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出新 大道致远
——中国石化报社30年之变与不变

2018-01-26 02:31陈维松
传媒 2018年11期
关键词:党组

文/陈维松

作者系中国石化报社社长、总编辑

在全党上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际,今年7月1日,《中国石化报》迎来了创刊30周年。

30年,5993期,风雷激荡一纸书。伴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石化的成长,30年的坚守与努力,《中国石化报》与报社其他媒体见证和展示的,是中国石化恪守爱我中华、振兴石化的报国之志,是中国石化高扬人民利益至上的为民之情,是中国石化打造世界一流能源化工企业的强企之愿。

“与党同心,与国同梦,与中国石化共成长,为振兴石化鼓与呼”,这是一张走进“而立之年”的报纸始终未曾懈怠的底气所在。凭借这种深厚的底气,中国石化报社以守正铸就发展、以出新实现跨越,从一张每周一期对开四版的报纸发展为报刊台网、两微一端的现代媒体集群。

30年之变

1987年年底,中国石化总公司党组决定创办《中国石化报》;1988年3月15日,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复同意创办《中国石化报》;1988年7月1日,《中国石化报》正式出版发行。30年里,报社在记录中国的石油石化行业改革发展创新、做强做优做大的历程中,也在书写属于自己30年的变化。

最突出的是规模之变。媒体品种增多,中国石化报社成立之初只有“一份报纸”——《中国石化报》,每周一期,对开四版。现如今,《中国石化报》由周一刊变成了周五刊、由一开四版变成了双开八版,报社媒体从一张报纸发展成了由《中国石化报》、《车友报》、《中国石化手机报》、《中国石化》杂志、中国石化电视新闻、中国石化新闻网、石化新闻客户端等报刊台网、“两微一端”组成的媒体集群。媒体融合加快,2015年,报社搬入总部2号楼,搭建了媒体数字化平台和电视新闻制作平台,为报社进一步加快媒体融合打下了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报社整合资源、创新报道,建成了行业报首家“融媒体实验室”,完成了全媒体采编平台2.0版和石化新闻APP 3.0版升级,获中国报业融合发展创新百强,报社媒体融合工作走在了行业报前列。队伍发展壮大,创刊时,报社不到30人,目前,已有14个部门145人,而且学历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占到了81%。通联队伍也由上海、广州等几家试点记者站,发展到目前的26家驻省记者站,专兼职记者和通讯员近3000名。

最深刻的是功能之变。从早期单一的纸媒和单调的表现形式,到现在利用多种平台和新媒体互动的特点,发挥传统报纸的专业优势、视频的画面优势、网络的快捷优势,《中国石化报》的媒体产品品质更优、品牌更响、品味更浓,更加吸引人、感染人、教育人、鼓舞人。创办之初,一周只出一期报纸,总部机关的信息量很大,报纸的时效性也不强,“新闻性”不足;虽然刊登了一些行业信息,但语言不够通俗、报道不够深入,存在“外行看不懂,内行不解渴”现象。30年中,通过不断改版创新,报社报、刊、电视特别是网络新媒体的可读性、可视性不断增强,更具新闻价值。领导和读者对报社能够实现当天新闻及时报道且实现了立体、全时传播予以充分肯定。面对“互联网+”的新形势,报社不断创新传播方式,在《中国石化报》上增加今日视点、领导干部论坛、石化语丝等言论性栏目,杂志上开办微言微语,手机报上增加高层声音和跟贴,借助媒体给关注、关心石化发展的读者提供多个互动交流的平台,让大家交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会,畅谈个人对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石化35年发展的感想,发表自己对重点工作、热点问题、突发事件的看法,切实增强了媒体的吸引力。

最重要的是影响力之变。从前,《中国石化报》读者群相对固定,多为各级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现在,读者群已扩大到整个石化行业及相关产业链的各个层面,同时部委机关、大学、研究机构、国际大公司驻华机构等也都成了《中国石化报》的读者。为此,报社努力从“新闻宣传员”向“新闻服务商”转变:一方面,我们按照媒体质量优、传播效果优,党组满意、读者满意、自己满意即“两优三满意”目标,努力做“强”《中国石化报》,切实发挥好党组“机关报”、行业“经济报”的作用;做“大”中国石化新闻网,与公司官网及中国石化网上博物馆实现“三网一馆”整合发展;做“优”石化新闻客户端,整合优质新闻资源,精心打造面向融媒体时代的移动传播新平台;做“精”《中国石化手机报》,坚持精品路线,服务高端用户,实现精准传播,努力成为直达党组领导和高端用户的信息直通车;做“新”中国石化网络电视,借助高清数字新平台,紧抓媒体融合新机遇,实现电视媒体新跨越;做“深”《中国石化》杂志,深入报道石油石化高质量发展新进展,深度解读行业变革新趋势,不断提高杂志的“含金量”和权威性;做“活”《车友报》,秉承“源于石化、服务车友、文化促销”的理念,为美好生活加油;报社的微博和微信,突出特色,既与其他媒体同频共振,又利用自身优势形成差异化传播。另一方面,我们坚持培育媒体服务品牌,通过举办两年一届“感动石化”人物评选等活动,努力为中国石化选树新时代典型、弘扬石油石化精神提供优质服务。

30年之不变

30年来,正因为有始终坚守的“不变”,才承载了中国石化报社发展“巨变”。

“为中国石化鼓与呼”的办报宗旨没有变。《中国石化报》发刊词这样写道“为振兴石化鼓与呼,这是本报的宗旨”。历届集团公司党组高度重视新闻宣传工作,陈锦华同志要求要突出宣传“爱我中华,振兴石化”这一精神,使之成为广大职工的自觉行动。盛华仁同志指出,新闻宣传工作要集中全力为振兴石化,建设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服务,更好地发挥鼓与呼的作用。最近,集团公司党组领导更是明确要求,要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加强党的建设一系列指示为导向,紧紧围绕集团公司改革发展中心任务,创新方法手段,唱响主旋律,传递好声音,树立新形象,全力推动中国石化做强做优做大,奋力谱写无愧于新时代的石化篇章。集团公司党组的坚强领导为报社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30年来,报社一以贯之坚持“为振兴石化鼓与呼”的办报宗旨,在国家新闻主管部门指导下,紧随石油石化行业发展壮大的步伐,围绕中国石化中心工作,通过重大主题报道、先进典型报道、基层一线报道、思想言论引导以及专题策划、品牌培育、融媒体传播,在宣传中央方针政策、服务集团党组、宣传企业、报道基层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自身也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践一再告诉我们,不管今后如何改革,报社必须始终坚持“高举旗帜、党性立报”的政治要求不能变,始终坚持“爱我中华、振兴石化 为美好生活加油”的初心使命不能变,始终坚持“为中国石化鼓与呼”的办报宗旨不能变,做好石油石化行业主动迎接“电动革命、市场革命、数字革命、绿色革命”,勇跨产业结构调整、增长动力转换、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和公司治理能力提升“四大关口”的历史性记录。

“建设央企一流新闻媒体”的发展目标没有变。在集团公司党组的坚强领导下,报社始终把“建设央企一流新闻媒体”作为发展愿景,带领一批又一批报社员工、记者站记者和通讯员,坚持“谋新、谋强、谋真”,走过了一条改革创新之路,1997年,报社率先建立新闻采编系统,进入网络化、信息化时代。1998年,报社正式推出《中国石化报》网络版。2002年,经国新办批准,报社创办了中国石化新闻网,较早拥有了互联网新闻发布资质,进入了以报为主、报网联动的新阶段。2007年,报社建立EIP综合信息管理平台,集信息发布共享、应用系统集成、日常办公管理于一身,并获得了王选科学技术进步奖。2009年,随着手机全面普及和短信、彩信业务飞速发展,《中国石化手机报》应运而生,对全系统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实现全覆盖。2012年到2014年,媒体发展进入移动互联时代,手机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第一渠道,报社先后创办了中国石化新闻网微博、中国石化报社官方微信和石化新闻客户端。2015年底,报社迁入新址,全媒体采编平台建立并投入使用,高清数字电视平台实现了全新升级。2017年,完成了全媒体采编平台2.0版和石化新闻APP 3.0版的升级,建成了行业报首个“融媒体实验室”。这一点点的尝试,一步步的探索,使报社干部员工的创新意识进一步强化、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经过30年的创新发展,《中国石化报》也由一份名不见经传的纸报成长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出的“全国百强报纸”,由单一的报纸成长为“中国报业融合发展创新百强”。改革是动力,创新出活力。报社将继续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和把握媒体发展趋势,注重发挥中国石化各媒体的专业优势、资源优势和融媒体优势,朝着“建设央企一流新闻媒体”的目标奋进。

“媒体质量优、传播效果优”的根本追求没有变。

30年来,报社始终把提升媒体质量、增强传播效果作为生存发展的根本所在。报社始终坚持党管媒体全覆盖、舆论导向全受控,始终坚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始终坚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特别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全国“两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办、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在党和国家重要事件节点,中国石化报社都能够始终按照中央要求和党组部署,结合行业特点,发挥各媒体特色,提前策划、精心设计,圆满完成重要报道任务,展示中国石化的责任与担当。报社围绕中国石化年度工作部署,一年策划一个主题,开设专栏贯穿全年,各媒体协同,先后组织了《深化改革转方式、提升质量保效益》《全力打赢转方式调结构攻坚战》《转观念 拓市场 抓改革 促管理 强党建》《喜迎十九大·砥砺奋进的五年》等主题报道活动。先后开展了“万里管道行”“川气东送万里行”“西北大漠行”“会战一线行”“销售企业一线行”“涪陵页岩气系列报道”“加油新丝路、服务大战略”等一系列“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采访活动,提升了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为满足读者需求,让传播更有力,报社着力向“立体式、分众化、差异化”方向努力。立体式,就是更加注重传播的层次,新媒体先声夺人,努力提高报道时效性,传统媒体强势跟进,各媒体相互联动,梯次推进,形成立体传播格局;分众化,就是更加注重读者的需求,根据不同读者群体的特点,量身定制,分类传播,满足多元化的需要;差异化,就要更加注重媒体的定位,充分考虑不同媒体的特点和内容定位、功能定位,对新闻信息进行差异化处理,避免内容同质、读者重合、资源浪费。

“始终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的初心没有变。人才是报社发展的核心资源。中国石化报社始终把新闻队伍建设放在报社发展的重要位置,努力培养一支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传播队伍。特别是近年来,报社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实施人才强社工程,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重大主题学习教育,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结合实际制定了《中国石化报社人才培养规划》《中国石化报社人才成长通道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文件,持续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培训,连续15年请专家进行评报,连续14年组织编校质量竞赛,连续11年组织业务论文评比。教育引导全体干部员工努力提升政治理论素养和水平,使自己的思想品格、精神境界、道德情操和言论行为,更加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求,更加符合自己为之奋斗的党的新闻宣传事业的需要,始终坚持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大力弘扬严细实作风,努力做到知行合一。自觉强化组织纪律观念,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服从组织,对党忠诚老实、光明磊落,不搞两面派,不做“两面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自觉做到围绕中心,沉得下去,静得下来,想党组所想,写基层所愿,更好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员工做报道,增强新闻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把新闻报道做得更具亲和力和感染力。大力弘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坚决杜绝有偿新闻、虚假新闻,自觉做一名忠诚干净担当的石化新闻工作者。

一份报纸,能够见证中国石油石化行业的发展,推动中国石化的前行,对石化媒体人来说,既是无上光荣,更是庄严使命。体现党的主张,反映企业和员工心声,是《中国石化报》的基本职责。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中国石化报》将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报道石油石化行业在新时代书写的新篇章、创造的新业绩,用每一天的真诚努力,同广大读者一起,迎接国有企业、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的新曙光!

猜你喜欢
党组
市政府召开党组会议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省审计厅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四大变化
党组的职责及组织原则
怎样做好地方人大常委会党组工作
党组成员及党组书记的产生
新时期人大党组民主生活会的几大转变
坚持“三注重”清理规范党组
追责,让党组决策更趋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