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 彤
2018年1月30日,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在此次公开发布的“国标”中,包含了“传媒类专业”在内的92个本科专业、587个专业名,将普通本科高校现行专业目录中的专业及类别全部涵盖。“国标”对如何突出学生中心、突出产教导向、突出持续改进等长期困扰高等教育教学深层次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是新时代背景下传媒类专业改革驶向纵深的行动指南和标准。传媒类专业虽然是应用型极强的专业,但是其实践教学却一直广受诟病,产教未能深度融合造成实践教学往往在“虚拟”与“案例”之间徘徊,难以企及“真实项目对接”的理想状态。因此,如何对照“国标”,在“教学实践”中加深对“实践教学”的认识,又如何深入研究传媒类专业的特点、变化及规律,探寻融合式工作室实践模式,是当前值得思考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在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领域,为了更加凸显产教融合、职业标准,许多院校开始合理引入“中职”“高职”中的“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应用型传媒人才的培养也同时受到了“现代学徒制”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一些新建本科院校突破体制、机制的束缚,外聘、特聘与引进传媒行业内的专业技术人才,在校内尝试实施传媒专业领域的“学徒制教学”,极大丰富了传统高校中单纯的“教学工作室”模式。
实践证明,“现代学徒制”教学与“教学工作室”教学在传媒类专业中的实践,各有优劣、不可偏废,应积极尝试二者的融合式教育,形成具有传媒专业特质的“融合工作室”教学模式。因为现代学徒制的“师傅带徒弟”方式可以弥补工作室制教学过程不能完全照顾到全体学生的不足,从而充分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工作室制”模式下,教学过程严谨、缜密,教学目的明确、得当,教学导师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教学案例和优秀的教学能力,可以弥补“现代学徒制”模式注重技能培养而忽略创新能力塑造、注重短期速成而忽略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弊端。由此可见,基于“现代学徒制”与“教学工作室”的“融合工作室”模式在高校传媒类专业中有效实施,对于教育部“国标”中提出的“高质量、多样化”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是当前深入落实“国标”的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
1.强化一条主线:“现代学徒制”与“教学工作室”培养相结合。第一,传媒类高校应积极投入建设符合行业需要的“工作室集群”。“工作室集群”的建设,应遵循传媒产业链的创作生产流程及特质,着力在“采、编、播、摄、录、演、服、化、道、音、美、照”等关键环节,建设符合行业生产需求的“实验室集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以实际项目为教学内容,引导师生团队共同完成项目。教育部“国标”的出台,对各专业的“教学条件”进行了具体的量化标准,尤其是在教学经费投入、实验室建设等方面也开具出了“国家标准”。传媒行业的技术性、文化性特征,决定了知识系统更新换代的频率相较于其他行业更快,也决定了内容体系与时俱进、彰显时代审美的速度及标准要高于其他领域。当前,传统媒体行业在技术、内容和模式等方面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严峻的生存危机倒逼传媒行业革新的同时,也在倒逼传媒教育领域的破旧立新。因循守旧继续在“模拟教学”“案例教学”中徘徊,必将阻断传媒教育与传媒行业的联系,低成本投入建设的教学实践场所,也必将影响传媒类专业实施面向职场的专业教育。因此,传媒专业实践类场所的“国家标准”,更加凸显行业性、前沿性和职业性特点,也对传媒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传媒类高校应通过与媒体企业在校内共建工作室、与行业共同开展内容生产和聘任一线媒体师资到校内任教等手段,深度探索“现代学徒制”与“工作室制”相结合的“融合工作室”教学模式。一方面,传媒专业“教学工作室”的建设要跳出“模拟”的标准,对接行业需求,为“真环境、真实干、真项目”的开展奠定基础,这就需要进一步在“条件建设”上加大投入。另一方面,传媒专业“教学工作室”中的教师,应具有师范性与行业性相统一的素质标准,为各种真实项目的开展扫清障碍,这就需要进一步在体制机制上为行业属性师资的引进提供支持。教育部“国标”中对传媒专业教师的学科专业背景和水平、教师教学发展条件等提出具体要求,其中既包括了教育教学的素质维度,又涵盖了行业技术的职业维度,各高校如何尽快研究出台相关的教师引进、培养配套措施,是读懂、弄通和落实“国标”的当务之急。
第三,将“工作室制”教学对学生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要求,与“现代学徒制”对较强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要求结合起来。教育教学各环节融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从而实现“三个结合”。首先,专业理论素质与职业实践能力相结合。高校传统的媒体教育,往往是基于学科体系的知识结构模块,这种培养模式讲究完整性、系统性的知识输出,忽略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基于“国标”视域下的传媒专业“融合工作室”模式,更加强调“知识结构”与“能力素养”的契合度、关联性和无缝对接,将“知识体系”细化为“能力需求”,将工作室教学演变为真实的“项目教学”,达到“项目进课堂、教学在现场”的理想状态。其次,学院派教育与媒体化培养相结合。传统的“教学工作室”教学源于高等教育内部,具有较显性的“学院派特点”,传媒专业学生无论处于专科、本科或是研究生的任何阶段,毕业后都必将指向“传媒职场”。因此,如何在高等教育内部有效实施“职场教育”,探索具有媒体属性的体系化、专业化职业素质培养,是传媒高校提升学生“专业就业比率”“专业就业能力”的关键所在。最后,学历学位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专业认证相结合。教育部“国标”十分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注重探索教育教学的创新形式,注重提倡基于改革教法、强化实践的系统式创新,从而推动高等教育从“教得好”向“学得好”转变。学历学位证书的获取指向的是学科体系、专业体系与课程体系,要求学生在相应的时限内完成基于课程维度的“学分”,要实现传媒教育与职场的接轨,就必须减少课程体系的学分分量,增加基于成果考察、执业资格等切合“职场需求”的“规定动作”,稀释传统学科体系要求在传媒类专业教育中的比重,提升传媒专业学生的“职业性”和“能力度”。
2.突破两个难点:校内教学与媒体实践融合、构建在校生项目实训的真实空间。第一,全方位推进人才培养过程与媒体实践融合。教育部“国标”中,提出高等教育突出产出导向的“五个度”,即: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程度、社会适应度、条件保障度、质保有效度和结果满意度。“校媒合作”最大的难点在于媒体的积极性难以调动,高校传媒专业应积极探索吸引媒体的“四项策略”,即:购置生产型设备对等或领先于媒体行业,聘任熟悉媒体行业一线实务或媒体行业领军人物进校执教打通关节点,构建基于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项目分成机制,整合传媒专业师生力量形成人力资本与媒体开展对等项目开发。通过“四项策略”的有效刺激,传媒专业和媒体企业在逐步磨合中探索形成“五个共同”,即: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和培养方案体现“媒体属性”,共同实施课程和教材建设体现“能力属性”,共同打造专兼职结合的教学团队体现“职业属性”,共同建设实习实训室体现“职场标准”,共同实施质量保障措施体现“岗位标准”。做到培养目标对接媒体需要,课程和教材对接媒体实务,教学实践对接媒体环境,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对接媒体标准。
第二,构建在校生项目实训的真实空间。传媒学生到媒体一线实习实训的难点在于媒体对其能力不放心、媒体工作人员忙于各种项目无暇顾及。传媒高校可以采取“五轴联动”的措施开拓学生实习实训途径的多元化,即:校内工作室聘任媒体一线人员,解决学生“能力问题”;与媒体在校内共建工作室,解决“实习场所问题”;充分支持师生自办传媒公司,解决学生“实习空间问题”;与媒体企业联合开展各类项目,解决学生实习与企业人员生产“深度融合问题”;建立健全师生基于成果导向的课程评价、鉴定制度,解决师生“工作量认定问题”。“五轴联动”思路的有效实现,可以建立起融传媒教学、教学研究、实习实训、职业技能认定、项目开发为一体的“现代学徒制+教学工作室”融合式模式,在“教学工作室”中由懂行业、善创作的导师进行“校中媒”训练,创造现场“实战环境”,在“现代学徒制”中引入真实项目进行“媒中校”磨砺,让学生进“真实空间”、做“真实项目”,最终实现校内实践与媒体生产实际的无缝对接。
3.搞好三项建设:为传媒专业“融合工作室”模式的构建提供保障。第一,优化“教学工作室”“现代学徒制”的融合式课程体系。融合式课程体系应着力于以提高在校生媒体职业能力为主线,强调基于“固化成果”为导向的评价体系;以职场教育课程为核心,针对具体岗位中的能力需求强调“定向性”培养;以实践教学为手段,突出教学过程中的“现场亲历性”特点;以深化理论课程改革为着力点,从突出“知识点”向明确“能力诉求”转变;以思政及通识类课程为保障,突出传媒特色与立德树人的“同频共振”;以创新创业课程为关键环节,强调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以选修课为主要特色,打造传媒行业“理论与实践前沿”的高端课堂。总之,传媒专业融合式课程体系的构建,应真正体现教育部“国标”中所提倡的对各专业既有统一要求、保障质量的“规定动作”,又有为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留有足够拓展空间的“自选动作”。
第二,推进教学质量监控模式创新和再造一个教学运行机制。传媒高校应强化产学研合作的组织建设和条件保障,积极推动院、系两级组织对专业建设形成合力,探索一整套管理制度和创新型评价机制,实施以行业、媒体为评价主体的教学质量第三方评价标准。首先,校内教学进度与媒体项目开展并轨,在时间、精力、物力等方面全力保障真实项目的开展;其次,实践考核模式与媒体行业真实项目标准统一,在目标、过程、结果等方面引入行业评判;最后,重构传媒高校基层教学单位的运行模式,在管理思路、机构建制、人员分工等方面全面对接媒体行业实际。
第三,建好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平台和重构教学团队体系。传媒高校应着力搭建专业建设、校媒合作、“双师双能型”教师培育、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等平台,使培养过程突出行业、媒体的深度介入,质量监控实现行业、媒体的多元化参与。首先,深入探索以“专业认证”“岗位需求”为导向的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突出传媒专业的特色和细化传媒岗位群的要求;其次,构建基于具体项目为核心的团队体系,突出传媒实战、明确责任权益,形成前期中期后期一体化、互补式的团队关系;最后,引导师生吃透国家、地方创业政策和文创政策,积极稳妥地创建传媒公司,深入探索师生公司之间的法人主体合作方式。
“融合工作室”模式是传媒专业落实“国标”的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如何继续深入教学实际,对这种新型教学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和探索,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具有鲜明特色和效果更加明显的经验体系,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