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明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祥符镇社会事业服务中心
乡镇文化是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党的十九大以来,大力振兴乡村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但在发展中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足,本文根据目前乡镇文化市场产业中发展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策略,不断培育乡镇文化市场产业。
在大力振兴乡村的战略背景下,乡镇文化市场产业不断发展,各项文化建设工程相继落幕,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亮点。国家各项政策的引导使打造乡风自治成为重点,各项乡村建设重点都转移到经济和文化建设上来。乡镇文化作为乡村建设的工作重点,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和农民建设工程在乡村建设中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从村容村貌到乡村文化活动,文化自信体现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各环节中。但是,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各项建设发展中的弊端日益凸显。
在国家惠农政策的大力引导下,各项保障资金相对来讲给予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很大的保障。由于农村基层文化设施薄弱,建设力度大,资金缺口依然比较大,缺乏必要的文化活动场所和设备保障。
目前,农村人口主要集中在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文化活动的开展受到参与人员的严重限制,导致了很多农村留守人员偏重于扑克牌、麻将等消遣娱乐和传统的娱乐方式,其他的活动受到场地、资金和人员等综合因素的限制在实际开展中受到严重的阻碍。更严重的是,部分老人存在着相互之间传播迷信活动的现象。
目前,农村文化活动阵地建设都是由政府部门管理人员兼职的,由于自身工作忙和专业基础的限制,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必要的引导思路。在乡镇文化建设中,前期引导和后期建设管理不足,直接导致了现有阵地管理落后,后期文化打造滞后的现象发生。
(1)坚持国家政策资金效益最大化发展。立足全局,重点梳理现有乡镇文化设施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和人们急需的基础设施建设,集中重点资金打造目前满足人们文化需求的场地和基础保障。将乡镇文化产业建设常态化发展,统筹长远发展和现状的统一。
(2)地方各级财政资金增强乡镇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预算的倾斜。坚定国家发展战略,将各级财政预算资金适当倾向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并且保障专款专用的原则,着力打造专项文化建设阵地,实现农村文化产业长远发展的目标[1]。
(3)地方各级政府运用国家财政和税收等国家政策形势,将社会企业资金纳入农村文化建设设施上来,将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地方企业发展统一起来,实现减税的目的。让企业发展与农村文化发展共同进步,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
一方面加强健康中国战略相关政策的引导,将文化活动的重要性和健康性统一到乡村发展中来。引导人们参与日常竞争,引导村民改变日常生活中不健康的文化活动习惯,将健康的、正向的文化活动观念深入人心。同时,培植新的文化活动导向,不断丰富村民的日常生活。与此同时,立足现有群体,强化需求分析,因为目前农村的人口现状无法改变,只能坚持现有的人群基础,打造村级文化建设[2]。例如,村里的老人有看“广场电影”的爱好,我们可以打造传统电影文化,丰富乡镇老年人的日常生活。
实现乡镇文化产业打造专人负责,建议在乡镇文化中心下属设立乡镇文化中心管理岗位,采取公开招聘或者公务员招聘的形式,增加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专人负责制度。避免兼职现象带来的管理不到位和发展不顺畅的局面。文化中心员工必须坚定基层工作信念,具备基层文化发展理念,坚持与时俱进的姿态不断打造乡镇文化产业,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体来讲,文化是乡镇发展的基础,脱离了文化的经济发展是缺乏基础的。因此,在大力振兴乡村的战略背景下,应该明确责任,大力打造乡镇文化市场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