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江 王江 王凯
摘要:高校院级层面“青马工程”是校级“青马工程”向基层延伸的创新形式,是个体联系群体的桥梁。因而,从实际出发,创新院级层面“青马工程”运行机制至关重要。要努力创新院级层面“青马工程”教育新模式、构建普通大众学生发展新平台、建立青马学员培养新机制,同时更要找准院级层面“青马工程”与校级“青马工程”的结合点,切实发挥院级层面“青马工程”在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院级层面“青马工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8.12.016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8)12—0062—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引导学生,为他们的一生成长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高校的责任与使命就是“立德树人”。“青马工程”旨在引导青年能够健康成长,并将其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青马工程”的初衷与目的与高校的责任与使命是相统一的,新形势下,我国高校青年学生意识形态领域不断丰富,在各种思潮的冲击下,青年大学生普遍存在理想信念模糊、信仰缺失等严重问题,青年的信仰方向决定了我们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加强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大意义,“青马工程”的实施则是其有力抓手,开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也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推向了新的高度。“青马工程”应更加重视基层“青马工程”的发展与创新,深入实施院级“青马工程”便是一项重大举措,院级层面是教育引导学生的最直接阵地,院级“青马工程”作为“青马工程”开展的基础,其开展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体开展效果。把院级层面“青马工程”这个平台利用好,把其育人作用发挥好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积极探索作用。不断深化院级“青马工程”更利于高校在育人过程中正确把握当代大学生思想动态,并给予正确的指导和政治素养的培养,促进青年大学生正确对待政治,进而树立起马克思主义信仰。
一、当前高校院级层面青马工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高校开展的“青马工程”都取得了很好的培养效果,但在院级层面却有所忽视,过于重视培养“精英”,较少关注“大众”,培养体系缺少纵深的梯队扶持,高校院级层面“青马工程”缺乏活力,驱动力不足,怎样实现“以点带面、以大带小”,打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后一公里”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经过研究分析,高校院级层面“青马工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培养机制不健全
院级层面“青马工程”仍处在探索阶段,长效培养机制尚未完全建立,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系统的培养方案和体系。并且,院级层面“青马工程”缺乏对学员的管理与培训,比较注重形式;院级层面开展“青马工程”往往专注于某一特定群体、某一时间、某一环节的培养,各项培养工作之间的有机联系尚不紧密,未形成全方位的培养格局。培养机制不健全严重制约院级层面“青马工程”的深入推进。
(二)培养方式陈旧
高校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青马工程”则是其创新形式,承载着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时代重任。这就要求必须创新培养模式,要提高大学生政治理论素养,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引导和培养。但当前院级层面“青马工程”侧重于理论层面的培养,仿照校级“青马工程”的培养模式而不顾及自身的实际情况,培养模式较为单一,学生处在被动接受状态。院级层面“青马工程”应创新培养模式,采取形式多样的培养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参与为主动学习。
(三)院级层面“青马工程”培养目标不明确,责任意识不强
部分院级“青马工程”仅注重短期效应或仅为完成上级领导交代的任务,而忽略“青马工程”的重大责任使命,选拔培养对象不严,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青马学员应将“精英式”培养和“泛滥式”培养区别开来。
二、创新驱动助力院级层面“青马工程”向纵深延伸
长春师范大学工程学院十分重视院级层面“青马工程”的培养工作,在将学校“青马工程”与学院“青马学会”紧密衔接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运行机制和教育模式,达到了以点带面的实际效果,从而完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双轮驱动”。
(一)以青马学员为核心,以学院党总支为指引,强化学院青马学会顶层设计
探索推行“青马学员成长记录”制度,通过详细记录青马学员个人成长过程的点点滴滴,把对青马学员的培养融入到其学习生活的全过程,使工程学院青马学会每位学员个人有档案、思想有归属、成长有记录以及后期的评价有依据。探索性地推行“青马班小组”制度,在学院每个班级中建立“青马学习小组”,组长一般由班级骨干或青马学员担任,实现在学校有“青马工程”带动,在学院有“青马学会”带动,在班级有“青马学习小组”带动的格局,学院全员参与其中,达到“以点带面”工作新格局。聘请学院优秀教师担任青马学会指导教师,使青马学员在本科阶段就有自己的导师,青马导师从生活、学习、专业、思想等各方面给予指导,实现青马学员在学校有校级青马导师,在学院有院级青马导师,在班级有专业班主任的三重指导,实现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
(二)以青马学员为核心,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强化实践教育
习总书记要求:“我们的学习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富有探索精神的。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既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向专家学者学习,也要向国外有益经验学习;学习既有理论知识的学习,又有实践知识的学习。”工程学院党总支高位谋划学院青马学员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受教育,長才干,做贡献”为目标,在青马学会设立“志愿服务日”,青马学员每周自觉打扫学院卫生,切实增强其主人翁精神;每学期组织一次集体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每学年组织青马学员参加长春净月潭森林马拉松和长春净月潭瓦萨国际滑雪节志愿服务活动,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做贡献、增知识、长才干,青马学员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增强。
(三)以青马学员为核心,将民族精神教育融入日常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民族的力量所在;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承载着中国的价值追求,是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本质特征。学院每学期组织青马学员走进《国学大讲堂》,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革命烈士陵园,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使青马学员通过直观的视觉、丰富的情感体验,把生硬的、抽象的传统文化理论知识转换为生动的、形象的图像与实事,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先进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心灵深处,在实践中进一步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深刻理解,将知识、情感和行为有机统一。要切实增强青马学员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主动承担起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与使命。
(四)以青马学员为核心,以发展学生党员为契机,创新驱动学院党建工作新篇章
培育信仰堅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把优秀学生培养成合格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高校“青马工程”的最终目标,二者内容相互统一,“青马工程”发挥了核心作用。工程学院党总支认真研判当前国内意识形态新形势,深入分析学院党建工作与“青马学会”的内在联系,针对新形势下工程学院学生入党情况、入党动机、入党质量等问题,从学生源头抓党建,以“青马学会”为人口,把严发展党员入口关、抓牢积极分子质量关。党总支从青马学员的选拔到培养各个环节都高度重视,学员选拔优中选优,学院党总支书记、辅导员亲自参与笔试面试工作,保证“青马学会”选拔出合格的培养对象,从源头杜绝“泛滥式”培养。党总支书记结合学院特色亲自参与谋划青马学员的培养方式,打造“五个一”工程,即“一支专业学术队、一支品牌推广队、一支志愿服务队、一支辩论队、一支礼仪队”,从五个方面扬长处、补短板,提升青马学员的整体素质。青马学会现共50人(含大一、大二、大三),其中中共党员(含中共预备党员)7人,入党积极分子42人,1人因年龄未满18岁未达标准条件。在学院党总支领导下,青马学会完成一项党建项目立项,充分发挥青马学员的主体作用,青马学会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五)以青马学员为核心,以网络平台为载体,把握时代脉络
在网络融媒体时代,传统的“青马工程”培养方法不仅无法适应大学生思想的变化,也极不利于“青马工程”的推广。工程学院青马学会在开展理论教育的过程中,准确把握“90后”“拇指一族”学生特点,充分利用网络媒介手段,建立青马学会微信群、QQ群以及青马学会企业微信等新媒体媒介,以感悟理论和时政热点内容为主,每天通过青马学会企业微信推送十九大报告原文、党章、《习近平用典》等内容,每周在青马学会微信群开展一次微话题讨论,分享一周的生活、学习状况,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引导青马学员积极参与到思想政治学习中,使学生能够在不知不觉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总之,加强高校院级层面“青马工程”的培养工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韩璐]