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可见,为了实现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广大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应该渗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数学教学过程中,广大教育工作者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创设民主自由的氛围,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同时诱发以需要为核心,以兴趣、情感为基本元素的心理动因。
一、诱发学生创新的需要
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需要,需要是人活动的内在驱力。诱发学生创新的心理需要,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开展广泛的实践活动如:测量、采访、调查搜集数据、拼几何图形等。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不但可以验证和巩固丰富的书本知识,为创新奠定坚实的理论知识基础,而且会获得较多解决问题的机会,也会遇到一些矛盾,这些矛盾促使他们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学生一旦形成并深刻体会到这种需要,就会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推动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和思考,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潜能,使其创造性心理处于亢奋状态,为创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不竭的能源。
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
1.创设民主、自由、合作的氛围。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呼唤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确立,呼唤学生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的自由舒展。
教学是一种施教者和受教者之间相互交流的活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一种相互探讨、共同学习、共同解决问题的探究活动,教师不是权威,教师作为主导者,仅仅是作为学习团体中一个平等的成员,是“平等中的首席”,因此,教师要始终处在“导”的位置,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民主自由权利,使学生的思维和情感不受来自外界权威的管束和压制。教师要通过恰当的组织形式,积极创设和谐、充满活力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进行批判性质疑,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尝试,鼓励学生动脑思考,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发现问题、做出假设、尝试、验证、归纳、总结、应用,在时间上保证学生有思考的余地,给他们独立与自由,让他们驰骋想象,敞开心灵。
教师要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漏补缺、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合作,都不要让任何学生处于明显的从属地位,应细心把握,责任确定到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学生的潜能。
2.拓展学生的想象。想象是创造的基础,亚里士多德说:“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善于想象才善于创造。
拓展学生的想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教师要遵循科学规律,合理地选择知识联系点,合理移植,开启学生思维:把现有知识引入到新的领域,用新的眼光,新的视角去发现、审视事物,产生新的成果;其次,教师要善于挑逗知识的兴奋点:打破常规,逆向思考,激活学生思维;第三,“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要瞄准知识未知点,大胆拓展,发展学生思维;第四,教师要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为指导,尝试运用发现法、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变式教学,创造性地利用提问技巧,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教学过程成为有利于学生充分想象的过程。
三、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强大的心理动力
探索创新是一个有趣的过程,也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创新的艰苦探索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1.用鼓励激发兴趣。创新,即通过对旧知识加以重新组合,得出新的结果,“新”可以是与别人不一样的,也可以是自己新的提高,它突出“与众不同”。“新”的结果可以是观念的改变,也可以是思想的转化、构想的变化、思维方法的转变。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难免的,教师要允许学生出现问题和错误。对学生探索过程中的问题和错误,教师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不要“一棍子打死”,重在帮助学生弄清出现错误的原因,从而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承认并改正错误,对学生要以辩证的观点、发展的眼光,实施多元化的发展性评价,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和支持,对学生的正确探索或已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许。从客观上保证学生创新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身到学习中。“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当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认可必然会产生强烈的继续探究的兴趣,这股强大的心理动力会促使他们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最终取得成功。
2.运用教学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恰当地运用教学技巧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①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培养创新的兴趣,如:开展几何图形设计大赛、数学笑话故事会等,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不同学生的特长,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借助学生的聪明才智找到生活与数学的结合点,感受自己胜利的心理,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功和快乐,培养学习兴趣;②利用数学中的线条美、图形美和教学中的语言美、意境美、方法美、和谐美等培养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使他们产生创造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③教学中结合学习内容讲述数学发展的历史和数学史上的典故、数学家的趣事,如:数学理论经历的沧桑、数学家成长的事迹、数学中某些结论的来历等等,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有趣的内容和活动总是吸引着他们,即使这些活动需要克服较大的困难,他们也乐意参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