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彦瑜 (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 404100)
软装设计行业在目前国内来说,是一门正在崛起的设计门类。软装作为室内设计范畴下的一个分支,具有诸多自身的专业特点。软装是硬装完成后对于室内的二度陈设,空间既包括住宅室内空间又包括商业公共空间。虽然软装设计前景看好,但软装设计在国内并未设立为一个专业,开设软装设计课程的高职院校也相对稀少,至今仍未出现如其他成熟的设计学科那样统一化、规范化、系统化的课程教学标准。
我校于2012年在室内设计专业内开设了软装设计课程,2013年正式成立软装设计方向。在近6年的软装教学过程中,经过不断的探索、尝试、总结,就软装设计教学方面产生了一定的积淀,而软装教学与实际岗位需求之间的衔接与差距也让我们一再的思考和探索。
软装设计行业,需要的是真正的复合型、综合型人才。除了需要了解室内设计的基本知识以外,还需要:①具备审美能力、掌握各个软装风格;②掌握各个设计软件,如PPT、PhotoShop、CAD、SketchUp、3DMAX等软件;③方案表达与沟通能力;④掌握软装素材资源;⑤掌握软装元素的使用,包括:家具尺寸及使用搭配、花艺技法及搭配、布艺材料及使用搭配、灯光照明设计等;⑥具备现场操作技能。包括:现场测量、现场安装、摆场及调配等;⑦制作清单及计算造价的能力;⑧软装设计师自我形象的塑造及行业知识的不断更新。
我校自2012年9月开始开设软装教学的课程以来,经过6年的探索,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建立了软装实训室,制定并不断完善软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如下:①美学鉴赏,包括:美学课程、室内陈设艺术的风格与流派等课程; ②软件类课程,包括:CAD、SketchUp、PhotoShop、3Dmax等软件课程;③空间分类教学,包括:样板间软装设计、售房部会所软装设计、办公室空间室内软装设计、陈列展示设计、娱乐空间室内软装设计、酒店空间软装设计等课程;④实践教学环节,多门课程含有实践环节,于软装实训室进行实训课程的教学。
我校虽然已具备多年的软装教学经验,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教学标准,所以软装教学很大程度上仍然处于摸索着前进的状态。软装设计本身而言,除了审美、软件操作等基本功以外,还需要相当专业的实际操作技术技能。当前软装设计教学中,教学内容与行业标准的差距主要存在于:学生对于空间尺寸的把握、关于软装元素的掌握(包括其尺寸规格、使用规范等)、现场操作能力(包括现场测量、安装、摆场、调整等)、软装元素资源的掌握、预算能力、沟通表达技巧等。
软装教学的关键点之一,在于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软装设计的多门课程都含有实践作业的内容。常见的课程组织形式是以各种风格、设计定位、虚拟项目和虚拟甲方为题,学生依照图纸去进行软装方案设计,然后模拟方案汇报学生自行讲解方案,最后老师给予点评和总结。此种教学方式虽然模拟出了一个项目背景,但学生在整个过程中依然是完全依赖于“纸上操作”。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长期是在电脑上对着图纸用软件进行软装方案制作,对于软装项目从方案到实施落地的过程无从了解,虽然学生能进行方案制作但是与实际软装项目的落地仍有很大距离。尝试进行项目化教学,将实际项目引入实践教学。如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参与到真实项目中去,了解软装方设计及落地的过程和步骤。项目化教学可弥补之前课程教学的缺憾,让学生获知软装设计中的行业标准和要求,也可以让学校时刻了解前沿动态,在制定软装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能够与时俱进。
软装设计是从属于空间设计中的一个分支,如果要做出具备品质的软装设计作品,设计人员对于各种空间(特别是高品质设计空间)的实地体验必不可少。在以往的课程教学中,学生长期处于校园内学习,虽然在各项作业中都给出设计尺寸,但学生缺乏对于空间和尺寸、比例的概念。对于空间里家具、灯具等实际尺寸、距离及大小的把握一直是学生的短板。在诸多作品中都体现出家具、灯具在方案表现中尺寸过大或过小,方案设计虽然美观,但根本无法落地实施。所以在多门课程教学过程中,尝试领学生走出校园,去各个类型空间进行实地体验。以酒店设计这门课程为例,在课程进行之初,就让学生去重庆各个五星级酒店进行实地观摩学习。以及软装设计概述这门课程,这是属于大一开设的软装理论基础课程,目的是让学生对软装设计及软装各元素有一个初步的理解和认识。上此课程时,就带领学生去到宜家,直观学习各软装元素并测量其尺寸和拍摄照片,然后回到校园整理出系统的资料。在实地空间中,学生可以直观感受空间尺度及测量各个尺寸,让学生建立起空间和尺寸、比例的正确概念。而且只有在真实空间之中,才能更加体会出真实软装设计作品的优劣之处,这是图片资料所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
总体而言,软装设计是为美化人的生活、工作及活动空间而服务的,它的效果会直接关系到使用者的感受与空间品质。软装设计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为市场输出符合行业标准要求的应用型人才,且任何设计都是跟随时代不断在发生变化的,我们唯有关注行业需求、专注人才教育、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才能为软装行业输出真正符合行业需求的人才,学校也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发展得更大、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