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

2018-01-26 03:25
中州建设 2018年1期
关键词:厕所革命人才

在“静静的春节”聆听文化心跳

文 / 彭 飞

“往年从除夕夜就开始扫炮皮,一扫就是一宿。今年却主要是厨余和生活垃圾,轻松不少。大家新年一出门,看见干净整洁的街道,心里也敞亮!”环卫工人一席话,道出今年不少城市的新风尚。北京新修订的《北京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第一年实施;天津外环线以内迎来第一个“不闻鞭炮声”的春节;刚刚成立不久的雄安新区也实施了严格限制燃放的规定……“狗年的春节静悄悄。”有网友发出这样的感慨。

鞭炮声少了,空气污染和安全隐患也随之减少。环保部数据显示,2018年除夕夜全国338个城市空气质量总体明显好转,PM2.5最大小时平均浓度较去年除夕夜下降22.1%。

不过,“禁燃令”也仍然受到另一角度的质疑:不让燃放烟花爆竹,是不是年味就淡了?中国的传统习俗是不是就丢了?这样的担心可以理解,毕竟“爆竹声中一岁除”的传统已有千年。然而,传统和习俗并非就意味着因循守旧、一成不变。恰恰相反,只有让传统和习俗在时间延续中找到与当下时代处境的最佳结合点,真正做到与时俱进,才能体现传统的现代价值,彰显习俗的内在生命力。

燃放烟花爆竹只是一种形式,真正的传统流淌在血液里、绵延在精神中。虽然少了烟花爆竹的喧闹,但旧年俗与新年俗交相辉映,塑造着当代中国春节的文化景观。今年新春,不少人选择一家子走入影院看一部贺岁片,轻松而欢乐;不少网友响应“牵妈妈的手”活动,在网上晒出和妈妈的照片,感恩母爱……新的形式新的内容,背后却是中国年传递出的“古老”幸福。可以说,中国年的真正魅力本就不在外表,而在团圆、祥和、重视家庭的内里。

能否合理引导年俗的变化,其实也是一个文化类的“治理考题”。今天,环境治理是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议题,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和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把“污染防治”列为三大攻坚战之一。在此背景下,合理、合法的“禁燃令”绝非断裂古今,而是确保老百姓生活质量、为子孙后代负责的必然选择。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也积极转变思路,不只做摈弃陋习的监督者,更做新风尚的推动人,比如为祭祖的民众免费发放鲜花代替鞭炮,加强市场监管提高电子鞭炮的供给数量和质量,为老百姓提供更多安全绿色的选择。众人合力、大家齐心,年味一点没淡,反而越来越浓。

作家冯骥才先生曾说,中国人不像西方人那样倒计时地数着数字进行新年狂欢,而是静静地“守岁”,“守着只有在这一段时间才能看见来去匆匆的生命时间的珍贵”。以绿色、文明、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方式传承这份时光财富,春节这一承前启后的时间节点,才能成为中华文明代代相传的时间象征。

乡村振兴须先“留住人”

文 / 钟 超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发布。在国务院新闻办就乡村振兴举行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有两位县委书记不约而同谈到了一个类似的故事。

浙江省德清县委书记项乐民说,德清县西部有一个仙潭村,过去偏僻的穷山沟近几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洋家乐”的带动效应下,山清水秀的仙潭村迅速成为民宿经济的集聚区。现在仙潭村共有民宿120家,其中80%是由返乡创业人员开办的,他们一年当中能够为村里村民带来各类收入近千万元。2017年仙潭村人均收入已经突破3.4万元,比五年前足足翻了一番。

贵州省湄潭县委书记魏在平则说,湄潭是贵州第一茶县,种植了60万亩茶园。为把茶山培育成为老百姓长久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在发展茶旅一体时,当地老百姓和一些企业也搞了民宿客栈,不过由于缺乏专业的经营管理和营销推广人才,这些客栈节假日爆满,平时却少人问津。

不难看出,两位县委书记讲述的都是当地旅游扶贫的实践,相同思路带来不尽一致的结果,魏在平认为首要的制约因素是人才瓶颈。留不住人才,政府制定的支农惠农政策就缺乏落到实处的执行者,农村发展产业也缺乏有足够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带头人。

乡村振兴,人才为先。过去农村留不住人才的主要原因是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严重不均衡,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差异悬殊,导致人才从农村向城市、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向东部发达地区单向流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加快发展,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对人才的吸引力逐步增强。特别是美丽乡村、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一系列促进农村发展的政策出台,极大改善了农村人才流失的现象。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强化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应双管齐下。一方面,要着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乡土人才,扶持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和非遗传承人等。另一方面,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以更加开放的胸襟引来人才,用更加优惠的政策留住人才,用共建共享的机制用好人才,掀起新时代“上山下乡”的新热潮。

多元共治深化“厕所革命”

文 / 傅昌波

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厕所革命”,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批示旅游系统“厕所革命”,并多次在调研中强调厕所的重要性。去年1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不但景区、城市要抓,农村也要抓,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

厕所问题从小处讲,事关每个人的便利,从大处看,可以视为测量社会文明程度的尺子。要做好这件事关群众利益、关系国家形象的大事,不能仅靠政府的“剃头挑子一头热”,必须充分激发各类主体的积极性,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行动、社会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城乡厕所的建设和管理,涉及规划、建设、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卫生、教育等多个领域,政府的主导责任不可推卸。“厕所革命”要从旅游领域向全国全域纵深开展,需要各相关部委、各级政府联合行动,完善和优化厕所建设管理的相关法规,健全和提升厕所强制性国家标准及各项建议标准,出台鼓励非政府主体参与厕所建设管理的公共政策,拓宽各类主体的准入渠道。同时要通过教育、传播和倡导,培育和提升公众的厕所文明意识。

推进“厕所革命”,企业的积极参与至关重要。厕所的建设管理涉及房地产开发、上下水管道、卫浴洁具、商业广告等多个产业,相关企业应当主动把握机遇、担当社会责任、积极与政府合作,用市场配置的力量把“厕所革命”引向深入。近年来,众多卫浴企业开发推出许多节能节水的新产品,一些企业在山东青岛等地探索运用PPP方式推进“厕所革命”的新模式,取得了可借鉴可复制的成功经验。

作为非政府非营利机构,各类社会组织在理解公共需求、衔接各方资源、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利益平衡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对深化“厕所革命”也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中国偏远农村地区实施的“社区环境卫生全覆盖”等项目影响深远。国内关注、参与“厕所革命”的社会组织也越来越多。江苏昆山市昱庭公益基金会实施的“废纸置换厕纸”项目,现已覆盖全国14个省、4个自治区、2个直辖市,共计562所学校,服务师生超过100万人,不仅推动政府把配备免费厕纸作为公共厕所服务的强制性标准,而且培养了孩子们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公益思维。

在新三年“厕所革命”开始实施之际,我们应在旅游系统“厕所革命”取得的宝贵经验基础上,推进各行各业参与的全域“厕所革命”、全体国民参与的全员“厕所革命”。各级政府应当切实更新治理理念,组织引导多元主体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厕所革命”,共同提升社会文明。

治污攻坚 不能松劲

文 / 刘 毅

这个冬季,京津冀等不少地区的人们都感到,头顶的蓝天白云明显增多了。随着大气污染防治行动的持续开展,很多地方PM2.5浓度大幅下降,老百姓在环境质量改善中的获得感幸福感日益增强。

治霾的成效,让人们看到只要对症下药、猛药去疴,污染并非不治之症。不过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等优质生态产品的供给,还远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正因为这样,党的十九大将污染防治作为今后3年要重点抓好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之一。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盯紧目标、再接再厉。

首先得打得更精准。污染防治既要治标,更要治本,而治本之策就是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只有进一步强化生态环境“硬杠杠”,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方面的“抓手”作用,不断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才会大幅减少,环境质量才会根本改善。

还要打得更有力。“大气十条”实施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举措层层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这是其目标能够如期实现的重要原因。环保部对进度缓慢的20多个城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直接约谈;中央环保督察动真碰硬,破解难题;开展“2+26”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督查、交办、巡查、约谈、专项督察“五步法”成为撒手锏。污染防治攻坚战是非常艰难的,不可能一帆风顺,出大招,下狠手,才能闯关夺隘。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迫切需要组建一支“集团军”。如今,党政领导重视、各部门各单位齐抓共管的治理格局初步建立,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不过,在当前的治污过程中,一些地方的环保部门有时仍然觉得势单力薄,其他部门往往缺乏积极主动参战的意愿,没有自觉成为治污攻坚战的主力军。这就需要通过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完善考核及追责制度等举措,来促使各地各部门各单位下更大决心、采取更扎实措施,切实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

即将拉开帷幕的全国两会上,污染防治攻坚战无疑将成为一个重要议题,下一步的作战计划令人瞩目,值得期待。

齐心协力,持续发力,一个战役接着一个战役打,一个难关接着一个难关攻,我们一定能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改善环境质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逐步将美丽中国的目标变为现实。

猜你喜欢
厕所革命人才
人才云
厕所囧事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中国的出行革命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厕所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记得上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