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祥文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中山 528404)
“特色小镇”一般是指城乡地域中地理位置重要、产业相对集中、资源优势独特、经济规模较大、建筑特色明显、地域特征突出、历史文化保存相对完整的乡镇。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广东省中山市,目前拥有14个产业集镇、26个国家级产业基地,成为全国产业集群发展最好的20个城市之一。其中,古镇的灯饰、沙溪的服装、大涌的红木家具、港口的游戏游艺和陈列展示用品、火炬开发区的包装印刷、小榄的电子五金、坦洲的工艺首饰、黄圃的食品加工和园艺盆景等特色产业,规模大、技艺精、内涵丰、品牌响,创造了全省近5%的生产总值。2016年,中山古镇镇成为首批“中国特色小镇”。2017年初,中山市遴选出了古镇灯饰特色小镇、沙溪时尚服装小镇、中国红木文化旅游特色小镇、港口游戏游艺文化小镇等18个市级特色小镇。这些特色小镇除具备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外,还具备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已基本形成了特色鲜明、品类齐全、投资经营主体和消费层次多元且以产业服务、产品设计和文化消费为主体,兼顾了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两个层面的特色产业体系,具有文化创意产业的典型特点,并为特色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早在1998年,由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明确提出了“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源于个人创意、技巧及才能,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利用,具有创造财富并增加就业潜力的产业”。该文件阐明了创意产业的核心内容是文化和创意,强调了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英国也因此成为世界上最早明确提出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国家产业政策和战略理念的国家。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在《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6)》中将文化创意产业解释为具有一定特色文化内涵的、来源于人的创造力和聪明智慧、并通过科技的支撑作用和市场化运作可以被产业化的活动的总和。因此,我们不难看出,文化创意产业一方面体现为依靠科技支撑的产业化运作;另一方面体现为颇具特色的文化内涵和人的创造力及其重要作用。
长期以来,中山市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严重不足,其知识技能、学术氛围、工资待遇及创业环境等要素远远弱于一线及周边城市。专业人才存在流动性大、稳定性不强、吸附力不牢的特征,造成原有特色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难以占领高端领域,对中山市特色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扩大国内外市场也形成了极大的阻力。为此,中山市委市政府决定建设一所地方高校来培养特色文化创意产业亟需的“本土”人才,而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其培养特色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1.基于特色小镇特色产业,设置与特色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专业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秉持“一镇一品一专业”的办学理念,通过大量地走访和市场调研,针对中山市各镇区特色小镇、特色支柱产业的用人需求,先后开设了与中山市古镇镇(古镇灯饰特色小镇)对接的灯具设计与工艺专业,与沙溪镇(时尚服装小镇)对接的服装设计专业,与港口镇(游戏游艺文化小镇)对接的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与大涌镇(中国红木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对接的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专业,与各个特色小镇对接的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平面设计、网店设计)和装饰艺术设计(室内设计)六大类专业,共计十六个专业方向,以满足中山市各特色小镇特色产业对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需求。
2.基于特色小镇人才需求,创办与小镇特色产业相对接的产业学院
2013至2017年期间,学院先后与沙溪镇政府、古镇镇政府和大涌镇政府合作创办了沙溪纺织服装学院、古镇灯饰学院和大涌红木家居学院,实施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与广东家时代有限公司合作创办了家造网学院,标志着产业学院从“镇上”走到了“线上”,正式进入到“互联网+产业学院”的时代。根据学校“五年发展规划纲要”的战略部署,学院正在积极与港口镇政府协调,着力推进“港口动漫创意学院”的建设工作。目前,已建成的四个产业学院已经建立了“镇校行企”协同育人的体制机制,通过政府有效介入、行业和企业全面参与人才培养工作,在特色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培养、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和开展协同育人工作等方面的建设工作逐步形成了长效合作机制,在政府、行业和兄弟院校中产生了一定的示范引领作用,逐步形成了校企协同育人的“示范窗口”。此外,这些建设在特色小镇中的产业学院在企业的大力支持下,已构建了“校中厂、厂中校”和“工作室+工场+市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企业、教师、学生三位一体教学工作室制”的课程教学模式。
3.基于特色小镇企业用人标准,培养与企业个性化需求一致的订单人才
根据特色小镇特色企业的用人标准和个性化需求,艺术设计学院先后开设了“胜球灯具班”“四海家具班”“霞湖世家服装班”和“金龙游戏动画订单班”等10余个企业订单班,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由企业提供师资培训、实训场所和实习岗位,共同打造企业产品研发所需要的个性化创意人才。同时,合作企业还提供了数十万的奖学金,用以奖励品学兼优或为企业做出贡献的学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基于特色小镇企业设计岗位需求,营造与企业相一致的工学结合情景
学院遵循“工作室+工场+市场”三结合循环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先后创建或引进了大师工作室(马乐山卡通工作室、陈培成雕刻艺术工作室、陈俊荣彩陶艺术工作室和周雪清刺绣工作室等)、国际项目开发工作室(新加坡佛教动画研究制作中心、香港闻思尚仁影视工作室等)、企业项目开发工作室(中山市艺术设计研究所、中山网龙三维城市制作基地、大涌牛仔服装品牌研发中心等)、教师工作室(各个专业均成立了若干个“教师专业工作室”)和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等多类型设计工作室等六十余间。其中,仅沙溪纺织服装学院就建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基地、服装精益管理产学研示范拓展基地、服装电子商务基地等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和中山市休闲服装工程研究开发中心、中山市中纺联纺织品检测中心(国家实验室)、中国天竹联盟服装研发中心三个项目中心,引进了中山市微生活服饰设计工作室、邱伟服装设计工作室、服装第N站电子商务工作室、中山市妃妮思高级成衣设计工作室和仙蒂家居服装设计工作室等数十家颇具特色的设计工作室。
学院制定各项制度,鼓励任课教师将企业(工作室)欲开发的项目纳入到教学活动中,本着“学习过程就是工作过程,学习地点就是工作地点,成绩考核就是绩效考核”教学方法,采用“前期准备;企业下达课题;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市场调查和制定设计策略、学生向企业进行策略提案并确定设计方向;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创意设计、学生向企业进行设计提案、企业进行评价;打样完成”的“五段式”教学法来完成整个实际工作任务。有效地实现“做中学、学中做、学做创新”的职业教育理念,缩短了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设计岗位对接的距离,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
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合作培训就是高校和企业之间利用现有的实验实习条件以及项目、资金、人力等资源来联合培养学生或员工的互利共赢方式。这种合作培训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学校教学环境和师资力量以及企业设备资源和生产实践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企业员工综合素质。
1.基于学院需求,特色小镇企业提供实际岗位工作技能的培训
艺术设计学院通过制度设计,鼓励年轻教师到特色小镇企业接受3~6个月的培训和锻炼,努力提高教师的实际工作水平,同时鼓励教师实行开放式教学模式,积极邀请特色小镇的行业、企业设计师进课堂讲学或将学生送入企业观摩实践,聘请文化创意产业企业的高端管理人员和业务技术人员作兼职或客座教授,发挥他们在特色产业经营管理、产品研发、科学技术应用等方面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加大实战和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近三年来,学院先后选送了十余名专业教师进驻特色小镇的特色企业,进行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聘请行业企业兼职教师60余人,邀请特色小镇的行业、企业的设计师进课堂讲学或培训师生达200余场次,送学生前往企业参观、学习和培训达200余车次。学院努力做到“周周有培训、月月有观摩”,近30000余人次的师生接受到了特色小镇的企业或行业实际岗位工作技能的培训。
2.基于企业需求,学院提供文化知识和设计创意思维的培训
由于中山特色小镇本土企业所拥有的人力资源和设施设备难以满足员工学习设计理论知识和提高文化创意设计能力的需求,企业为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对员工进行理论知识、造型能力和设计创意思维的培训,而这个方面恰好是学院教师的优势。近年来,艺术设计学院的多位教师先后受特色小镇中四海家具、爱德华-家照明、中荣印刷、日先陈列展示用品、大涌古典红木家具协会、金龙游艺、霞湖世家等数十家知名企业的邀请,对设计岗位的员工进行了多种形式的长期或短期培训达2000多人次,大大地提高和开阔了企业设计师的理论水平和设计视野,得到了企业和社会的高度评价。
当前,中山特色小镇中很多远见卓识的企业家已认识到培养特色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已不仅仅是学院的事业,对于自身而言,他们才是学院所培养人才的需求者和使用者,其对人才的要求最直接客观。因此,企业也愿意积极主动地与学院进行交流与合作,使人才的“生产”更好地符合“使用”的要求。同时,企业也可能以最低的成本,借助学院师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最为擅长的科研能力,赢取最大的利益。
在学院走产学研特色文化创意产品研发之路时,很多特色小镇的企业积极主动地将欲研发的项目纳入学院的教学活动之中。学院乘此机会大力推进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教师带领或指导学生设计团队参与企业实际项目的研发之中。先后参与了美盈家具、华人礼服、爱的华-家照明、中荣印刷、小榄创意产业园、中山围垦湿地公园等知名企业近百余个项目的研发或设计工作,项目成果均被采用,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
此外,为保护特色文化创意产品的知识产权,学院通过各项政策鼓励师生和企业申请文化创意产品的专利保护,校企合作处为此邀请专家进行每年一度的宣讲活动。近年来,学院师生研发的文化产品获得知识产权的多达2000余件,居全省高校前列。
目前,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与特色小镇的政府、行业和企业在特色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无论是学院、政府,还是行业、企业和社会都还处于探索阶段,并未形成一个相互紧密融合的联合体。此外,由于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类新兴的产业,整个中国对于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同样处于探索阶段,并未形成一套稳定的具有特色的培养模式。因此,中山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还要不断地吸取经验和教训,不断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依托中山特色小镇的资源和特色,逐步形成一套适合特色小镇建设发展且独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为更好地培养出中山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进而促进中山特色小镇更好更快地建设和发展,为实现“伟人故里、文化名城”的战略目标而服务。
[1]宋 迪.特色小镇与特色小城镇的概念界定及相关政策解读.[EB/OL]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1021/21/33633632_600317282.shtml
[2]陈凌茹.中山评选“特色小镇”,有实力有颜值![N].中山日报,2017-1-8(1).
[3]Creative Industries Economic Estimates Statistical Bulletin[EB/OL]https://wenku.baidu.com/view/b1b9e06fb84ae45c3b358cab.html.
[4]张京成,等.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6)[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