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里的那座拱桥
拱天,拱山,也拱人
拱着山顶上的寺庙
默不作声
白云在山顶上飘
小鱼在溪水里游
桥下淘米,洗衣的人默不作声
桥上打猎,砍柴的人默不作声
偶尔有开车过不去的人
到桥上走走,停停
看着满目熟悉又陌生的山色
心中感慨万千,摇摇头
而后默不作声
那座桥,拱风,也拱雨
它抓着山的手,在内心与自己较劲
它满目沧桑,伤痕累累
苦得默不作声
推荐语:
好像有一个不值得深究的问题,老是在我脑海里盘旋。诗自然要写自然的风度,那么田斌的诗又特殊在哪里呢?田斌的眼光所注意的,不仅是自然中的植物景观,他更全神貫注地盯着譬如一条蚯蚓在水泥地上的命运。
田斌写道:“一条蚯蚓在水泥路面上蠕动/它在黑暗中呆久了……”按照这条蚯蚓的心思,他可能想离开家乡到外面去蠕动。
田斌家乡的老房子、河流、石头的命运和生活在这些命运载体上的所有景象是田斌诗歌里的两条生命红线。田斌有所取舍,只将类似于蝴蝶纷飞的生命律动系于诗人自己的心灵。
田斌不就是写一条蚯蚓吗?但是要知道在诗人的创作历程中,一开始是写不到蚯蚓头上来的,但是他写到了蚯蚓,这就说明他写的不再属于耳熟能详,蚯蚓这一条生灵被提到了田斌的诗歌议程上来了。
我们看到一位诗人对于家乡自然的观察,对于周遭生灵的关怀。一般来说,任何自然景物的衰败和蓬勃,光用肉眼来观察,看到的永远都是欣欣向荣,新落成的茅屋和倒塌的茅屋在旅游者的眼里同样都有审美价值,中国古代诗人也是基于这个观点来写作的,诗人也表达对于茅屋衰败的哀伤,但是这种哀伤只是一种美学情趣,不是真正的感天动地的悲哀。田斌的诗还不敢说已达到感天动地的悲哀的程度,但他的诗心如同蚯蚓般蠕动。
田斌诗歌,甚至中国诗歌蕴藏着丰厚的家乡情结——乡愁。在我看来,家乡风土、风光之谜是一个更加重大的母题。
田斌勇于奋进、掘取,诗到情殇为止,始于蚯蚓蛹动,情趣丰沛,令我关注。
(推荐者:梁小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