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翔 (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影视动画系 200000)
云南省得天独厚的文化语境和环境特色一直以来是国产纪录片创作的天然孵化地,少数民族聚居,多元文化交织,呈现出五彩斑斓的整体面貌,民族特色浓郁,以少数民族节日文化为主体的影像纪录,所包含的历史价值和民族民俗价值更是不可估量,节日包含的文化内涵无论在深度上和广度上都具有较高的信息价值,这种复杂性也对影像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文化不断碰撞和融合的今天,如何真实反映民族文化内在特点,进行影像“深描”,成为很多影像工作者和民族学学者共同面临的课题。彝族节日文化文化博大灿烂,在永仁县直苴地区举办的赛装节,拥有古老的历史,源于彝族宗教祭祀活动,1985年被正式命名为“赛装节”,于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举行,对民族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节日的壮观场面和直苴地区彝族独特的人文气质对于影像创作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笔者作为此片的创作者之一,希望通过对创作经验和教训的回顾和总结,能够为此类型影片的拍摄提供一些有益的经验。
2011年正月初六,从永仁县到直苴村,汽车在弯弯曲曲的山路里行驶近四个小时,豁然开朗,青山绿水,麦浪徐徐,在海拔两三千米的地方,高寒、偏远仿佛成为了生机勃勃的陪衬,就在这崇山峻岭间,聚居着一个被称为“罗罗濮”的彝族支系村落,直苴人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凭借着少量的可耕地,秋收春种,人们吃苦耐劳,勤劳质朴,生命节奏像这里的山一样静谧,像这里的水一样绵长。远远望去,在这里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半山腰间,几头骡马背着干柴,缓缓出现。
据民族学专家介绍,这里旧时每年正月会举行“取西活动”,祭祀他们心中最大的神——土主神,而正月十五这天则到达了活动的高潮,男人身披黑羊皮袄,女人身穿绣着山茶花、马缨花的传统服饰,彻夜“打跳”狂欢,“打跳”这种舞蹈方式就成为了一种独特民族行为符号。
不难看出,这个节日最早承载了当地的信仰仪式呈现,而且从地形上看,山谷之间是一条终年不枯的河流,河边田地平整成大三角形,临近水口,是由河水冲击而成的平坝田中最肥沃的土地,旧时称为“伙头田”,它的主人是取西神——“阿干迷西嫫”,解放前这块田的用途是供全村的公共事务管理支出和祭祀支出使用,山脚为田,而半山腰则是一个完整的村落,再往上到最高的山顶,是最早祭祀他们的土主神的地方,所以,从下到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经济生产和公共管理关系以及崇拜对象,可以说旧时的赛装节内涵是具有村落、神山、伙头田的内在联系的。
就像其它民族的节日一样,节日还承担着人们日常生活的世俗功能,男女交友,竞技娱乐,商贸活动,传统饮食汇集等等,时至今日这些功能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这些具有本地区特点的节日文化内容,会成为影片的重要创作材料。
中国社会的高速发展使得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进行着激烈的碰撞和融合,也逐渐改变着少数民族节日的内在涵义,“民族性和现代性的关系不应该是对立的,而应该是融合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不应该脱离作品的现代意识。”在这样的语境下,如何真实可信的展现镜头中的节日文化成为新的挑战,直苴赛装节也同样面临着文化变迁,随着时代的发展,旧时土主神祭祀和伙头田早已消失,节日的内涵已经从原有的“敬神”转变为如今的“娱人”,其形式与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是时代的发展带来的必然。如今,像中国别的乡村一样,直苴村里的大多数青年男女或外出务工或外出求学,传统文化的基因在传承也在变迁。在不断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直苴赛装节文化呈现出一边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不断碰撞,一边又不断融合,这种变迁并不需要回避,在镜头中同样需要进行忠实的呈现,在寻找赛装节现存的古老基因的同时,呈现正在变迁的现代基因同样是本片希望完成的任务。
节日临近,在外求学、工作以及搬迁到更为富饶地区的直苴人大多数会选择归乡,虽然在节日里很多人已经不穿昔日羊皮褂,大多数人也不再通过这个节日寻找意中人,但赛装节表现出的感染力和凝聚力深深反映出直苴人文化内在的生命力。
基于对直苴地区的调查,本着真实纪录,还原当下的原则,以纪录片的形式呈现,进行了既保留节日文化中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又能够保持影片自身的独立性和本体性的探索。
不回避赛装节节日内涵不在不断的传承与变迁,展现当下直苴彝族人民与彝族赛装节日,从直苴村的自然地理风貌出发,展现农业形态,探索赛装节的起源、传说、与稻作祭祀的关系,描写直苴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生活与习惯,表现他们的情感与信仰,自由淳朴的个性,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探讨在节日的过程中,直苴彝族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在拍摄手法上,以长镜头为主,人物生活层面景别趋向于中、全景,画面工整,突出忠实的纪实性,避免画面的装饰性,尽可能使用平视角度,避免俯仰镜头带来的主观性。在处理具有丰富文化细节的部分,进行大量的特写展示,多拍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空镜头。在剪辑上做到节奏平稳,不使用花哨的蒙太奇技巧。
以人物为切入点,而不是以事件为切入点,不渲染,不偏颇,“制作者要截取真实时间的秩序来建构影片的叙述”,重在对人物与生活环境的时空纪录。以一到两条人物线索为主,多条人物为辅,进行多侧面交织叙述,年龄结构上包含了老中青三个年龄段的人物,以体现历史传承和当下变迁,通过走访多户人家,从人物和居住环境两方面出发,最终确定青年女性李鹏桂一家以及当地赛装刺绣老年女性李兰英为主要线索,以外出务工归乡青年李江华,务工归乡中年男性李秀金为次要线索、羊皮袄制作者老年男性李林全、当地刺绣能手中年女性李济雁为辅助线索,从赛装节开始前的准备和日常入手,展现各自对于节日的感情和诉求,以生活化叙事,交织各线索,通过变与不变的对照,展现直苴赛装节的当下状态及直苴人通过节日进行文化传承的风貌。
在时间的序列里,把赛装服赶制、羊汤锅制作、苦荞粑粑制作、刺绣、歌舞、商贸文化这些民俗特征的点,安排在不同人物的叙事线索上,各条线索最终汇流,在节日打跳和对歌部分以高潮呈现,重点展现节日中赛装、对歌、打跳的方式,尤其对不同年龄段赛装者打跳方式进行全方位纪录,力求通过各个侧面的描写,形成一个立体节日形态。
影片由外话音、影像纪实、访谈讲述,情景复现共同构成,其中以影像纪实为主,在拍摄筹备阶段,本来希望完全由影像纪实构成,取消画外音,访谈和情景复现,让画面中的人物完全成为叙事主体,但由于拍摄周期不够和节日文化本身的特殊性,最终确定了以影像纪实为主体,展现当下人物在节日中的文化传承,配合画外音和访谈讲述,解释一些已经消失的节日形态,少量环节进行情景复现,由于此类纪录片在情景复现上的争议,创作者们进行了反复的讨论,“如果要在影片中表现这些不复存在的社会内容,势必通过某些特殊的电影摄制方法,突破纪录片的纪实主义边界。在没有可资参考的实践先例的条件下,电影作者采用了“排演复原”的拍摄方法,以“影像重建”的方式构造被拍摄民族的社会历史面貌。”基于这方面考虑,出于完整性需要,将节日祭祀这个环节,审慎地进行了情景复现,并且在画面上标注出“情景复现”的字样。
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少数民族节日文化,具有较高的纪录价值,只有在进行充分的田野调查后,与民族学专家共同制定拍摄方案,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节日文化价值不流失,同时要树立强烈的影像意识,用画面的优势,叙事的优势,在忠实纪录的同时,做成一个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影片,使得文化性、艺术性和趣味性能够有机统一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