溃疡性病变引起,若控制不当易诱发大出血,严重时甚至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且近年来我国居民物质生活水平发展迅速,生活节奏明显加快,饮食结构发生变化,消化性溃疡并出血发病率明显增加,临床日渐重视相关治疗方式的研究,具体治疗以缓解患者溃疡、促进创面恢复和抑制出血为主[3]。

本次研究选取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其大剂量奥美拉唑单纯治疗和联合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17%,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低于对照组的19.51%,P<0.05。具体原因分析如下:消化性溃疡病灶的形成受胃蛋白酶和胃酸影响,而胃蛋白酶具有明显的pH依赖性,当患者胃黏膜pH值超过4.0时,其蛋白酶活性降低甚至消失,基于此在病灶形成过程中胃酸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出血则由于溃疡对周围组织或血管进行侵蚀所致,因此在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治疗过程中,胃酸抑制意义重大[4,5]。奥美拉唑被广泛应用于消化性溃疡治疗中,其为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对胃壁细胞中的H+-K+-ATP酶进行选择性抑制,进而达到抑制胃酸分泌的效果,促使出血部位的pH值恢复正常水平,通常可达到6.0以上,进而保证血小板凝血功能正常发挥,同时在药物作用下,纤维蛋白凝血块不会迅速被消化,进而切实提高了凝血效果,强化局部止血效果。一般而言在治疗中给予患者常规剂量奥美拉唑,但是其胃酸抑制效果不尽理想,很难达到24h抑酸效果,进而使得纤维蛋白凝血块被消化,影响止血效果,针对这种情况,临床主张加大奥美拉唑剂量,强化其抑酸作用,提高局部病灶的pH值,但是大剂量奥美拉唑给药会增加药物副作用,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治疗安全性不高。而在治疗中配合内镜下金属钛夹可改善上述问题,金属钛夹在开闭过程中可产生机械力,对出血管进行压紧,进而达到阻断血流效果,达到止血目的,其与大剂量奥美拉唑联合使用可切实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针对消化溃疡并出血患者,给予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效果显著,促进患者病情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消化性奥美拉唑溃疡
中西医结合治疗眸慢性溃疡59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消化性溃疡观察与探究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研究
187例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体会
都是“溃疡”惹的祸
洛赛克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分析
35例奥美拉唑不良反应分析
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在应激性胃溃疡治疗中的临床探讨
溃疡生肌散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效果观察
超声诊断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