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进入老年社会,老年人的平均寿命也在增长。其中,营养适度、无病无灾是最主要的决定因素。对于一个老年人来说,预防得病、控制疾病进展才能有机会生存到预期寿命。
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肥胖、高尿酸血症都是与营养有关的慢性疾病,老年人饮食不节制就容易患这些疾病,这些病都会加重血管粥样硬化性病变的发展。据现有数据显示,老年人中50%以上处于超重或肥胖状态,50%以上患有高血压,50%左右存在血脂异常,30%以上患有糖尿病,15%以上存在高尿酸血症,一点不沾边的不到10%。不管有否确诊上述疾病,建立科学合理的饮食观念、修正传统但不适合当今生活方式的饮食习惯很重要。放宽饮食标准会导致因上述疾病的发生、发展引起的心脑血管致死性病变,缩短寿命。
已经患病者,控制血糖、血压、血脂、血尿酸和体重是应该的,控制目标是接近正常人的水平,尽可能减少这些异常带来的危害。对那些病程短、合并症不明显、脏器功能正常的患者,由于还存在部分代谢调节能力,严格控制各项指标是可行的。
但对那些病程长、合并症多、脏器功能受损、自身调节能力差的老年人,接近正常人的控制标准就会冒低血糖、低血压引起缺血性心脑肾脏急性病变的风险,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有上述危险可能发生的患者,治疗的主要目标是防止严重致死、致残性疾病。控制标准太严格也会适得其反时,就需要适当降低至对患者安全的相当低水平,血糖可放宽至空腹6~8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可放宽至8~10毫摩尔/升。
血压控制标准也需视病情而定,已有脑卒中病史者,血压需保持在140/70毫米汞柱左右,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血压就要控制得低一些了。无脑卒中病史者应该控制到120/70毫米汞柱。
年龄不是放宽标准的原因,相同年龄处于不同健康状态是很常见的。也就是说自身状况是决定治疗目标的主要因素,要评估治疗风险和获益来确定适合自己的目标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