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媒记者跨界采访技巧浅谈
——以全媒体访谈栏目《圆桌谈》为例

2018-01-26 05:50◎江
新闻前哨 2017年12期
关键词:圆桌湖北日报党代表

◎江 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真正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

从文字记者到访谈主持人、从幕后到台前……文字记者在融合这条河中摸着石头过河。做好 “融报道”,讲好 “融故事”。十九大报道期间,湖北日报《圆桌谈》全媒体栏目中做了有益的尝试,笔者有幸参与其间。

跨界

写稿+主持,当个融记者早上6点,赶到党代表驻地,参加7点开始的《圆桌谈》视频访谈;下了访谈,抢在党代表开会前,抓紧采访……一会儿是记者,一会儿是访谈节目主播,每天在不同角色间转换,这就是我十九大期间的工作状态。

《圆桌谈》是十九大报道全媒体栏目,每期邀请三位党代表到驻地访谈间,接受视频访谈。视频剪辑后,在湖北日报网端推送;访谈内容同时在报纸上以通讯形式呈现。

在报社当记者13年,一直都是写文字稿。没想到,进入融媒体时代,我也走到了镜头前,当起了主持人。从幕后走到台前,要做大量充分的准备。

访谈前,要根据主题撰写直播脚本。主题不同,开场白、串词、结束语都不尽一样。同时,要和嘉宾充分沟通。三位嘉宾,每个人回答哪个问题,围绕哪些方面展开,都要提前预设。此外,还要告知嘉宾,视频访谈不同与报纸,要多讲故事少说观点,这样剪辑出的视频才有看点。由于访谈时间紧,只有一个小时。访谈中,主持人还要注意控制节奏,超时太多会给后期剪辑增加工作负担。

除了访谈内容的把握,主持人还要适当准备适合出镜的服装。出镜服装,避免条文、格子和深色,尽量和嘉宾服装颜色错开。服装除了要庄重、大方外,每期节目应该更换不同的服装,以示区别。不然,发到报纸上的图片,就有些像重稿。

在新媒体日新月异的今天,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 “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全能型记者,上得了传统媒体的厅堂,下得了数字媒体的厨房,是当今每个媒体人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合作

视频+美文,做好融报道“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湖北日报十九大特别报道全媒体访谈现场……”

10月16日上午,北京远望楼,湖北日报全媒体访谈节目“圆桌谈”第1期如期录制。面对镜头,3位十九大党代表侃侃而谈。

在驻地设访谈间并非易事。报道组提前赴京探访,大会开幕前6天,音视频小分队带着录制设备出发了。等到代表抵京,访谈间已万事俱备。

真正的困难还在后面。每期同时预约3位代表的时间,需要大量的前期沟通。一期一个小时的节目录制,现场至少需要4名工作人员才能完成。

遇到每个采访对象,身在一线的我们都是“一采两拍”,文字记者采访,摄影记者拍图片,视频记者采视频,第一时间将视频、图片、文字传回后方,多渠道发布。

访谈,也让报道活起来。过去,写一篇类似的稿件,嘉宾都是分头采访,各自谈观点。访谈节目中,嘉宾坐到了一起,相互启发、相互碰撞,产生了不少思想的火花,好故事一个接一个。最后,这些观点和故事都用到报纸的稿件中,为报道增色。

关键词:立体

速度+深度,用好融平台两会是融媒体报道的练兵场,更是竞技场。融媒体,首先要融记者,传统记者要转型为全能型记者,文字电视摄影的边界在模糊,多种本领,一个也不能少。其次也是更为重要,全方位的表达方式在融合。

《圆桌谈》每期一个小时,嘉宾准备充分,信息量很大。仅靠报纸一篇2000余字的稿件,容纳不下。有了同步视频,就可以将嘉宾的金句和好故事一网打尽。对报纸而言,可谓“一石三鸟”,一来视频的加入丰富了报道方式,实现内容产品从可读到可视、从静态到动态、从一维到多维的升级融合,满足多终端传播和多种体验的需求;二来也为版面金贵的报纸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空间;三来视频在网端传播,扩大了报纸的影响力。对读者而言,视频提供一种全新阅读方式。想看视频,读者只需要拿出手机扫一扫报纸上的二维码,访谈节目就可召之即来。

在《圆桌谈》访谈中,每当嘉宾谈到精彩的故事和观点时,我们都会记下来。访谈结束后,再采访嘉宾,单独拍摄一条视频短片,把故事讲充分,观点讲透彻,将《圆桌谈》这个节目的资源吃干榨尽,不留死角。

融媒体时代,出稿速度要快、抓取素材要精、报道细节要准。这些也倒逼我们团队上阵,以一当十,在全媒体报道中加速奔跑,拼出新时代的新速度、新高度。

(湖北日报政治新闻中心)

猜你喜欢
圆桌湖北日报党代表
听,来自党代表的声音 看,山西党代表的风采
湖北日报特刊浓墨重彩报道军运会
石道圆桌(一)
圆桌讨论纪要
四位军队党代表直面敏感话题
圆桌讨论纪要
圆桌讨论纪要
广东:“党代表工作室”让党代表动起来
中国军队党代表制的历史演变及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