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新闻教育的“供给侧”改革

2018-01-26 09:03文/靳
传媒 2018年14期
关键词:供给侧人才能力

文/靳 舍

2018年4月14日,英美法空袭叙利亚,央视记者徐德智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通过央视新闻移动网进行“美英法空袭叙利亚 央视记者现场直播”的小屏直播报道,并同时与电视台进行大屏直播互动。在此过程中,徐德智包揽了新媒体移动直播、出镜记者、导播、编辑、摄像、卫星传送工程师等各项工作,另外,他面对战争从容、机敏的反应凸显了其作为记者所具备的各项素质。2018年两会期间,新媒体对两会的报道花样频出,中国政府网运用H5报道《黄渤进中南海参加座谈,总理说别背台词有话直说》使得严肃的两会报道变得亲民和幽默;新华社运用AR技术呈现两会重要信息,新颖又吸引人;《人民日报》通过手指舞《人民日报的年轻人玩段手指舞!一起来!》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这些新技术、新观念的呈现为融媒体时代的新闻教育提供了机会,也提出了挑战。

一、融媒体时代新闻教育的改革现状

我国有681所高校共开设有1244个新闻传播本科专业点,其中新闻学326个、传播学71个、广告学378个、广播电视学234个、编辑出版学82个、网络与新媒体140个、数字出版13个,在校本科生约23万人。面对媒体融合的冲击,各大新闻院校纷纷开始改革,以应对新环境对新闻人才的需求。

1.“师生进媒体”与“媒体人进校园”。新闻工作是一项注重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对从业者的能力与经验有很高的要求。仅仅学习校内课程,会使学生的整体素质与业界实际要求有很大的差距。只有学校与媒体强强联合,互相借力,让师生走向媒体,让媒体人走进校园,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培养高素质人才。

在此方面,我国各大院校一直在进行各种尝试。复旦大学在2001年与上海市委宣传部签约,以“部校共建”模式推动新闻教育改革,让“总编、名记者进课堂”,教授、讲师、学生进媒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与《光明日报》合作共建新闻学院,《人民日报》和清华大学、新华社和北京大学也先后建立新闻学院,旨在通过让有丰富采编经验的记者带学生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全媒体记者”培养计划。传统媒体时代,记者被认为应是“杂家”,即记者要上通天文,下知地理,能结交各路朋友,能灵活运用各个学科知识。然而,随着时代变革和技术发展,媒体形态不断更新换代,对记者的要求就更高了。就像上文提到的徐德智,一人肩负出镜记者、编辑、导播、摄像、卫星传送工程师等各项任务,同时还要熟练收集、梳理资料,掌握与人沟通的技巧等。

同时,为了适应媒体的发展,记者还需要掌握编辑策划、图文编辑、营销运营、编程和数据分析等技能。传统的新闻教育注重采写编评的培养,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大高校也开始重视对学生其他技术的培养,然而只有有限的高校能对数据新闻、AR、AI等新技术有所涉及,但培养效果并不是很好。因为毕竟很多新闻专业的学生是文科方向,对于技术理解和掌握有限。记者运用数字技术的能力不足,导致技术人员在现在的媒体编辑室中仍属稀缺品。因此,制定“全媒体记者”培养计划,应该引起各大高校的重视。

3.打造媒体实验室传授先进技术。全媒体实验室有着传统媒体的实验功能也具备新媒体的各项特点,通过一些前沿技术设备引进,全面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减少与业界需求的差距。例如,浙江传媒学院引进当虹科技智慧媒体实验室,成立电视编辑与导播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由当虹科技提供产学研相关的软件和硬件,来培养学生对智慧媒体技术的运用。而随着部校共建新闻学院、校媒共建新闻学院的推广,各大新闻院校已经纷纷着力建设先进的媒体实验室,并把前沿技术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进行了解和使用,为其毕业后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融媒体时代新闻教育改革面临的困境

每年有大量的新闻相关专业学生毕业,但就业情况并不乐观,同时媒体行业又苦于找不到高质量人才。这种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与媒体之间存在壁垒。大量地方院校在打通媒体与学校通道的过程中并不乐观。首先,就我国来说,传媒行业集中在北上广深,因此一些远离发达地区的院校就缺乏接触先进媒体和有影响力媒体人的客观条件。即便院校有许多进行教学改革的想法和措施,也大多流于形式。其次,地方媒体本身接触较大新闻事件的机会就很少,因此实践经验也很有限。加上现代媒体急剧变革,新技术新设备不断出现,地方媒体受财力制约也很难接触到行业前沿,因此其对学生的指导和帮助也有限。最后,高校将学生送到媒体实习,有时候遇到地方媒体本身工作就不多,使得学生在实习单位无所事事,导致实习体验很差,学到的知识有限。

其实,课堂与媒体间的壁垒一直存在,只是不同高校间有一定的差异,即便是重点高校,也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真正地在媒体单位得到充分锻炼,做到理论和实践完美的结合。民国时期,中国有过“前店后厂”培养新闻人才的方式,即报社里创办培养新闻人才的学校,学生可以一边上学一边为报社工作,这是一种有效培养新闻工作者的方式,在现代来说却很难实现。

2.“精”与“全”存在冲突。很多高校在课程设置中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向全才进发,这种做法忽视了学生发展爱好与特长的必要性。我们一直在强调“一专多能”,却很难去培养出“一专多能”的学生。因此,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应该更加注意如何将“一专多能”落到实处。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培养方式只能培养出“全”而不“精”的新闻工作者,这与媒体的需要是背道而驰的。

3.技术与能力之间的失衡。“一专多能”是媒体急需人才的标准,也是高校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向,但这并不是适合每个学生的发展路径。很多高校为应对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过度注重对技术和实践性的培养,却没有实现提高综合素质的最终目的。这就导致一些新闻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之后,与其他专业的毕业生相比显得没有后劲,从而不被一些媒体重视。除了对技术性新闻工作者的需求,当今媒体工作者还需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很好的沟通与合作能力,最重要的一点是对于本职业的热爱和对工作的积极主动。传媒行业是一个高强度工种,没有一定的吃苦耐劳、承压减压能力很难胜任。因此,高校在应对时代需求的同时,需要注重技术培养与综合能力锻炼之间的平衡。

三、“供给侧”思维下新闻教育的改革方向

“供给侧”就是供给方面,“供给侧”思维就是从培养人才一方考虑新闻教育的改革之路。传媒行业的巨大变革迫使我国的新闻教育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但是教育领域的调整很难超越行业的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去寻求新闻媒体发展规律以培养出能够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提升自我的媒体人。

1.明确新闻教育的定位。新闻教育一直在追逐新闻行业的发展,但事实上很难做到。媒体无论是技术、传播渠道、话语环境都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而且媒体本身和社会环境紧密相连,社会的巨大变化和快速发展在媒体中有很明显的体现。因此,新闻教育的定位很重要,也就是高校要对培养目标进行细分。相关高校要正视“精”与“全”的矛盾,对人才培养进行有意识地区分。

虽然很多高校都有新闻与传播相关专业,但是各大高校由于历史、地域、经济等各方面的因素,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差异的存在并不能限制高校特色的发挥。有些高校在资金充裕、与业界联系紧密的情况下,可以兼而有之地全方位培养传媒人才,而部分高校在人员、资金、设备短缺甚至与业界联系也不顺畅的情况下,可以重点培养学生的传统技能。传统技能的培养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需要高校和教师沉下心思,深入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

2.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无论媒体行业怎么发展,新闻专业主义一直是新闻人追求的目标,经得起探究、有深度的报道和引发关注和思考的新角度选择永远是媒体安身立命之本。有思辨能力,有文学功底,有写作能力,有发现事物新鲜视角的能力,这些是媒体人最传统的素质,也是永远需要的素质。因此,可以根据学校自身情况和学生具体情况,重点培养学生的传统技能。此外,技术的发展会带来传媒生态的变革,技术已经成为传媒行业不可或缺的元素。因此,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可以从技术入手,为传媒行业精准输送人才。此过程需要高校与业界有很好的交流业态,同时高校要对传媒业的前沿有精准的把握,还要对自身的教学设备和教师队伍不断地补充。

3. 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新闻行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行业,是一个需要经验的行业,很多企业在进行招聘的时候对就业者的从业经验有一定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中也开始注重让学生走向新闻前线去锻炼,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很多实践活动也确实开拓学生的眼界。然而,媒体又是随着社会、技术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在不断发展,所以高校在对学生培养目标进行细分的情况下,更要注重对其学习力的培养。

学习能力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无法进行简单的量化,但传媒行业人才的学习能力却是非常重要的。新闻记者在接触社会、采访报道中需要应对大量的新情况,需要在新闻报道中输入大量新知识,在报道形式和文字表达上也需要大量学习和创新。新闻教育如果只做到专业知识和技术的输入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训练学生不断学习、不断更新换代完善自己知识结构的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从日常教学中进行训练,也可以通过名人事迹进行激励,或者是通过学生实践中遇到的困难来引导。关于传媒行业的知识和技术永远浩如烟海,要想掌握多项技能也非一日之功。新闻教育要将提升自身学习能力的意识深植入学生的思想,以此来应对瞬息万变的传媒工作。

总之,在新闻行业向数字化媒体转型的过程中,媒体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高校需要反思的是我们的教育体制下培养的学生与业界需求的人才存在一定差距的本质原因,并在自身现有条件下,尽最大努力进行教育改革,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独特竞争力。

猜你喜欢
供给侧人才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人才云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创新创业为“供给侧”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