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老子美学思想对中国传统绘画审美的影响

2018-01-27 11:17杨若一云南艺术学院650500
大众文艺 2018年9期
关键词:老子中国画万物

杨若一 (云南艺术学院 650500)

中国的美学史是以老子的美学观念为起点的。老子提出的“道”、“气”、“象”、“有”、“无”、“虚”、“实”、“味”、“妙”、“虚静”、“玄鉴”、“自然”等一系列范畴是中国古典美学形成自己的体系和特点的基础。这些范畴也成为了中国古典美学一直以来的追求。中国古典美学与西方美学的最大也是最根本的差异是,它的的中心范畴不是对“美”的追求。而作为中国美学史起点的老子美学中最终要的也不是“美”,而是追求“道”——“气”——“象”。

“道”是世界的本源,也是老子美学的中心。“道”产生万物,是看不见,摸不到的客观存在——“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由于“道”的恍惚而虚无,中国美学开始了对于“气”、“无”、“虚”、“妙”、“玄鉴”、“自然”等的追求。

道生气,气生阴阳,阴阳生万物。这万物则指“象”。美建立在“象”的基础上,而“象”是“道”的具象显现,它只是外在的,实用范畴的东西。以追求“道”为目标的老子认为美是不实用的东西,应该予以排除,体现“道”和“气”才是艺术的最终目标。“象”的存在只是一种为了表现本质的“道”而使用借代和象征的媒介,以便通过对有限的“象”的描绘来表达无限的“道”。因此,在中国传统绘画创作中,对形式的重视是大于写生的。南朝画家谢赫在他的六法论中提到“随类赋彩”与西方写实绘画对于颜色的要求是完全不同的。它重视的是事物本来样貌而非客观状态。中国画中的原色不是科学色彩中的红黄蓝,而是基于五行而成的白(金),绿(木),黑(水),红(火),黄(土),这颜色本身也就象征着“本源”。同样在对于构图的问题上“经营位置”体现的也是一种“为我所用”的观点,中国画的构图不是建立在严格的透视法上的,而是通过“经营位置”来进行对画面的布置。比起描绘的准确,传统中国画的艺术家们更重视气韵上的表现,而不是通过客观场景和焦点透视而决定。这种对于形式的追求自老子始——审美关照必需从对于“象”的观照进到对于“道”的关照。“象”必须体现“道”,体现“气”才能成为审美对象。

但有一点奇怪的是,当对于形式美的追求成为主流,很快纯粹的抽象绘画理应出现。在西方的绘画进程中,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可是这种“规律”在中国的传统绘画中完全不适用。在中国传统绘画的历史长河中,从未出现纯形式的“抽象画”。其原因在于古代画师也好,文人士大夫也好尽管讲求形式,但从不曾放弃具体物象。这中现象也是与道家哲学有关的。因为象只是道的表象,所以纯具象的作品只能算作能品,是不够高级的。而纯抽象完全剥离了象,这也是不符合传统思想的,因为道是存在于象中,通过象来显现的。唯有虚与实结合,真实的生命世界才能得到真实反应。审美关照的实质不是追求形式美,而是把握生命和本体。

“道”拥有“有”和“无”的双重属性,“无”是“天地之始”,“有”是“万物之母”。“无”和“有”对应“虚”和“实”。“虚”的存在使得“气”得以充满天地之间,世间万物才得以运化,生命得以出现。因此“有无相生”使得“虚实结合”成为了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原则。“气韵生动”这一中国画的千古不变之法中的“气”讲的就是不仅要表象具体的客观物象——实,也要表现物象之外的虚空——虚。没有了“虚”,“无”的存在,艺术品是不具备生命的,自然谈不上“气韵生动”。这也就是中国画为什么会重视留白的原因。留白的存在使得绘画虚实相合。这便是境。

西方绘画讲究团块的塑造,而中国传统绘画中,气韵才是主角。线和线之间就是留白,就是气。气与气相连接成就了整幅画的灵动。可以说,对于中国传统绘画而言,同等线条笔墨水准下,画的好与坏全凭线与线之间的空间是否够流畅,够灵动。如果非要从塑造这个角度对比,则西方塑造的是实体,东方塑造的是虚空。

中国画中“境”这一概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画的优劣。而“境”佳与否全体现在于是否“妙”上。至于“妙”,则“妙”在“无”上。《老子》中讲“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妙”的属性由“道”的“无”这一面来体现。因此老子不提倡“美”,却肯定“妙”的存在。在传统的审美体系中,“妙”可以说远远高于“美”,这种审美对于后市的影响极其巨大。《道德经》中这样描写“妙”,“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因为体现“道”的“无”这一面,所以“深不可识”,因此“微妙玄通”。所以“妙”是一种“深不可识”的境界。“境”是“虚”与“象”的结合,而“妙”则是超出有限物象的,不能用概念把握的东西,也就是“象外之妙”。“妙”通向整个宇宙的本体与生命,有着形而上的含义。

故而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通常说的中西方传统绘画不同体系指的是,中国传统美学追求本质导致中国传统绘画通向哲学方向,西方美学追求形式美导致西方绘画通向自然科学方向这一方面。

老子说“涤除玄鉴,能无疵乎?”也就是要求人们除去欲念,成见,从而变得纯净清明。所谓“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人只有保持虚静,澄明的状态才能去追求道。老子“涤除玄鉴”发展到庄子成为了“心斋”,“坐忘”的命题,关于审美心胸的理论至此得到了建立。到了郭熙则发展成为“林泉之心”。中国传统哲学的思想影响了传统美学的追求,二者奠定了审美心胸的确立和修身的准则。中国的传统中更加重视与天地的交流,正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奠定的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也是中国传统美学的基础,更是中国人行为和修身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叶朗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11月出版24页--28页.

[2]宗白华著.《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C].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48页--53页.

[3]冯友兰著.《中国哲学简史》[M].涂又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出版 93页--95页

猜你喜欢
老子中国画万物
万物皆可折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万物生
丰谷秋歌(中国画45cm×33cm 2022年)
中国画
《远方》中国画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假如万物会说话,绝对会把你萌化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
智者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