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根娟
小学语文课堂学习方式的变革,基本处于浅水区。众多语文教师认为有听、说、读、写的实践就可以了,不必在自主、合作、探究这些形式上浪费时间。因此,语文学习依然以“外铄式的植入”和“被动性的接受”为主。学生不善于用自己的头脑去探索、去思考,理解也容易停留在表面。尤其到了中、高年级,语文课堂上记忆容量与思维力度比重失衡,进一步导致语文教学不受学生待见。试想,缺少主体探求和能力目标的课堂,何以培养学生的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呢?
一切知识必须要用心灵去拥抱,才能真正融入血脉。我们的课堂,应从被动接受到自主探求,从关注碎片化学科知识技能的习得到关注复杂、不确定性的现实问题的解决,从关注对知识的理解或反应到关注综合运用和主动创造知识,从关注“学什么”到关注“如何学习”和“学会学习”。只有学生自主探求,乐于接受挑战,才能使文本的意义不断涌现,让自身达到一定的认知高度,不断获得学习的高峰体验,进而破除肤浅学习带来的倦怠感。下面以中、高年级两篇课文中的隐喻作为载体,阐述不同阶段应掌握的学习理念、学习方式及学习评价要义,就如何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创意,提供有趣的、可行的情境化任务,为激发学生自主探求,促进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提出实践策略。
《乌塔》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反映同龄人成长的故事。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趁暑假独自游历欧洲,她为这次旅行收获最大化做了大量准备,为确保安全、让家人放心,有着细致周密的行动计划。
整体目标导航,解决的是“你准备到什么地方去”的命题。乌塔清晰地知道自己将到什么地方去。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用了三年的时间准备这次旅行,阅读了很多与旅行国家有关的书籍。
这一做法和我们研究的单元整组教学如出一辙。以系统、全局、整体为特征的单元导航,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强有力的助手,可以说有着路线图的作用。
进入一个单元,学生首先会从头到尾看一遍,就像在阅读旅游海报,思忖的是“那里有什么吸引我,我将从未来的旅行中获得什么”。其次会特别留意单元导语、学习提示、课后习题、语文园地中的文字提示,体会编辑的用意,“我可以从这个单元里学到什么,提升自己哪方面的能力”。最后联系自身实际,萌生一些活动想法,或是适合自己和小伙伴的学习创意,并以小组为单位制订单元学习规划。
设计学习路径,解决的是“你怎样到那里去”的命题。乌塔旅行前,为了挣旅费,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儿童玩,这样就有了旅行的物质保障。乌塔旅行中,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再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让人放心。这样就有了旅行的安全保障。
同理,在学习计划实施过程中,教师可指导学生绘制体现学习路径的思维导图,重在引导学生自主探求,主动建构,做学习的主人。以《乌塔》所在的单元为例,该单元的主题是“成长的故事”。四个成长故事,可变成两大话题。第一,名人伟人的志向是怎么产生的?周恩来12岁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肖复兴15岁萌生成为“作品和人品都堪称楷模”的作家的理想。“因何立志”指向课文内容的学习,“如何矢志不移”指向整本书、群文的阅读。第二,对乌塔和张国强这两位同龄人的做法和想法,怎么看?张国强的同学都得了“红眼病”吗?你的父母亲会同意你独自游历杭州吗?以这样的思考角度去阅读学习材料,就有一个共同的生长点,那就是都落在了学生成长的根基上,让学生在思想、认知、态度等方面都受到滋养。
学生在此基础上,分步绘制思维导图。可以从五个方面进行:名人的志向是怎样产生的?向同龄人学习什么?本单元学习可以有哪些活动?有哪些收获?我长大了做什么?
从单元思维导图不难看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阅读的角度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如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生会把少年周恩来当作一个同龄人来进行自我对照。少年周恩来第一次听到“租界”这个词,会打破砂锅问到底,并想一探究竟。深刻体会到“中华不振”后,他会独自陷入沉思。当魏校长提出“为什么而读书”这一问题,他将中华崛起和自己读书的目标结合在一起。尽管生长在不同的时代,但学生依然深受触动。当了解周恩来用毕生实现了自己的志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作出伟大的贡献后,学生的景仰之情油然而生。一个学生带着“像名人伟人一样立下志向,将来有一番成就”“和乌塔一样自主独立,让自己变得能干”的信念去自主探求、自主学习时,他的头脑是开放灵活的,其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运用能力等关键能力也能得到整体的培养。
自主盘点收获,解决的是“你确定到那里了吗”的命题,提升的是自我整理、自我评价的能力。中年级的学习评价,应有助于学生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明确努力的方向。乌塔在故事的最后说,“我从电视上经常看见意大利,但只有亲自来到这里,它的美丽才深深感动了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行途中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而每一次的盘点都是一次反思、一次提升。
因此,完成一个单元的学习后,学生根据当初制订的规划,对知识、能力等进行逐条对照,展开自评。难能可贵的是,他们还整理了学习语文后得到的收获。如觉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里的场面描写很经典,从“发现吵嚷”到“只见”再到“一问才知道”,人物的认知、情感受到强烈冲击,因此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就可以用上“看听问思记”这样的构段方式。再如《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的借景抒情、《乌塔》中的对话表达方式等等,都值得借鉴。
这样,学生伴随着单元学习,不断补充,不断修改,动态完成单元学习思维导图,同时也完成自我评价与监控、自主整理与反思,并将收获带到“下一次旅行”中去。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里有一个生动的教学范例——《我最好的老师》。课文讲述了“全班学生因轻信老师故意编造的‘猫猬兽’而获得零分,由此慢慢学会自主思考和论证,逐渐增长了见识,也逐渐懂得了如何去接近真理”的事例。
《我最好的老师》里的怀特森先生用出乎意料的方法培养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迷信课本、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敢于怀疑的精神。这篇课文传达的学习理念有三项: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真正的好教师,应创设适宜的氛围,提供思维的材料和发展空间,把思考言说、解决问题的自主权还给学生;真正的好学生,不唯书唯上、人云亦云,而是主动探究,全身心投入,勇于接受挑战,解决问题。
怎样让学习更有意义?课程与教学论博士钟志贤指出,最有效的方法是将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整合,让学习者投入到需要运用高阶思维的学习活动(如问题求解、任务驱动学习、协作学习、项目学习、反思学习等)之中。一个自主的学习者通过完整的、情境化的学习活动,运用批判性、创造性等高阶思维来生成问题、解决问题,有效地促进学习能力的提升。
语文教师应该懂得:如果学生到了高年级,还是习惯被动接受,不会主动探求,不会用所学知识去联系真实世界以解决问题,那么让语文学科知识转变成语文学科素养,将是一句空话。
高年级学生需要兼具知识容量和思维容量。没有一定的思维容量,课堂就会陷入沉闷的“拉锯”状态。怀特森先生在课堂上提出貌似正确的“论点”或者自相矛盾的说法,让学生提出赞同或反对的依据,需要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一种基于证据的思维)来进行学习,培养的就是高阶思维能力。高年级的语文课堂,要让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就要想方设法把语文学习变成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一个个饶有趣味又充满刺激的过程中”进行语言建构与运用,获得思维发展与提升,从而领悟语文学习的真谛。这也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应有内涵。
以《我最好的老师》为例,教师可联系小学低年级学过的另一篇课文《动手做做看》,用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深入思考:两个故事有什么共同之处?朗志万和怀特森先生一开始就被认可吗?是什么原因让伊琳娜、让“我”改变了对老师的看法?如果伊琳娜到了怀特森先生的班上,她会怎样学习?每个问题由1~2个学生来研究,在交流中整合、修改,形成各小组的个性化解答。学生通过比较阅读,发现故事中的朗志万和怀特森有许多共同之处,都是先抛出错误言论,激发学生思考实践,然后让学生明白要增长见识,需要自己尝试、思考和论证。对于老师的做法,学生起初都是生气,大呼“哄骗”“糊弄”,后来都由“不认可”到“认可”。伊琳娜善于思考,乐于实践,一定也会把这样的课堂“冒险”当作莫大的享受,事实证明就是这种爱动脑、勤思考的精神把她(居里夫人的女儿)领入了科学的殿堂。
这篇课文还可以通过组织辩论会来进行教学:怀特森先生把零分记录写进每个人的成绩报告单,这样的做法正确吗?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正方的学生一定会找出课文里藏着的大量潜在线索,寻找老师“良苦用心”的证据,如怀特森先生在那堂课上已经提醒学生,暗示没有“猫猬兽”这样一种动物,但学生对此深信不疑,“活该”打零分,必须从中吸取教训,才能真正领悟“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的意义。反方的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认为“不让大脑睡大觉”的办法应该有很多,不能让人有“哄骗”“糊弄”的感觉。一旦发现学生“误入歧途”,应该早点指出来,免得越走越远。这样一些有思维含量、深层次的问题,“砸”进课堂里,激发学生从文本语言中寻找证据,与真实的生活世界接轨来进行思考和论证,常常能“砸”出一些独特的见解,令人茅塞顿开。如果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人文感悟的时候,能向多元的方向引一引,那语文课堂就有了不一样的气象、不一样的格局,也使学生的精神滋养有了不一样的意义。
语文实践活动具有情境性,阅读写作活动都是在特定情境下进行的。学完一个单元或一篇课文后的考查,不是为了考查学生知识占有量,而是要考查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要将阅读和写作能力放置在情境中考查,情境越真实,越有利于考查,也越有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教学《我最好的老师》时,可以设置情境化的考查任务,让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来解决具体问题。如想一想,怀特森先生编造“猫猬兽”之后,还可能怎样设置“险情”,让学生“冒险”。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阅读积累,写一个具体事例,让身边的同学或亲人明白“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的道理。
还可以展开群文阅读,如将《第十二块纱布》和《不!》两篇短文的关键部分镂空,让学生根据上下文来进行补写。其中,《第十二块纱布》讲的是一名年轻护士和一位赫赫有名的外科专家争辩“第十二块纱布有没有取出来”的事例,年轻护士取得争辩的胜利,成为外科专家合格的助手。《不!》一文讲的是指挥家小泽征尔相信自己而不附和权威们的意见,从而获得了世界音乐指挥家大赛的桂冠的故事。
此外,进行写作练习也是一种好方法。有学生模仿《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提出论点并举出实例来进行论证的形式,写了《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列举了《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和《画家和牧童》的故事,还举了生活中的例子。学生以此明白“许多时候,成功与我们近在咫尺,并不是成功不肯垂青我们,而是我们易被环境左右,惯于附和,缺乏主见,最终放弃自己的正确判断的缘故”的道理。
这种考查学生在情境化任务中进行语言综合运用的评价模式,范围可大可小,但都是向学生呈现一个综合性的、不完整结构的现实性任务,需要学生对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才能完成。
语文课堂看起来仍是用“字、词、句、段、篇”这样一些原材料,进行“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但课堂气象已经发生根本的变化:有许多可行、有趣的情境化任务;学生大胆萌发个性和创意,自主探求的愿望很强,能够运用自己的判断力和创造力解决问题,并不断获得学习的高峰体验……这样一种自主探求的学习状态,正是培养认知、合作、创新能力的温床;这样一种运用高阶思维来学习的能力,正是核心素养时代所需要的关键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肇丰,李丽桦.课堂改进的30个行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钟志贤.促进学习者高阶思维发展的教学设计假设[J].电化教育研究,2004(12).
[3]罗宾森,亚若尼卡.让天赋发光[M].卓妙容,译.台北:远见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