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杰[渭南师范学院, 陕西 渭南 714099]
日常书写,已经成为当代书法的一个敏感词汇。因为日常书写既存在着大量的偶发性和原创性,也有某种日常训练接续传统的意味,更由于人们也厌倦了书法家不断重复的古诗文书写使人的审美迟钝,需要在一种新的书写方式下感受更多的审美趣味。日常书写包含着临帖,包含着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内容。从日常书写所带来的效果与作用,值得我们体会与思考。对于日常书写的考察,一方面是从古人的文献中研究,一方面通过当代书家学者的书写中研究,互相映照,才能看出日常书写作为书家自我修养和达到审美理想的一个途径。
清末,临帖是文人学士的必要功课,他们在日常的笔墨交流中都能看出对方书法孳乳何处。在读书之余,沉浸翰墨,体会蕴藉,日常的临写、访碑、鉴藏、交流成了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他们的这些活动,并没有记录在一些专著之中,而是留存在笔记、日记里,作为对自己的省识、记录、反思之用。而我们在这些文献之中,倍感前人在书法上的用意之细、功夫之深。书法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写就,也不是捉笔炫技之事,而是在翰墨之间留下的岁月,是通过不断地临习写出书者的本色。在清代士人的生活中,临帖是一种必需的生活方式,大量的临帖既是他们打发时间的一种方式,也是他们通过临帖感觉自己精神“长进”的过程,甚至是自己反省的一种过程。大量的书写,使他们具备了对于文字结体的一种直觉和反应能力,大量临帖使他们将一种书风创造性地一贯到底。延续传统的确需要学者反复不断地临习,清人在这方面表现出的是自觉,是习惯,是一种必要的生活方式,并成为传统中的传统。何绍基是清代晚期的书法大家,自言:“余学书四十余年,溯源篆分。楷法则由北朝求篆分入真楷之绪。”其在《蝯叟乙未归乡日记》《何蝯叟日记》《蝯叟日记摘抄》中记录了他大量的临写、访碑、读帖、酬答的活动,仅临帖就出现了多次。民国谭泽闿摘录的《蝯叟日记摘抄》记载:
《公方碑》百通临竟,不知长进何在?(同治元年十一月初六)
临《衡方碑》第四通,起。(十一月十一日)
《衡方碑》第四通,竟。(十一月十三日)
临《武荣碑》,接《礼器碑》。(十一月十四日)①
从这几条日记中可以看出,不到一星期,何绍基就临了多种碑拓,尤其是他还在临写了一百通的《公方碑》之后,还反问自己“不知长进何在”。何绍基一生中,几乎把所有当时能够见到的汉隶名碑几乎全部都临过,如此下功夫,才成就了他厚实的功底和书法史上的地位。
清代晚期的李鸿裔在其《苏邻日记》《靠苍阁日记》中记载了自己的日常临帖的生活:
午后,仍常课,临小欧帖。(同治十三年正月元旦)
晨起,祀先。饭后谢客,书《文正公祠堂碑》。二鼓,书成,颇觉沉着,但少生动之致。(廿六日)
临《温恭碑》……临《龙藏寺碑》。(六月初十)
临大欧帖……夜作悬臂书。(六月十二)
夜临《皇甫元宪碑》,四五指微增导送之力。用功四年,仅得此耳。一艺之微,难且如此,况学道乎?(十一月十八日)②
李鸿裔字眉生,号香严,又号苏邻,四川中江人。他是咸丰元年(1851)举人,曾为曾国藩幕僚,官至江苏按察使加布政使衔等。罢官后,居家苏州。精书法,临抚魏、晋碑铭,无不神形毕肖。著有《苏邻诗集》《益州书画录》《昭代名人尺牍小传续集》《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等。
这就是清代官僚的日常生活,天天临帖,不断地从帖中获得一种美的感受。当时一大批的中上层官僚士绅的业余生活就是临帖,在张小庄先生整理的《清代笔记、日记中的书法史料整理与研究》一书中,这类记录,比比皆是。古人的临帖等日常书写,并不是要把这种书写作为艺术品给外人以展示,相反,它们更像一种自我写作、自我欣赏、自我督促,在自我的书写中丰富自己的经验,培养自己的判断力。
著名法籍华人艺术家、哲学家熊秉明先生(1922—2002),是一个独特的具备现代意识的艺术家,他把书法当作人生哲学的体悟,融合了中国的人文精神。熊秉明先生在20世纪办过两期老年书法班,是带有尝试性和实验性的,是以书法来检验自己美学思想、哲学思想的一种实践。这两期学习班没有出现有影响的书法家,却贯彻了书人合一的美学观念,强调了书法学习是自己精神生活的不断磨炼,是自己人生经历的某一种载体。熊秉明在总结这个学习班时说:“书法真是一种奇异的艺术,它从我们的童稚陪伴到我们老年,记录了我们一生的经历。童年时期有童年的趣味,老年有老年的趣味。它记录了我们一生的心理变化的各种资料,以一次性的艺术记录了我们一次性的生命。而我们并不知道其重要性、其丰富性,因为我们还不会去解读。我以为在这方面研究书法理论和书法心理的人大有工作可做。”③熊秉明的实践表明,书法的学习是通往自我修炼的一个途径,一个人所写的书法甚至是生命发展的痕迹显现。在熊先生的观念里,书法不一定要写好,但要写真,不一定要炫技,但要书写自己的心灵。书法是完全可以作为日常生活的一种艺术方式,可以作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一种标志。熊先生晚年在中国的书法教学实验,明显地带有一种将西方的哲学理念与中国传统结合的意味,他探索书写与生命之间的关系,以及日常书写所能反映的人的心理精神状态。在西方后现代话语中,有一个特殊的命题: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个命题是在西方物质生活达到一定的高度之后,人们对自己精神生活的一种主动的追求。中国学者对此的解释是:“一方面通过日常生活实践与唯美主义对峙,以大众文化挑战精英主义;另一方面又把审美主义推向广泛平庸的日常生活,以泛化‘美’的消费主义替代审美。”④仅就中国人的审美来看,书法是一个特殊的能够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一条途径,条件简单但奥妙无穷。书法作为一种艺术,让人能够体验到人生的真趣,找到自己精神的归宿。当代三十多年的书法热,使书法完全脱离了其高高在上的精英化的雅玩,成为大众共同追求的一种艺术。全国的书法展,如今达到了几万件的收稿量,这说明书法人群在不断地扩大。
周勋君认为宋元的士大夫“为名使耳”的原因,其在日常书写过程中存在着一种“精意”的心态。⑤丘新巧认为日常书写“极容易将人们无意识深处那些晦暗复杂的内容翻耕至书写的地表,那些源于语言本身以及生活世界中的种种感发经验都得以顺利进入人们的书写当中”⑥。邱振中在1991年《艺术的泛化》一文中提出了“日常书写”的概念,之后,他又在《神居何所》一文中,探讨书法的“神”的观念,并将“神”与“微形式”联系起来。“‘神’所寄寓的,一定是形式中极细微的部分,这也正是我把它称为微形式的原因。”邱振中认为古人日常的书法中“有着独特的精神氛围”,强调当代人的日常书写与古人有同等的效应,那就是通过书写而达到的心领神会,达到的书人合一,“因此强调修养——一种高水准的内心生活,便成为获取、运用微形式技巧的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⑦。
邱振中对日常书写所体现出的种种复杂微妙感受进行深入的研究,无疑对学者有极大的启示意义。在邱振中刚刚主编的《日常书写》一书中,对“日常书写”作了一种新的阐释,他认为一部书法史的“书写”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是精英层面,即重要书家的书写;第二个层次是非精英的“书法”层面;第三个层面是“日常书写”。关于“日常书写”,“除去有意作为作品创作的书迹,以及出于种种原因美化的书写,其他一切书写都包括在这一层面中。这是一个数量巨大的集合,其中包括大量水平不高的书写。但正是这些被遗弃在书法史视野之外的书迹,反映了各个时代汉字书写的基本特征,对它们的思考,将大大推进我们对汉字书写的认识”⑧。
由日常书写最容易联系的是书如其人,书如其人是中国书法的一个重要的观念。清代刘熙载在《书概》中指出:“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贤哲之书温醇,俊雄之书沈毅,畸士之书历落,才子之书秀颖。”对于这个观念,最早应该追溯到汉代扬雄《法言·问神卷第五》,其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
书法虽然是比较抽象的艺术,但它的确能把一个人的学养,一个人的本色写出来。一个人什么都可能遮掩,但提起了笔,就遮掩不了自己,他的精神原型,他的审美的趣味,他的高雅与境界都能从书法的造型与挥运之中体现出来,这也正是书法的魅力所在。
书法是漫长的精神锤炼,是一种练达的功夫。“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通会之际,人书俱老。”(孙过庭:《书谱》)熊秉明先生说:“书法可以是小技,在其他文化里是不足道的,但是在中国可以通于大道。……到了老年当然更能领会这意思。”书法的线条有非常大的可塑性和自由度,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字形的变化、毛笔的掌握度而进行自己的处理,但书法的规律性所形成的“法则”成了每一位书者可以寻找的路径,这就形成了无限丰富的书法空间,也形成了不同的风格,不同格调的书法面目。沈鹏先生在国家画院书法班上提倡的“尊重原创”,就是提倡每一个人在传统基础上的尽情发挥,在书法的书写过程中,呈现个人独有的性情,体现着某种喜怒哀乐,然后归为一种自我的艺术。
美国汉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张隆延说得很透彻:“中国书法是自我审美意识表现的最高形式之一。”书如其人反映了艺术的某种深刻。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规律,书法艺术的特殊性,就在于其简单中包含了无比的丰富性。林语堂在《中国人》一书中说:“我们甚至可以说,书法提供给了中国人民以基本美学,中国人民就是通过书法才学会线条和形体的基本概念的。因此,如果不懂得中国书法及其艺术灵感,就无法谈论中国的艺术。”⑨黄宾虹的书画一直强调“浑厚华滋,力透纸背”,这既是黄宾虹的艺术观念,也是他建立自己的书画世界的经验与良言。他非常注重对金石篆书的研究,无论其在信札、绘画的题款,还是绘画的线条,甚至字体的结构方面,都有着浓郁的金石味,始终是圆的,是一种包容的、宽厚的心态注入笔端。在黄宾虹的艺术世界里,艺术就是他的生活方式,是他的精神支柱,书人统一,画人统一,虽然生活在那个不被人理解的世界中,但他自己能够看到自己作品的分量,因为作品就是他。临终之际,他没有说书法,也没有说绘画,而是说:“何物羡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
西方的移情说认为审美在主体上是一种充满情感的直观,在客体上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审美观照是对于对象各部分的整体性把握,审美对象则表现为有机的整体。审美体验使现实的感情非实在化,对象则相应地成为一种审美的外观。按照这种移情理论,书法最能够提供艺术实践创作的移情作用。书法必须长时间地投入,平心养气,身心投入,把个人的情感融入对于书法包括书法体系的移情,让自己的精神从中得到升华。
①② 张小庄:《清代笔记、日记中的书法史料整理与研究》(下),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2年版,第578页,第684-693页。
③ 王冬龄:《中国“现代书法论文选》,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87页。
④ 毛崇杰:《知识论与价值论上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也评“新的美学原则”》,《文艺研究》2005年第5期。
⑤⑥⑧ 邱振中主编:《日常书写》,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年版,第89页,第112页,前言第5页。
⑦ 邱振中:《神居何所——从书法史到书法研究方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5-208页。
⑨ 林语堂:《中国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