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平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吉林 吉林 132200)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在环境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同样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式也是受环境的影响逐渐完善的。我们作为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地去观察大学生群体所处的外在环境因素,对一些受到不良环境影响的大学生进行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给学生创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知识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思政能力。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环境虽然是一个外在的因素,但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思政工作者要充分的加以认知。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都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念的形成和发展造成影响。大学生的性格特点、思想品德并非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不断的培养和完善的,尤其是要受到早期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先入为主性,有些父母说是说,做是做,言行不一,一边要求孩子要学会尊重,学会关心他人,但是夫妻之间确总是会吵架,这样的做法是会对大学生产生影响的。虽然现在的大学生其独立意识很强,但是父母的世界观、价值观还是会对大学生施加影响。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基地,其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重要的作用。高校里具有良好的育人环境,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学术氛围,公共基础设施完善,这都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很大。高校既有教书的功能,又有育人的功能,高校里有很多的学生社团总会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大学生参加这样的活动,可以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个人综合素质的成长。大学生生活在特定的地域里,必定会形成自己的文化思维方式。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计算机网络不断的普及,信息的传递更加的便捷。作为思政工作者我们要密切关注互联网所带来的影响,并对影响加以深入的探究。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广泛性和复杂性。其广泛性体现为对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大学生产生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其复杂性体现为会受到家庭、高校、社会和生活的周边环境影响,传统的文化观念和政治环境也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产生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广泛性和复杂性都是可控的,因为外在的环境因素,可以人为努力的进行改变。只要我们首先进行深入的分析,之后运用科学的手法,无论多复杂的问题都会被迎刃而解的。校园文化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而产生的,大学生在校园里生活和学习就必定要受到校园氛围的影响,这种经过日积月累产生的潜移默化作用,具有渗透性。作为高校的思政工作者我们要考虑环境的特征,进行适应环境特征的知识讲解,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活跃大学生的课堂气氛,不断地去引导大学生进行学习,从而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产生积极的影响。
高校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课堂,所以高校的环境一定要得到优化,以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在课堂上可以充分地得到发挥。高校应多开展关于思想政治的相关讲座,鼓励大学生积极的参加,让大学生深入理解思想政治理论。组建相关的社团,不定期的开展讨论活动,使大学生充分的表现自我,表达自己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看法,沟通交流可以促进对思想政治的了解。对表现优异的大学生提出表扬,起到一个很好榜样,带动其他同学一起进步。当下社会互联网发达,大学生喜欢新鲜的事物,我们思政工作者可以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样可以提高大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效果。我们思政教育工作者要以身作则,不断的去学习思想政治知识,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想道德观念,使自己的言谈举止对大学生产生影响,更好的带动大学生去学习思想政治。
对大学生所处环境的优化,是一项长期的工程,这不但需要我们思政教育工作者要进行积极的引导,同时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健康阳光的环境。一个健康阳光的环境会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更加事半功倍,从根本上提高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俏华.对学校道德教育中榜样教育方法的伦理学追问[J].教育探索,2011(4):32,33.
[2]万美容.优选与创设——榜样教育创新的方法论视角[J].中国青年研究,2006(9).
[3]易素贞.新时期大学生榜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6).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1982.
[5]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