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马瑜婷
我读初中时遇到了一位很棒的生物学老师,从此萌发了对生命科学的兴趣。虽然我父母的职业与生物、医学无关,但他们非常支持我自由选择发展方向。报考大学时,我填报的三个志愿都是生物学专业。由于兴趣指引,我有幸进入免疫学领域,并选择肿瘤免疫学作为研究重点。我于2008年前往法国巴黎第十一大学,师从著名免疫学家Laurence Zitvogel院士攻读博士学位,毕业后加入著名细胞生物学家Guido Kroemer院士的团队,在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法国巴黎第五大学进行博士后工作。
与免疫学结缘,得益于我大学期间对选修课程的热衷。那时候,我除了听遍生物相关的课程,也会旁听其他专业的选修课。我听完免疫学入门课程后,认识到:免疫系统在感染、炎症、自身免疫病、移植排斥、神经退行性疾病、肿瘤的发病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将推动疾病治疗方案的革新。
我在法国学习、工作了8年,从事肿瘤免疫研究已有10年。回国前,我作为课题负责人曾获得研究经费,也收到了多个职位邀请。最终,我决定与全家人一起回国发展。苏州是一座有魅力的城市。在读博期间,我曾受邀在冷泉港亚洲会议做大会报告,由此在独墅湖畔认识了很多志趣相投的朋友。我感受到苏州尊重知识、尊重创新的文化,也感受到工业园区的活力、热情以及踏实做事的决心。
这份对苏州的亲近感与牵挂延续了5年。当得知中国医学科学院在苏州新建研究所时,我选择在这里开始自己的新征程。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是中国医学科学院、江苏省、苏州市以及苏州工业园区联合创办的高水平研究所。虽然我加入时,它还处于初创阶段,但研究所有很高的定位,充满活力。在设备仪器没到位,实验平台不完善的阶段,我们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找地方、创造条件开展科研工作。这一过程虽然辛苦,但也是一种历练。实验室和研究团队从无到有的过程,回想起来有欢笑也有泪水。我也非常感激回国初期积极对我施以援手的各位同行!终于,我们的研究获得突破,多篇论文发表,多项经费的资助也随之而来。这一切,我很感恩!
与北上广相比,苏州拥有的科研资源、牛人群聚效应稍显不足,但这座城市的节奏和环境让我能更安心地做科研。科研离不开同行的密切交流协作,邮件、电话、高铁已经让便捷的沟通成为现实,我们与国内外多个著名免疫学实验室保持着卓有成效的合作。我喜欢园区的超前规划和务实精神。园区的硬件设施、环境维护、功能分区都是一流的。从一开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到电子产业,再到纳米、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园区踏准了节奏,稳步实现产业链的升级。生物医药作为园区的重点产业之一,在独墅湖畔聚集了由高等院校、研究所、产业孵化器、大型的医药公司构成的产学研集群,提供了深入交流合作、实现共赢的良好空间。
我很感谢我的父母,有他们的大力扶持,我才可能兼顾职业发展和家庭和睦,也从未缺席过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我希望我的学生们也能享受科研的过程,虽然可能艰难,但只要用心探索,总会柳暗花明。我从不劝学生“坚持”,做科研千万不能痛苦地坚持。原创发现带来的惊喜和机遇属于真正感兴趣的人。这个世界很大,每个人都有机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