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的基层治理体系改革

2018-01-26 02:50黄红华
杭州 2018年1期
关键词:乡镇街道部门

文∣黄红华

↑联网监控

当前,杭州市各乡镇(街道)综合执法、市场监管、国土资源、安监、环保和司法等派驻机构共下沉力量5515人,全市190个乡镇(街道)建立综合信息指挥室,赋予乡镇(街道)对派驻机构人员的人事管理、考核问责、经济待遇的话语权,强化乡镇(街道)党委、政府统配和调控的权力,对派驻机构人员进行属地化管理,新的基层治理体系基本建立。

“四个平台”建设的第一层内涵是县乡关系调整。我国共有五级政府架构,各级政府之间有大量职能是重合的,县乡政府之间也是如此。除了不具有环境和资源保护、城乡建设事业、民族事务、行政监察等领域的职能外,县乡政府的法定职能差异不大。但是乡镇(街道)在人财物等方面的资源以及行政的权限和空间方面却远不及县(市、区)政府。在此背景下,将县(市、区)政府的部门机构下派到乡镇(街道),配置相应的财政资源,并实行人员的属地化管理,客观上增强了乡镇(街道)的执行能力。

“四个平台”建设的第二层内涵是机构职能整合。具体表现为:一是县(市、区)政府下派部门机构间的整合,二是下派部门机构与乡镇原有部门的整合。“四个平台”的建设可以看作是2008年以来我国“大部门制”改革在乡镇(街道)层面的落实,可以显著地增强基层的资源整合能力和管理服务能力。

“四个平台”建设的第三层内涵是信息化管理。在全科网络的基础上建立乡镇(街道)综合信息指挥系统,实现市、县、乡三级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将城乡社区网络员收集的基层管理与服务需求信息进行归集、分类和交办到县级部门和四个平台,从而有望实现各级各部门管理的快速反应和工作对接。

←便民服务李忠/摄

面向未来的基层治理体系改革是怎样的呢?

首先,行政体制改革需要在县乡分权基础上,赋予乡镇(街道)更多的自主权,赋予城乡社区更多自治权。县(市、区)乡(镇、街道)关系调整是否卓有成效的一类判断标准是乡(镇、街道)能否变被动行政为主动,能否从回应自上而下的压力为主到回应市场和社会需求为主,能否有效减少行政层级、整合部门力量,能否增强管理能力、提升管理效果。从这个角度看,当前的“四个平台建设”在整合力量、增强能力方面会有显著效果,而在减少行政层级、增强乡镇(街道)主动性方面仍有较大的改善空间。

其次,信息管理改革需要在征集和解决民众个性化诉求的基础上,增强对利益相关者形成的实时诉求的处理和反馈能力。信息系统建设是否卓有成效的一类判断标准是其中运行的数据是否与民众的真实诉求相关,是否具有时效性,是否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信息管理系统的后续改革,需要逐步改变由网格员自下而上地发现和搜集信息的数据形成方式,引导和激励民众参与到民意反馈和诉求表达中来,形成实时信息数据。这就需要各级地方政府不断提升解决民众个性化诉求的能力,不断提升与相关数据生成和处理主体(包括各种企业和社会组织)的紧密协作。

第三,乡镇(街道)管理体制改革需要进行分类管理。各乡镇(街道)在辖区大小、交通便利程度、人口数量、人口集聚程度、社会事务繁杂程度、财政能力、管理服务人员数量和能力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所需管理和服务的体制机制设计也不尽相同。乡镇(街道)管理体制改革需要给予基层政府更多的自主性,因地制宜地设计管理和服务的体制机制。

杭州市的“四个平台”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实现“善治”意义上的基层治理方面,又迈进了一步。

猜你喜欢
乡镇街道部门
我国乡镇污水处理模式的探讨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乡镇权力能否跳出“虚化陷阱”?
热闹的街道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街道生活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风居住的街道
街道等
89家预算部门向社会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